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雍正私访问毛尖多少钱1斤?老板说500文,雍正回宫后直接处斩3人
迪丽瓦拉
2025-07-06 17:06:24
0

在九子夺嫡中胜出的雍正,其能力属实不一般。

登基为帝后,雍正一直在勤勤恳恳处理政务,在其治理下,大清朝国泰民安,一片盛世之景。

这位勤勉的帝王将其绝大多数时间都献给了奏折公文,几乎不会出宫,即使出宫也是为了公事。

一次,雍正微服私访,在民间品尝了一杯绝佳的好茶,不料他回宫后却因此斩杀了3人。

整治贪官污吏

好不容易从九子夺嫡中险胜,登基为帝。

雍正却发现康熙留给他一个亏损极大的国库,这同当时的盛世之景形成反比。他很快就发现原因:吏治腐败、贪污之风盛行。

雍正帝是个眼睛里揉不得沙子的人,既然发现了问题,那么他就要着手解决,且是彻底解决,不能隔靴搔痒。经过他的一番思索以及同心腹大臣的探讨,雍正制定了一系列举措来整治贪官。

首先他派遣专门的钦差大臣到各地彻查贪官。

一般情况下是让当地的官员自查,上级督察下级,但这就造成了官官相护的景象,下级官员贿赂上官便能避开被查,最终导致贪官越来越多。

钦差大臣则不同,他们与地方官员没有利益牵扯,一心一意为皇帝办事,便能最大程度的清查出那些贪官污吏,效率高,效果佳。

其次是对贪官的处理,被查出贪污后,雍正帝会责令追回其贪污钱财,令他们将所贪之财全部吐出,还不清的便对其进行抄家。

我们所熟知的《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家族曹家便是被雍正帝查抄。

当然还会将贪官革职,同其有利害关系的官员也会受到牵连。

严重者甚至被判处斩刑,还要求其他官员陪刑,让他们谨记贪官污吏的下场,在今后的为官途中谨慎行事。

第三,雍正帝成立了“会考府”,这是直属于皇帝的审核机构,原本地方上的财政支出由地方官员审核,这给了地方官贪污的好条件,他们报给中央的账往往是经过处理的,不容易被查出来。

但“会考府”建立后,地方所需财政资金都需要经过“会考府”审核,给到地方手里的钱财都是固定的,且每一笔资金的使用也会经过“会考府”审核,这就防止了地方官员的贪污情况。

第四,雍正帝还实施了耗羡归公和养廉银制度

耗羡,通常指火耗,古时候,朝廷税收要的是银锭,而百姓们手中的大多都是碎银子,他们只能将碎银子交给官府,由他们重铸成银锭。

在这个过程中必定会有一些损耗,官府便额外再向百姓征收一部分税款。

这个额外征收的税款没有一个具体的规定,便由地方官员自行拟定,贪污便由此产生。雍正帝整顿吏治后,专门统计了这一情况,发现地方官员通过耗羡贪污了不少钱财。

同时他也发现朝廷发下的俸禄并不能支撑官员们的开支,这也是他们贪污的一个原因。

于是,雍正帝制定了耗羡归公和养廉银制度,地方官府收上的耗羡,一部分要上交朝廷,并表示官员不能再增加收率。

再由朝廷将其统一安排下去,作为地方官员增加的俸禄,如此下来,既解决了地方官的贪污状况,又给他们增加了俸禄,让他们少了一些埋怨,由此可见雍正帝的圣明。

这一系列举措下来,短短几年,国库的银子便翻了几番,清朝的吏治风气也清明了不少,雍正时期的贪官大大减少,对于朝代的发展,百姓的生活来说都是百利而无一害。

微服私访品佳茶

雍正帝的绝大多数时间都在宫中处理朝政,宫外的事情便交由信任的臣子负责。当时,有大臣上奏雍正帝地方旱灾情况严重,地方官府却不作为。

听此情况,雍正自然大怒,当然他也不会相信臣子的一面之词,便决定亲自前往查看救灾。

待他到了地方,果然见到被旱灾折磨的无家可归的百姓,他雷厉风行的处理了不作为的官员,积极进行救灾。

如此高强度的工作下,雍正帝也是累的不清,但为百姓解决了问题,他的内心还是高兴的。一行人很快来到了山西,在这里又进行了一番救灾工作。

这天,雍正帝正觉口渴,恰遇到一间茶馆,便带着一众臣子走了进去。长年做生意的店老板早就练就了一副“火眼金睛”,但从穿着、言行举止便能看出客人的身份,由此给其上不同价位的茶。

店老板一见雍正等人,就觉贵气十足,绝对是身份显赫的贵人,他心里不由暗喜:赚钱的机会来了。

他一边亲自上前热心招待,一边嘱咐店小二上一壶店里最好的茶。

雍正带着众人坐下,很快店老板就上了一壶茶,他挨个给雍正等人倒好。雍正端起茶杯一嗅,顿觉茶香四溢,口渴难耐的他很快饮了这杯茶。

一饮下去,雍正便知这是毛尖,正是他爱喝的茶,且同他在宫中饮过的品质不相上下。雍正顿时来了兴趣,想带两斤会宫中饮用,便询问老板价钱。

老板一听便觉得生意来了,立马道:“老爷果真好眼光,我们这茶是上好的毛尖,一斤500文钱,一般人喝不到,就是专门给您这样的贵人准备的!”

谁料,雍正一听完老板的话,脸色瞬间阴沉下来,周围大臣皆是一句话不敢说,店老板也被这凝固的气氛吓住了,不敢再发一言。雍正示意下人买下两斤茶后便离开了。

回到宫里,雍正立即召内务府总管盛安、太监秦永安及皇商薛季来见,三人面对雍正的突然召见都是一头雾水,直到雍正说了500文钱的毛尖,三人这才惊恐不已。

原来,雍正在宫中本最爱喝徽州毛尖,一日他突发兴趣询问价格,盛安便道:“30两一斤”,听到如此高的价格,雍正帝不由心惊,喝毛尖的次数都减少了。

没想到这次微服私访他才发现,这毛尖根本没有那么高的价格,只是被那些人层层贪污下来才造成如此“天价”。

雍正本就在整顿贪官污吏,没想到自己身边居然也出现了如此蛀虫,他便立即下令将三人斩杀。

由此可以看出雍正整治贪官的决心,也正是他的这个决心,为大清朝创立了一个盛世,虽然因此他饱受官员诟病,但他作出的功绩却是实实在在,不容反驳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陕... 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女皇帝,武则天在中国历史上的知名度是毋庸置疑的。她生于公元624年,那时正当天...
一问到底丨30万年前的古人类“... 近日,国家文物局公布考古新发现参选项目。从人类起源的密码到青铜器的神秘纹饰,从大唐盛世的遗珍到边塞古...
原创 成... 李鸿章,晚清历史上不可磨灭的一个名字。书籍资料对他的论述、评价褒贬不一,大多数人少年时对他的印象都停...
原创 晚... 图为一组由外国摄影师拍摄于晚清年间的百姓生活旧照,这些珍贵的晚清老照片非常详细的记录百年前上海和江苏...
原创 明... 最近看好多人说果敢用中国字,中国基建,说中国话,但却不属于中国,又与中国有分不清的关系,果敢很多人自...
印加人历史的十个事实 马丘比丘印加遗址由帕查库蒂-印加-尤潘基(Pachacuti Inca Yupanqui,公元 14...
原创 蒙... “车轮斩”是蒙古大军征服亚欧大陆时,所使用的一种非常残酷的手段。 顾名思义,“车轮斩”的意思就是以“...
郑州考古晒出2024年“考古成... “清静沟仰韶时期城址共有四重环壕,城址中心由内向外的第三条壕沟内侧发现夯土墙体,是目前国内发现时代最...
原创 汉... 汉初“十八功侯”是刘邦为表彰开国元勋而设立的核心功臣集团,主要成员及封爵地理布局体现了刘邦巩固政权、...
原创 原... 《知否》中,明兰的父亲盛纮为扬州通判,因为任期满后考核为优等,调到了东京,刚进京时的官职为承直郎、新...
古代人也爱凹造型?这面战国镂空... 在中国古代物质文明的灿烂星空中,青铜器长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铜镜更是青铜工艺中的璀璨明珠。起源...
原创 中... “何以解忧,唯有暴富!”相信这8个大字大家都非常熟悉,很多年轻人还把它印在了手机壳上,表达自己对未来...
原创 严... 严嵩的干儿子工部尚书赵文华出事后,严嵩和嘉靖帝的精彩对话 世人皆知严嵩是明朝嘉靖年间的权臣,却不知他...
原创 原...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诗仙李白曾在组诗《古风十九首》中如是写到。 秦始...
原创 “...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人物以其独特的魅力和非凡的才能,穿越时空的阻隔,深刻地影响着后世。 三国时...
东莞发布明代南海卫城墙遗址考古... 2月25日,东莞市召开南海卫城墙遗址考古发掘成果暨东莞市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新闻发布会。广东省文物考...
原创 晚... 我们说到书籍,会称赞道:"书中有黄金屋,书中有颜如玉。" 那么谈到美人的时候,则会说到:"英雄难逃美...
新闻1+1丨机场+博物馆,加出... 赶飞机之前,下飞机之后,你想不想在西安机场T5航站楼里和历史来一场邂逅?最近“西安把博物馆建到了机场...
最新基因分析揭示欧洲匈人的遗传... 公元3世纪如入侵欧洲的匈人,是一支约在西元4世纪到6世纪在中亚、高加索、东欧等地区活动的游牧民族或部...
原创 赵... 喜欢考古的人应该知道赵昧墓吧?赵昧就是南越王赵佗的孙子,被称为文帝,也是南越国的第二任君王,而我们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