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成年人最大的悲哀,就是突然读懂了李鸿章
迪丽瓦拉
2025-08-24 22:33:38
0

李鸿章,晚清历史上不可磨灭的一个名字。书籍资料对他的论述、评价褒贬不一,大多数人少年时对他的印象都停留在历史书中,仿佛清朝覆灭以前签订的一系列卖国条约都出自他手,割地赔款的耻辱都与他有关。但李鸿章真的是一个卖国求荣、献媚列强的奸臣吗?

当我们渐渐长大,了解到时代的复杂、时局的多变以及重重表象掩盖下的真实历史,也会就会懂得那个人人喊打的李中堂并非尸位素餐的奸佞,而只是个有心力挽狂澜却被拍死于时代浪涛之下的可怜人。

“卖国贼”的骂名,李鸿章背了百年。历史书中,每每涉及国耻《马关条约》、《辛丑条约》,总不忘把代表清庭签字的李鸿章提上一遍,他也因此成了亿万国人泄历史遗恨的众矢之的,受口诛笔伐、百般唾骂。但当学生离开教科书、走出象牙塔,成了在社会熔炉里摸爬滚打的大人,忽然就对李鸿章的难处与悲哀感同身受了。

谁没做过背锅侠、挡箭牌呢?

写诗作对骂李鸿章的人不在少数,最有名的是那句“少有匡华志,老来亲虎狼。喋血签马关,糊裱难堵墙”。

他代表清政府参与的谈判、签下的条约将中国撕得四分五裂,《中英烟台条约》大开通商口岸,以致英国势力进入新疆;

《马关条约》对日割地、赔款、开口岸;《中俄条约》为俄打开东北之门,丢掉大片领土;

《辛丑条约》引入八国列强,指示中国沦为半殖民地……

可帝国的大厦塌了是李鸿章一个人的错吗?他哪里有那么大的本事,只不过是做了一堆弱者和狡猾人里的背锅侠、挡箭牌。

我们何尝不跟李鸿章一样呢!工作里,不健全的方案、弄丢的资料、未下发的文件、没推出去的责任、挽回不了的损失……寻不到真正的元凶,总落在你的身上、我的身上。生活里,东西丢了、工具坏了、投资失败了、长辈有意见了……没人去缓和矛盾时,总需要你出面,我出面。这世上若没有背锅侠与挡箭牌,谁来承担人们无处排遣的怨怼?

谁有机会不贪心一下呢?

清朝末期,官员腐败之风鼎沸,身居要职的李鸿章自然也在其列。李鸿章的合肥故居宅邸占上一条街,家族执掌清政府开辟的第一批工厂企业,遍布矿产、通讯、军工、军事、教育等行业,留给子孙留下的财富更是至今成谜,一人之富可敌半个国。

有人批判他在与列强谈判时收受了大量贿赂,有人说他凭官职大肆敛财,于是,历史中始终有那么个“发国难财”的李鸿章。

可谁有机会不贪心一下呢!在资本为王、金钱至上的时代,商人们你争我夺抢占市场后割韭菜、学金融的在股市中抽筋扒皮、搞置业的囤房倒卖、批项目的拿点好处、交税时千方百计扣到最低……

莫说商政通吃的高位,就连街边的小商小贩都在缺斤少两地算计。没有机会贪婪时,人们创造机会贪婪,机会放在眼前唾手可得时,没人能无动于衷。贪婪是人的本性,谁也不用自命清高。

谁没在人生关口做错过决定呢?

为抵御英、法、日等列强的海权侵略,李鸿章在决策上放弃新疆防务;甲午海战时,李鸿章指挥不当导致海军全灭;签订《中日天津会议专条》时,他同意了日本提出的派兵进入朝鲜的条款;中法战争胜利后,李鸿章以战胜国身份求和,签订《中法北京条约》丧权条约。李鸿章的过错将国家一步步推向深渊。

可圣人功过尚且三七开,谁敢说自己一生没犯过错呢!离开家乡吗?去留学吗?跳槽吗?改行吗?接项目吗?投资买房吗?跟谁绝交吗?与对手联合吗?帮这个人吗?跟他结婚吗……

我们每天都面临无数的选择,做决定的当时只以为那天是很平常的一天,那个决定是顺势而为,没想过多年后会因为这个决定一飞冲天或陨落尘埃,彻底改变自己或别人的一生。

谁年轻时没有个热血的英雄梦呢?

李鸿章出身官宦之家,从小敏而好学,有“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的宏愿,一路科考入仕,拜在曾国藩门下学治国之道,组织练团磨炼军事才能,可谓文韬武略、所向披靡。

他率军平定太平天国之乱,获两江总督大任,治军上大胆改革,请洋教练、增加枪炮配备,大推海军建设;管理上效仿西方模式,打造了江南制造局、天津机器局、金陵机器局、轮船招商局,并在各地组织开办煤矿、矿务局,还推进铁路建设,引入电报社、通信电缆。

李鸿章凭借自己的时代敏感度和忧患意识撑起大清军事防务,推动国家工业改革,实现著史封侯、改变世道的家国梦。

哪个年轻人没有热血,没有过为国为民的英雄梦呢?做拯救世界的钢铁侠、绿巨人,做行侠仗义的侠士,做挽救乱世的谋臣,做建国立业的帝王,做守家卫国的将军,做诺亚方舟的船长,做带人逃出灾难的引路人……

每个年轻人都曾一腔热血,叱咤江湖、纵横朝野、一扫商海,想成为改写历史的大人物,虽然平凡人爬不过高山,但他们仰望时的心情与山顶的人无异。

谁没见过高楼起,宴宾客,楼塌了?

李鸿章的一生极尽辉煌,也极尽凄凉。他率军平叛,执政有方,轰轰烈烈推行洋务运动,浩浩荡荡强大海军,挽救危在旦夕的清王朝,看着它迎来最后的回光返照。他也见证自己一手建立的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奉命签下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李鸿章推着清朝的高楼起,亲自宴宾客,最终也含恨送它走向灭亡。亲手从效力了一生的国家身上割肉放血,饲养列强的心情如何,梁启超这样说:“戎马压境之际,为忍气吞声之言,旁观者尤为酸心,况鸿章身历其境者”。

谁没见证过高楼起到楼塌了的过程呢?

陪伴一代人的诺基亚一路做到行业老大,几年又死于行业竞争;

“我为自己代言”的陈欧几年将聚美优品做大,几年又将它推向衰落;

炒股的人一年暴富,一年跳楼;花容月貌的明星乘着流量一飞冲天,也因流量快速陨落;

收入不菲的同学、朋友在大城市里买房置地,很快又在丢掉工作后送起外卖……

我们每个人,都是历史的见证者,不管愿不愿意,不管伤不伤心。

李鸿章的境遇,不过是凡人的一生放大了、举高了,少年时我们不懂,懂得时却已走过沧海桑田。梁启超“敬李鸿章之才、惜李鸿章之识、悲李鸿章之遇”,我们叹自己。

历史为鉴,看逝去的人,如看我们自己,圣贤与奸邪都自有其功过,你我也不过是功过参半的寻常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清... 从西晋时期开始,皇室的封王制度出现了亲王和郡王的区别,一字王通常等级较高,二字王则较低。因为一字王通...
原创 尧... 从我们小时候学的历史来看,尧是一个大部落的领袖,以德行治理国家,后来因为年老,将帝位禅让给了舜。很多...
原创 守... 诸葛亮在守卫街亭时,并没有选择赵云、魏延或姜维,而是决定派遣没有带兵经验的马谡,这背后其实有诸葛亮自...
原创 沙... 他是最传奇的沙俄士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被深埋在地下,所有人都以为他已经死了。然而,九年后,他...
原创 顺... 顺治的真正死因?真的被郑成功炮毙于厦门? 最近关于施琅的话题很火,网上很多人都在讨论,而我在刷这些讨...
原创 李... 年关将至,许多家庭开始准备贴春联和福字了吧。如今,门神已经很少见了。由于现代住宅的大门普遍较窄,城市...
原创 陈...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领导人便开始着手恢复国家的经济、稳定政局,并努力收复失地。1950年...
原创 央... 央视:日本忘战必危广岛和长崎原子弹65万日本人死亡只能无条件投降 1678字 日本在二战中遭受了多...
原创 真... 在动荡的时代,许多传奇人物应运而生,他们凭借非凡的胆略和智慧,最终成为了历史上的英雄。像抗金名将岳飞...
原创 朱... 小编在大学时,曾经在寒假期间去了一家星级酒店做服务员。大家都知道,服务员通常学历较低,素质相对较差。...
原创 知... 作为官员,能被称为“青天”的,必定是那些刚正不阿、清廉自守、一心为国为民的好官。比如宋代的包拯,就是...
原创 1... 1919年,张清荣出生在河北保定,家里是富农背景。小时候,他看到军阀打仗和日本人入侵,地方上混乱。 ...
那个卖香料的男人,和两个从他公... 19世纪中叶,世界闻起来……挺有味道的。城市里到处是马,马车是主流交通工具。这意味着街道上到处是马粪...
原创 末... 爱新觉罗·溥仪(1906年2月7日-1967年10月17日)是清朝的末代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
蒋经国为何被称作“建丰同志” 作者 |星火·薪火 无论是前几年热播的《北平无战事》,还是今年热播的《沉默的荣耀》,剧中都有一个相...
原创 宋... 宋朝建立不到一百年,文治武功的基础尚在巩固之中,国家的未来需要一位贤能的君主来继续传承和发展。皇位的...
三星堆四号祭祀坑研究新成果:坑... 记者18日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近日该院与首都师范大学等合作单位在国际权威科技考古期刊《考古科...
原创 美... 问一个问题:日本侵华到底图的是什么?抢土地?抢资源?不。几十年来,日本右翼不断否认自己的罪行,提出所...
毛泽东称赞“了不起的奇迹”:红... 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央红军(后恢复红一方面军番号),红二十五军,红...
原创 波... 1924年夏天,波兰当局接到消息,说在布列斯特的山脉中,隐藏着一座一战时期的军需库。知情人士透露,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