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顺治的真正死因?真的被郑成功炮毙于厦门?
迪丽瓦拉
2025-11-19 22:03:01
0

顺治的真正死因?真的被郑成功炮毙于厦门?

最近关于施琅的话题很火,网上很多人都在讨论,而我在刷这些讨论视频的时候,无意间听说了这么一个新的观点。就是说清军当年进攻郑成功时,顺治也御驾亲征了,但是到了思明州也就是福建厦门时,顺治被郑成功的手下一炮轰死了。

顺治

最开始我刷到这个观点时,并没有在意,只是认为是网友开玩笑的。毕竟对于顺治的死,清朝官方给出的结论是得病而死,而且这个病大概率是天花。而坊间传说,包括金庸小说,则着重描写了顺治在五台山出家当了和尚,并活了很久。

顺治出家剧照

因此,一开始我没当回事。但当我多次刷到之后,我发现这个观点并不是空穴来风!

2004年4月20日,《东南早报》和《厦门晚报》报道,根据郑成功后裔《延平王起义实录》抄本记载,清顺治皇帝被郑成功炮毙于厦门。新闻发布后,连续数月,众多媒体跟进,学界纷争,莫衷一是。

《延平王起义实录》抄本

2005年10月1、2日央视一套《发现之旅》以“顺治皇帝死亡之谜底:被郑成功炮毙于厦门?”为题播出,再一次将此说引起的波澜推向高潮。

“顺治被郑成功炮毙于厦门”这一观点,源于抄本二段文字。

第一段文字如下图所示:

抄本第一段文字

大概意思是,有人密报郑成功,说伪皇帝顺治其实在高崎之战中,已被郑成功属下的大炮轰死在思明港。清朝将军达素不敢公开这一消息,直到京城中发现皇帝不知道去哪了?后来召达素回京时,达素害怕,畏罪自杀了。后来满清太子即位,也就是康熙,宣布顺治在正月驾崩,不过是伪虏掩人耳目的伎俩而已。

郑成功说:我开始也记得有这么一回事,只是当时恍恍惚惚没敢相信。

这段文字中“及京中查无下落”这句话可以说明,顺治可能是偷偷跑出来的!

第二段文字如下图所示:

抄本第二段文字

大概意思是,一开始郑芝龙多次写信劝郑成功投降,郑成功都拒绝了,不过虏酋顺治并没有治他的罪。顺治死了以后,辅政大臣苏克萨哈与郑芝龙有仇,向虏太子康熙建议说,郑成功可以用炮来击毙我们的先皇,现在皇上您就不能处死郑成功的父亲了吗?康熙一听有道理,所以等到康熙一即位,郑芝龙就遇害了。

这段文字传达了一个观点,郑芝龙的突然遇害,其实是清廷出于对顺治被炮轰而死的报复。

除了这两段直接证明顺治皇帝死因的文字,还有一段相关文字,其文为:“报伪朝顺治崩,太子即位,是为康熙。藩喜曰,伪朝大丧,且达素新败,虏必无暇南顾矣,我当速取公夷为根本地,然后再图北征。”

抄本第三段文字

这段文字则解释了郑成功对收复台湾时机的选择,也就是清朝大丧,达素新败,清军无暇南顾,此时是收复台湾为根据地的好机会,然后再计划北征。

厦门市文史界专家初步考证后认为,这本《延平王起义实录》的可信度相当高。本书的抄录者是郑成功的九世孙郑叔成,抄于1912年。

郑叔成在前言中注明,《延平王起义实录》抄录了四部原稿的内容,即《延平王户官杨英从征实录》、《海纪缉要》、《海外孤忠录》和《郑克塽档案》。后两部都已失传,至今未被发现。而与顺治死因相关的段落,均出自第一部原稿《延平王户官杨英从征实录》。

郑成功雕像

据了解,《延平王户官杨英从征实录》一书其实并非首次发现。其一手抄本早前为郑氏子孙世代秘密收藏,因年代久远,已多处遭到蛀蚀。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5月,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在北京印刷出版了这本书。

上世纪80年代,厦门郑成功研究会第一任会长陈碧笙根据一些新发现的内容将之补充完整,并将该书改名为《先王实录校注》,加入标点符号后另行出版,与《海纪缉要》、《海上见闻录》同时成为现今研究郑成功最重要的史料依据。

《先王实录校注》

令人不解的是,这本在史学界流传已久的《先王实录校注》中对顺治死因只字未提。

而厦门市郑成功研究者、浸淫该书二十多年的张宗洽先生经过认真对照后发现,这本新发现的神秘手抄本中,除多出了上文中提及的顺治死因之说外,其余内容均与《先王实录校注》基本一致,而且更加详细完整,恰到好处地补充了原先因残缺而无法推断的字句,即使多出的三段文字也言之凿凿,与上下文衔接贯畅。从文字上推敲,并未有作伪之嫌。

他由此认为,手抄本《延平王起义实录》具有相当的可信度,很有可能抄自最为原始的手稿。而《先王实录校注》的前身《延平王户官杨英从征实录》同样经传抄而来,是否是早先的抄录者出于某种目的,故意将顺治皇帝的死因略去,以掩天下人耳目?

历史学家何龄修认为顺治被炮毙这一观点是不存在的,理由大概有五点:

第一、南明和清朝两边相关史料都没有记载顺治被炮毙。

第二、达素进军厦门,虽然顺治曾议论并准备亲征,但没有亲征的必要。而且据《清世祖实录》,顺治十六年十一月初九日丙寅,顺治自南苑出西红门校猎,经卢沟桥、沙河、昌平、通州、三河、遵化、滦河等处,过昌平时曾亲奠崇祯陵,遣官致祭明神宗以外诸陵,十二月十二日戊戌还宫。此时的顺治,根本就不在达素军中,如何被炮毙?

明思陵

第三、康熙继位在顺治十八年正月。假使“炮毙”属实,则皇位虚悬至少七个多月,权力真空容易引发政治动荡,因此这是不可能的!

第四、“炮毙”的时间点之后,顺治还参加了很多活动,史料有记载!

第五、郑芝龙是在“炮毙”的时间点之后的一年半才被杀,如果出于泄愤,不可能拖这么久。

这五点理由看上去很有说服力,但其中大部分是围绕清廷的史料来的,有的也能推翻。

比如从上文可知,顺治是偷偷跑出来的,“及京中查无下落”这句可以看得出,清廷甚至不知道皇帝御驾亲征了。再加上“达素秘密而不敢宣”,到了“炮毙”发生之后,清廷还在查询皇帝下落。

因此,从“炮毙”实际发生的时间点,到康熙即位,皇位虚悬七个多月是不合理的。真正合理的,是清廷确认顺治确实死了开始,到康熙即位,这才算皇位空悬的真正时间。你不可能皇上一找不到,就宣布死亡吧?因此,第三条不合理。

郑芝龙剧照

第五条也是一样,出于泄愤杀郑芝龙,不能从“炮毙”实际发生的时间点开始算,而应该从清廷确认顺治确实死了开始算。

第一条也可以解释,因为顺治是偷偷跑出来的,本来知道的人就少。甚至《延平王起义实录》记载郑成功当时也是“恍惚未敢再信”。

第二条和第四条都是根据清修史料来的,从清朝后来篡改史书以及文字狱的行为来看,即使顺治真的被炮毙了,也不可能写入正史,甚至还要编修假的史料来掩人耳目!

因此,《延平王起义实录》抄本内关于顺治被炮毙的记载确实是“孤证”,但也不能完全否定其中的可能性。那么,在座的诸位觉得顺治的真正死因到底是什么呢?

欢迎关注“淮下书生”,阅读观看更多历史文学原创文章和视频!

版权声明:本文及相关视频由淮下书生原创撰写拍摄,非“淮下书生”署名的发布,皆为抄袭搬运。任何平台个人禁止抄袭搬运,喜欢可以转发分享点赞评论关注!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守... 诸葛亮在守卫街亭时,并没有选择赵云、魏延或姜维,而是决定派遣没有带兵经验的马谡,这背后其实有诸葛亮自...
原创 沙... 他是最传奇的沙俄士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被深埋在地下,所有人都以为他已经死了。然而,九年后,他...
原创 顺... 顺治的真正死因?真的被郑成功炮毙于厦门? 最近关于施琅的话题很火,网上很多人都在讨论,而我在刷这些讨...
原创 李... 年关将至,许多家庭开始准备贴春联和福字了吧。如今,门神已经很少见了。由于现代住宅的大门普遍较窄,城市...
原创 陈...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领导人便开始着手恢复国家的经济、稳定政局,并努力收复失地。1950年...
原创 央... 央视:日本忘战必危广岛和长崎原子弹65万日本人死亡只能无条件投降 1678字 日本在二战中遭受了多...
原创 真... 在动荡的时代,许多传奇人物应运而生,他们凭借非凡的胆略和智慧,最终成为了历史上的英雄。像抗金名将岳飞...
原创 朱... 小编在大学时,曾经在寒假期间去了一家星级酒店做服务员。大家都知道,服务员通常学历较低,素质相对较差。...
原创 知... 作为官员,能被称为“青天”的,必定是那些刚正不阿、清廉自守、一心为国为民的好官。比如宋代的包拯,就是...
原创 1... 1919年,张清荣出生在河北保定,家里是富农背景。小时候,他看到军阀打仗和日本人入侵,地方上混乱。 ...
那个卖香料的男人,和两个从他公... 19世纪中叶,世界闻起来……挺有味道的。城市里到处是马,马车是主流交通工具。这意味着街道上到处是马粪...
原创 末... 爱新觉罗·溥仪(1906年2月7日-1967年10月17日)是清朝的末代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
蒋经国为何被称作“建丰同志” 作者 |星火·薪火 无论是前几年热播的《北平无战事》,还是今年热播的《沉默的荣耀》,剧中都有一个相...
原创 宋... 宋朝建立不到一百年,文治武功的基础尚在巩固之中,国家的未来需要一位贤能的君主来继续传承和发展。皇位的...
三星堆四号祭祀坑研究新成果:坑... 记者18日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近日该院与首都师范大学等合作单位在国际权威科技考古期刊《考古科...
原创 美... 问一个问题:日本侵华到底图的是什么?抢土地?抢资源?不。几十年来,日本右翼不断否认自己的罪行,提出所...
毛泽东称赞“了不起的奇迹”:红... 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央红军(后恢复红一方面军番号),红二十五军,红...
原创 波... 1924年夏天,波兰当局接到消息,说在布列斯特的山脉中,隐藏着一座一战时期的军需库。知情人士透露,这...
原创 诸... 在中国历史上,诸葛亮被广泛认为是最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之一。他的智慧和策略至今仍为人称道,大...
原创 关... 云长的威名震慑华夏,孟起的名字则传遍关中。马超自有吕布的勇气,曾与“万人敌”张飞激战,势均力敌,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