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聊聊郭嘉和诸葛亮。近段时间看网文,非常热闹,也再次印证了一个看法,就是郭嘉说自己第二,恐怕只有姜维敢说自己是第一。
比如看看人才市场的火热度。当时曹操袁绍是全天下最强大的2个国家,就像冷战时期的苏联和美国。诸葛亮既然这么厉害,怎么不敢到美苏去应聘?恐怕他连去古巴的资格都没有吧。
要不是刘切格瓦拉备被逼无奈赶紧要找个军师,肯定不会去请诸葛亮。毕竟姜维出身在西凉,离荆州实在是太远了,实在不行先聘个高晓松也可以啊。当然了,事情不会完全这么简单,诸葛亮答应刘备不答应曹操,有徐州屠城的原因,也有朋友圈因素。
但至少还是证明了一些问题:郭嘉先后被曹、袁录用过,诸葛亮吹得再厉害,连刘备也是瞧不起的。我们通常有个误会,就是刘备要出兵打东吴,诸葛亮非不让他去。身为丞相居然不懂祸乱军心的危害,怎么胆敢第一个带头出来添堵呢?
如果不是诸葛亮一开始就在那里蛊惑军心,刘备肯定不会输这么惨,至少也是个平局。你看郭嘉好厉害,官渡之战曹操明显没什么胜算,但经过他十胜十算之后全军都充满了斗志,果然是以少胜多击败了袁绍了吧?
事实就是,曹操赤壁之败后掉眼泪,“若有奉孝在,孤不至此”。怎么没看到夷陵之战后刘备哭诉:“若有孔明在,朕不至此。”就是因为刘备知道,诸葛亮只能坏事,郭嘉才是能干事的。还有,夷陵之战刘备要在山林地里扎营,结果被火烧连营。
这明显就是刘备和诸葛亮都不懂地形。要知道有真实地形博弈,才是真的三国。由此可见,诸葛亮根本对军事一窍不通。人品方面,郭嘉始终谦虚谨慎,一直只做军事祭酒。反观诸葛亮大权在握,只手遮天,挟天子以令不臣。
李严、马谡这样的人才皆死于他手。郭嘉临终前还在帮助曹操想办法平辽东,诸葛亮死前就只琢磨着怎么害魏延。当然了,有人说魏延其实是魏国的间谍,反正我是不信的。当初蜀国拖着荆州不换主要都是诸葛亮出的馊主意。
要不是他拖着不还,孙权不会害关羽,张飞不会被害,蜀国也不会走下坡路。所以都怪诸葛亮,为了荆州那点蝇头小利,害了吴蜀联盟。最后害自食其果,真是祸害无穷。
诸葛亮内政厉害?笑话,郭嘉行军打仗和吃喝玩乐相劳逸结合,其实暗示了在他的影响下魏国始终没有过分压榨国力,这也是为什么魏国恒强的原因。诸葛亮穷兵黩武、空耗国力,结果呢?原本沃野千里的巴蜀,山多难行,六出祁山你都出不去。
在郭嘉的帮助下,魏国从4个州变成了8个州。在诸葛亮的倒腾中,大汉从原来的13个州变成了只有1个益州。在郭嘉的辅佐下,魏国人口从几十万增长到550万。在诸葛亮的穷兵黩武下,大汉人口从5000万变成只有90万。
有人说了,郭嘉就是个军事祭酒,跟魏国内政没有半毛钱关系?难道你不觉得郭嘉仅仅凭借一个小小的参谋官职就能有如此内政政绩,如果让他当丞相,岂不是更厉害?论颜值,诸葛亮“身高八尺容貌甚伟。”哪里说他是帅哥了?那叫伟哥。
正史虽然没有记载郭嘉的长相,但凭借人们的口口相传,尤其是如今各类网文里都可以一睹他的颜值,不就是郭嘉长得帅的明证吗?由此可见,无论才能、谋虑、人品、长相甚至颜值,诸葛亮都难以望郭嘉项背。
此外,诸葛亮写了《出师表》,给2000多年后的学生增加了背诵文章。给语文学习不好的学生造成了扣分影响,很多人以一两分之差走向了不同的人生轨迹。反观郭嘉则留下大量趣闻轶事,养活无数写手,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高下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