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华野首先想到的就是赫赫战功,其次就是想到拥有极为出色军事能力粟裕,以及与他配合默契的陈毅,但是真实的华野,虽然作战能力确实出色,但是与其他的几大野战军相比,存在着一个极大问题,就是严重依赖后勤。不可否认的是,当时华野的整体作战水平,仅可以达到二级,但是在陈粟二人带领下,这支队伍直接发展成为主力,因此倍受中央认可。
这也是为何粟裕向中央提议不渡江后,最终中央会认可的主要原因,知道粟裕有自己的作战想法,但是随后华野以此要求中央补充弹药时,却并没有得到中央的正面回复,反而是收到类似于批评的电文,指责华野在弹药补充问题上面要求过高。应该学习其他野战军,努力做到取之于敌,后续华野渡黄河北上到濮阳,按当时的作战计划来看,要于濮阳整训,随后华野内部存在的问题,也在此时显现出来。
一直以来华野内部就存在一些问题,就如部队的思想与纪律,甚至包括组织作风,都与其他野战军存在差距,华野总体来讲,还有一些军阀风气在身,这是万万不或取的。朱老总后续奉命前往濮阳视察,查看华野的整训情况,在视察过后朱老总总结表示,华野打仗吃后勤的问题过于严重,需要就此事重视起来。而这种情况显然存在时间已久,毛主席也曾就此事批评粟裕和陈毅,希望二人可以摆脱打仗依赖后主的情况。
但是习惯于如此作战的粟裕和陈毅,自然是没有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所以中央于陕北召开会议时,全面讨论军事经济、统一战线等方面的基本政策。陈毅自然也要参与其中,只是与其他将领有所不同的是,陈毅是带着情绪前来,因为在此之前,中央多次就西北野战军的战功,提出表扬和嘉奖,但是对华野的战功,并没有过多提及。
所以陈粟二人对此心生不满,毛主席自然也知道陈毅的情绪是从何而来,所以毛主席主动要求陈毅留在杨家沟住一个月,并且要出席西北野战军的高级干部会议。陈毅对此也是存在不满,但是当他看到西北野战军的真实条件后,瞬间所有的抱怨都消失。因为西北野战军的条件过于艰苦,不仅弹药不如华野数量多,甚至连基本的粮食都是黑豆,与华野的生活条件相比差上许多。
后续陈毅又前往华北中央局所在地进行考察,在这里他了解到,一发炮弹的制作,就要用掉1800斤小米的收入,等于是一个中农家庭一年的收入。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央无论多么困难,都会尽全力保障华野的弹药使用,在这样的情况下,华野参谋长陈士榘在参加经验介绍会时,还过度宣扬重火力使用的好处,可想而知中野这个装备极差的队伍,在听到这番经验后,会有怎样后表现。
华野的弹药需求,之所以遭到中央无视,是因为华野上报的弹药需求量,甚至已经超出军区生产能力的数倍,自然也远超其他野战军的消耗。在华北后方视察结束后,陈毅终于意识到华野存在的问题,而朱老总称华野吃后勤的说法,此时陈毅也可以理解。甚至陈毅自己也不免感慨的表示,大量炮弹的使用,令农民负担太重。当然在战争需要时,无论弹药会造成多大的负担,必要时还是要使用的,这样才可以挽救更多战士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