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水利部长傅作义权威被无视,副部长代签文件,周总理直言:全作废
迪丽瓦拉
2025-07-06 18:33:49
0

北平的和平解放,傅作义功不可忽视。

新中国建立后,党中央本想将他与程潜、张治中、龙云等原国民党高级将领一同任命为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但毛泽东坚持:“这还不够,傅作义的贡献超越了这些人,必须给他一个部长的职务。”

毛主席亲自找到傅作义,表达了他的意见,并希望他能成立一个新的民主党派。

傅作义的前半生经历了许多曲折,浪费了大量时间在国民党内部的争斗中,他早已对政治的漩涡感到疲倦,现在更想为国家和人民做一些实际的工作。因此,他谢绝了毛主席的好意,选择了担任水利部长。他的理由是在抗日战争期间,他在河套水利的建设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愿意在后半生投身于水利建设事业。

傅作义在黄河之滨长大,年少时亲眼目睹了黄河水患带来的灾难,深知良好的水利工程对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至关重要。在他真诚的请求下,毛主席批准了这项任命。

然而,尽管有毛主席的大力支持,傅作义在刚刚上任时仍然面临了许多困难。

有些同事因为他的历史而贬低和刁难他。

有一次,傅作义乘车前往水利部会堂开会,但在会后找不到自己停放的车辆,后来才发现是有人故意将车停在偏僻的地方以“整他”。

周总理得知此事后,对有关人员进行了严厉的批评。

更令人气愤的是,水利部的一些人完全不把傅作义放在眼里,甚至拒绝执行他以部长名义签署的文件。

为了推动工作,傅作义不得不将自己审阅过的文件交给副部长签字。

然后,毛主席注意到水利部的文件上从未出现过傅作义的名字,立刻意识到其中的问题。

有一天,毛主席在天坛公园与傅作义相遇。两人先聊了一些日常问题,然后毛主席突然转入正题,开门见山地问道:“我们党内是否有人轻视你?”

傅作义坚决否认,谦虚地表示自己能力有限,可能不适合担任部长。

毛主席鼓励他多学多问,相信他一定能够胜任工作。

接着,他又问:“为什么你的名字不在水利部的文件上?难道你是个虚有其名的部长吗?”

傅作义匆忙解释说,是因为自己工作繁忙,所以由副部长签署文件也没有问题。

毛主席了解情况后,将其反映给了周恩来。

周总理随即专门发布了批示,要求水利部的所有文件都必须由傅部长亲自批示,否则一律无效。并且,傅部长必须列席党组会议,并发表意见。

此外,周总理还批评了一些副部长不顾党的统战工作,不允许民主人士拥有权力的行为。

傅作义不辜负毛主席和周总理的期望,在担任水利部长期间,多次不辞辛苦,深入基层进行调查研究,从东北三省到广东珠三角,从大西北的黄土高原到江南扬子江畔,几乎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在基层调研过程中,他常常与随行人员一起翻山越岭,察看水利工地,有时甚至亲自走访农户,了解群众的生活状况。

外出视察时,傅作义总是谦逊和朴实,不喜欢铺张浪费。

1950年6月下旬,年近花甲的他不顾疲劳,亲自陪同苏联专家考察黄河中游,晚上直接露宿在三门峡附近的沙滩上,饥饿时只啃几口干馒头。

1954年7月,他与新疆兵团领导一同前往石河子、阿克苏和伊宁地区视察数十处水利工程,在茫茫戈壁滩上驶过数百公里。

1963年,河北平原发生了罕见的洪水,傅作义亲自前往抗洪前线,察看灾情,慰问抗洪军民。

除了亲自实地考察工作外,傅作义在水患治理的理论研究方面也有出色的贡献。

从1951年到1954年,他在《人民日报》、《中国建设》、《人民中国》等报刊上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淮河治理的文章。其中,《新中国的水利建设》和《中国水利建设的新成就》两篇文章被翻译成外文,引起了国际水利工程领域的广泛反响。

毛泽东多次在公开场合表扬傅作义:“他是真正投身于水利事业的。”

傅作义的后半生可以说是完全奉献给了国家的水利工程事业。这项工作他坚持了整整23年,直到1972年因病才离开职务。

即便在离职后,傅作义仍然关心着全国各地的水利建设情况。在病重的时候,他还不停地询问前来探访的人:“北方地区下雨了吗?”

1974年4月,周总理亲自前往医院探望傅作义,当时傅已经奄奄一息。

周总理与傅作义的交情一直很深。傅作义常常送新鲜水果给总理,总理也让邓颖超的秘书送蔬菜表示感谢。

那时的傅已经临近生命的尽头,无法言语。

周总理俯身在他的耳边,轻声说:“北平和平解放以及绥远的解放,都是你的巨大贡献,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你。”

傅作义躺在病床上,注视着总理,泪水满溢。他的嘴唇颤动着,似乎想说些什么,但最终什么都没有说出来。

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

4月19日,傅作义在79岁高龄时离世,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陕... 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女皇帝,武则天在中国历史上的知名度是毋庸置疑的。她生于公元624年,那时正当天...
一问到底丨30万年前的古人类“... 近日,国家文物局公布考古新发现参选项目。从人类起源的密码到青铜器的神秘纹饰,从大唐盛世的遗珍到边塞古...
原创 成... 李鸿章,晚清历史上不可磨灭的一个名字。书籍资料对他的论述、评价褒贬不一,大多数人少年时对他的印象都停...
原创 晚... 图为一组由外国摄影师拍摄于晚清年间的百姓生活旧照,这些珍贵的晚清老照片非常详细的记录百年前上海和江苏...
原创 明... 最近看好多人说果敢用中国字,中国基建,说中国话,但却不属于中国,又与中国有分不清的关系,果敢很多人自...
印加人历史的十个事实 马丘比丘印加遗址由帕查库蒂-印加-尤潘基(Pachacuti Inca Yupanqui,公元 14...
原创 蒙... “车轮斩”是蒙古大军征服亚欧大陆时,所使用的一种非常残酷的手段。 顾名思义,“车轮斩”的意思就是以“...
郑州考古晒出2024年“考古成... “清静沟仰韶时期城址共有四重环壕,城址中心由内向外的第三条壕沟内侧发现夯土墙体,是目前国内发现时代最...
原创 汉... 汉初“十八功侯”是刘邦为表彰开国元勋而设立的核心功臣集团,主要成员及封爵地理布局体现了刘邦巩固政权、...
原创 原... 《知否》中,明兰的父亲盛纮为扬州通判,因为任期满后考核为优等,调到了东京,刚进京时的官职为承直郎、新...
古代人也爱凹造型?这面战国镂空... 在中国古代物质文明的灿烂星空中,青铜器长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铜镜更是青铜工艺中的璀璨明珠。起源...
原创 中... “何以解忧,唯有暴富!”相信这8个大字大家都非常熟悉,很多年轻人还把它印在了手机壳上,表达自己对未来...
原创 严... 严嵩的干儿子工部尚书赵文华出事后,严嵩和嘉靖帝的精彩对话 世人皆知严嵩是明朝嘉靖年间的权臣,却不知他...
原创 原...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诗仙李白曾在组诗《古风十九首》中如是写到。 秦始...
原创 “...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人物以其独特的魅力和非凡的才能,穿越时空的阻隔,深刻地影响着后世。 三国时...
东莞发布明代南海卫城墙遗址考古... 2月25日,东莞市召开南海卫城墙遗址考古发掘成果暨东莞市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新闻发布会。广东省文物考...
原创 晚... 我们说到书籍,会称赞道:"书中有黄金屋,书中有颜如玉。" 那么谈到美人的时候,则会说到:"英雄难逃美...
新闻1+1丨机场+博物馆,加出... 赶飞机之前,下飞机之后,你想不想在西安机场T5航站楼里和历史来一场邂逅?最近“西安把博物馆建到了机场...
最新基因分析揭示欧洲匈人的遗传... 公元3世纪如入侵欧洲的匈人,是一支约在西元4世纪到6世纪在中亚、高加索、东欧等地区活动的游牧民族或部...
原创 赵... 喜欢考古的人应该知道赵昧墓吧?赵昧就是南越王赵佗的孙子,被称为文帝,也是南越国的第二任君王,而我们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