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央红军(后恢复红一方面军番号),红二十五军,红四方面军,红二、红六军团(后编为红二方面军)主力,为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军事“围剿”,保存有生力量,实现北上抗日,陆续离开原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历史上把中国工农红军的这一伟大壮举称为“长征”。
其中,红二、红六军团官兵在近一年时间里艰苦转战,行程8000余公里,历经大小战斗110多次,出发时一万七千多人,在将台堡会师时还有一万多人,被毛泽东称赞“是一个了不起的奇迹”。
1935年11月19日,红二、红六军团主力从湖南桑植刘家坪和瑞塔铺地区出发,开始踏上漫漫长征路。
↑桑植县红二、红六军团总指挥部旧址
红二、红六军团开始长征后,面对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采取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南下湘中,转师湘南,西入贵州,辗转进了乌蒙山。
↓乌蒙山回旋战
→红二、红六军团
→国民党军
乌蒙山区,山高林密,道路崎岖,难以通行。此时,蒋介石妄图凭借乌蒙山天险消灭红二、红六军团,调集120余团加紧围堵,面对严重敌情,红二、红六军团采用“盘旋打圈子”的战术,与敌人来回周旋了1个月,转战1000余里,硬是拖垮了敌人,追兵最后只剩下50个团,疲惫不堪,士气低落,红军胜利跳出敌包围圈,这就是著名的乌蒙山回旋战。
毛泽东赞扬道:“二、六军团在乌蒙山打转转,不要说敌人,连我们也被你们转昏了头,硬是转出来了嘛。”
↓红二、红六军团与红四方面军会师
→红二、红六军团
→红四方面军
1936年4月下旬,红二、红六军团甩掉追兵,由石鼓至巨甸渡过金沙江,之后翻越哈巴雪山,于7月1日到达甘孜,与红四方面军会师。
↑高泉丨油画《北上》
之后,红二、红六军团和红32军奉命组成红二方面军。其间,张国焘企图拉拢红二方面军领导人,反对中共中央,遭到坚决抵制。经过与张国焘的坚决斗争,7月上旬,红二、红四方面军共同北上,穿过茫茫草地,克服重重困难,冲破层层围堵,谱写了感天动地的英雄史诗。
↑蔡亮、张自嶷丨油画《三大主力会师》
红二方面军于10月22日到达甘肃静宁以北将台堡,实现了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大会师。他们有力地保存了革命力量,在震惊世界的万里长征中,谱写出光辉灿烂的篇章。
长征这一惊天动地的革命壮举,是中国共产党带领红军谱写的壮丽史诗,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巍峨丰碑。艰苦卓绝的万里行军,纵横十几省,红军将士们跨越滔滔急流,征服皑皑雪山,穿越茫茫草地,突破层层封锁,粉碎上百万敌军的围追堵截,胜利前进至陕甘宁地区,实现红军主力大会师,以陕甘宁根据地为大本营和出发点,开启了中国革命的新阶段。
编辑:高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