国殇鸦片战争,我们为什么输的那么惨?
迪丽瓦拉
2024-06-29 06:34:23
0

原标题:国殇鸦片战争,我们为什么输的那么惨?

闭关锁国后的清朝逐步落后于世界大潮,但是在外贸中,一直处于贸易顺差地位。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英国开始向中国走私毒品鸦片,获取暴利。1838年(道光十八年)冬,道光帝派湖广总督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林则徐到任后,严行查缴鸦片2万余箱,并于虎门海口悉数销毁。为打开中国市场大门,英国政府以此为借口,决定派出远征军侵华,英国国会也通过对华战争的拨款案。1840年6月,英军舰船47艘、陆军4000人在海军少将懿律、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率领下,陆续抵达广东珠江口外,封锁海口,鸦片战争开始。虽然这场战争只是鸦片战争的一部分,但有时也经常把它称作鸦片战争。这场战争一直是断断续续进行,其间的一系列战斗和军事行动相互之间并无关联。战争前期中国军民奋起抵抗,沉重打击英国侵略者,但是腐朽的封建制度抵抗不住英国的侵略,战争以中国失败并赔款割地告终。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国开始向外国割地、赔款、商定关税,严重危害中国主权。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并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同时揭开了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新篇章。

有人把鸦片战争失败归因于冷热兵器交锋的失败,误以为清兵手持长矛被英军像割稻草一样用步枪收割一样,这是完全错误的。像电影《鸦片战争》那样,韩肇庆(好像是)火先从监狱放出,持刀冲向英军,手刃几个英军,英军用步枪将其击毙,恐惧之下又装弹在尸体上补了两枪,这是典型的后装枪,但实际上是错误的,英军的制式步枪仍是前装步枪,少量的后装枪并未大量装备,而且当时还是火药装弹,不是现代的弹壳子弹,无法像电影那样快速退膛装弹。

还有一种观点不知道哪里出来的,说清兵是被英军的刺刀赶出阵地的,是因为怯于白刃战。这也是错误的。其实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清英双方武器差距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大,英军基本也是黑火药,后装炮,后装枪,风帆船。清军的抬枪射程比英军的通用火枪射程还略高。火炮射程基本也一致,射速基本也相差不大。清军失败在于中国传统儒教对技术工程人员的蔑视,导致武器标准化落后、战术落后,清军士兵视死如归,不可谓不英勇,可是面对有效发挥火器性能的英军,光有勇敢没有用,只能给敌人当靶子。如果教科书继续这么鸵鸟战术,不讲清楚因果,继续这么装孙子,仍然还要挨打,这是我对儒家文化的一种看法。

其实鸦片战争中,英军的胜利不是热兵器对冷兵器的胜利,就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热兵器由于射速慢,对于骑兵突破依然无解,冷兵器仍然有用。清军失败,一在于技术工程师不受重视,二在于对军事战术的无视。总体而言,依然是儒家文化重视诗书礼仪,轻奇技淫巧的文化骨髓。

1.说清军不勇敢,那是一种污蔑,各地清军抵抗还是相当英勇的,厦门战役中,守将颜伯焘给中央的报告就说了,清军士兵含着眼泪,忍着伤亡,在炮台上向英军反击,可是英军火炮太准了,一打一个准,清军的火炮打中是运气,打不中是常态,三下五除二给英军火炮炸平了,勇敢的士兵都成肉饼。光勇敢有个屁用,连敌人的毛都摸不到。

2,说清军腐败,那是事实,但也没那么严重,比如厦门修的石垣,坚硬到英军将领都感慨炸不开(当时都是实心铁蛋,没有开花弹),比起现在的豆腐渣工程,那质量是刚刚的。清军的战船是敞开式的,人员暴露在外边,一打起来,一下子就伤亡惨重,但不是因为偷工减料,而是因为当时清军的制式战舰就是这个标准,包括战舰的生产、监制、报销就是这个标准,不是因为贪污造成的武器差劲。其实就是生产技术工艺的落后。

3,清军火炮射程确实和英军是一样的,镇江之战,清军的火炮就击中英军一艘战舰三炮,但是英军制造工艺过硬,船没有丧失战斗力,继续发炮反击,把两江总督牛鉴给弄懵了,他给清政府的报告是以为一船中了三炮应该沉没才对,居然没有。实在没招了。因为陈化成阵亡了,现在教科书就把镇江之败的屎盆子扣给牛鉴,说是他抢功后逃跑才导致战败的,其实牛鉴跑不跑结果都一样。

4.清军为啥火炮打不准呢?工艺落后是一方面,而且对工程人员不重视,无所谓。可谓权力的狂悖。同样的火炮,英军装备标尺,研究弹道,用望远镜、分度仪进行调校,一打一个准,清军的火炮那都是看炮手经验打的,打到哪里都没个准。对科学,对技术的蔑视,对权力的膜拜,外行领导内行,今天不是一个样吗?

5.前面说英军在火炮战船上占优势,英军怎么打赢陆战呢?其实英军没有和清兵打正面战场,英军的战术就是火炮轰击,清兵集结不起来,一集结起来就被轰散了散兵冲锋又被排枪击退,英军打厦门就很典型,集中舰炮猛攻一个炮台,清军其他炮台距离太远,无法支援,只能眼睁睁看着炮台被攻陷,攻陷后,英军向清军侧后方迂回推进,占领制高点,居高临下用火炮轰,清军是打不能打,攻不能攻,退不能退,完全被英军牵着鼻子走,教科书总是渲染奕山如何无能,牛鉴如何临阵脱逃,仿佛换了一个清正勇敢的将领过来,战局就会改观。其实如果依靠这种落后的战斗战术,换个勇敢的来,也不过多一块肉饼罢了。各地督抚给清政府的报告其实都是,我实在没办法。不知道怎么对付英军。英军战术老套熟练,但是清军就是没有破解办法。这些战术是数年数十年对战争经验的总结,不像我们总是靠血肉筑起新的长城,直到头破血流,伤亡掺重后,才有个牛逼人物脱颖而出,总结一些教训,过几年一切照旧。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除... 长坂坡之战中,赵云七进七出,最终成功救出了刘备的儿子阿斗,这一壮举令天下人都为之震惊!赵云在这场战斗...
原创 伊... 在伊拉克库尔德斯坦的政治舞台上,马苏德·巴尔扎尼这个名字与权力始终紧密相连。被许多人称为“影子领袖”...
原创 李... 公元1246年重阳节的夜晚,南宋京湖制置使孟珙的生命即将结束。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孟珙透过烛火的微光,...
原创 清... 清朝是1636年建立的,起初由皇太极带领军队入关,并将国号改为清。经过12位皇帝的统治,历时276年...
原创 日... 1940年4月中旬,驻守在山西运城的牛岛师团再次发动进攻。在这两年里,第四集团军一直与牛岛师团作战,...
原创 毛... 毛主席在我们心中是一位卓越的哲学家,但西方学者常常不同意这一观点。他们认为毛主席没有留下系统化的哲学...
原创 抗... 1946年6月,一架美军B-25轰炸机飞过日本马关的上空,机舱内,戴坚将军目不转睛地凝视着这片曾让中...
原创 美... 在20世纪80年代,一位美国记者曾向梁漱溟提问:“您认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人是谁?” 梁漱溟先生沉思...
苏联卫国战争中的伤亡情况 B.T. 佩尔维申 战争期间,官方关于红军作战损失的通报多次变更。1941年11月6日,斯大林宣布:...
原创 唐... 清朝乾隆年间的文人桂馥在《潭西精舍记》一书中提到:历城西门外,唐翼国公故宅,一夕化为渊,即五龙潭也。...
原创 董... 紫禁城的红墙黄瓦里,从不缺年轻貌美的女子。可顺治帝偏偏独独宠着董鄂妃,宠到打破规矩,宠到不顾朝臣反对...
原创 全... 全球有200多个行政区,195个是独立的国家。在近现代历史中,涌现出了成千上万的领袖人物,数量庞大到...
原创 狂... 在李敖看来,毛主席毫无疑问是一位“古今中外罕见的战略家”,不仅是一位伟大的领导者,更是一位具备非凡眼...
原创 陈... 在国民党蒋介石的派系格局中,陈诚的“土木系”曾是规模最庞大、影响力最大的军事政治集团。其名称“土木”...
原创 野... 康熙帝的治国理念和方法对清朝的繁荣起到了重要作用。他通过勤政爱民、励精图治,不仅有效推动了国家各项改...
学林随笔|非洲大陆“奇物东传”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上观新闻) 以古代丝绸之路为纽带,中国与非洲的历史交往早已形成清晰的标识和...
原创 横... 元朝曾是中国历史上疆域最辽阔的朝代之一。凭借彪悍的蒙古骑兵,在成吉思汗及其后代的领导下,他们横扫亚欧...
原创 日...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华战争正式爆发。这一天成为中国历史的转折点。关于日本为何侵略中国,许多人可...
《三国志·战棋版》PK9汉中之... 哈喽大家好啊,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一些PK9汉中之战蜀国的热门阵容,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转型阵容盘点 ...
原创 苏... 这是一组苏联老照片,显示的是莫斯科的交通工具,从马车、自行车到有轨电车、公共汽车和双层巴士,轮船和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