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在大学时,曾经在寒假期间去了一家星级酒店做服务员。大家都知道,服务员通常学历较低,素质相对较差。我当时就亲眼看见有个同事在为客人上菜时,偷偷拿起一块肉放到嘴里,事后还在我面前炫耀他的“技能”。我看到后,只能在心里摇头叹息。从那以后,我学到了一件事:去饭店吃饭时,千万不能得罪服务员,更不能得罪厨师。
为什么呢?因为服务员是负责把菜端到你面前的人,而厨师则是负责做菜的人。如果你言语不慎得罪了他们,你的菜里很可能会被加一些“特别的调料”,比如吐口水什么的。这种事在现代社会比较常见,但在古代情况就更加严重了。如果得罪了厨师,他们甚至可能直接在你的饭菜里下毒。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从一个乞丐奋斗到皇帝,显得多么雄伟霸气。然而,尽管他有着强大的权力,但一生中他有两类人是绝对不敢得罪的,其中一类就是厨师。关于朱元璋不敢得罪厨师的说法,流传下来的故事至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
在明朝刚建立后,朱元璋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将九个儿子分别封到不同地区当藩王,让他们为保卫国家而战。这也是他尝遍了与儿子们分别的痛苦。在他送别儿子们的时候,就在他刚回到宫中不久,便听说秦王朱樉在前往封地的途中,因为一些小事打了厨师一顿。朱元璋听后大吃一惊,立刻写了一道手谕,派人赶紧把这份手谕送去。他在手谕中写道:“膳事,立命也,非操膳其事者不得其精。将操膳者视以寻常,是不可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吃饭是每个人最重要的事情,除了厨师,没有人能做出美味的饭菜。朱元璋告诫他的儿子们,千万不要把厨师当做普通人来看待。如果得罪了厨师,他完全可以在饭菜里做点手脚,甚至有可能危及到你的生命。朱元璋的这一推测虽然看似小家子气,但也并非空穴来风,毕竟做饭的厨师掌握着你的饮食,稍有不慎可能就会造成危险。
很快,朱元璋的另一个儿子晋王朱棡也犯了同样的错误。听说他因为饭菜不好吃,竟然把厨师狠狠鞭打了一顿。朱元璋虽然身处京城,但他非常关心自己儿子的事,立刻又写了一份手谕,把它连夜送给晋王。在这封手谕中,朱元璋写到:“我一生杀人无数,然而从未对任何人心软,只有在自己的厨子徐兴祖面前,我一直保持尊重,他伺候我20多年,从未受过我的气。”朱元璋还写道:“怨不在大,小子识之。”这八个字让晋王自己去反思。
朱元璋认为,自己的敌人,如陈友谅、张士诚、蓝玉和胡惟庸等人,虽然曾图谋害他,但他们都是明刀明枪直接与他对抗,朱元璋不曾畏惧过这些人。可是如果身边的人要害自己,特别是厨师,他们有机会在饭菜中动手脚,自己根本没有机会反抗。朱元璋因此十分谨慎,始终尊重自己的厨师,因为只有厨师对你好,他才会真心为你做饭,而一旦得罪了他,后果可不堪设想。
现代人其实可以借鉴朱元璋的这种做法。在餐厅里吃饭时,千万不要得罪服务员和厨师。如果要再推测一下,朱元璋除了不敢得罪厨师外,你能猜到他不敢得罪的另一个人是什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