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昙花一现:极强而亡的隋朝
迪丽瓦拉
2025-08-28 11:03:46
0

前言:

名将辈出,名臣汇集,一个极具包容灿烂的朝代,千里大运河,繁华江都城,让人感叹和向往,文化繁荣,威及四方,结束了自晋朝以来数百年的割据分裂,统一天下,开科举,重生产,制刑律,均田令,统一度量衡,强势的开局,本应该强盛百年,为何短命只存二代。

父勋加持、大业之始

隋朝的建国不是一蹴而就的,隋朝开国之君杨坚虽雄才大略,但不得不说他能有得天独厚的家族优势和广阔的平台,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其功勋卓著的父亲,杨忠,生于乱世,杨家败落,杨忠可以说既是杨家一族的光复者,也是隋朝立国的奠基人;

杨忠一生都在为家族崛起而奋斗,使得在北周一朝,杨家成为朝中重要地位的家族,杨坚则生长在这个家族,受父亲影响,有家族功勋加持,自己的个人奋斗,最终使其名垂青史,成为一代伟大君王。

1、父亲勇武、家族崛起

说到隋朝建立不得不提起这位家族奠基人杨忠,杨忠字揜于,东汉太尉杨震十三世孙,可以说是名门之后,可惜这个名门没有给杨忠带来多少光辉,东汉历经北魏时隔太久,家族已然没落,没有昔日的光辉,家族的中兴落在杨忠身上。

史书记载杨忠身高七八寸,容貌俊美,胡须漂亮,身材魁梧,武艺过人,见识精深,气量极大,有将帅的才能谋略。

十八岁便出外闯荡,跟随过元颢,尔朱度律等人,参加过战争,但始终官位不高,但此时与独孤信结交,成为了将来能够晋升的重要保障,杨忠更是在此后的高阳之战中立下战功,升为安西将军、银青光禄大夫。

西魏大统三年,杨忠和独孤信归属西魏丞相宇文泰麾下,并追随宇文泰参加了沙苑之战,河桥之战,邙山之战,曾亲率勇士冲锋陷阵,身先士卒,将战局扭转,因战功卓著被晋升,封杨忠为都督朔、燕、显、蔚四州诸军事,朔州刺史,加任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2、柱国父亲、再造名门

杨忠一生以个人功勋,再造了杨家,使杨家由落魄走向辉煌,大统十五年,杨忠昌州,收服岳阳王萧詧,攻破随郡,活捉守将,威震各城,次年,杨忠带兵平定汉东之地,同年,杨忠与梁国定立国界,凯旋回国后,杨忠受封陈留郡公,位至大将军。

西魏八柱国十二大将军是西魏府兵制度下主要军事长官,属于决策高层将领,八柱国六位领兵,每一位柱国领两位大将军,而每位大将军都可以开两个府,每个府相当于一个军,合计24军,一军为2000人,合计军队48000人,这数万之众是整个西魏精锐的机动部队,不能拿其余地区部队相比,此时的杨忠掌管两个军,地位可想而知。

大统十六年,杨忠带兵救安陆,大统十七年,杨忠带兵攻陷汝南,斩将立功,大统十八年,杨忠带兵攻打南梁,夺取了汉水以东全部领土。

西魏恭帝初年,杨忠获姓普六茹,带兵攻陷江陵杀死梁元帝,北周孝闵帝元年,杨忠带兵抵御北齐的进犯,次年,杨忠成功带兵迎接降将司马消难,杨忠自此晋升为柱国大将军。武成元年杨忠被册封为随国公,食邑万户,同年升任大司空。

保定三年,杨忠带兵攻齐,躲敌城二十多座,保定四年,杨忠收服稽胡各部,天和三年,杨忠去世,追赠太保,都督同、朔等十三州诸军事、同州刺史,原来生前官职照旧,赐谥号“桓”。其子杨坚承袭封爵。

可以说杨忠用一生再给杨家建立功勋,再给杨家添砖加瓦,而杨坚出生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不需要为家族崛起而操心,可以借助父亲奠基的基础走的更远。

3、国丈身份、把控北周

杨坚的身份与地位和其父亲的功勋有直接关系,因为其家事的原因,14岁时便升为功曹,16时更是做到了骠骑大将军职务,晋升如此之快,岁数如此年轻,不能说和其父亲没有关系,但是杨坚不是纨绔子弟,只知道坐吃山空,而是借助父亲的平台伸展拳脚,施展抱负,而杨坚更是被当朝八柱国之一的独孤信看重,两家进行了联姻,杨坚的妻子就是鼎鼎大名的独孤皇后,杨坚因此也得到了独孤家的支持。

宣政元年,雄才大略的周武帝宇文邕亡故,其子宣帝宇文赟继位,册封杨坚之女为皇后,杨坚此时被册封为柱国大将军,大司马,接替了父亲的地位,而且走的更远,此时杨坚心机手段已经日渐老辣,不断增强自身实力,笼络人心,并且贿赂皇帝身边亲信,保证自己能第一时间知道危险的来临,从而化险为夷。

而此时周宣帝终日沉迷于酒色,荒淫无度,群臣不敢觐见,人心大失,这正给了杨坚机会,加快了取而代之的步伐。

之后杨坚被认命为扬州总管,宣帝打算伐陈,结果暴毙而亡,郑译与刘昉假传诏书,由杨坚掌管朝政,辅佐八岁的静帝,当时北周实行藩王制度,藩王实力不容小觑,杨坚把持朝政后假传诏书将,赵王,陈王,越王,代王,滕王,周朝有实权的五位王爷招入京师,软禁起来,收缴兵权,瓦解了周朝反抗力量;

随后又发兵打击河南,四川,湖北等不服从自己的封疆大吏,平定了益州总管王谦,郧州总管司马消难,相州总管尉迟迥等人,并将周朝诸王以谋反罪名诛杀,彻底的将周朝反抗力量从内到外消灭了干净,杨坚此时已经真正做到在周朝无人匹敌的地步。

大定元年,杨坚以禅让方式接替了周静帝,登基称帝,以自己爵位为号,建立大隋,改元开皇。

开皇之治,天下归一

杨坚凭借着家族根基和自己的雄才大略,夺取了周朝政权,此时的周朝已经灭亡了北齐,统一了北方,接下来就是平定南方陈国,天下归一的朝代最开始都要与民休养生息,隋文帝对国家进行一系列治理,从经济,军事,文化,外交等方面着手,隋朝国力强盛,但人无完人,随着独孤皇后病死,无人在身边劝谏,晚年隋文帝也行使了一些不利于隋朝的政策。

1、灭亡陈国、天下统一

杨坚称帝之时,北方强敌齐国已经被周武帝宇文邕吞并,周朝国力最强盛时期被杨坚夺取 ,宇文邕可以说为杨坚做嫁衣也不为过,此时隋朝北与突厥接壤,南有陈国虎视眈眈,杨坚果断采取先北后南策略,一方面向陈国示好,让陈国放松警惕,疏于防范,另一方面组建水师,改革兵制,随时准备打击突厥和日后江上登陆陈国,天不负有心人,突厥内部发生内乱,杨坚扶持突厥内部归附自己的首领,使得突厥最后归顺隋朝,北方危机得以解除。

消除突厥威胁后,就该考虑灭掉陈国了,开皇七年,杨坚任命杨坚灭西梁。开皇八年,杨坚任命杨广为灭陈全军最高统帅,指挥大隋51万大军,兵分三路攻击陈国。

开皇九年,在杨素、韩擒虎、贺若弼、史万岁等名臣名将的打击下,很快隋军攻到了建康城下,破城而入,俘虏了陈后主陈叔宝,自此陈国灭亡,大隋完成了统一。

2、开皇之治、国泰民安

灭亡陈国后,隋朝完成了统一,杨坚随即下令恢复汉姓,以彰显隋朝为汉家王朝,隋朝自建立开始就经历着战乱,内部外部常年作战,百姓急需休息,隋文帝根据这一实际情况对百姓进行多次减税,减轻百姓负担,为此杨坚设立均田制,增加了国家赋税同时,稳定了经济发展,杨坚设立常平仓等官仓,意在灾荒之年开仓放粮救急百姓,为了审查户籍,隋朝推行输入籍法,打击了隐瞒户籍的弊端。

隋朝编篡开皇律,稳定社会秩序,盛世的标志就是人口的增长,杨坚刚接手开创的隋朝人口仅462万户,而开皇九年天下统一后,人口达到了700多万户。

3、晚年失察、离奇逝世

隋文帝杨坚态度的变化来自于杨素建造宫殿的开始,开皇十三年隋文帝任命杨素建造仁寿宫,结果杨素为了讨取圣上欢心,工程规模十分浩大,时间非常急迫,导致大量劳力死亡,而隋文帝在独孤皇后的劝说下竟然没有责罚杨素,反而对其进行赏赐,这不是好的征兆。

晚年滥杀大臣功勋将领,名将史万岁就是死于这一时期,并且因为太子奢侈而免去太子杨勇之位,并软禁了秦王杨俊,将蜀王杨秀贬为庶人,立杨广为太子,在独孤皇后去世后,隋文帝更是无人忌惮,开始选美充实后宫,但也就是在这一时期撞破了太子杨广与后宫不清不白的丑事,和杨广勾结群臣的证据,但可惜还没来得及做出部署,就被杨广亲信软禁,随后不久便去世了,庙号高祖,谥号文皇帝,而隋文帝的死成了一个迷。

4、雄才大略、二世而亡

隋炀帝杨广可以说是历史上争议非常大的君王,一方面他开创科举给了普通阶层的百姓上升的渠道,他是开创者,他修建大运河,为后世经济发展创下了巨大贡献,他三征高丽,削弱高丽国力,但另一方面他有弑父篡位的嫌疑,滥用民力,穷奢极欲,使得隋炀帝时期百姓活不下去,纷纷起义对抗隋王朝。

坐镇东宫、夺取帝位

从杨广带兵51万伐陈的那一刻开始,杨广就注定不会是一个普通王爷,一辈子安安稳稳不争不抢的活着,杨坚赋予了杨广巨大的军功和无上荣耀的同时也在积攒杨广的野心,他深知父母期盼什么,讨厌什么,太子生性宽厚,博学,但最大的缺点就是奢侈和多情。

杨坚和独孤皇后最讨厌就是奢侈,而独孤皇后与隋文帝杨坚几乎就是一夫一妻的状况,使得独孤皇后越发反感杨勇,而杨广恰恰相反,家中生活极其朴素,与正妻之间相敬如宾,举案齐眉,这不仅让独孤皇后想起了自己与文帝,对杨广越发的喜欢,杨广借助父母支持最终扳倒太子,并顺手软禁了三弟秦王杨俊,阴谋手段将蜀王杨秀贬为庶人。去除了潜在所有威胁,最终将矛头对准自己的父皇,取得了帝位。

1、施展拳脚、耗尽国力

仁寿四年,隋文帝去世,死法有多种说法,如,被张衡毒死,如血溅屏风。杨广继位后,首先便先解决了自己的兄弟子侄,并寻找借口干掉了一大批支持太子杨勇的文臣武将,和敢于直谏的大臣。

大业元年,杨广便下令征发200万劳动力修建东京,并修建显仁宫,天经宫导致大量青壮年死亡,杨广巡游江都船队长达200里,随行人员20万人极尽奢侈,耗资巨大。

如果说修筑宫殿,迅游江都只是奢侈享受,那么修建大运河与出征高丽则是耗尽了隋王朝的气力。

隋朝大运河全长两千多千米,动用了300多万青壮年修建,其中死于修建大运河人员不下百万,如此浩大的工程短时间内完成一定会导致人口大量死亡,虽然大运河在后世影响巨大,加强了南北的交流,有巨大的经济意义,但是在隋朝大运河的修建确实是其短命的重要因素,这取决于隋炀帝操之过急。

三征高丽,大业八年,隋炀帝发兵113万大军,征集200多万民夫征讨高句丽,结果大败,士兵很多死于严寒,此年隋炀帝继续发兵攻打高句丽,因杨玄感反叛而终止,大业十年隋炀帝继续发动征讨高句丽战争,高句丽国王遣使议和,隋炀帝收兵,三次征讨高句丽过程中导致百姓民不聊生,大量内地百姓发动起义,攻击官府,朝廷束手无策,形式异常严峻。

2、身死江都、隋朝灭亡

大业十二年,隋炀帝身处江都,瓦岗军随即起兵攻打东都,各地反隋势力达到顶峰,隋王朝失去了对天下的掌控,仅有一隅之地,大业十三年李渊晋阳起兵,攻陷长安,隋王朝已经彻底失去了翻身的可能性。

大业十四年,驻守江都的军队思念家乡,推举宇文化及为统帅发动兵变,缢弑了杨广。杨广死后杨侗继位为明皇弟,不久便禅让王世充,隋王朝彻底灭亡。

总结:

隋朝虽然存在时间比较短,但却是集经济,文化,军事,等集大成的王朝,其政体创建三省六部制为后世影响极大,为了削弱世家大族权力开设科举制度,也为后世选拔人才,维护国家统治奠定了基础,其府兵制和均田制对唐朝影响很大,文化外交方面,隋朝周边的日本,新罗,百济,突厥,高句丽深受影响。

参考文献:《中国古代史》《图说天下》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刘... “兵者,诡道也。”将领指挥用兵的方法,可以有无数种。同样一批士兵,落在不同将领的手上,完全有可能发挥...
原创 原... 导语:吕布墓被发现,出土一件稀有文物,专家:这要改写历史啊 说到三国时期的吕布,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原创 夏... 他们又在一起筹划,参加了吴日生的队伍,转战在江浙太湖一带。因力量悬殊,起义军不久便失败了。 夏完淳没...
原创 晋... 咸宁五年(279年)十一月,晋武帝司马炎在一番纠结,思虑再三之后,下令发兵,进攻东吴。第二年,吴国灭...
原创 刘... 确切地说,卫子夫并非汉武帝所杀,而是自杀身亡,但她的死和刘彻脱不了干系。逼死卫子夫汉武帝从不曾后悔,...
原创 历... 著名史学家陈寿在《三国志》中写道“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意思是国家以人民为根本,人民把粮食作为赖...
原创 历...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驻日盟军总司令马克阿瑟被美国派往日本处理战后问题。 有一天...
清廉自守的毛玠,为什么被整得几... 在东汉汉献帝那会儿,建安十八年,也就是公元216年,有人跟曹操打小报告,说尚书仆射毛玠心里头不痛快,...
原创 梁... 梁山好汉中有八大关系户,这八人没实力,没贡献,但却凭借和宋江的特殊关系,堂而皇之的挤进了好汉之列。 ...
如果穿越到7000年前,你如何... 如果穿越到7000年前,你会看到中华大地上到处是割据一方的氏族部落,犹如现在的世界列国林立战乱不断。...
原创 十... 胡适说:一个干净的国家,如果人人都不讲规则,却大谈道德,谈高尚,天天没事儿就谈道德规范,人人大公无私...
原创 古... 众所周知,在我国的封建王朝中,没有一个能够超过三百年,这就给了我们极大的想象空间,为何300年是一个...
原创 为... 为何曹操能成为东汉末年最有作为的雄主呢?原因有很多。最重要的是他做对了如下三件事。 奉天子以令不臣(...
时光相册·“唤醒”旧时光|老照... 编者按:时间,像一条大河,不停地往前奔流。老照片,宛如一座桥,让我们能够回到记忆中的彼岸。然而老照片...
剧本杀《乌衣巷口》电子版/复盘... 基础信息: 剧本类型:历史、古风、悬疑 人数:6人 推理难度:中等 故事背景: 故事发生在...
原创 诸... 在中华上下五千的历史长河里,曾出现过许多惊艳世人的才子英雄,这其中有一人,更是 令百姓交口称赞,令文...
原创 南... 导语:南朝梁武帝佞佛,将佛教置于儒、道之上,为何不排斥儒学、道教?三教同源论是理论指导,儒道是世间,...
原创 八... 清朝时期发生的八国联军侵华事件,是每个人都学过的著名历史事件,也是中国人一生的痛,但当时的百姓其实对...
原创 明... (文史潮河原创内容,首发大鱼号,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说起清朝最显赫的姓氏,很多人肯定会想起爱新觉罗...
长治一明代奉国将军墓出土琉璃明... 3月17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公布了长治史家庄明代奉国将军墓发掘资料。这两座墓葬出土琉璃明器192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