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粟裕提拔许世友升官,许世友却因一事不满,周总理:粟裕只是大将
迪丽瓦拉
2025-07-06 22:32:37
0

邓小平曾经对张爱萍说过:

“军中有两个人惹不起,你就是其中一个。”

那除了张爱萍,另一个惹不起的是谁呢?

他就是许世友。

说起许世友的脾气到底有多暴?就连毛主席都曾经给许世友道过歉。

为此,许世友不知得罪过多少人,就连战神粟裕也未能幸免。

但是粟裕却没有因此计较,反而还提拔了许世友升官,后来许世友在授衔的时候颇有微词,周总理便将粟裕搬了出来,一句话让许世友哑口无言。

周总理

那到底说了什么呢?许世友又是如何“得罪”粟裕的呢?

今天的简史档案馆就跟大家聊聊粟裕和许世友的故事。

粟裕不计前嫌提拔许世友

说起粟裕,那必然与华东野战军脱不开关系。

相信喜欢历史的朋友们都知道,华野成立后,粟裕担任了华野代司令以及政委,而许世友却成为了华野其中一个纵队的司令,算是粟裕的下属。

这不免令人唏嘘!

因为当初在红军时期的时候,许世友可是赫赫有名的红军主力——红4军军长,而粟裕当时却比较默默无闻,最高也不过只是红10军团参谋长。

但是革命道路就是这样,你前我后都很正常,粟裕和许世友对此也并无计较。

1947年,国民党军队开始大举进犯沂蒙山区。

粟裕

为了调动国军部队,粟裕并没有选择正面硬刚,而是指挥华野各部队迂回穿插,在各地绕来绕去。

粟裕的操作当然有自己的考量,正面作战没有优势,调动敌军才是最好的安排,粟裕也将此战术戏称为“耍龙灯”。

但这种战术,显然让许世友这种喜欢正面硬刚的猛将非常不适应。

后来有一天,许世友带着9纵走了十几里路,粟裕为了迂回调动,又下令让许世友率部原路返回。

许世友完全不理解这么做的用途,当场就对粟裕发火:

你们只晓得在地图上绕来绕去,当兵靠的是两条腿。

顶撞完粟裕,许世友直接“啪”的一声挂掉了电话,粟裕愣在原地,也是非常的无奈和生气。

许世友

但是这很正常,大家都是为了革命作战,只不过是在战术上意见不同。

粟裕自然不会计较许世友的顶撞,而许世友也是个“傻和尚”,发过火也就忘了,该听还是会听的。

同年6月,为了配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战略目标,毛主席下令指示粟裕带着华野主力转战至鲁西南一带。

粟裕想得非常仔细,主力虽然走了,但是还剩下3个纵队。

于是粟裕向毛主席建议,将剩余的3个纵队组成东线兵团留在山东,谭震林为兵团司令,许世友为兵团副司令。

就这样,许世友在粟裕的提拔之下,直接升级成为了副司令。

但是这时,毛主席建议粟裕可以用许世友替换谭震林。

毛主席

粟裕认真思考了半天,的确,谭震林更适合做政治工作,虽然资历高,但是在后续的表现中的确不佳,好几次都差点延误战机。

于是粟裕又提拔许世友为兵团总司令,全权负责作战工作。

这么一来,许世友连升两级,直接从纵队首长变成了兵团司令。许世友对此也很感激粟裕不计前嫌,粟裕也表示只看能力,不论其他。

如此大气的粟裕,真可谓印证了宰相肚里能撑船这句话啊!

许世友有一些居功自傲

在粟裕提拔完许世友之后,立马投入了作战当中。

经过反复思考,粟裕向中央陈情决定先在中原地区歼灭第五军之后再南下作战,中央同意了粟裕的决策。

粟裕

随后粟裕率领华野外线部队连连胜利,先是沙土集战役,又是豫东战役,前前后后歼敌将近10万余人。

趁此机会,中央命令许世友带着山东内线兵团配合粟裕进行接下来的作战。

于是粟裕下令部队,发起了对胶济线东西两段的作战,经过大规模作战,粟裕成功攻克济宁、兖州等国军重要据点。

这里不得不夸粟裕一句,实在眼光独到!

当时很多人反对粟裕进行大规模作战,但是粟裕看出国军机动兵力已经严重不足,而且国军的部分部队已经不敢独自作战,战斗力强的部队又不在此处,全部被调到了主力兵团当中,

所以粟裕当机立断下令作战,果不其然,作战十分顺利,并没有遇到什么难处。

王耀武

就算在进攻兖州的时候,遇到了些许抵抗,但王耀武能派出来的“精兵强将”,也不过只是吴化文的杂牌军。

可以说,能拿下来兖州等地,的确许世友立了大功,这也让许世友开始有一些居功自傲。

拿下兖州等地,相当于直接切断了济南和外地的联系,于是粟裕与中央开始反复商讨,最后确定下来了攻打济南的计划。

在经过战术决策安排后,粟裕带着华野18万兵力在外面阻拦国民党派出的增援杜聿明;

而许世友这边,则是率领14万人负责攻打济南,主要目的是为了通过打济南从而吸引第五军增援,再将其歼灭之。

在粟裕的安排下,攻城部队分为东西两个兵团,东面兵团以9纵为主力,主要为助攻;西面兵团以10纵为主力,主要为主攻。

粟裕这么安排十分恰当,因为此刻在济南的王耀武也是将守备分为了东西两个部分。

吴化文

东面是中央军为主力,西面是吴化文的96军为主力。

所以粟裕的设想就是一旦打起来,济南唯一的增援一定是空中增援,得靠机场实施,所以华野首先要控制机场。

这么看来,粟裕将西兵团作为主攻,东兵团作为助攻十分合理。

但显然,许世友并不是这么想的。

许世友违抗粟裕命令

粟裕的安排天衣无缝,相关部队也已经到达了各自的进攻位置,但许世友开始“出问题”了。

对于粟裕的安排,许世友提出了自己不同的看法:

第一、攻城兵力略显不足,应该从阻援部队中再抽调部分兵力,加强攻城部队的实力。

第二、东西兵团作战目标不正确,应该以东面兵团作为主攻。

许世友

粟裕理解许世友的想法,这也符合许世友风风火火的性格,就想着一刀切,却不去思考更高更远的作战目标。

粟裕回电许世友,解释了此次作战的决策,不只是攻城,歼灭第五军也是目标之一。

许世友听完粟裕的解释,还是十分不服气。

于是许世友越级华野向中央直接发电,要求更改调整部署,中央回电许世友,明确表示了这是中央军委的决策,不能更改。

可许世友还是不服气,于是当许世友回到前线发起进攻的时候,指示东兵团的主要负责人聂凤智,带领东兵团作为主攻兵团进攻济南城。

擅自将助攻改为主攻,这当然是违反纪律的。

聂凤智

但是我们完全可以理解许世友的做法,这么做是绝对有利于尽快攻克济南,既能减少我军伤亡,也能保留我军更多实力。

但是反言之,这么做直接造成的后果就是,因为攻克济南太快,是完全达不到吸引围歼第五军的作战目标的。

很难评价这么做是对是错,但是济南战役的确打得很响亮。

战后,粟裕对许世友违反命令也并没有多做计较,反而粟裕还在给中央的电报中表扬了许世友的这个做法。

但是中央却并不像粟裕那般好脾性,对此颇有微词。

之后在淮海战役开始前,中央在会议上严厉批评了华野的骄纵之气,说白了,就是批评许世友不听粟裕命令,实在太过自傲骄狂。

粟裕、陈毅

参加此次会议的有陈毅、饶漱石等人,随后会议结束后,饶漱石回到华野传达了这次会议上的批评声。

可能是再怕此类事件发生,于是粟裕在淮海战役开始之前,以战役规模过大为由,请求中央派遣陈毅、邓小平等人统一指挥。

中央也心知肚明,答应了粟裕的这个请求,并且明确了淮海战役总方向由陈毅、邓小平负责,但是前线作战仍由粟裕全权指挥。

但很奇怪的是,在淮海战役打响之后,许世友没有参加此次作战,反而是留在了山东当起了军区司令,解放战争末梢的战役,许世友全未参加。

真实原因我们已经不得知,但大胆假设一下,或许中央是或多或少责怪许世友的违抗命令,从而对其骄纵的惩罚吧。

不过,这就是许世友,就是太着急一根筋了一些。

许世友

至于作战勇猛,怕是任谁都无法批评这位”许和尚“呢!

周总理一句话堵住许世友的不满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表彰在红军时期到解放时期立下战功的将军战士们,1955年的时候,新中国举行了第一次授衔仪式。

在这次授衔仪式中:

授予元帅军衔的有10位;

授予大将军衔的有10位;

授予上将军衔的有55位;

授予中将军衔的有175位;

授予少将军衔的有800位。

粟裕在这次授衔仪式中,被授衔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将,而许世友则是被授衔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上将。

粟裕

在授衔之后,我们不难发现,开国上将之中竟然有一半曾是粟裕的手下。

例如在解放时期,粟裕帐下就有数十位大将:

许世友、张爱萍、陈士渠、宋时轮、钟期光、唐亮、叶飞、宋任穷、韦国清、王建安等等......

就连大将之中有一位都曾是粟裕的部下,他就是张云逸。

由此可见,粟裕大将之首的荣誉是绝对实至名归,甚至可以说,粟裕授衔元帅也是不遑多让的。

不过粟裕一向都淡泊名利,完全不计较授衔的高低。

但是粟裕不计较,可有一位将军偷偷地生气了,相信大家也猜到了,这位”生气“的将军就是许世友。

陈毅、周恩来

许世友对自己仅仅授衔上将颇有微词,稍微有一些委屈,于是许世友便去找周总理陈情,说自己有些委屈,应该授衔大将的。

其实现在看来,许世友没有任何的错,敢说敢做,不满意就说出来,反而可见许世友心胸坦荡,不藏一丝一毫虚假。

周总理自然也知道许世友不是那种邀功之人,但是授衔历经重重决策思考,已经尽量公平公正,怎么能够随便更改呢?

于是周总理对许世友说道:

“粟裕只是大将。”

左一为粟裕

这短短一句话让许世友立刻不吭声了,虽然自己曾经顶撞过粟裕,但是对粟裕的表现以及惊人的能力是非常佩服的。

许世友明白,粟裕是大将,自己怎么敢和粟裕并列呢?所以许世友在此后再也没有对授衔结果表达过意见。

其实在作者眼中看来,很多人都是互相成就的,虽然后世对陈毅和粟裕的组合更为看重,但我认为粟裕和许世友也是一对“欢喜冤家”。

许世友不满粟裕的战术,粟裕却提拔了许世友,得以让许世友更能大展身手,当许世友颇有微词之时,又是粟裕出来镇住了这位悍将。

许世友

一环套一环,不是也很生动有趣吗?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宋... 在中国古代,皇帝作为天子,君临天下,为而他的正妻,也就是皇后,也非常重要,她担负着母仪天下的责任。按...
原创 日... 01. 这是日军陆战史上最荒唐的一场败仗,10万日军出征印度,最终7万人横尸荒野。可笑的是,大半日军...
原创 回... 疾病,或许是人类面对的最大困难。 无论一个人多么富有,多么乐观,但凡患了疾病,失去健康,再坚强的人,...
原创 别... 今天继续给大家介绍晚清老照片的故事。 第一张照片:青楼女子 这是一张令人无比悲伤的照片。照片中,一个...
原创 李... 50年代,李仙洲在功德林中反思自己在莱芜战役中为何败得如此惨,竟然在一夜之间被解放军抓了6万多俘虏?...
原创 灭... 在日本侵略者众多灭绝人性的暴行中,“731”细菌部队可以说是最为灭绝人性的代表。相比较“731”细菌...
原创 此... 导读:北府兵—有一个好的将领多么重要,谢安之侄谢玄被誉为谢家的芝兰玉树,统帅北府兵在公元379年的淮...
原创 足... 世界各国基本上都经历了封建统治,封建社会是社会发展必经的阶段,只是经历的时间长短不同。在社会变革中,...
原创 对... 意大利是位于欧洲南部,亚平宁半岛上的主要国家。作为罗马帝国的发源地,意大利在罗马帝国崩溃之后,在东哥...
原创 徐... 引言:1982年5月,徐向前与李先念相约看望老战友詹才芳 。然而,到了当天,徐向前却告诉李先念:“不...
原创 毛... 1949年,毛主席应邀访问苏联。两国领导人在会议进行到一半时,斯大林突然话锋一转告了一状: “你手下...
原创 梁... 读过《水浒传》的人都知道,梁山泊共有过三任总寨主,分别是王伦、晁盖和宋江。王伦虽然读过一些书,却没有...
原创 不... 由于中国历史上继承皇位的皇帝掌握最好的教育资源,因此就算是昏君,但皇帝的文化水平一般来说都是不错,像...
原创 她... 1883年,50岁的慈禧正试穿工匠定做的华服,她看着镜子中的自己问宫女:“我漂亮吗?”突然门口传了一...
原创 漂... 今年,随着全球经济的周期性萎缩,所有的制造业大国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大量的产能过剩导致了制造业举步维...
原创 从... 由于种种原因,唐高宗被刻画成了怕老婆的形象,甚至被描述成了傀儡皇帝。 但事实上,有能力批评宰相的傀儡...
原创 古... 古代有许多著名将领,其中霍去病和卫青在汉朝初年的战役中立下了显赫的战功,他们的威名甚至让敌人闻风丧胆...
非洲人怎么看华人? 中国人吃苦耐劳 这是非洲人对咱们的第一个印象,中国人不管在非洲搞工程还是经商,他们几乎都没有周末...
原创 刘... 刘璋是东汉末年的益州牧,其父刘焉为有着宗室之狼称谓的野心家。作为设立州牧制度的倡议者,刘焉可以说是汉...
原创 孝... 若问你:大清这么多皇帝、皇后、名臣,你会首先想到谁? 若是皇帝,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乾隆,因为他是整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