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曾国藩连考6次不中,后来终于中了秀才,这期间他做了什么
迪丽瓦拉
2025-07-05 15:03:50
0

1832年,曾国藩连考6年不中,文章还被当成反面范文示众,说出来别不信,这位半个圣人其实也如多数人一样天生愚笨。

曾国藩祖上没有出过读书人,其父曾麟书立志要让曾家成为书香门第,结果屡考屡败,连个秀才都没考上,后来竟和儿子一同赶考,每次都名落孙山,爷俩成了七里八村的名人。

是这爷俩笨?还是秀才难考?

大清的科举制度分院试、乡试、会试、殿试4级。有条件人家的孩子从7、8岁就开始跟着老师学习四书五经,通过县试和府试后成为童生,这才有了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

童生通过院试成为秀才,虽然没啥收入,好歹也算是有学历的读书人了。秀才通过乡试成为举人,再通过会试成为进士,就可以参加殿试了。

殿试由皇上出题,每3年一次。

通过殿试者分三甲,一甲3名:状元、榜眼、探花,可以立即进入翰林院,成了吃皇粮的人。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二三甲进士需再一次考试,才能进翰林院及各部任职。

曾麟书对儿子寄予厚望,在曾国藩5岁时就教他识字,8岁已经学完五经,9岁开始学习八股文,小小年纪便遨游书海。从曾国藩14岁开始,爷俩便踏上了科考之路。

可惜,父亲考了15年,儿子考了5年,依然还是童生,父子俩考不上秀才誓不罢休!

这一年,爷俩又来了。

皇天不负有心人,这次,头发花白的父亲中了秀才,曾国藩可惨大了,不但榜上无名,而且文章还被当作反面典型贴了出来。考官的批示是:辞藻尚好,文理欠通。

啥意思?

就是说文章词句挺好,但是道理没有写明白。并排贴的是一篇文采出众的文章,太尴尬了!看热闹的人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指指点点,议论纷纷。曾国藩恨不得钻进地缝里,这人丢得刻骨铭心哪!

他沉默了好几天,自己白天学晚上学,连梦里都在背书,科考却连连失败,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他想起,有次吃过晚饭就开始背书,直到半夜还没背上来。突然,从梁上跳下一个小偷,气呼呼地骂他笨死算了,自己在躲在梁上听都听会了。小偷一字不差背完,拂袖而去,曾国藩却被惊得呆若木鸡。

再想想学了这么多年,连文章都写不明白,自己确实是个笨人哪!既然天生笨拙,无法改变,那就改变学习方法吧!否则自己也会如父亲一样,为考个秀才熬白了头。

于是曾国藩改变以前死记硬背,生搬硬套的方法,开始用心琢磨怎样用学到的知识来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慢慢的,文章越写越好,结果下次考试,曾国藩考中了秀才。

从此,他在科考之路上高歌猛进,先后考中举人、进士,又进了翰林院。考秀才的经历让曾国藩明白了一个道理,找对方法,坚持就是胜利。

同样是考秀才,太平天国的洪秀全7岁进私塾,12岁就能熟读四书五经,15岁开始科考,直到30岁依旧榜上无名。

据说他备受打击,竟然晕倒在榜前,从此心灰意冷,放弃科考,走上一条与曾国藩截然不同的道路。

困难面前,不同的选择注定了不同的人生。曾国藩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笨拙天分,他没有把天分当成失败的借口,而是坦然接受,通过改变学习方法来提高自己的短板。

因为笨,他懂得笨鸟先行、勤能补拙的道理,所以事事行动在前,埋头苦干;因为笨,他从小受尽老师地责骂,也习惯了别人的冷嘲热讽,抗压能力无人能比;因为笨,他做事勤勤恳恳,从不会投机取巧。

曾国藩将自己笨拙的天分发扬光大,他的坚持让笨拙蕴藏出新的力量,虽然开始走得很慢,熬过黑暗时刻,一切都会云开雾散!

正是因为曾国藩脚踏实地的坚持,所以学习基础非常扎实,在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后考中秀才,如鱼得水,也才能在为官期间做到10年7迁,成为奇迹。

现代社会,人们过多地讲究速成、快捷,连学个新知识、新技能都不愿花时间下功夫,张口就问:“有没有啥技巧?有没有啥窍门?”

有句话说得好,没有技巧就是最好的技巧!做事如此,做人亦如此!

看了曾国藩的故事,你是否还在为自己的笨拙而自卑?是否还在为孩子学习上的不开窍愁眉不展?借鉴曾国藩的智慧“天下之至拙胜天下之至巧”,接受改变不了的,改变能改变的,再加上持之以恒的坚持,还有什么事能难倒我们?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原... (万象特约作者:隔壁老孙) 【1901年6月3日】张学良小传:一次、一次、又一次改变中国命运的传奇少...
深挖坦桑尼亚贸易数据,对中非贸... 在中非友好合作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贸易往来成为连接双方的重要纽带。坦桑尼亚作为非洲具有影响力的国家,...
原创 滕... 滕王阁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建筑,位于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沿江路,地处赣江东岸、赣江与抚河故道交汇处,为南...
原创 多... 多尔衮应该没有想过,自己死后几百年再被提起,是以如此屈辱的方式。多尔衮为清军问鼎中原劳苦功高,掌握大...
原创 细... 十大美男子中的第一位,自然就是潘安了。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我们说一个人长得非常帅的时候,也都会说他貌...
亚美尼亚是怎么成为第一个基督教... 这个不寻常但有吸引力的基督教十字架位于中世纪的Surb Karapet教堂,该教堂位于今天的亚美尼亚...
原创 夏... 古代中国商朝的迁都史,如同一部波澜壮阔的历史史诗,充满了辉煌与荣耀,也蕴含着无数的谜团和故事。在这个...
原创 原... 晚清妃子长的真的美么?一组对比照告诉你,看完瞬间不淡定了 看过清宫剧后,很多男人都羡慕皇帝有后宫佳丽...
原创 司... 三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乱世之一。 东汉末年,传承了数百年的汉室走向了衰微,刘家的皇帝们再也没有...
原创 赵... 李清照,宋代著名女词人,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着“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公元1084年,李清照出生于北宋...
原创 在... 引言 句丽方窃据,唐将已专征。国破千年恨,兵穷百战平。——《吊高丽》 朝鲜半岛上古时候的国家叫做高句...
原创 原... 1227年8月25日,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在六盘山下清水县(今属甘肃)病逝,享年66岁。 那么成吉思汗到...
原创 作... 根据史料记载,汉朝开国皇帝刘邦一生中有8个儿子,其中他最疼爱的是老三刘如意,最终继承大统的是老二刘盈...
原创 原... 1908年11月14日,在位34年的光绪皇帝在瀛台郁郁而终,年仅38岁。光绪4岁即位,亲政后渴望能有...
原创 清... 1882年8月25日,韩国尚处于李朝统治时代,也就在这一天,一支清军突然来到李朝的首都汉城。清军的神...
原创 郑... 引言 宋朝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辨》之中有这样一段话“有透彻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其实相比于什么...
原创 韩...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韩信承受胯下之辱、萧何月下追韩信等非常著名的典故我们想来并不会觉得陌生,在书本上都...
原创 大... 众所周知,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存续了276年,传了12任皇帝。古人有给身故之人立牌位的习惯,但...
原创 4... 1940年2月4日,对苏联人民来说,是一个非比寻常的日子。因为在这一天,曾经的苏联二把手尼古拉·伊万...
原创 你... 你不姓关,我不姓曹,咱哥俩喝一杯! 关公关老爷,在中国历史上可是一个大名鼎鼎的人物。虽然他与孔子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