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努尔哈赤时期满清的火器:不仅有各类火炮,而且还有三眼火铳
迪丽瓦拉
2025-07-07 08:03:07
0

必须要强调一点:满清政权在中国火药武器的发展历史上那是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虽然不是啥积极影响,但我觉得以后还是不要说什么“明朝重火器,满清重骑射”之类的话了,虽然说满清政权对于火器的态度肯定是有问题的,但是很明显并不在“没有认识到火器威力”这一方面。

实际上早在努尔哈赤时期,后金势力就注意收集各类的火器,比如“十三日,牛庄之人缴来甲二百副,弓二百张、箭及药箭一千枝,大炮弹三千发、小炮弹五斗,钢铁五十斤。”炮弹有3000发,说明在攻克一系列的明朝城镇之后,后金的火器部队已经有相当的规模,这也是很正常的,毕竟努尔哈赤在造反之前是明朝军队的一部分,不可能认识不到火器的威力。

《满文老档》留下来的一系列记载,可以让我们窥见早期清军的火器装备水平“初六日,汗谕曰:“著汉官管四千人者,以二百人充兵,其一百兵,配以大炮十门,长铳有八十只,另一百兵,听尔调遣。”100兵配大炮十门,长铳有80只,这种所谓的长铳很明显是一种单兵火器,可能是一种火门枪。

“管三千人者,以一百五十人充兵,配以大炮八门,长铳有五十四只,另七十五人,听尔调遣。管二千人者,以一百人充兵,配以大炮五门,长铳四十只,另五十人,听尔调遣。诸申官管二千七百人者,以一百三十五人充兵,其六十七人,配以大炮六门,长铳四十五只,另六十七人,听尔调遣。管一千七百人者,以八十五人充兵之,其四十四人,配以大炮四门,长铳三十六只而另四十一人,听尔调遣。管一千人者,以五十人充兵,其二十五人,配以大炮二门,长铳二十只,另二十五人,听尔调遣,管五百人者,则以二十五人充兵,其十人,配以大炮一门,长铳八只,另十五人,听尔调遣。”不难看出,后金的火器装备率还是相当可以的,要知道此时还是努尔哈赤时期。

“ 四月初一日,汗降书谕曰:“著每牛录遣甲兵百人,以十人为白巴牙喇,携炮二门,枪三枝;再将九十甲兵分之,其四十甲兵为红巴牙喇、携炮十门、枪二十枝,又十人,携盾车二辆、水壶二个。黑营(汉人部队)五十人,携炮十门、枪二十枝,又二十人携盾车二辆、梯一架、凿子二把、锛子二把、钓钩二个、镰刀二把、斧二把、席四领、叉二把、连夹棍一根、水壶二个及一月用之木炭、绵甲十五副。每一甲喇携大炮二门。”一个牛录300到400人,出100人,但这100个人里面选十个白巴牙喇,带两门炮,三支火枪,剩下90个人,其中有40个人为红巴牙喇,有炮十门,火枪20支,外加两门盾车。也就是说,一个牛录拥有12门火炮,20余只火枪,轻火器的装备率连10%都做不到,当然,这毕竟是清早期。

早期后金军装备的火器,除了各式火炮以及“长铳”之外,还有三眼火铳“初四日,汗降书曰:“著各旗之三游击,由一游击在旗备办大炮。一炮配马二匹,委人管理。其馀人中,选可佩弓之壮者,令其佩弓。其不能佩弓之人,悉令执三孔炮及铳枪。”所谓的三孔炮,就是三眼火铳。

到了皇太极时期,随着越来越多的火器落入后金军之手,以及大量的明朝军人被迫或者自愿投奔到后金一方,后金军已经可以用重型火器来摧毁明朝的防御工事,比如大凌河战役期间“我汉军炮攻城东面之台、台俱毁,台上六人中炮死,其馀明兵遂弃台夜遁。我兵追及尽歼之,生擒一人。”当然,明朝的火炮也不是吃素的“。攻该台时,朱参将中炮死。”

这种火炮暴力拆除明军墩台的记录在《满文老档》之中有很多“以红衣炮击城西南隅一台,穿一垛墙,击毙一人。明台兵大惧,遂降。内有兵二十八人,即付王总兵官养之。遂列车盾於其台下,以红衣炮、大将军炮攻城之南面,击毁其垛墙城部板二。四台人来降,命免徭役,加以豢养,并给劄付。”

“是日,大贝勒济尔哈朗台吉、额尔克楚虎尔,率四旗所有护军、在营每牛录甲兵二人、每旗大臣一员、携红衣炮一、大将军、将军炮二十,往攻抢掠马驼之明军台。时围台发炮,焚台用围房舍百馀间,於囊下获驼七、马二十七。诸贝勒留兵还营。十七日夜,台内明兵近六十人冲出,备御刘哈击败之。杀其九人,生擒一人,讯之,答曰:“近三十人中炮身死。”明军忍受不了后金军的炮火,被迫出台迎战,结果被杀九人,一人被俘,之前已有30余人被炮打死。

“十二日,于子章台主参将王景降。携来男丁二百三十九名、妇孺三百三十九口、马三十骡九、驴十四、牛十四。参将王景被引见汗。汗赐貂皮及貂皮帽,命服之。以红衣炮及大将军炮攻该台三日,击坏墙垛,中炮死者五十七人。”三天之内被炮击死者有57人。

“十四日,陈兴堡台把总祖邦杰来降。汗赐缎袍一,并遣往该台招降。台人不降,且曰:尔欲降则降,我等不降等语,掷石不容进。我军遂以火炮击之,尽被火焚死。归降男丁三十四名、妇孺十一口,获牛四、驴十三,即付马总兵官养之。”这个墩台守军还是挺有骨气,把总祖邦杰都投降了,其他守军拒不投降,但是还是在后金军的炮击之下屈服了。

但是请注意啊,这里只是几个墩台而已,用密集的火力收拾掉几个墩台,这并不能代表后金军的火力水平超越了明朝军队,在松锦大战之中,明军火器依然还是让多尔衮发出了“神器实为凶险!”的感叹,直至崇祯末年,大明辽东版图尽失,大量的重型火炮落入清军的手中,同时清军还拥有大量的极富经验的前明军炮手,也就是说在之后的入关战争之中,南明政权以及大西大顺政权在火炮方面将处于劣势,比如,清军攻打潼关期间“贼众(大顺军)凿重壕立坚壁。截我进师之路于是举红衣炮攻之贼众震恐。我军相继冲入。诛斩无算。”击败刘泽清部南明军队“梅勒章京康喀赖、同游击范炳吉天相等率兵渡清河列营相距。以炮击败敌舰复遣都司楚进功、率步兵六百人拒黄河北岸。鸣炮相应又分兵两路。”

所以我们可以看出,从16、17世纪开始,火药武器开始逐渐具备了决定战争之胜负的能力(再比如郑成功轰击热兰遮城堡),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此时均是如此。战争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清... 前言 在清朝的官场体系中,官位品级分明,一品、二品的差距本应明确。然而,这个官场规则似乎在一些职位上...
原创 新... 这是一则发生在抗战时期的真实故事,讲述了在1941年皖南事变后,江南敌后抗日的部队整编为新四军第6师...
原创 周... “我准备辞去职务了”伟人曾经当着赫鲁晓夫的面这样说到。 对此,赫鲁晓夫小心翼翼的问道“有接班人吗?”...
原创 俄... 持续三年的俄乌血战,不仅深刻地改变了欧洲的地缘政治格局,也将对全球的战略均衡产生深远影响。 这场旷日...
为何睢阳的得失,成为安史之乱的... 755年(唐玄宗天宝十四年)东平郡王,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在范阳(今河北省涿州市)起兵...
原创 南... 南北分治:尉迟运守宫平乱,宇文邕出兵灭齐 这消息传入周廷,周主宇文邕乃谋伐齐,亲临射宫阅军讲武,且...
原创 朱... 在明朝洪武年间,皇帝朱元璋以其果断和严厉著称。不论是谁,一旦触犯了法律,都会受到应有的惩罚,即使是皇...
原创 她...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内政局处于一个相对混乱的状态,不少的人都趁此机会爬上了高位,其中不乏一些投机分子...
原创 皖... 新四军的存在,对于蒋介石来说,始终是心中的痛。蒋介石痛恨有这么强大的一支不是他领导的队伍在他的统治区...
原创 成... 历史上充斥着一些强大的军队,它们以无与伦比的战绩和惊人的勇气闻名于世。其中,秦军、太平军以及成吉思汗...
原创 8... 80岁老太,在博物馆看到一个破旧的针线包,对大家说:这是我的 博物馆珍藏的都是过去的东西,除了价值连...
原创 史... 杜甫有诗句说的好:“煌煌太宗业,树立甚宏达。”不必说我们后世人了,看来就是唐代自己人也把唐太宗李世民...
原创 毛... 毛主席纪念堂选址 毛主席纪念堂为什么建在天安门广场?从选址、设计到建造,每一处的精心设计都有特别的意...
原创 鬼... 学得一身本事的鬼谷子最开始并没有当隐士,而是选择了入世做官。那么他做的什么官呢,级别如何呢?据相关史...
原创 儒... 前言 汉武大帝盛世,百家争鸣,儒道法墨各显神通,谁主沉浮?“儒墨之争,二千余年,究竟孰优孰劣?”这句...
原创 是... (王潮 形象) 五代十国时,福建地区的初代军阀和开拓者,是王潮。 王潮把福建基本平定之后,病逝,权力...
原创 德... 1991年6月,德国议会在两德统一后举行了一场重要的投票,338票赞成将首都设在柏林,而320票反对...
原创 为... 引言 熟悉近代史的人都绕不开这样两个命题,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一个作为旧式农民起义的高峰,一个作...
原创 1... 二战之后,苏联的国际地位迅速提高,各方面都可以与美国相抗衡。所以战争结束不久,两国就“不宣而战”,悄...
原创 长... 提到“长征”一词,人们心中最先浮现出的场景,可能大部分都是红军战士们拖着疲惫的身躯爬雪山过草地。 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