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正一品”的清朝官员,他们享受什么待遇?可能和你想象的不同
迪丽瓦拉
2025-07-06 20:03:33
0

古人读书是为了做官,因为“一人得道”,可以“鸡犬升天”。曾国藩进京做官前,去看望三个舅舅。大舅一家生活艰难,没有房子住,只能穴居野外。三舅拉着曾国藩的手,恳切地说:“以后我去给你做厨子吧!”

五舅不辞辛苦,一路把曾国藩送到长沙。分别时,五舅说:“过几年我亲自护送你的妻儿进京,你也让我住几天吧!”曾国藩伤感地说:“您别来,京城生活艰难!”曾国藩进京的路上,挨家挨户地拜访同姓宗族和老乡,揣着几千两白银进京,生活依然过得捉襟见肘。

一、清朝京官的窘迫生活

清朝官职是九品十八级,曾国藩初入京城时,只是一个从七品的小官员,每年的俸禄只有白银45两,还有俸米45石。这点年薪放在普通家庭,可以过上吃饱穿暖的生活。但是,作为一个京官,曾国藩每天都在为钱发愁。

清朝官位最高的一品官员,年薪为180两白银,折合人民币约6万多元。官位越低,年薪越少,七品官员的年薪折合人民币只有1万多元。康熙、雍正年间,一些胆子大的官员给皇帝上奏,哭诉工资太少,希望提高工资。

一品官员位极人臣,应酬多、开销大,朝廷给的工资根本就无法满足日常开销,除非闭门不出、不社交。虽然工资低,但是一品官员几乎都是皇帝面前的大红人,皇帝给他们的赏赐十分丰富。一品官员的住所由皇帝安排,节省了一大笔开支。

除了一品官员以外,其他官员需要自己解决住房问题。曾国藩在京为官12年,虽然一路升迁,官至正二品,但是他根本买不起房子,只能租房子。绝大多数京官都只是表面风光,生活过得十分窘迫。只有正一品官员位高权重,不仅皇帝重视他们,下面的人也要巴结他们。

随着官位的升迁,曾国藩为了维持体面,必须租更好的房子。一开始,他看上一座四合院,干净明亮而且价格便宜,结果房子里有女人自杀,曾国藩败兴而归。一家人搬进另一套四合院,家人接连生病,曾国藩被告知房子风水不好,只能再度搬家。

他们搬到了一座风水好、阔气的四合院,曾国藩每个月必须拿出80%的工资支付高昂的租金。在京为官的12年间,曾国藩和其他京官一样,挤破脑袋也想去外地工作,只有这样才能贴补家用。曾国藩得到了一次去外地做考官的机会,一路上赚了8千多两白银。

京官为了维持体面,需要仆人伺候。曾国藩不仅穷,而且脾气大,仆人看不起他,和他吵了一架。仆人收拾行李,毫无留恋地离开曾国藩,跑去另一个富裕人家工作。曾国藩气急败坏,又无可奈何。在京城做官,曾国藩每年都要借钱,外债颇高。

二、京官和地方官

雍正年间,为了提高京官的待遇,京官们拿双倍工资。但是,京城的物价极高,再加上人情往来,京官们的生活还是没有太大的改善。除了家世显赫的京官,像曾国藩这样的“北漂”京官依然过着窘迫的生活。

京官们每次上朝都要穿朝服,穿什么样式的朝服由皇帝决定,京官们必须准备不同样式的朝服。做一套朝服十分昂贵,贫困的京官入不敷出,只好向富裕的京官租朝服。富裕的京官把闲置的朝服租给同事,又赚了一笔钱。

雍正发现地方官向百姓收取苛捐杂税,为了制止地方官贪腐,雍正给地方官发“养廉银”。地方官虽然没有双份工资,但是养廉银十分可观。各地收税后,地方官们可以从中得到养廉银。有的地方官可以拿到高达几十万两的养廉银,贫穷地区的地方官也有上千两养廉银。

京官的双倍工资,在地方官的“养廉银”面前显得十分寒酸。家底薄的京官想去做地方官,地方官又挤破脑袋想进京为官。曾国藩后来做了“两江总督”,官至一品,每年的花费高达二十万两。可见,在外地做官比在京城为官赚得更多。

清朝“正一品”的官员虽然工资不高,但是身居高位,皇帝给他们的赏赐和福利很多。“正一品”官员是其他官员巴结的对象,不仅京官要和他们搞好关系,地方官更是挤破脑袋也要和他们搭线。地方官搜刮民脂民膏,富得流油,送给“正一品”官员的金银财宝数不胜数。

“正一品”官员的工资待遇不高,但是皇帝给他们分配住房、子女可以直接参加科举考试,这些待遇都是其他官员不能享受的。“正一品”官员靠着皇恩浩荡,也可以过上体面的生活,甚至惠及子孙后代,令人感慨。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王应麟与《困学纪闻》 《困学纪闻》是由南宋著名学者王应麟所撰的一部考证性质的笔记体学术专著,采用分类编排,对文献典籍、学术...
济源五龙口古代水利设施入选首批...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昺南 成利军 3月17日,记者从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网站获悉,首批黄河水利遗产...
“读上海通史,探静安文脉”,熊... 2025年3月15日,“读上海通史,探静安文脉”系列讲座在静安区图书馆正式启动,该系列讲座由上海市静...
原创 诸...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是杜甫评价忠武侯诸葛亮的一句话。众所周知,诸葛亮的角色出现在...
原创 非... 现在生活在法国的黑人确实很多,根据法国国家数据局公布的统计数据来看:法国全国的人口高达6600万,但...
盘点夷陵之战刘备损失的人才,7... 夷陵之战葬送了蜀汉七位忠勇将领:冯习血染猇亭,张南困死夷道,傅肜怒斥“岂有汉将军降者”战至最后一息。...
原创 清... 明朝是我国朝代中最有骨气的王朝,是唯一一个不称臣不纳贡的朝代,可是就是这么一个伟大的朝代,也避免不了...
自贡贡井:退役士兵“返乡第一课... 人民网成都3月17日电 (王凡)为增强退役士兵荣誉感和归属感,深入了解家乡历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近...
原创 后... 看到标题,我想有小伙伴会碰,说小编你又瞎扯了,哪有古代妃子不想见到皇帝的?你看《甄嬛传》里,妃子们变...
原创 都... 玄武门之变与靖难之役,都是皇家子弟为夺位而展开的武装斗争。玄武门之变,是626年由当时唐高祖李渊次子...
原创 吴... 广东人就是擅闯,清末太平天国运动发起人洪秀全是广州花都人。英国人进来了,广东人奋起反抗,在清廷都妥协...
原创 革... 嘿,各位看官!今天要给大家唠一唠一段特别有意思的历史故事。话说啊,有这么一位官员,被革职了,本想着灰...
​ “十里红妆”婚俗中的美术课... 潮新闻客户端 郑青(绍兴市上虞区重华小学)顾华平(绍兴市上虞区教师发展中心) 婚俗中的美术课 一...
原创 这... 三国的强者很多, 其中以诸葛亮、司马懿为代表的文官最强,两人势均力敌,势均力敌。但最终,司马懿以极年...
原创 家... 在广东省韶关市,施先生珍藏着一件家族世代相传的珍贵宝物——一枚丙午户部鄂字版大清铜币当制钱十文。这枚...
原创 三... 如果要说哪位三国将领被严重低估,那王平绝对是其中之一。 就是那个跟着马谡,一起去守街亭,结果却大败...
原创 说... 虎牢关之战是《三国演义》中非常出名的大战,正史中并无记载。这场大战罗贯中先生着墨甚多,非常重视细节刻...
原创 昙... 前言: 名将辈出,名臣汇集,一个极具包容灿烂的朝代,千里大运河,繁华江都城,让人感叹和向往,文化繁荣...
原创 七... 一个民族,如果不能在强大的外敌面前,以不计代价的巨大牺牲换取自己的独立和主权,那么这个民族是不配强大...
原创 原... 大清王朝在中国的历史上延续了将近300年的历史,在主要得益于努尔哈赤最开始的“创业”,在他最开始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