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粟裕提拔许世友升官,许世友却因一事不满,周总理:粟裕只是大将
迪丽瓦拉
2025-07-06 22:32:37
0

邓小平曾经对张爱萍说过:

“军中有两个人惹不起,你就是其中一个。”

那除了张爱萍,另一个惹不起的是谁呢?

他就是许世友。

说起许世友的脾气到底有多暴?就连毛主席都曾经给许世友道过歉。

为此,许世友不知得罪过多少人,就连战神粟裕也未能幸免。

但是粟裕却没有因此计较,反而还提拔了许世友升官,后来许世友在授衔的时候颇有微词,周总理便将粟裕搬了出来,一句话让许世友哑口无言。

周总理

那到底说了什么呢?许世友又是如何“得罪”粟裕的呢?

今天的简史档案馆就跟大家聊聊粟裕和许世友的故事。

粟裕不计前嫌提拔许世友

说起粟裕,那必然与华东野战军脱不开关系。

相信喜欢历史的朋友们都知道,华野成立后,粟裕担任了华野代司令以及政委,而许世友却成为了华野其中一个纵队的司令,算是粟裕的下属。

这不免令人唏嘘!

因为当初在红军时期的时候,许世友可是赫赫有名的红军主力——红4军军长,而粟裕当时却比较默默无闻,最高也不过只是红10军团参谋长。

但是革命道路就是这样,你前我后都很正常,粟裕和许世友对此也并无计较。

1947年,国民党军队开始大举进犯沂蒙山区。

粟裕

为了调动国军部队,粟裕并没有选择正面硬刚,而是指挥华野各部队迂回穿插,在各地绕来绕去。

粟裕的操作当然有自己的考量,正面作战没有优势,调动敌军才是最好的安排,粟裕也将此战术戏称为“耍龙灯”。

但这种战术,显然让许世友这种喜欢正面硬刚的猛将非常不适应。

后来有一天,许世友带着9纵走了十几里路,粟裕为了迂回调动,又下令让许世友率部原路返回。

许世友完全不理解这么做的用途,当场就对粟裕发火:

你们只晓得在地图上绕来绕去,当兵靠的是两条腿。

顶撞完粟裕,许世友直接“啪”的一声挂掉了电话,粟裕愣在原地,也是非常的无奈和生气。

许世友

但是这很正常,大家都是为了革命作战,只不过是在战术上意见不同。

粟裕自然不会计较许世友的顶撞,而许世友也是个“傻和尚”,发过火也就忘了,该听还是会听的。

同年6月,为了配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战略目标,毛主席下令指示粟裕带着华野主力转战至鲁西南一带。

粟裕想得非常仔细,主力虽然走了,但是还剩下3个纵队。

于是粟裕向毛主席建议,将剩余的3个纵队组成东线兵团留在山东,谭震林为兵团司令,许世友为兵团副司令。

就这样,许世友在粟裕的提拔之下,直接升级成为了副司令。

但是这时,毛主席建议粟裕可以用许世友替换谭震林。

毛主席

粟裕认真思考了半天,的确,谭震林更适合做政治工作,虽然资历高,但是在后续的表现中的确不佳,好几次都差点延误战机。

于是粟裕又提拔许世友为兵团总司令,全权负责作战工作。

这么一来,许世友连升两级,直接从纵队首长变成了兵团司令。许世友对此也很感激粟裕不计前嫌,粟裕也表示只看能力,不论其他。

如此大气的粟裕,真可谓印证了宰相肚里能撑船这句话啊!

许世友有一些居功自傲

在粟裕提拔完许世友之后,立马投入了作战当中。

经过反复思考,粟裕向中央陈情决定先在中原地区歼灭第五军之后再南下作战,中央同意了粟裕的决策。

粟裕

随后粟裕率领华野外线部队连连胜利,先是沙土集战役,又是豫东战役,前前后后歼敌将近10万余人。

趁此机会,中央命令许世友带着山东内线兵团配合粟裕进行接下来的作战。

于是粟裕下令部队,发起了对胶济线东西两段的作战,经过大规模作战,粟裕成功攻克济宁、兖州等国军重要据点。

这里不得不夸粟裕一句,实在眼光独到!

当时很多人反对粟裕进行大规模作战,但是粟裕看出国军机动兵力已经严重不足,而且国军的部分部队已经不敢独自作战,战斗力强的部队又不在此处,全部被调到了主力兵团当中,

所以粟裕当机立断下令作战,果不其然,作战十分顺利,并没有遇到什么难处。

王耀武

就算在进攻兖州的时候,遇到了些许抵抗,但王耀武能派出来的“精兵强将”,也不过只是吴化文的杂牌军。

可以说,能拿下来兖州等地,的确许世友立了大功,这也让许世友开始有一些居功自傲。

拿下兖州等地,相当于直接切断了济南和外地的联系,于是粟裕与中央开始反复商讨,最后确定下来了攻打济南的计划。

在经过战术决策安排后,粟裕带着华野18万兵力在外面阻拦国民党派出的增援杜聿明;

而许世友这边,则是率领14万人负责攻打济南,主要目的是为了通过打济南从而吸引第五军增援,再将其歼灭之。

在粟裕的安排下,攻城部队分为东西两个兵团,东面兵团以9纵为主力,主要为助攻;西面兵团以10纵为主力,主要为主攻。

粟裕这么安排十分恰当,因为此刻在济南的王耀武也是将守备分为了东西两个部分。

吴化文

东面是中央军为主力,西面是吴化文的96军为主力。

所以粟裕的设想就是一旦打起来,济南唯一的增援一定是空中增援,得靠机场实施,所以华野首先要控制机场。

这么看来,粟裕将西兵团作为主攻,东兵团作为助攻十分合理。

但显然,许世友并不是这么想的。

许世友违抗粟裕命令

粟裕的安排天衣无缝,相关部队也已经到达了各自的进攻位置,但许世友开始“出问题”了。

对于粟裕的安排,许世友提出了自己不同的看法:

第一、攻城兵力略显不足,应该从阻援部队中再抽调部分兵力,加强攻城部队的实力。

第二、东西兵团作战目标不正确,应该以东面兵团作为主攻。

许世友

粟裕理解许世友的想法,这也符合许世友风风火火的性格,就想着一刀切,却不去思考更高更远的作战目标。

粟裕回电许世友,解释了此次作战的决策,不只是攻城,歼灭第五军也是目标之一。

许世友听完粟裕的解释,还是十分不服气。

于是许世友越级华野向中央直接发电,要求更改调整部署,中央回电许世友,明确表示了这是中央军委的决策,不能更改。

可许世友还是不服气,于是当许世友回到前线发起进攻的时候,指示东兵团的主要负责人聂凤智,带领东兵团作为主攻兵团进攻济南城。

擅自将助攻改为主攻,这当然是违反纪律的。

聂凤智

但是我们完全可以理解许世友的做法,这么做是绝对有利于尽快攻克济南,既能减少我军伤亡,也能保留我军更多实力。

但是反言之,这么做直接造成的后果就是,因为攻克济南太快,是完全达不到吸引围歼第五军的作战目标的。

很难评价这么做是对是错,但是济南战役的确打得很响亮。

战后,粟裕对许世友违反命令也并没有多做计较,反而粟裕还在给中央的电报中表扬了许世友的这个做法。

但是中央却并不像粟裕那般好脾性,对此颇有微词。

之后在淮海战役开始前,中央在会议上严厉批评了华野的骄纵之气,说白了,就是批评许世友不听粟裕命令,实在太过自傲骄狂。

粟裕、陈毅

参加此次会议的有陈毅、饶漱石等人,随后会议结束后,饶漱石回到华野传达了这次会议上的批评声。

可能是再怕此类事件发生,于是粟裕在淮海战役开始之前,以战役规模过大为由,请求中央派遣陈毅、邓小平等人统一指挥。

中央也心知肚明,答应了粟裕的这个请求,并且明确了淮海战役总方向由陈毅、邓小平负责,但是前线作战仍由粟裕全权指挥。

但很奇怪的是,在淮海战役打响之后,许世友没有参加此次作战,反而是留在了山东当起了军区司令,解放战争末梢的战役,许世友全未参加。

真实原因我们已经不得知,但大胆假设一下,或许中央是或多或少责怪许世友的违抗命令,从而对其骄纵的惩罚吧。

不过,这就是许世友,就是太着急一根筋了一些。

许世友

至于作战勇猛,怕是任谁都无法批评这位”许和尚“呢!

周总理一句话堵住许世友的不满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表彰在红军时期到解放时期立下战功的将军战士们,1955年的时候,新中国举行了第一次授衔仪式。

在这次授衔仪式中:

授予元帅军衔的有10位;

授予大将军衔的有10位;

授予上将军衔的有55位;

授予中将军衔的有175位;

授予少将军衔的有800位。

粟裕在这次授衔仪式中,被授衔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将,而许世友则是被授衔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上将。

粟裕

在授衔之后,我们不难发现,开国上将之中竟然有一半曾是粟裕的手下。

例如在解放时期,粟裕帐下就有数十位大将:

许世友、张爱萍、陈士渠、宋时轮、钟期光、唐亮、叶飞、宋任穷、韦国清、王建安等等......

就连大将之中有一位都曾是粟裕的部下,他就是张云逸。

由此可见,粟裕大将之首的荣誉是绝对实至名归,甚至可以说,粟裕授衔元帅也是不遑多让的。

不过粟裕一向都淡泊名利,完全不计较授衔的高低。

但是粟裕不计较,可有一位将军偷偷地生气了,相信大家也猜到了,这位”生气“的将军就是许世友。

陈毅、周恩来

许世友对自己仅仅授衔上将颇有微词,稍微有一些委屈,于是许世友便去找周总理陈情,说自己有些委屈,应该授衔大将的。

其实现在看来,许世友没有任何的错,敢说敢做,不满意就说出来,反而可见许世友心胸坦荡,不藏一丝一毫虚假。

周总理自然也知道许世友不是那种邀功之人,但是授衔历经重重决策思考,已经尽量公平公正,怎么能够随便更改呢?

于是周总理对许世友说道:

“粟裕只是大将。”

左一为粟裕

这短短一句话让许世友立刻不吭声了,虽然自己曾经顶撞过粟裕,但是对粟裕的表现以及惊人的能力是非常佩服的。

许世友明白,粟裕是大将,自己怎么敢和粟裕并列呢?所以许世友在此后再也没有对授衔结果表达过意见。

其实在作者眼中看来,很多人都是互相成就的,虽然后世对陈毅和粟裕的组合更为看重,但我认为粟裕和许世友也是一对“欢喜冤家”。

许世友不满粟裕的战术,粟裕却提拔了许世友,得以让许世友更能大展身手,当许世友颇有微词之时,又是粟裕出来镇住了这位悍将。

许世友

一环套一环,不是也很生动有趣吗?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辽... 辽宁吉林黑龙江对外都称东北,江苏弹丸之地,为何偏要分苏南苏北?确实,东三省虽然地域很广,但基本同属一...
原创 为... 【历史】从世界历史来看,世界虽然是大国竞争的世界,大国博弈的世界,而且很多时候还是你死我活的世界。但...
原创 阐... 在明代许仲琳笔下的《封神演义》中,阐教与截教的千年恩怨如同两股激流,在商周鼎革的洪流中碰撞出惊心动魄...
原创 南... 巴拉圭,正式国号巴拉圭共和国,南美洲国家,可能是南美洲最惨、最穷的国家,那是因为距今一百多年前的公元...
原创 大... 引言: 大清灭亡后,那100万清军去了哪里?1987年才被人们发现踪迹 辛亥革命的烽烟硝烟过后,大清...
原创 6... 宋时轮、郑继斯和女儿宋崇实在一起 前言 1967年,宋时轮60岁了,本该幸福的家庭,却出现了变故:这...
原创 崇... 崇祯皇帝是个苦命的人,自从他登基做了皇帝以来就没有消停过,先是斗倒了大太监魏忠贤,之后关外的后金(清...
原创 三...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诸葛亮帮助原本只能寄人篱下的刘备,成就了三分天下的皇图霸业,后来又在刘备...
原创 唐... 《西游记》只要讲的是唐僧取经的事,这是人尽皆知的!但是关于唐僧为什么会去求取真经,除了如来想要发扬佛...
原创 李... 常言道:“英雄不问出处,富贵当思原由”,在古代战乱时期最能体现出英雄的作用,表现好那就是万人之上的皇...
原创 老... 1905年在北京城内拍摄的照片,这是清政府建立的第一支警察部队,不过看他们的队列,这支部队的军纪似乎...
原创 原... 我们通过学习近代的历史,都对日本这个国家有很深的了解,也非常的痛恨日本这个民族, 因为日本曾经向我国...
原创 外... 1990年夏天,外蒙古国杭爱山的一处山崖,两名当地牧民放牧时在山崖凸起的岩石下躲雨。大雨过后,两名牧...
原创 李... 识时务者为俊杰, 古语有云,智者善知进退。 李建成为什么斗不过李世民, 却还迟迟不让出太子之位, 图...
原创 湘... 照片版权归新华社及相关记者所有,著作权归今日头条作者“集影阁”所有。备注也引用于新华社,具有一定历史...
九曲河湿地公园,有这处文物→ 近日 位于两江新区九曲河湿地公园的 抗日名将 于学忠旧居 修缮保护工程正式启动 项目完工后 将成为城...
原创 古... 发配既是流放,是古代针对犯人的一种刑罚,指罪犯被判充军或流放而由差役押解出发。 这种刑罚是很残酷的,...
原创 麦... 前言 麦克阿瑟 ,中国人最为熟知的 美军将领 ,给其准备的外号也是多种多样: 麦跑跑、五星上将、中国...
原创 作... 朱瞻墡是明朝最长寿的藩王,历经6朝,活了70多岁!且素有贤名!是受到礼遇最多最重的藩王之一! 朱高枳...
原创 西... 在西汉历史上曾经诞生过我国古代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项政策,这就是所谓的“平淮均输法”,无论是从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