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1966年后,为何粟裕大将没受到影响?主要有四个原因
迪丽瓦拉
2025-07-06 16:03:55
0

在那个充满动荡的时代,中国大地上掀起了一场声势浩荡的运动,被称为大运动。这场风潮席卷全国,许多领导人和高级干部都被卷入其中,他们面临着被贬谪、关押和批评的命运。然而,在这股浪潮中,有一个人以与众不同的方式脱颖而出,他就是开国功臣粟裕。

与其他领导人不同的是,粟裕并没有被贬谪到边远的劳动岗位,也没有被关押受到严厉的批评。相反地,在那个动荡的十年里,他却被委派出席几乎所有的人民代表大会、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军委扩大会议。他的地位甚至比从1958年到1966年的任何时期都稍高一些。

当大运动期间的浪潮席卷全国时,军事科学院中贴出了一张大字报,上面写着“打倒叶、粟、王”。京西宾馆成立了一个专案组,要调查所谓的“通外”问题。甚至在国防工办,也有人高呼着“打倒粟裕”的口号。

粟裕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困境,但他每次都能奇迹般地顺利过关,这是为什么呢?主要有四个原因。

首先,早在1958年,粟裕就已经淡出了权力中心。在一次会议上,他遭到了彭德怀老总、聂荣臻等人的猛烈批评,最终失去了总参谋长的职务。这个突如其来的打击让粟裕备受打击,他的职业生涯陷入了低谷。

然而,粟裕并没有沉溺于失败和挫折之中。相反,他选择了退居幕后,专心致志地从事军事研究和教育工作。尽管这份工作在权力方面相对较低,但粟裕不再卷入权力争夺和利益冲突之中。

他可以更加自由地追求自己对军事事业的热爱,全身心地专注于研究和教育工作。这样的转变也为粟裕带来了一种平静和内心的宁静。

其次就是毛主席和粟裕之间的深厚情谊。

有一次,1929年的红四军七大过后,毛主席感到疲惫不堪,不再担任总前委书记。他心情沮丧,提出了离职休养的想法。而就在那个时候,粟裕主动承担起了保护毛主席安全的责任。他成为了毛主席的警卫员,这一角色持续了整整三个月。

在这段警卫员的生涯中,粟裕不仅以出色的表现让毛主席感到欣慰,还成为了毛主席的得意门生。随着时间的推移,粟裕在战争中取得了一系列辉煌的战绩。毛主席也毫不吝啬地对他的赞美,尤其是在淮海战役之后,毛主席多次称赞道:“粟裕在淮海立下了第一功!粟裕是人才、将才、帅才!”

1954年,当粟裕被任命为总参谋长时,毛主席亲自点名决定了这一职位。粟裕在回忆录中谈到了这件事情,毛主席坚持让他担任总长,并说:“牡丹虽好,还要绿叶扶持。我需要大家对我的工作给予支持。”毛主席对他的保护与关爱可见一斑。

就连在1958年的军委扩大会议上,当粟裕受到批评时,毛主席也找到了萧劲光,告诉他粟裕是一个好人,不是一个只为私利而行动的人。这实际上就是毛主席在公开表态。萧劲光将毛主席的话传达到大会上,成功地帮助粟裕度过了危机。

尽管后来粟裕没有再担任重要职务,但毛主席始终对他的军事能力赞不绝口。1961年,英国的蒙哥马利访问中国,毛主席与他交谈时说道:“这场战争是由粟裕指挥的。起初形势并不成熟,但他们硬是成功了,非常出色。在我的战友中,粟裕是最擅长打仗的,他也是湖南人哟。”

在伟大的革命运动时期,任何试图批评粟裕的人都无法得到毛主席的批准。大家都知道毛主席对粟裕的喜爱,这是他最好的保护。

然后,周总理对粟裕的重视也是一个原因。

粟裕是一位英勇的战士,同时也是一位优秀的军事指挥官。他的能力和品行让周总理十分钦佩。周总理知道,在这个动荡的时期,国家需要坚定的领导和强大的国防工业来保卫人民。

一天,周总理找到了粟裕,他们坐在一起谈话。周总理表达了他对粟裕的信任和支持,告诉他不要负担太多,因为中央很快会有新的任命下来。这番话让粟裕感到无比的安慰和鼓舞,他知道自己不会孤单,周总理将是他的坚实后盾。

随着时间的推移,动乱分子试图打倒粟裕。他们利用各种手段来攻击和诋毁他。然而,周总理对粟裕的支持始终如一。

得知有人试图对粟裕进行攻击后,周总理召集了国防工业的成员,质问谁敢说粟裕是二月的成员。周总理连续三次喊出这个问题,但没有人敢回应。从那以后,再也没有人敢对粟裕进行攻击,他的地位和声誉得到了坚实的保护。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国防工业陷入了瘫痪,面临着巨大的困难。这让周总理非常担忧,因为国家的安全受到了威胁。他决定找到粟裕,希望他能够支撑局面。

1967年的一个春天,周总理专门找到了粟裕,告诉他国防工业面临着各种困难,需要他的帮助。周总理相信粟裕对军事领域的了解和经验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于是,粟裕被任命为国防工业军管小组的组长,直接受到周总理的保护和支持。

粟裕并没有辜负周总理的期望。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亲自指导和监督各项工作,坚决与动乱分子斗争。他的努力使得国防工业保持了稳定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1970年的一天,国防工业军管小组解散了,各个部门陷入了混乱。粟裕的安全形势也变得不确定起来。面对这一情况,周总理决定将粟裕留在国务院业务组,以保护他的安全。

周总理的坚定支持和保护使得粟裕能够在动荡的时期安心工作。他们之间的情谊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深化和见证。

最重要的还是林总和粟裕之间的感情之深。

1958年,那是一个动荡的时期。当时,粟裕因为一些政治原因受到批评,他感到沮丧和失落。然而,林总并没有选择攻击他,相反,在会议结束后,林总走到粟裕身边,轻轻地安慰他,表达了对他的理解和支持。这一幕让粟裕备受鼓舞,深深感受到林总对他的关怀与友谊。

多年后的1964年,粟裕写了一首富有激励力量的诗,回顾自己的战争生涯并激励自己继续前行。当林总得知这件事后,深受感动,他找到了粟裕,表达了对他的支持和鼓励。粟裕充满激动地接受了林总的鼓励,并将诗的最后两句改写,以表达对未来的信心和决心。这次的相遇进一步加深了他们之间的感情纽带。

粟裕对林总也怀有深厚的感情。在大运动时期,林总成为批判的对象,但粟裕却选择尽量避免参加这些会议。有一次,有人试图批评林总的战术,粟裕不禁发火,表示反对。他坚定地站在林总一边,为他辩护,显示了他对林总的坚定支持和忠诚。

粟裕被普遍认为是一个具有卓越才能和高尚品质的人。在大运动时期,虽然他自己并没有受到太多批评,但他积极帮助别人。他为了帮助自己的老部下陶勇正名,四处奔走,并多次向周总理请示。

而当军事科学院有人攻击宋时轮和钟期光时,粟裕不仅压制了相关材料,还多次向周总理请示,最终帮助两位老部下摆脱困境。此外,他还尽可能地在其他方面帮助每个人,为战友们树立了一个榜样。

然而,尽管粟裕一直在帮助他人,却很难解决自己的问题。他多次给中央写信,希望撤销1958年的指责,但即使叶帅和邓公都同意了,这个问题直到1994年才最终得到解决。

粟裕一直心系着这个问题,但他在1984年去世之前,没有亲眼看到自己得到彻底平反。这使得他的精神备受摧残。

然而,就在他去世的十年后,中央终于宣布了对粟裕的彻底平反。这个消息震撼了许多人,粟裕的名誉得到了显赫的恢复。人们开始铭记他的杰出贡献和高尚品质,他成为一位不可磨灭的英雄。虽然粟裕无法亲眼见证这一时刻,但他的精神将永远流传下去,激励着后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毛... 1976年9月9日下午4点,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发毛主席逝世的消息。远在内蒙古呼和浩特的吴吉清听到后放...
原创 夷... 如果一个大臣或皇帝一生中没有经历过大的战争和动乱,他的生命就是不完整的,就像一个婴儿。如果世界局势稍...
原创 毛... 新中国成立以后,战争逐渐减少,人民生活也渐渐稳定下来,政治经济等方面也有了不小的发展。中央认为,是时...
原创 粟... 粟裕司令陈毅政委:这个组合现实吗?答案是不,看看他们的经历! 陈毅和粟裕的组合在我军历史上鼎鼎大名...
原创 隋... 在古代历史上,隋末唐初也是比较有名的乱世。在这一历史阶段,出了不少割据一方的诸侯。伴随着《隋唐演义》...
原创 此... 对于将领来说,胜负并不是绝对的,往往与当时的地理、人心、精神,甚至政治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冰家常说...
原创 他... 他临死前哀叹:“我若一死,大清亡矣!”果然,10天后清朝灭亡 我们都知道自从始皇帝开创秦朝之后,中国...
一份报告中的“纪律密码” 城口县红军公园 城口苏维埃政权纪念碑 城口,踞三省门户、扼四方咽喉,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原创 郭... 在郭汝瑰的心中,铜梁县的郭家庄园仿佛是一个沉淀了千年历史智慧的宝库,充满着昔日辉煌的记忆和古老的学问...
【有声海报】被珍藏在枕套内的红... 记忆从未褪色、历史仍有回响。 在甘肃这片红色热土上,无数革命文物见证了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辉历程。为...
原创 栗... 日军将领在菲律宾莱特岛战死的,有铃木宗作、山县栗花生、牧野四郎等人,本文主要介绍栗栖猛夫,此人以陆军...
原创 董... 在《康熙王朝》中董鄂妃更像是与顺治帝相依为命的患难夫妻,二人互相取暖,谁也离不开谁;看着董鄂妃与顺治...
原创 山... 相对而言,在我党的各个战场上,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开辟是比较晚的。 其实,山东的共产党组织还是成立的比较...
原创 为... 说水浒,就不能不提武松。许多人都很推崇武松,客观来说,武松并不完美。父母早亡,所以他是武大郎带着养大...
原创 枪... 枪杆子里出政权,这个历史总结不光伟人有,以下两个政党也有类似的念头。他们说干就干,在民国时期闹出了不...
原创 民... 民国时期,日本人在东北制造了“九一八事变”,东北军首领张学良以为日军只是小规模的进攻,为了不让事态扩...
原创 兵... 世友上将原为华东野战军第九纵队司令员,与粟裕麾下的叶飞、王必成、陶勇等人同列为纵队级司令员。在华野已...
原创 陈... 【前言】 说起陈赓啊,周总理和邓颖超大姐心里真是难过,总是为他英年早逝感到惋惜。他啊,还不到60岁就...
原创 清...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朝代,自努尔哈赤开始,清朝历史上一共有12个皇帝,其中有在位时间最长的康...
原创 邓... 1980年,中央军委决定将海军副政治委员杜义德任命为兰州军区司令员。任命前,他的老上级邓小平与他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