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红军改编为八路军,下辖3个师,分别是115师,120师和129师。
我们知道八路军三个师的师长和副师长都是原来红军的军团长级的人物,后来都是元帅和大将级别的人物;旅长基本都是红军的军长级的人物,后来都是大将和上将级别的人物;八路军的团长级别也不低,后来也基本是少将级以上的级别,有的还是上将。
因此八路军自团长以上的人物后来基本都是将军级。在八路军中有一位团长,他牺牲后十几年家人竟然都不知道,直到40多年后家人才辗转获得烈士证书。
对于八路军团长这样级别的人物出现这样的情况比较少见。
这位团长的名字叫做尹国赤。
对于尹国赤团长很多人可能不熟悉,即使是熟悉八路军三大主力师的人也不一定知道他的名字,为什么呢?
因为尹国赤不在八路军三大主力师里面当团长,而是在八路军留守兵团里面当团长。
这里首先要讲一下八路军留守兵团,红军改编为八路军之后,三大主力师都出征抗日了,那谁来保护陕甘宁边区和党中央的安全呢?
那便是八路军留守兵团了。
全面抗日爆发后,八路军三大主力师奔赴前线抗日,为了保护中共中央所在地陕甘宁边区,中央军委决定将第115师炮兵营,辎重营,第120师359旅718团特务营,工兵营,炮兵营,辎重营,第129师385旅旅部和第770团特务营,炮兵营,工兵营,辎重营一个9000多人留在陕甘宁边区,守卫边区政府。
为了统一指挥留守部队,在延安设立八路军留守处,由萧劲光担任主任。
1937年10月,八路军留守部队改称为留守兵团,由萧劲光担任司令。
12月,八路军留守兵团进行整编,取消了之前各部队的番号,实行新的编制序列。
经过整编,八路军留守兵团一共下辖9个团,2个营。其中包括警备第1团至警备第8团,770团以及1个独立营,1个骑兵营。
尹国赤正是警备第7团团长。
尹国赤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老红军,1928年参加赤卫队,1930年参加红军,同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从红军士兵一路到连长,尹国赤参加了第一,第二,第三次反围剿,并且在1932年的南丰战斗中受伤,伤愈之后他又参加了第四次反围剿,随后参加了长征。
在长征中,尹国赤担任红一方面军一师一团三营营长,作为红军的前卫部队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立下了赫赫战功,终于成功到达陕北。
1935年11月,直罗镇战役爆发,尹国赤率部激战敌人,结果再次负伤。
常年的征战让尹国赤的身体伤痕累累,留下了很多病症。在担任警备第7团团长后他又深入晋中,晋察冀边区整训部队,结果积劳成疾,1940年5月尹国赤在返回延安的途中旧伤复发不幸牺牲。
由于当时战火纷飞,加上尹国赤的妻儿在偏远的农村,因此尹国赤牺牲的消息他的家人并不知道。
在此后的十几年时间里,尹国赤的家人都以为他还活着。
直到1955年授衔时,当年留守兵团的9个团长有的授了少将,有的授了中将,还有的授了上将,红一方面军一师一团一营和二营的营长孙继先,陈正湘也都授了中将,可唯独尹国赤杳无音讯,没有被授任何的军衔。
若按资历,尹国赤应该是中将级别。
可连当年尹国赤的老领导,红一方面军一师一团团长杨得志将军都不知道尹国赤的消息。
1980年,离尹国赤团长牺牲过去了整整40多年,担任中央军委总参谋长的杨得志将军通过民政部和尹国赤是江西吉安人这唯一的线索,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尹国赤的家人。
1983年,民政部向尹国赤团长的家人补发了烈士证书。
然而,这张迟来的烈士证书距离尹国赤团长牺牲已经过去了整整4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