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韩信被杀后,萧何望着他的尸体仰天长叹,说出了一句肺腑之言
迪丽瓦拉
2025-08-21 14:35:02
0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韩信承受胯下之辱、萧何月下追韩信等非常著名的典故我们想来并不会觉得陌生,在书本上都学习过。

(一)韩信随同刘邦打天下

作为古代著名的大将军,韩信在战场上奋勇杀敌,为人大度,有着常人所没有的容人之量,几次三番留下了有功之臣,

不可不谓是元老一般的存在。

但是作为跟随着皇帝打天下的左膀右臂,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会得到好下场的,因为自古帝王无情,

坐上了那个高处不胜寒的位置就清楚了卧榻之侧不容他人酣睡。

一来是真的有人功高震主,二来是很多人都是陪着他们一同走过来的,很难不会生出为什么坐上那个位置的人不是自己的心思,所以大多数功臣都是最后落了个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的结局。

刘邦身为皇帝,出身并不高,所以在皇位稳定以后更是想要除掉一切对自己的统治有威胁的人,

至于怎么把握这个分寸,完全是在于他的决定。

这就是典型的可以一同经历苦难,却不能一起享受荣华富贵,在前行的路上,大家都是好兄弟

,甚至是可以一同对于未来有着美好的畅想。

但是等到真的经历了那一天,皇位坐上了,就要考虑怎么才能让这个位置更加稳当,所以为了让自己放心,

有一些人就注定要被牺牲。

好一点的可能会自己选择告老还乡,皇帝怀着不舍赏赐了众多金银珠宝,风风光光地送那些功臣们离开,

若是有着“不识好歹”的,恐怕只能作为皇帝杀鸡儆猴的警示品存在了。

因为坐上那个位置以后就更想要皇权平稳地传给自己的子嗣,而为了能够排除一切功高盖主的存在,无论那些功臣元老们有没有这个心思,

大多数的皇帝都是不敢冒这个险的。所以他们的死亡和遭受到的迫害,

绝对是皇帝冷血无情的表现。

(二)自古帝王多薄情

西楚霸王项羽和刘邦之间的斗争在众多时候都是刘邦比较弱势,无论是追随者的实力还是自己本身的武功,刘邦都稍逊一筹,虽然有智谋在身,但是胜算依旧是微乎其微。

直到韩信的出现,才一路辅佐着刘邦战胜项羽,招揽更多的能人异士,

无数次在战场上反败为胜,最终建立了大汉王朝。

而刘邦成为赫赫有名的汉高祖之前,最善于笼络人心,韩信、萧何、张良等都是他不可缺少的左右手

,也可以说他们的存在才构成了汉朝的建立。

刘邦当时就对众人许诺过,一旦大业成功之时,所有跟随着他一同打天下的人都会给他们

高官厚禄、封侯进爵,绝对不会亏待了他们。

大家也是非常的高兴,觉得自己跟对了首领,大汉建立起来的时候,他们每一个人都

得到了当时刘邦允诺的赏赐。

但是过了不久,这些当初很老臣就一个接着一个地被刘邦设计诛杀,而在这么多人中,

刘邦疑心最重的就是韩信。

韩信在辅佐刘邦之时,有很多时候看不惯刘邦的所作所为都是直来直去的随着性子开口,丝毫都不给刘邦留面子,

同时也给自己以后埋下了隐患。

而刘邦却又是一个以智谋出众的人,根据韩信一直以来的行动,

他不可能不怀疑这个人会不会有一天取代自己。

(三)萧何设计杀韩信

韩信虽然有容人之量,但是却并不是适合在勾心斗角的朝堂上生活,而当时韩信攻打齐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本来刘邦是要给他封赏的。

可是韩信却没有那个耐心,反而自己直接定了封号,开口讨要,对于上位者来说,他们可以赐予,但是却不能容忍属下主动伸手,

这样的行为无疑是冒犯了他们的尊严和地位。

所以这件事一出,立刻让刘邦对他产生了杀意,

不过还需要韩信为他南征北战,所以活生生地把这件事忍下来了。

后来刘邦大业已成,韩信也被封王,当时所有人都知道项羽和刘邦是死敌,甚至多次刘邦差点被项羽斩杀,

当时项羽的下属钟离眜来投奔。

刘邦想要杀掉这个曾经差点害死自己的人,但是韩信却力保钟离眜,刘邦更是把他当成心腹大患,毕竟违背帝王的心思,还收留敌人的下属,

简直就是在刘邦的容忍点上跳舞。

后来刘邦设计逼迫韩信谋反,这样就可以有一个正式的理由可以除掉这个眼中钉肉中刺了,但是韩信哪怕清楚了刘邦的心思,

依旧并没有选择造反。

直到韩信被抓后,对天大喊,

“天下已定,我固当烹!”已经是清楚了自己的结局。

但是刘邦却没有合适的理由处死韩信,只能选择收了他的兵权,把他降为淮阴侯,彻底的变成了一个空壳子,

没有了让刘邦担心的隐患。

这时候的韩信和拔了牙的老虎没有任何区别,

但是却依旧没有阻止他的死亡。

韩信经历了这件事以后彻底的看清楚了刘邦的为人,所以他决心反抗,特地给陈豨写信,信的内容就是一旦陈豨行动,

他立刻选择里应外合。

本来韩信这一次是真的可以联合陈豨彻底把刘邦拉下马,但是所有的计划都是非常完美,

却毁在了一个仆人的手中。

韩信家中的一名仆人因为做了错事,被韩信关了起来,那名仆人一直对韩信怀恨在心,

他费尽心思逃出来以后立刻向吕后告发了韩信的行动。

吕后本来还怀疑,韩信为什么称病不随刘邦一同出征剿灭陈豨,原来是向着一同谋反,吕后立刻把萧何召来宫中,

一同商讨如何应对此事。

毕竟韩信虽然被收了所有的兵权,但是却依旧有很多人死心塌地的追随,二人密谋以后决定为了不打草惊蛇,

先制造出刘邦将陈豨杀死,凯旋归来的假象。

由萧何去见韩信,将这件事的真实性更加确定,因为二人之间的感情颇深,而韩信也不是一个多疑的人

,所以并没有怀疑萧何。

虽然自己和陈豨密谋,但是并没有主动参加谋反,所以韩信也是随着群臣一同进宫想要为刘邦庆贺,

谁知他一进宫门立刻就被吕后早就安排好的武士斩杀。

一代功臣韩信最终落得了这个结局,韩信被杀后,萧何望着他的尸体,仰天长叹,说了句肺腑之言

“我萧何计杀韩信,终不负天下苍生!”

萧何虽然和韩信之间友情深刻,但是他身为大汉的臣子,首先要做的就是维护住汉朝的稳定,

韩信既然已经决定谋反,所以他必须杀掉韩信。

若是没有当年韩信月下追萧何,恐怕也没有今天的萧何设计斩杀韩信,最终给后世留下了那个著名的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故事。

本文为 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如... 那些花儿,在记忆的深处悄悄绽放,那些面孔,在心灵某个角落渐渐清晰,那些岁月,随着时光的流逝慢慢沉淀。...
原创 韩... 在权力争斗的世界,没有好人与坏人之分,对掌权者有利的,就是好人,对掌权者无利,或者不利的,就是坏人。...
原创 史... 前言 智谋高绝,智商过人,一个名为“诩”的字,似乎注定了聪慧与机智的代名词。然而,当世人谈及“诩”时...
原创 原... 滴滴滴!蓉城笑笑来铲史了!!! 《孙子兵法火攻篇》:“以火佐攻者明,以水佐者攻强。”水、火两攻作为两...
原创 安... 前言 众所周知,安史之乱是公元755年爆发的一场规模浩大的叛乱。这场叛乱的策划人是范阳节度使安禄山,...
原创 原...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这首诗出自唐寅的《桃花庵歌》,从这首...
原创 三... 提到“宇文”这个姓氏,我们绝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应该是发动兵变并杀死隋炀帝的一代枭雄宇文化及。其实在他...
原创 如... 1862年,李秀成率十三王从江浙战场回师天京,与湘军吉字营、鲍超霆军、彭玉麟水师在雨花台进行为期45...
原创 原... 爱新觉罗·允(胤)禔是康熙的庶长子,母亲是纳喇氏。纳喇氏一共生了两个孩子,第一个孩子是承庆,是康熙实...
原创 原... 话说张无忌被说不得用麻袋背上光明顶之后,正好赶上成昆大杀四方,杨逍为了转移成昆注意力争取点时间,就扯...
原创 她... 想看更多精彩内容记得“关注”我呀!谢谢支持! 误会一场的“茄子”——慈禧遇见新奇 想象一下,一个穿越...
原创 河... 2007年,一条跨越多个省市的长途铁路客运专线将要从河南省洛阳市庞村镇白草坡村穿过。 不过根据我国...
原创 原... 中国唐朝时期盛行以胖为美,我想这个不用我多说大家也都知道,并且现在的很多影视剧作品当中也是将唐朝的以...
原创 对... 文|寒士之言 编辑|寒士之言 前言 位于亚欧大陆中心的中亚 ,在历史上它是世界四大文明的“交通中心广...
原创 诸... 众所周知,蜀国是三国之中第一个被灭的国家,蜀国被灭其实有很多原因,外部原因自然是实力最弱,而内部原因...
原创 将... 1218年,成吉思汗带领20万蒙古军队发动了第一次西征,此次出兵的目标就是花剌子模。从出兵的规模来看...
原创 为... 曹操总是亲自带兵征战,跟他的属下有没有统兵人才,完全是两码事,两者没有必然的联系。刘备也喜欢亲自带兵...
原创 两... 百年战争持续时间达116年,打了足足五代人的时间。除了技术因素,英法两国还召集了大量小弟和帮手,为了...
原创 安... 引言 大家都知道作为古代的帝王,都有后宫佳丽三千,毕竟皇室血统较为高贵,需要有人继承下去,所以广纳妃...
原创 诸... 公元181年,诸葛亮出生于山东琅琊的一个官宦人家。他的父亲诸葛珪、叔父诸葛玄都曾经东汉朝廷做官。正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