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点兵多多益善、韩信承受胯下之辱、萧何月下追韩信等非常著名的典故我们想来并不会觉得陌生,在书本上都学习过。
(一)韩信随同刘邦打天下
作为古代著名的大将军,韩信在战场上奋勇杀敌,为人大度,有着常人所没有的容人之量,几次三番留下了有功之臣,
不可不谓是元老一般的存在。
但是作为跟随着皇帝打天下的左膀右臂,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会得到好下场的,因为自古帝王无情,
坐上了那个高处不胜寒的位置就清楚了卧榻之侧不容他人酣睡。
一来是真的有人功高震主,二来是很多人都是陪着他们一同走过来的,很难不会生出为什么坐上那个位置的人不是自己的心思,所以大多数功臣都是最后落了个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的结局。
刘邦身为皇帝,出身并不高,所以在皇位稳定以后更是想要除掉一切对自己的统治有威胁的人,
至于怎么把握这个分寸,完全是在于他的决定。
这就是典型的可以一同经历苦难,却不能一起享受荣华富贵,在前行的路上,大家都是好兄弟
,甚至是可以一同对于未来有着美好的畅想。
但是等到真的经历了那一天,皇位坐上了,就要考虑怎么才能让这个位置更加稳当,所以为了让自己放心,
有一些人就注定要被牺牲。
好一点的可能会自己选择告老还乡,皇帝怀着不舍赏赐了众多金银珠宝,风风光光地送那些功臣们离开,
若是有着“不识好歹”的,恐怕只能作为皇帝杀鸡儆猴的警示品存在了。
因为坐上那个位置以后就更想要皇权平稳地传给自己的子嗣,而为了能够排除一切功高盖主的存在,无论那些功臣元老们有没有这个心思,
大多数的皇帝都是不敢冒这个险的。所以他们的死亡和遭受到的迫害,
绝对是皇帝冷血无情的表现。
(二)自古帝王多薄情
西楚霸王项羽和刘邦之间的斗争在众多时候都是刘邦比较弱势,无论是追随者的实力还是自己本身的武功,刘邦都稍逊一筹,虽然有智谋在身,但是胜算依旧是微乎其微。
直到韩信的出现,才一路辅佐着刘邦战胜项羽,招揽更多的能人异士,
无数次在战场上反败为胜,最终建立了大汉王朝。
而刘邦成为赫赫有名的汉高祖之前,最善于笼络人心,韩信、萧何、张良等都是他不可缺少的左右手
,也可以说他们的存在才构成了汉朝的建立。
刘邦当时就对众人许诺过,一旦大业成功之时,所有跟随着他一同打天下的人都会给他们
高官厚禄、封侯进爵,绝对不会亏待了他们。
大家也是非常的高兴,觉得自己跟对了首领,大汉建立起来的时候,他们每一个人都
得到了当时刘邦允诺的赏赐。
但是过了不久,这些当初很老臣就一个接着一个地被刘邦设计诛杀,而在这么多人中,
刘邦疑心最重的就是韩信。
韩信在辅佐刘邦之时,有很多时候看不惯刘邦的所作所为都是直来直去的随着性子开口,丝毫都不给刘邦留面子,
同时也给自己以后埋下了隐患。
而刘邦却又是一个以智谋出众的人,根据韩信一直以来的行动,
他不可能不怀疑这个人会不会有一天取代自己。
(三)萧何设计杀韩信
韩信虽然有容人之量,但是却并不是适合在勾心斗角的朝堂上生活,而当时韩信攻打齐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本来刘邦是要给他封赏的。
可是韩信却没有那个耐心,反而自己直接定了封号,开口讨要,对于上位者来说,他们可以赐予,但是却不能容忍属下主动伸手,
这样的行为无疑是冒犯了他们的尊严和地位。
所以这件事一出,立刻让刘邦对他产生了杀意,
不过还需要韩信为他南征北战,所以活生生地把这件事忍下来了。
后来刘邦大业已成,韩信也被封王,当时所有人都知道项羽和刘邦是死敌,甚至多次刘邦差点被项羽斩杀,
当时项羽的下属钟离眜来投奔。
刘邦想要杀掉这个曾经差点害死自己的人,但是韩信却力保钟离眜,刘邦更是把他当成心腹大患,毕竟违背帝王的心思,还收留敌人的下属,
简直就是在刘邦的容忍点上跳舞。
后来刘邦设计逼迫韩信谋反,这样就可以有一个正式的理由可以除掉这个眼中钉肉中刺了,但是韩信哪怕清楚了刘邦的心思,
依旧并没有选择造反。
直到韩信被抓后,对天大喊,
“天下已定,我固当烹!”已经是清楚了自己的结局。
但是刘邦却没有合适的理由处死韩信,只能选择收了他的兵权,把他降为淮阴侯,彻底的变成了一个空壳子,
没有了让刘邦担心的隐患。
这时候的韩信和拔了牙的老虎没有任何区别,
但是却依旧没有阻止他的死亡。
韩信经历了这件事以后彻底的看清楚了刘邦的为人,所以他决心反抗,特地给陈豨写信,信的内容就是一旦陈豨行动,
他立刻选择里应外合。
本来韩信这一次是真的可以联合陈豨彻底把刘邦拉下马,但是所有的计划都是非常完美,
却毁在了一个仆人的手中。
韩信家中的一名仆人因为做了错事,被韩信关了起来,那名仆人一直对韩信怀恨在心,
他费尽心思逃出来以后立刻向吕后告发了韩信的行动。
吕后本来还怀疑,韩信为什么称病不随刘邦一同出征剿灭陈豨,原来是向着一同谋反,吕后立刻把萧何召来宫中,
一同商讨如何应对此事。
毕竟韩信虽然被收了所有的兵权,但是却依旧有很多人死心塌地的追随,二人密谋以后决定为了不打草惊蛇,
先制造出刘邦将陈豨杀死,凯旋归来的假象。
由萧何去见韩信,将这件事的真实性更加确定,因为二人之间的感情颇深,而韩信也不是一个多疑的人
,所以并没有怀疑萧何。
虽然自己和陈豨密谋,但是并没有主动参加谋反,所以韩信也是随着群臣一同进宫想要为刘邦庆贺,
谁知他一进宫门立刻就被吕后早就安排好的武士斩杀。
一代功臣韩信最终落得了这个结局,韩信被杀后,萧何望着他的尸体,仰天长叹,说了句肺腑之言
“我萧何计杀韩信,终不负天下苍生!”
萧何虽然和韩信之间友情深刻,但是他身为大汉的臣子,首先要做的就是维护住汉朝的稳定,
韩信既然已经决定谋反,所以他必须杀掉韩信。
若是没有当年韩信月下追萧何,恐怕也没有今天的萧何设计斩杀韩信,最终给后世留下了那个著名的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故事。
本文为 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