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明英宗留下善待钱皇后遗诏,无用!死后墓穴隧道被堵,合葬成奢望
迪丽瓦拉
2025-07-05 15:02:36
0

正统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与正宫钱皇后成婚已有七年,在这七年间,后宫不少妃子都为朱祁镇生下子嗣,唯独钱皇后这位六宫之主迟迟没有动静,不过这并没有影响朱祁镇对钱皇后的宠爱。

当时英宗庶长子朱见深已经两岁,但朱祁镇始终没有册立太子,他一直在等钱皇后怀孕的消息。

然而,还没等钱皇后怀孕,意外就发生了,朱祁镇在太监王振的怂恿下御驾亲征瓦剌,由于指挥不当,明军在土木堡一带遭遇大败,随行文武几乎全部命丧战场,就连朱祁镇本人也惨遭俘虏。

当皇帝被俘的消息传回后,大明京师震动,随后锦衣卫校尉又传达回瓦剌人的要求,要想朱祁镇活命,就拿金银财宝来换。

钱皇后因朱祁镇哭瞎眼、跪废腿

能用钱解决的事都不算大事,朝臣们决定拿钱赎人,钱皇后得知这个决定后立即将自己的全部财物拿出来,希望瓦剌人能守信放回朱祁镇。谁知瓦剌人尝到了甜头,竟想借助朱祁镇谋取更大利益,他们想要的是从来都是土地和权力。

钱皇后得知瓦剌不放丈夫归来的消息如五雷轰顶,加之她又确认自己两位兄弟也在土木堡中丧生,这下钱皇后已是无依无靠。

而为保全大明基业,于谦等大臣在取得孙太后的允许后,拥立英宗异母弟朱祁钰登基称帝,即明代宗。代宗登基令钱皇后意识到,整个大明目前已经做好牺牲朱祁镇的准备,此时,她一个弱女子已经失去了所有营救朱祁镇的机会。

但钱皇后并不没有放弃,她还有一件事能做,那就是日夜为丈夫祈福,结果钱皇后跪废了一条腿,哭瞎了一只眼,她认为,只要丈夫能平安归来,这些代价都是值得的,甚者连死亡都在所不惜。

也许是钱皇后的祷告感动了上天,朱祁镇竟然真的活着从瓦剌部归来,虽然此时丈夫只是“太上皇”,还被幽禁在南宫,但她仍无比庆幸。

史书中没有记载朱祁镇见到钱皇后的反应,但可以想象朱祁镇得知钱皇后为他所做的一切后,心中该如何五味杂陈。昔日的钱皇后风姿绰约,而眼前的爱妻却已瞎眼瘸腿,而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自己,此景此景,谁能不心生感动。

从这时起,朱祁镇就和钱皇后等人相依为命,过起了朝不保夕的生活。

朱祁镇留遗诏,要求善待钱皇后

随着代宗对朱祁镇的提防日渐提升,朱祁镇、钱皇后等人的生活待遇遭到大幅度削减,不仅如此,代宗还将南宫大门上锁灌铅,周边树木更是被砍得一棵不剩,这让困在南宫中的朱祁镇感到焦躁愁闷。

对于丈夫的烦躁郁闷,钱皇后看在眼中,疼在心中,于是她一边宽慰朱祁镇,一边撑着病体赶制绣品,以此换些生活物品和食物,在相互慰藉中,他们在南宫中恩恩爱爱度过了七年时光。

景泰八年(1457年),代宗病重加上身后无子,石亨、徐有贞等人拥护朱祁镇复辟,时年30岁的朱祁镇重新登上了皇帝宝座。

既然重登大宝,钱皇后作为朱祁镇的结发妻子,理应成为六宫之主,但朱见深生母周氏认为钱皇后身体残疾,并且身下无子,不能胜任皇后之位,于是暗中派太监劝说孙太后,改立她为皇后。

朱祁镇得知此事后大为震怒,将进言的太监贬斥,下令中宫后位仍属钱氏,周氏见计划失败,只能强忍心中怨气,期待将来儿子荣登大宝再做打算。

天顺八年(1464年),朱祁镇病重,在临近油尽灯枯之际,朱祁镇心中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发妻钱皇后,当初太监建议废后之事历历在目,朱祁镇很怕自己死后,钱皇后会遭到周氏的打击报复。

为了避免这一点,朱祁镇特意将太子朱见深叫到身前,苦心嘱托:“皇后名位素定,当尽孝以终天年。”

在得到朱见深保证后,朱祁镇仍觉得不保险,于是又嘱托顾命大臣李贤,钱皇后死后与他合葬,李贤应下朱祁镇的嘱托,并将其写入遗诏中。

晚景凄凉,钱皇后墓穴隧道被堵

朱祁镇去世后,太子朱见深继位,即明宪宗。宪宗登基后的头等大事就是尊礼皇太后,按常理来说,应当先尊嫡母,然后才是生母,正当群臣商量尊号时,宪宗生母周氏却跳出来嚷嚷要废后,理由是钱皇后病废且无子。

周氏此举遭到朝堂上下的一致反对,连宪宗都不便答应生母的要求,因为宪宗知道嫡庶大义,况且父亲英宗临终前还留有嘱托,因此宪宗反而劝说生母接受两宫并尊的事实。

对此,周氏心中虽有不服,但也只能选择接受。后来钱太后因为宪宗废后之事与宪宗产生矛盾,钱太后在宫中处境由此发生恶化。

早在英宗在世时,便已为宪宗选定三位皇后候选人,最终中军都督府同知吴俊之女吴氏成为皇后,实际上,宪宗真正喜欢的是大他十几岁的万氏,宪宗曾想立万氏为皇后,但遭到钱、周两位太后的反对。

不过,吴氏虽然成为皇后,但在宪宗心中的地位远不及贵妃万氏,吴皇后对万氏极为痛恨,想方设法找万贵妃的茬,后来以万贵妃顶撞为由仗责万贵妃。

宪宗得知此事后大怒,坚持废掉吴氏的皇后之位,钱太后觉得宪宗的废后之举毫无道理,坚决表示反对,结果钱太后的反对不仅没能取得效果,宪宗与她的关系也开始逐渐疏远。

周太后原本就讨厌钱太后,再加上皇帝的疏远,可想而知钱太后在宫中的处境将会如何艰难。

钱太后去世后,本应按照英宗遗诏与其合葬,但周太后却极力阻挠,命令为钱太后另选墓地安葬,面对周太后的无礼要求,大臣们坚决反对,甚至还在文华门外哭门,见到群臣们的决心,周太后怕惹出大乱,只能同意钱太后与英宗合葬。

不过,周太后也耍了个心眼,她暗中指使太监故意将钱太后墓穴的通道挖错,到不了英宗墓室,同时还特意中途就将隧道堵住,这就导致钱太后与英宗名义上实现合葬,实际上,合葬根本不成立#图文万粉激励计划#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新房子边境派出所联合社区组织观... 为致敬英烈、铭记历史,深化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成效,7月5日,新房子边...
原创 1... 公元1670年,康熙收到奏报,民间汉人叛乱又起,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已然成事,康熙阅完奏报后头疼不已。...
原创 中... 一提起特种兵,大家都会想到:纪律严明、编织灵活、人员精干、训练有素、装备精良、行动迅速、战斗力强的特...
原创 国... 14年的抗战咱们国家的涌现出很多英雄,今天咱们就来说一个关于英雄与坚守故事。1941年日军集结25万...
原创 想... 深度学习附件文章后,我们可以从文章的结构和角色两个维度来进一步探讨。 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首先提...
原创 朱... 明太祖天授智勇,崛起布衣,纬武经文,统一方夏,凡其制度,准今酌古——《治隆·唐宋》 古代的皇帝可是世...
原创 白... 前言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段扑朔迷离的故事,一个被称为“白蕊姬”的女子生下了一个超乎寻常的怪胎。这个...
原创 分... 分封制在古代社会初期,确实能够有效降低中央政府的直接管理成本,通过分封诸侯来管理广阔的领土。这种制度...
明朝边塞防线都快崩溃了,英宗凭... 正统十四年(1449)七月中旬,急如星火的军情频频传入京城:自七月十一日起,瓦剌骑兵分道入寇,也先部...
何以中国|北京大运河博物馆:“... 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北京大运河揽胜图卷”恢弘大气。在高0.5米、长27.4米的长卷上,大运河沿途的...
原创 陈... 1941年,新四军代军长陈毅,想调彭雪枫到自己身边担任参谋长。彭雪枫却拒绝了。他说,不去。新四军军部...
袁世凯骑马银币 袁世凯骑马银币:直径约:39.3mm、重约:27.07g。 银币正面为袁世凯骑马图案,背面为清宫前...
原创 吴... 吴三桂,一个明朝末年的名将,为何要投降清朝的多尔衮呢?话说明朝末年,天下大乱,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攻破...
原创 清... 自隋唐以降,科举制度便成为选拔人才的主要途径,它为无数寒门学子打开了改变命运的大门,尽管公平性仍有争...
一起来看宋代女性千奇百怪的冠饰 来源:《北京青年报》2024年7月1日B3版 文并供图:金陵小岱 近日,社交平台频繁出现“满头簪...
原创 郭... 这篇文章深刻探讨了“感恩”与“报答”的主题,通过历史人物郭子仪的故事,为我们展示了真正的强者如何在群...
原创 逼... 在清朝初期,多尔衮的母亲阿巴亥被逼死一事,成为了历史中的一大谜团。阿巴亥是努尔哈赤的第四任大妃,也是...
原创 文... 《三国志》没有给孟达立传,这应该和他的人生经历有关。如果三国时期真的有脑生反骨之人,孟达肯定要算是其...
董志塬十八大营:左宗棠平定甘陕... 小编在之前的文章中董志塬之战中捎带提了一下董志塬十八大营的故事,今天就索性单开一篇,专门讲述一下这个...
原创 和... 在清朝乾隆年间,有一位传奇人物,他就是和珅。和珅,字致斋,钮祜禄氏,满洲正红旗人,他初入仕途的起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