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为何阎崇年特别推崇清朝?国内学者对他的清朝十大贡献认可吗?
迪丽瓦拉
2025-07-06 18:33:48
0

德国著名哲学家黑格尔说过:“中国无真正历史,只是朝代轮回”。按照这个观点看待清朝,可以看到阎崇年特别推崇清朝是有失偏颇,他提出清朝的十大贡献也谈不上贡献,只是两千多年封建历史小农社会的重复。如刘汉王朝、李唐王朝、朱明王朝一样,清朝也只是爱新觉罗家族的统治。

阎崇年本身是研究清史的,也是满学会的会长,在一定程度也是代表满族人的文化。现在看看阎崇年提出清朝的十大贡献:

1.屹立世界东方。2是奠定中国版图3是多民族的统一4创制满洲文字.5是编纂《四库全书》文化典籍.6是英杰人物辈出7是中国人口激增8吸收外国科技.玉米,白薯普遍推广并提高单位面积产量9建皇家园林10保护历史文物

第一,清朝奠定中国版图,这个不敢苟同

笔者认为中国版图的奠定不是清朝就完成了,与西汉、东汉、隋唐、元、明朝的努力也是分不开的。历史上中原王朝掌握农耕区与游牧区是西汉、东汉、隋唐、元、清时期。

如新疆就是西域,至从公元前60年,西汉在西域建立西湖都护府,级别与内地的郡一样,最高长官都护由中央直接委任,也就标志新疆西域纳入了中国的版图。之后由于中原王朝势力衰微,脱离了统治,但唐朝在安史之乱之前也是都是中国的疆域。清朝也就是把失而复得的领土纳入中国领土范围之内。

第二,清朝奠定多民族融合的局面,也不敢苟同

如满清规定旗人掌握特定的特权,禁止满汉通婚,禁止汉人看法东北等等,也谈不上民族融合。好在汉人数量之多与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最终把落后的满清给同化。还有满清把蒙古准噶尔部落屠杀灭族,这也与民族融合挂不上钩。

第三,满清吸收外国科技说不通

乾隆对大英使团马嘎尔尼的冷淡,对于马嘎尔尼大英国的科技都认为是“奇技淫巧”,看来都还算沉醉在天朝大国的美梦之中。玉米、白薯等是杂粮不是科技,而且引入国内还是下南洋的闽南人带来的,与满清人无关。而且,在八国联军侵华时候,还让愚昧无知刀枪不入的义和团与西方列强抗衡,更谈不上吸收外国科技。

第四,英雄人物辈出

如果说英雄都还是汉族的英雄,如虎门销烟的林则徐、洋务运动的李鸿章曾国藩的汉族官僚,其余康熙乾隆都是封建帝王,如康熙是一代明君,却对沙俄退让签订割让领土的《尼布楚条约》,康熙口口“满汉一家”,实质处处维护满清贵族利益,还比不过唐太宗时候“王者视四海如一家”的民族开放政策博大胸怀。

第五,修建皇林是劳民伤财

保护故宫是在明朝皇帝的住所上继续居住,这些都谈不上保护历史文物。四库全书本质都是文字狱,对古代文化一种摧残。至于创立满清文字也谈不上贡献,如蒙古也有蒙古文字,藏族也有藏族的文字,也只是一种民族特色。

第六至于屹立于东方,这个真的不敢苟同

甲午中日战争一战大清失败于小日本,从此就丧失了自古以来亚洲老大的地位,实在是伤了国人的面子。晚清各种丧权辱国的条约,割让了许多边疆的领土,能保住中原汉代十八省还是类似于李鸿章一样汉族官僚的功劳。

第七,清朝取代明朝,也是一种朝代的轮回

清朝的功绩,本质也是一种小农经济文化的,与工业社会工业文明无关。

第八,封建王朝,都在三百年的圈子里兜

中国东部濒临大海,西部是云贵高原青藏高原,北部是西伯利亚,传统的中原地区都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社会,完全可以自给自足,受先进文化冲击少,清朝的领土只是把中国传统社会的自给自居圈子拓展为最大化,目的就是维护小农经济,过上自给自足的日子。

中国古代大一统封建王朝都不会超过三百年,根据马尔萨斯人口理论,中国自古以来都面临土地资源有限与人口增长的矛盾。

我国古代都是土地私有制,经过一段和平稳定的发展,土地都会集中在少数地主的手中,再加上王朝统治者海外拓展殖民地的意识,局限在自己已有的土地,这也使人口与土地矛盾到了不可融合的地方,必然会爆发战争推翻王朝统治,这也是清朝取代明朝统治的原因。

第九清朝灭亡,也都是趋势

实际上,我们也看到,中国古代封建王朝都是富贵不过三,就是皇位继承人传到四五代就失去了王朝开创者的锐意进取,一般都是挥霍祖上的家业。如乾隆之后的嘉庆、道光、咸丰都是庸君,在嘉庆时候的白莲教起义,也是反映了封建王朝与底层群众的尖锐冲突。

可以看到,如以前封建王朝一样,清朝在中期之后如果没有1840年外敌入侵,不是灭于农民起义就是统治阶级的内讧,如晚清就是被慈禧太后垂帘听政弄垮的。

第十,清朝一切成绩,都是小农经济文化

清朝初期的成绩,本质也是维护封建王朝统治的。如“摊丁入亩”是康熙积极汲取明末农民起义的教训,激发社会财富创造者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恢复农业生产的措施。至于文字狱与四库全书,也是为了维护封建皇族——爱新觉罗家族的统治。为了维护家族统治,自然是不能搞思想开放言论自由,如秦始皇文字狱一样,自然要禁锢人的思想。

至于清朝的“扬州十日”、“嘉定三屠”,这也是战争中常见的屠杀现象。如古代项羽是嗜杀如命,曹操也是喜欢屠城,张献忠也在四川屠城……

第十一

总之,清朝政治上狭隘民族政策,经济上重农轻商,遏制资本主义萌芽,科技上逐渐落伍。文化上大销古籍,知识分子敢怒不敢言……本质也是爱新觉罗家族在中原大地的统治,小农经济文化一再重复,封建王朝家族统治一个圆圈的循环,给中国社会没带来任何进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陕... 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女皇帝,武则天在中国历史上的知名度是毋庸置疑的。她生于公元624年,那时正当天...
一问到底丨30万年前的古人类“... 近日,国家文物局公布考古新发现参选项目。从人类起源的密码到青铜器的神秘纹饰,从大唐盛世的遗珍到边塞古...
原创 成... 李鸿章,晚清历史上不可磨灭的一个名字。书籍资料对他的论述、评价褒贬不一,大多数人少年时对他的印象都停...
原创 晚... 图为一组由外国摄影师拍摄于晚清年间的百姓生活旧照,这些珍贵的晚清老照片非常详细的记录百年前上海和江苏...
原创 明... 最近看好多人说果敢用中国字,中国基建,说中国话,但却不属于中国,又与中国有分不清的关系,果敢很多人自...
印加人历史的十个事实 马丘比丘印加遗址由帕查库蒂-印加-尤潘基(Pachacuti Inca Yupanqui,公元 14...
原创 蒙... “车轮斩”是蒙古大军征服亚欧大陆时,所使用的一种非常残酷的手段。 顾名思义,“车轮斩”的意思就是以“...
郑州考古晒出2024年“考古成... “清静沟仰韶时期城址共有四重环壕,城址中心由内向外的第三条壕沟内侧发现夯土墙体,是目前国内发现时代最...
原创 汉... 汉初“十八功侯”是刘邦为表彰开国元勋而设立的核心功臣集团,主要成员及封爵地理布局体现了刘邦巩固政权、...
原创 原... 《知否》中,明兰的父亲盛纮为扬州通判,因为任期满后考核为优等,调到了东京,刚进京时的官职为承直郎、新...
古代人也爱凹造型?这面战国镂空... 在中国古代物质文明的灿烂星空中,青铜器长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铜镜更是青铜工艺中的璀璨明珠。起源...
原创 中... “何以解忧,唯有暴富!”相信这8个大字大家都非常熟悉,很多年轻人还把它印在了手机壳上,表达自己对未来...
原创 严... 严嵩的干儿子工部尚书赵文华出事后,严嵩和嘉靖帝的精彩对话 世人皆知严嵩是明朝嘉靖年间的权臣,却不知他...
原创 原...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诗仙李白曾在组诗《古风十九首》中如是写到。 秦始...
原创 “...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人物以其独特的魅力和非凡的才能,穿越时空的阻隔,深刻地影响着后世。 三国时...
东莞发布明代南海卫城墙遗址考古... 2月25日,东莞市召开南海卫城墙遗址考古发掘成果暨东莞市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新闻发布会。广东省文物考...
原创 晚... 我们说到书籍,会称赞道:"书中有黄金屋,书中有颜如玉。" 那么谈到美人的时候,则会说到:"英雄难逃美...
新闻1+1丨机场+博物馆,加出... 赶飞机之前,下飞机之后,你想不想在西安机场T5航站楼里和历史来一场邂逅?最近“西安把博物馆建到了机场...
最新基因分析揭示欧洲匈人的遗传... 公元3世纪如入侵欧洲的匈人,是一支约在西元4世纪到6世纪在中亚、高加索、东欧等地区活动的游牧民族或部...
原创 赵... 喜欢考古的人应该知道赵昧墓吧?赵昧就是南越王赵佗的孙子,被称为文帝,也是南越国的第二任君王,而我们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