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婚格格,这个名词到底起源于何时何地,小编没查到资料,不敢妄加评论。有人说,这里所谓的格格,其实是一些宫女,只是在公主结婚之前,被皇帝送到驸马爷的府上,用以考察驸马的人品、能力,以便皇帝判断,此男子是否配得上自个儿的宝贝女儿。
但奇怪的是,小编我翻遍了《清史稿》,愣是没有发现关于此种习俗的记载。后来还是在叶梦珠的《阅世编》中,找到了只言片语。据叶梦珠所说,试婚格格,似乎早在乾隆年间就存在了。这些人的确都是宫女,只不过为了皇家的体面,强行加了个格格的名号而已。
这些人的职责相当广泛,除了考察驸马的饮食起居外,她们甚至还要了解驸马亲族、女眷等的生活习性、言谈举止。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帮着公主“尝个鲜”。然后,在经过约一个月的考察后,试婚格格会返回皇宫,向皇帝如实呈报自己的所见所闻。
如果一切顺利,那她们就会随公主一起去往驸马府,成为后者的姬妾。由宫女一跃而成为半个主子,对她们来说实在是个不错的前程。但如果试婚格格告诉皇帝,驸马不行,公主不能嫁,那婚事就吹了。但这些试婚格格依然得前往驸马府,继续为奴为婢。
而因为就是这些人坏了自己的好事,所以驸马一般会恨上这些试婚格格,对其残暴虐待,甚至将其低价出售。据说乾隆年间的扬州瘦马,有部分就是被卖掉的试婚格格。当然,还有第三种情况,那就是试婚格格不幸怀孕了。在这种情况下,不管公主是否出嫁,这孩子肯定是不能留的。
因为能当驸马的,必然也是朱门豪族,岂会随便认一宫女之子?所以,她们会被迫将孩子打掉,然后或为奴婢,或被出售。所以小编才说,清朝的试婚格格,其结局还不如当年的扬州瘦马。那么问题来了,扬州瘦马又是啥?这个小编就真不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