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国的开国领袖毛主席,可以说是古往今来最受到人民群众崇拜的一位伟人。毛主席以他远超常人的战略眼光,对我国的未来做了长远的规划,他思想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的具体体现,至今仍指导着我国的建设发展。让人惊叹的是,他早年预言过的六件事情,有五件一一实现,剩下的一件也指日可待。下面我们来看看毛主席究竟做过是哪些预言:
第一个预言是毛主席在少年时作出的,他判断中日之间必有一战。当时24岁的毛主席,亲眼目睹了闭关锁国的清政府是如何的腐朽,在日新月异的国际变革大潮中无论是国家潜力还是军事实力都已被列强远远地甩在了后面,而当时日本虽然国小物穷,困居一岛,但正是这种国势让他们对地大物博的中华大地虎视眈眈。
况且,经历了明治维新军事上得到了巨大发展的日本,早就在甲午海战中尝到了甜头,他们强迫清政府签订的《马关条约》大大的满足的日本的资金需求,面对清朝这个愈加虚弱的巨兽,日本这只豺狼一定会忍不住自己的欲望。果然,3年之后,日本就开始推行武装侵占东北的战略,最后以东北为跳板,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
第二个预言是在1919年,国内军阀割据,局势混乱,而毛主席却敏锐地将目光投向了国外。他观察到一战的战败国德国虽然接受了制裁,但并不甘心安于现状,对于欧洲的其他国家有着强烈的敌意,而日本这个国家内部矛盾激化,同样急切地需要通过对外战争来缓解爆发。
为此,毛主席专门写了一篇文章,试图呼吁国内的军阀们停下争夺地盘的行为,缓解社会矛盾,警惕随时可能出现的外国侵略者和国际战争,他判断德、日等国极有可能走向联合,对其他国家发起大规模的入侵。利欲熏心的军阀们并没有因为这篇文章而改变,但德、意、日法西斯联盟发起的二战证明了主席卓越而敏锐的判断力。
第三个预言是中国的建设发展需要外资的加入。抗战时期,目标远大的毛主席就开始思索未来新中国的建设规划,因为来势汹汹,让国民党不战而逃的日本军队在他眼中注定了会走向失败。通过对国内情况的调研,主席在1936年,向其他革命同志分析,未来中国想要走上自强崛起的道路,必须要大力发展经济,要发展经济,就得吸取清朝的教训,打开国门,引进外资,加强与世界的交流。这个分析也是在向我党的同志们暗示,目前的革命一定会取得最终的胜利。
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果然非常重视国家经济的发展,与世界各国都建立了经济合作。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外资流入已经在世界上排到前列,凭着庞大的人口和丰富的物产,慢慢地成为了各国投资的首选。
第四个预言是主席视察长江后提出的三峡大坝的修建。建国后,毛主席为了新中国的建设殚精竭虑,他经常深入地方一线,调研国内的民生和建设。1953年国内的局势逐渐走向稳定,但各种天灾还是给人民群众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和困难,特别是长江流域,洪涝频发,之前的堤坝已经起不到什么明显的作用,下游的农民们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
在亲自调研之后,毛主席判断这种情况还是需要大力修建水利工程,并提出了在三峡修建水库的设想。果然,四十年后的1994年底,在中央的主持下,利用12年时间建造了世界著名的三峡大坝,解决了长江流域的水患,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第五个预言是判断新中国在一定会在十年内搞出原子弹。当时的情况是,新中国成立虽然成立了,但是站在全球的局面来讲,作为战胜国的中国拥有的话语权并不高,而且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虽然得到了苏联的帮扶,但总体上非常不利。如果不能迅速在国际上站稳脚跟,拥有足够的地位,新中国的稳定发展就得不到保证。
虽然当时我国的科技水平在国际上比较落后,面对拥有核弹的美国更是不可同日而语,但毛主席表示相信我们国家的科学家(包括为建设祖国从国外返回的爱国科学家们),一定能在十年内搞出原子弹,打破帝国主义的垄断。果然,在建国第五年,新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就在罗布泊试爆成功,中国在国际上拿到了属于自己的地位。
第六个预言是我国会在一百年内超过其他国家。这个预言是毛主席在1962年的时候作出的判断,当时的中国实际上面临不少危机,在经济上、文化上都面临一些问题,包括边境也遭到少数国家的挑衅,毛主席却以他超前的意识作出了这个语言。
目前才过去不到60年,建国也才72年,但我们现在已经可以看到一个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一个全面脱贫的中国,一个进入了小康社会的中国。见证了国家稳步快速发展的我们,相信一定可以看到祖国在三十年内,不断地前行,最终重回世界之巅。
看了上面的文章,我们可以发现,其实毛主席的预言都是在认真地了解了实际情况,观察了现实局势,然后加上自己对大势发展的判断结合自己敏锐的战略眼光进行分析所得出的结论,并不是凭空的设想。相信看过之后,读者们一定会怀着对祖国更大的信心,对美好未来更大的期盼,共同建设我们的新中国,实现我们民族的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