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命的秦朝和隋朝之后,为何会同时出现强大的国家?原因很简单
迪丽瓦拉
2024-06-29 12:33:18
0

原标题:短命的秦朝和隋朝之后,为何会同时出现强大的国家?原因很简单

要说历史上最令人惋惜的朝代,一定是秦朝和隋朝。这两个朝代也是出了名的“短命”。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功业无人能敌,本身也是有能力有魄力、有思想有手腕,还为自己命名为“始皇帝”,希望大秦帝国可以子子孙孙无穷尽的传承下去。自己是第一个皇帝,以后的子孙就在自己“始皇帝”的基础上代代延续。只可惜,秦始皇的雄心壮志在后世看来更像一个笑话。

隋朝同样如此。隋文帝结束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常年战乱的局面,建立一个各方面都居于世界首位的强大帝国。他选定的继承人杨广也颇有将才,在随父皇征战天下的过程中战功无数。并且继位时早已成年,不存在被权臣挟持的问题。杨广虽然贪色,可也推行了一系列有益于国家的政令。可是隋朝也二世而亡,不得不让人唏嘘。

秦朝和隋朝除了上面这些相同点,还有一个相似的地方,就是他们的下一个国家非常强大。秦朝之后,是汉朝。这个国家是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人口最多经济文化最先进的国家,并且“汉人”这个名字也是取自辉煌灿烂的汉朝。现在遥想一下大汉雄风还觉得振奋人心。隋朝之后的唐朝也是一样。他威慑四方所向无敌,盛唐气象令所有中国人心向往之。

历史为什么这样相似,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秦朝和隋朝虽然存在时间短,但他们都建立了有利于千秋万代的制度和公共设施,这些制度为后面的王朝提供很多便利。

首先,我们一起来看看秦朝。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在经济政治文化方面都颁布很多新的政令,这些政令对后世影响深远。但任何改革在刚开始的时候都会遇到阻力和不解,这些反对的势力在改朝换代时社会动荡中会消失很多,等到全新的王朝建立后在推行这些好的政策时,就会很顺利,并且经过时间的沉淀,当初只是雏形尚有许多瑕疵的政策也会变得完美可行。

在政治上嬴政是第一个称自己是“皇帝”的人。并且确立了皇位世袭制。为了突出自己的尊贵,还霸道的把许多普通词语变为专有名词,比如“朕”、“诏”、“玺”等。这样做增加了皇帝在百姓心中的神秘感,便于通知。并且在中央和地方都制定了完成的管理制度。整个国家上下有序,管理有度。可以说秦始皇的改革确立了整个封建社会的管理模式。

到了汉朝,这些政策十之有九都被保留下来。天子依然自称皇帝,颁布政令依然用“玉玺”盖章,郡县制也被完整承袭。中央官员设置也完全是唐朝的翻版。是秦朝在这些方面花费大量心血,汉朝才能坐享天成。

另外,秦始皇还统一各国的文字,有利于文化交流和传播。统一各国货币,有利于百姓生活和商业发展。修建了秦朝的高速公路,极大程度上改善交通状况。修建万里长城,使广大中原地区有了一道强有力的保护伞。并且同一战车的规格,加大对敌作战的威力。

这些政策和建筑也被汉朝全盘接受,并且为汉朝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还因为长城驰道都是秦朝修建的,没有耗费汉朝的民力物力,所以不存在国库空虚民怨沸腾的情况。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文字货币车辆时,一定受到其他国家遗民的强烈抵抗,就像清朝的“剃发令”。但是到汉朝时,当初那些强烈反抗的人早已不在了,他们的子孙已经习惯或被同化了。汉朝在推行这些政策时毫无阻力,自己不会增加社会矛盾,已至带来混乱。所以说,汉朝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坐享成果。

唐朝也是一样。隋朝开通京杭大运河弄的民不聊生,可是唐朝却不废一丝民力就拥有这样一条贯通南北的河流,为经济发展民族融合铺平道路。隋朝的法律就是唐朝治国法律的雏形,隋朝的科举制一直延续到清朝末期,这中间选拔出无数人人才为国效力。杨坚和杨广多年南征北战,他们打下的国土和建立的威名也为唐朝版图和军事力量添砖加瓦。

总之,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前人种树时买树苗要花钱,挖坑浇水要出力,还没看到成果时人死了。而乘凉的后人最多也就是修理一下枝叶,自然有能力把金钱和精力放到其他方面。

第二,汉朝唐朝在统治前期,都有连续的明君。

政策制定得再好,也要有人来执行,也要能够彻底的执行下去,这就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君主。汉朝自刘邦建国后,一直有明君贤臣。刘邦死后,虽然吕后当权一段时间,但朝中陈平还在,当初萧何根据秦朝制定的国策都被很好的保留下来。吕后去世后,就是著名的“文景之治”,这两位子孙都是治国方面的高材生,经过他们的励精图治,汉朝在各个方面都领先世界。再然后,就是光芒万丈的汉武帝。可以说,是一连串的英明君主在几十年上百年的时间里连续执行有利于国家的政策,这个朝代才能打好地基,站稳脚跟。

唐朝在这一方面与汉朝也很像。李渊李世民父子就不用说了,都是难得一见的治国明君。李治虽然稍显平庸,可武则天强硬霸气,政令一出举国上下无人反驳。还有唐玄宗统治前期也是明察秋毫。这五位连续的掌舵者又都是有能力有作为高瞻远瞩的人物。是他们打了一个好的地基,所以后来的大唐王朝在藩镇之乱、宦官专权中还能延续多个皇帝的统治。

除了明君,还有贤臣。汉朝的萧何、陈平、晁错、桑弘羊。唐朝凌烟阁中的文臣武将都为汉唐的发展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有正确的法令,有坐享其成的公共设施,又能贤名的君主和治国能吏,汉朝和唐朝自然能强大辉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王... 一、引言 在国军众多将领中,王耀武无疑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存在。相比于黄维稍显呆板、杜聿明有些僵硬,...
400年前的中国“背包客”:徐... 1607年的江南早春,杏花微雨沾湿了无锡徐家的青石板。二十二岁的徐霞客将墨迹未干的科举落第文书丢进火...
百余件青白瓷亮相景德镇 展宋代... 景德镇5月21日电 (李韵涵 程万海 余乐进)20日,“唯我青白——景德镇历代青白瓷文物修复展”在江...
原创 老... 在1955年,中共中央在北京的怀仁堂举办了一个庄重的授衔仪式,授予了开国元勋们新的军衔。陈庚将军荣升...
原创 陈... 在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有四大家族,其中包括“蒋介石家族、宋子文家族、孔祥熙家族以及陈果夫、陈立夫家族...
原创 唐... 公元737年,唐玄宗年届52岁,正值雄心壮志之时,却将目光投向了他20多岁的儿媳杨玉环。某日,他忽然...
原创 临... 大家好,我是小步,欢迎收听《七雄归一系列》之第22期。 上期我们介绍了长平之战的前两个阶段,讲述了赵...
原创 不... 在探讨缅北局势时,我们不可让果敢的问题淹没了我们的视野,更需关注那些独特而引人注目的佤邦,尤其是与其...
原创 满... 如今,大多数满洲人已经改用了汉姓,这其中有许多人原本就来自汉族,而真正的满洲贵族或朝廷后裔却极为罕见...
隋唐英雄武力大揭秘!这10位猛... 八百斤的擂鼓瓮金锤砸下来,四平山一百二十万大军瞬间人仰马翻。 李元霸站在尸山血海中,病鬼般的脸上写满...
刘备去世之前为何要说赵云不可重... 说起赵云,大家都想起他在长坂坡的英勇,想起他用全力护阿斗的忠心。 古诗也有云“子龙一身都是胆,更有仁...
原创 1... 新中国的诞生,是无数开国将帅以血与汗为代价拼搏而成的历史。从红军时代的枪林弹雨,到建国后的百战百胜,...
“东山再起”的“东山”,指的到... 在浙江绍兴上虞的群山之间,有座海拔仅58米的小山丘,却让李白、苏轼等文豪留下30余首诗词。这里就是成...
原创 “... 2022年5月,一场关于“毒教材”的风波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一事件的导火索,是一位家长偶然翻阅...
原创 连... 明朝因为“靖难之役”而发生了动荡,围绕着继位问题,尤其是朱标、朱棣和朱允炆之间的争论成为了焦点。这些...
原创 田... 商洛首个供销社在商南的诞生 文/田光庆 提到“供销社”,许多人会情不自禁地回忆起那个时代的画...
楼宇部分不是文物!三问安徽凤阳... 5月19日, 安徽省凤阳县明中都城鼓楼楼顶瓦片大面积滑落引发关注。(此前报道:) 为何竣工验收后没多...
原创 6... 1953年7月27日,中朝美三方在朝鲜板门店正式签署了朝鲜战争停战协议,宣告了历时三年的朝鲜战争的结...
原创 被... 一、蜀汉五虎将压倒五子良将 《三国演义》中的蜀汉五虎将,以及正史中曹营的五子良将,虽然两者地位和背...
一见·从龙门石窟之行,感悟中华... 洛阳城南,伊水潺潺,苍峰屏峙,石窟生辉。5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洛阳市考察了龙门石窟,了解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