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武王灭商后第一大事:西周金文改写认知,难怪中国叫“中国”
迪丽瓦拉
2025-07-05 21:03:53
0

在牧野之战中,武王取得大胜,随后“武王至商国,商国百姓咸待於郊”,至此武王完成军事上的灭商大业,但这只是取代商朝的第一步,还有重要的君权神授环节。

等到第二天时,周人“除道,脩社及商纣宫”,随后毛叔郑奉明水、卫康叔封布兹、召公奭赞采、师尚父牵牲,太史尹佚发表祭祀言辞,大致是殷商昏暴百姓、背弃皇天上帝,其后武王再拜稽首说“膺更大命,革殷,受天明命。”至此,武王完成灭商第二步,就是祭天,禀告天帝商朝灭亡、周革商命,并由此“受天明命”,就是得到天帝认可如今“天命转移到周国”。

以今天眼光看,祭天宣告革旧迎新,似乎可有可无,但实际上在“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时代,祭天至关重要,否则如何说自己得到天命认可?没有天命认可,政权合法性就成为问题,野心家就可以打着“天命”旗号造反作乱,甚至还因“天命”而获得众多支持,后世的梁山好汉打的旗号就是“替天行道”!

问题在于:如此重要的祭天,按理应该选择吉日,且在更接近天帝的山顶、或周人宗庙一带隆重举办,但按照史记行文,灭商之后的第二天,武王就在商朝社庙南边举办祭天,如此难道不显得潦草、不够隆重庄重吗?

清朝道光年间,在今天陕西宝鸡市眉县礼村,考古发现一件西周之初青铜器,因为器主叫“天亡”,故而被史学家命名为“天亡簋”,上面铭文破解了这一谜团,在史记又一记载被推翻之余,也可以看到中国为何被称为“中国”。

武王奔赴嵩山祭天

武王伐商所在时间,西周利簋印证史书记载,即“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就是在甲子日。但西周利簋后面还有一句,即“辛未,王在阑师”,就是第八日时到达“阑”地,其中“阑”在何处,如今还有不少争议,但问题是武王准备去哪儿?天亡簋给出了回答。

天亡簋记载:“乙亥,王有大礼。王凡三方,王祀于天室。”这段铭文详解如下:

首先“乙亥”,就是“甲子”后的第十二天,利簋中“辛未”后的第四天。其实,利簋中的“阑”地,学者普遍认为在洛阳偃师或郑州一带,那么由此来看,武王可能特意选择第十二日祭天,因为左传记载“制礼上物,不过十二,以为天之大数也。”

其次“大礼”,就是祭天之礼,天下没有比祭天更大的礼了。

第三“三方”,就是东南北三方诸侯,加上武王代表的西方,就变成了四方诸侯。

第四“天室”,就是祭天地点,如今河南嵩山还有“太室山”,为嵩山之东峰,最高峰峻极峰,海拔1491.73m米。逸周书中有“定天保,依天室”,后来在洛阳建造成周,因此“天室”是嵩山或嵩山中某座山峰。如果“辛未”日到达洛阳郑州一带,那么又过四天才到天室祭天,显然说明在“第十二天”祭天不是偶然。

因此,武王灭商之后,立即动身前往嵩山祭天,一路风尘仆仆,最终第十二天时在嵩山的“天室”举办祭天大典。

然后,武王向天帝陈述完成灭商之事,其中有“丕克讫衣王祀”。这里的“衣”,是指大邑商所在的“衣地”,武王用“衣地”来代指商政权。西周初期,周人称商朝为“商”,甲骨文中也是自称为“商”,周康王晚年后才出现以“殷”代“商”。

需要注意的是,祭天之语必须诚信不欺,否则会因失真而引起误会,从而影响天命归属,这对武王来说就得不偿失了。所以,这里的“衣”可能是武王强调“衣地的商政权”,让表述更准确一些。

综上可见,周武王灭商之后的第一件大事,是前往嵩山隆重祭天,宣告天命转移,使新王朝获得政治与宗教上的合法性,而不是在商朝社庙南边举办祭天。即便武王在商朝社庙南边举办什么祭祀仪式,也不能是祭天这种大典。

难怪中国会叫中国

上文谈到武王灭商后第一件大事是祭天,但问题是,武王为何到嵩山祭天,嵩山到底有何特别之处?

其实很简单,嵩山是当时“地中”所在。欲要简要理解“地中”,先看三段文献记载。

首先,周礼记载“日至之景,尺有五寸,谓之地中”,就是夏至正午立杆测影,影子一尺五寸之地为地中,嵩山一带夏至日影就是一尺五寸。

其次,比周礼更早的周髀算经记载“夏至日影一尺六寸”为地中。根据陶寺遗址出土的圭表等实测,周髀算经记载的地中为山西襄汾陶寺遗址。

第三,周礼记载:“地中,天地之所合也,四时之所交也,风雨之所会也,阳阴之所合也,然则百物阜安,乃建王国焉。”所谓“地中”,就是地之中央,当“国家”出现后,“地中”与“国家”相结合,于是就形成了“中国”概念。

可见,地中并非固定不变,这是强权定义的。但商朝时期,或周人看来,当时的地中在嵩山一带(殷墟之前商朝都城在郑州一带,其实也是位于地中),天帝居于地中之上。想要接近天帝,尽可能让天帝听到武王革商建周的声音,无疑是选择嵩山的最高峰祭天。

反过来说,武王直奔嵩山“天室”祭天,其实也说明此地最接近天帝居所,天帝居所下面对应的就是“地中”,而在地中建国,自然就是中国。

因为地中在嵩山一带,洛阳与之毗邻,所以武王在洛邑营造“成周”以“宅兹中国”,乃至准备定都洛邑。周成王时的何尊,讲述周成王迁都成周、以及回顾武王克商,其中指出“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庭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或(国),自之乂民。’”

所谓“庭告于天”,因为“庭”训为中,所以就是于天地之中祭天,印证了天亡簋中的记载。后面的“宅兹中或”更为珍贵,因为这是“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所以何尊成为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总之,在“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时代,军事胜利只是其中一步,还需要祭天宣告获得天命认可,这样才算真正的灭商成功。

或许,所谓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随着时代进步,军事效果超过祭祀,地中也是可有可无,于是春秋战国时史官忽略了武王祭天、以及地中,导致这段历史变得模糊不清,最终也误导了司马迁,于是史记中才没有重点记载武王祭天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历... 前言 在我们国家历史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名人,我想在座的个各位应该都能够随随便便的说出两位! 而在...
《三国志·战棋版》测试服奠基孙... 哈喽大家好啊,吴国已经连续两三个赛季弱势了,就在上个更新,官方更新了【奠基孙吴】的羁绊。另外双头怪、...
原创 李... 李世民若被杀,李建成也不过是那个捕蝉的螳螂,他才是隐藏的黄雀 早些时候,了解到秦王李世民还是从《隋唐...
原创 朱... 在历朝历代中,贪官一直都是朝廷和皇帝心中的一个大患。有许多朝代便是因官僚集团贪污,导致政治混乱,百姓...
原创 战... 战国时期六场意义重大的战争,每一场堪称经典之战 马陵之战 公元前342年,齐威王以田忌为主将,田婴、...
原创 慈... “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妆爱武装。” 盛世出贤臣,乱世出枭雄。历史上...
原创 大... 前言 一个叫李靖的将军,在唐朝三个月内灭掉突厥帝国,创造了军事奇迹。但他死后却分身成了三个"李靖"...
原创 小... 立陶宛地处波罗的海沿岸,面积6.5万平方公里,海岸线全长90公里。十五世纪以来,立陶宛逐渐从一个搅动...
原创 大... 公元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20年后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并于1644年入关正式开始对中...
原创 历... 1.新朝 是王莽于公元9年建立的,公元23年灭亡,也是中国历史上通过前朝禅让称帝的皇帝。然而王莽称帝...
原创 除... 历史当中的皇帝总是受到人们尊重和羡慕的,如果能够坐上皇帝的位置自然可以得到至高无上的权力,还能够拥有...
原创 城... 这些传说中的英雄形象,实际上都源自于历史上的杨从仪。杨从仪是一位抗金名将,也是一位水利治理的官员,在...
原创 1... 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人也渐渐忘记了“陈国公主”的名号。 然而,在1986年,在我国的内蒙古自治区挖掘...
原创 大... 前言: 论史,是为了让历史回归历史本身,没有借喻,也没有私货,唯有让事件回归事件本身,才能更好地让人...
原创 陈... 早期筹建党成立的都是青年,没有收入来源,宣传、组织等费用靠陈独秀、李大钊等教书、写文章挣来的钱是远远...
原创 清... 有人说文字在历史照片前都是徒劳的,因为真实直观,再华丽的文字在此也会黯然失色。荣辱兴衰都会在琐碎的照...
原创 王... 王莽的头颅,被历代皇帝当成宝贝,收藏了272年,有何特殊之处? 导语: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着5000年...
原创 清... 试婚格格,这个名词到底起源于何时何地,小编没查到资料,不敢妄加评论。有人说,这里所谓的格格,其实是一...
原创 明... 文/客多 不是要大家去学习贪官的本领,而是要去了解贪官的生存模式。 明朝权臣严嵩是大奸臣、大贪官,他...
原创 如... 古代皇室规矩森严,大红只能正室用,黄色只能皇上用,就连小小的称呼或是日常门槛先迈哪只脚都是有着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