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满清奴才不是谁都能自称的,连提督都不够资格,否则会被骂
迪丽瓦拉
2025-07-17 21:33:04
0

吴学华原创作品

我们在看一些清朝时期的影视剧时,经常会看到一些情节,一个满清的大员对着皇上下跪磕头,口称“奴才”。

其实这是编剧不懂历史,真正的满清奴才,那不是一般人能够自称的,得有资格才行。

满清入关之后鼎立中原,满朝文武之间有满官和汉官,整个满清三百年,包括皇帝在内,满人都是看不起汉人的,而汉官在满官面前,也低人一等。

在顺治、康熙、雍正三朝,八旗子弟因口角杀了汉人平民,根本不用抵命,最多罚一些银子。不过,到了乾隆之后,为了体现对汉人的器重,规定八旗子弟杀了汉人平民,也要接受刑罚,罚二十杖,坐监两年。

满清三百年,满人是最尊贵的,排在第一位,

其中以镶黄旗为至尊,然后依次是正黄旗、正红旗、镶红旗、镶蓝旗、正蓝旗、正白旗、镶白旗。(入关后的清军,收拢了不少汉人的军队,增加了汉八旗制度,但是汉八旗比满八旗,低了好几等,类似于附属。可就是这样的附属,在清朝的中后期,作战力最强,稳固了朝廷的统治)

第二位的是蒙古人,

由于蒙古与后金联盟且联姻,帮助后金统治了东北,后追随一起入关,所以功劳很大,封了八大蒙古王公,1、那王,即超勇亲王;2、僧王,僧格林沁;3、罗亲王,也称阿拉善王;4、卓王,即科左中旗的卓哩克图亲王;5、那木济勒色楞达王;6、达尔罕亲王;7、色布腾巴拉珠尔的达尔罕亲王;8、奈曼亲王,即旗札萨克多罗达尔罕郡王。

第三位是抬旗的人,

抬旗有两种,一种是下等旗人,抬到上三旗,通常是皇帝的亲信或者妃嫔。雍正五年,河南巡抚加兵部尚书田文镜,以政绩突出,以正蓝旗身份抬入正黄旗;乾隆宠信的和珅,原先是正红旗,后被乾隆抬旗,入了正黄旗。另一个是咸丰皇帝喜欢的妃子慈禧,原先是镶蓝旗,被抬旗到镶黄旗。

二是包衣抬旗,就像李卫那样,起初只是王府内的包衣,后来雍正宠信他,把他抬旗,有了身份之后放出去当官。

旗人是主子,那么,奴才又是怎么来的呢?

那就不得不说八旗下面的包衣了,根据《满洲实录》记载,最初的包衣就是女真部族的下层成员、统治家族收养、接纳的非血缘关系的家族、氏族成员和部分外戚族众等。这种人的身份,才是真正的奴才。

包衣下面是贱民,就是没有任何田产和主人的人,即便是做生意的、有功名在身的、当大夫的。只要是汉人或者其他民族的,都属于贱民。贱民获得旗主的恩准,可成为包衣。

清朝初期的李士桢,原先是昌邑姓姜的,在“壬午兵燹”中被清兵掳去,是贱民身份,后来被正白旗佐领李西泉看中,认为义子,直接由贱民成为旗人,后官至广东巡抚。但在顺治和康熙面前,李士桢都没有自称“奴才”的资格。

在旗人面前,包衣就是奴才。在清兵入关之后,奴才的称呼只允许在某些旗人的府内所用,还有皇宫大内的太监,公共场合不允许出现。康熙中期一度放开,有些汉官大臣为了拍马屁,也自称奴才,康熙默允。

而在朝堂内(乾清宫)商议国事的时候,无论是满官汉官,一律称“臣”,只有在御书房那样的私人地方,皇帝身边的亲信大臣,才有资格自称“奴才”。在皇帝私自召见某位汉臣的时候,汉臣为了表示对皇帝的忠心,也会自称“奴才”。

诸如《康熙起居注》中记载: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腊月十三,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陈廷敬入宫,伏地口称“奴才”……

“奴才”是一种荣誉,也是满汉阶级之间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雍正即位之后,曾经下旨禁止汉官自称奴才:

“上以奴才既称奴才者,而大臣亦称奴才,甚不合体,禁止之……

有些满官在奏折中自称“奴才”,也是允许的,但是汉官却不行,就连湖广总督那样的从一品地方大员,都没有资格自称“奴才”。

雍正年间,连汉军正白旗出身的湖广总督、太子少傅杨宗仁,在奏折中自称“奴才”,都被雍正用御笔改正为“臣”,也就是说,像杨宗仁这样的朝廷大员,都没有资格自称“奴才”。

类似的还有一个叫高其位的人,是文渊阁大学士高天爵的长子,汉军镶白旗出身,帮助康熙平定三藩,远征噶尔丹,立下汗马功劳,雍正四年抬旗至汉军镶黄旗,官位是江南总兵,领提督衔,从一品。

就是这样的大官,在奏折中自称“奴才”,都被雍正给改正过来了,因为他还不够资格。

那什么样的人才够资格呢?

李卫就够资格,雍正还没有当上皇帝之前,李卫就是雍王府内的包衣,也就是府内的奴才,是名正言顺的“奴才”。

那什么人面见皇帝不能称“奴才”呢?除了汉官之外,还有三种人,这三种人绝对不是奴才,而是主子。

第一种、皇亲。

皇帝的兄弟、叔伯、堂兄弟、表兄弟,还有子侄等等。这种人是皇族,天生就是主子,在皇帝面前,也是自称爵位和名字。比如雍正的十三弟,奏折中都是署名“总理事务和硕廉亲王臣允禩”,面见时,口头上自称“臣弟”。

第二种、八旗的旗主。

旗主是什么身份,我就不多说了,电视剧里演得不错,旗主就是那么狂,连和珅都不用放在眼里,乾隆也要给旗主几分薄面。

第三种、异性王。

异姓王包括蒙古王、新疆部落首领、西藏BC、DL,以及清朝初期的藩王,就像吴三桂那样的藩王,都是不用称奴才的。

所以,奴才这两个字,不是一般人能够自称的,有些汉官辛辛苦苦一辈子,就像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那样的人物,都换不来这两个字,反倒琦善那样的人,却有资格。

这项制度一直持续到清朝末期,才被淹没到历史长河中。

但是这几年,奴才这个词好像又被人利用起来了,在洋人面前,温顺得像个奴才,大家怎么看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俄... 前言 俄国十月革命是20世纪最重要的历史事件之一。它改变了整个世界的政治格局,引领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原创 辽... 常说时代的一粒沙,落到小人物身上就是一座巨大的山,压得人喘不过气来,这是小人物的悲哀,是逃不脱的命运...
原创 战... 古今中外,无论是文人勇士,有个好听的绰号,才利于名声的传播, 从中国古代的“西楚霸王”项羽、“少陵野...
原创 此... 《三国演义》,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可谓是家喻户晓。小说内容主要说的是东汉末年三国群雄纷争的那段历史...
原创 清... 在人们的想象中,皇室的皇姑总该有点排场和气派,身上总应该有着不能完全消失的皇室成员味儿,高傲且难以相...
原创 武... 武周则天皇帝是中国正史中的唯一一个女皇帝,她自此成为研究古代社会中女性掌权者的不可或缺的例子,然而储...
原创 隋...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绝大多数的时间都是男权社会,上到帝王将相下到贩夫走卒都是男人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
原创 刘... 昔日先主刘备曾种菜于曹魏而与曹孟德煮酒论英雄,惊雷掉箸,佯装并无大志,才躲过一劫,而后,后主刘禅尚以...
原创 陈... 刘海粟是一位大画家和美术教育家,在中国现代绘画史上有着很高的地位,曾被意大利欧洲学院和英国剑桥国际传...
原创 隋... 隋唐十八条好汉都是谁啊? 第一条:西府赵王李元霸; 第二条:天保大将宇文成都; 第三条:银锤太保裴元...
原创 赵... 当初赵匡胤篡位的时候,人家老柴家哭着提出了一个要求,善待他们皇族成员。赵匡胤自知理亏啊,面红耳赤地答...
原创 正... 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后,为了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他在位期间做了很多事情,不但废除中书省,不再设丞相,...
原创 秦... 众所周知,秦始皇是千古一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位皇帝,他战功卓越,横扫六国,堪称天下无敌手。 不仅...
原创 在...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封建社会好日子一般都是有权有势的有钱人, 贵族人家过的,而普通的...
原创 太... 林凤祥,太平天国五虎上将之一,贫苦农民出身,1851年在广西参加太平军,在太平天国与清军的作战中英勇...
原创 此... 在历史上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而且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取到了非常好的成就,周边的国家也...
原创 刘... 刘邦,西汉的奠基人,一个在发迹之前只是个地方小混混的人物。邻里亲戚都对这个懒惰好吃懒做的刘邦不屑一顾...
原创 楚... 楚汉相争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著名的军事与政治斗争时期,标志着秦朝的终结和汉朝的兴起。在这场持续了近五年的...
贾湖遗址:触摸九千年前的历史脉...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文/卞文志 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博物馆 贾湖遗址位于河南省舞阳县北舞渡镇贾湖村。贾湖...
原创 朱... 朱元璋用“对全体国民采用‘严刑峻法’的方式”的治国,希望最大化地控制“全体国民”。然而,这种做法是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