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努尔哈赤时期满清的火器:不仅有各类火炮,而且还有三眼火铳
迪丽瓦拉
2025-07-07 08:03:07
0

必须要强调一点:满清政权在中国火药武器的发展历史上那是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虽然不是啥积极影响,但我觉得以后还是不要说什么“明朝重火器,满清重骑射”之类的话了,虽然说满清政权对于火器的态度肯定是有问题的,但是很明显并不在“没有认识到火器威力”这一方面。

实际上早在努尔哈赤时期,后金势力就注意收集各类的火器,比如“十三日,牛庄之人缴来甲二百副,弓二百张、箭及药箭一千枝,大炮弹三千发、小炮弹五斗,钢铁五十斤。”炮弹有3000发,说明在攻克一系列的明朝城镇之后,后金的火器部队已经有相当的规模,这也是很正常的,毕竟努尔哈赤在造反之前是明朝军队的一部分,不可能认识不到火器的威力。

《满文老档》留下来的一系列记载,可以让我们窥见早期清军的火器装备水平“初六日,汗谕曰:“著汉官管四千人者,以二百人充兵,其一百兵,配以大炮十门,长铳有八十只,另一百兵,听尔调遣。”100兵配大炮十门,长铳有80只,这种所谓的长铳很明显是一种单兵火器,可能是一种火门枪。

“管三千人者,以一百五十人充兵,配以大炮八门,长铳有五十四只,另七十五人,听尔调遣。管二千人者,以一百人充兵,配以大炮五门,长铳四十只,另五十人,听尔调遣。诸申官管二千七百人者,以一百三十五人充兵,其六十七人,配以大炮六门,长铳四十五只,另六十七人,听尔调遣。管一千七百人者,以八十五人充兵之,其四十四人,配以大炮四门,长铳三十六只而另四十一人,听尔调遣。管一千人者,以五十人充兵,其二十五人,配以大炮二门,长铳二十只,另二十五人,听尔调遣,管五百人者,则以二十五人充兵,其十人,配以大炮一门,长铳八只,另十五人,听尔调遣。”不难看出,后金的火器装备率还是相当可以的,要知道此时还是努尔哈赤时期。

“ 四月初一日,汗降书谕曰:“著每牛录遣甲兵百人,以十人为白巴牙喇,携炮二门,枪三枝;再将九十甲兵分之,其四十甲兵为红巴牙喇、携炮十门、枪二十枝,又十人,携盾车二辆、水壶二个。黑营(汉人部队)五十人,携炮十门、枪二十枝,又二十人携盾车二辆、梯一架、凿子二把、锛子二把、钓钩二个、镰刀二把、斧二把、席四领、叉二把、连夹棍一根、水壶二个及一月用之木炭、绵甲十五副。每一甲喇携大炮二门。”一个牛录300到400人,出100人,但这100个人里面选十个白巴牙喇,带两门炮,三支火枪,剩下90个人,其中有40个人为红巴牙喇,有炮十门,火枪20支,外加两门盾车。也就是说,一个牛录拥有12门火炮,20余只火枪,轻火器的装备率连10%都做不到,当然,这毕竟是清早期。

早期后金军装备的火器,除了各式火炮以及“长铳”之外,还有三眼火铳“初四日,汗降书曰:“著各旗之三游击,由一游击在旗备办大炮。一炮配马二匹,委人管理。其馀人中,选可佩弓之壮者,令其佩弓。其不能佩弓之人,悉令执三孔炮及铳枪。”所谓的三孔炮,就是三眼火铳。

到了皇太极时期,随着越来越多的火器落入后金军之手,以及大量的明朝军人被迫或者自愿投奔到后金一方,后金军已经可以用重型火器来摧毁明朝的防御工事,比如大凌河战役期间“我汉军炮攻城东面之台、台俱毁,台上六人中炮死,其馀明兵遂弃台夜遁。我兵追及尽歼之,生擒一人。”当然,明朝的火炮也不是吃素的“。攻该台时,朱参将中炮死。”

这种火炮暴力拆除明军墩台的记录在《满文老档》之中有很多“以红衣炮击城西南隅一台,穿一垛墙,击毙一人。明台兵大惧,遂降。内有兵二十八人,即付王总兵官养之。遂列车盾於其台下,以红衣炮、大将军炮攻城之南面,击毁其垛墙城部板二。四台人来降,命免徭役,加以豢养,并给劄付。”

“是日,大贝勒济尔哈朗台吉、额尔克楚虎尔,率四旗所有护军、在营每牛录甲兵二人、每旗大臣一员、携红衣炮一、大将军、将军炮二十,往攻抢掠马驼之明军台。时围台发炮,焚台用围房舍百馀间,於囊下获驼七、马二十七。诸贝勒留兵还营。十七日夜,台内明兵近六十人冲出,备御刘哈击败之。杀其九人,生擒一人,讯之,答曰:“近三十人中炮身死。”明军忍受不了后金军的炮火,被迫出台迎战,结果被杀九人,一人被俘,之前已有30余人被炮打死。

“十二日,于子章台主参将王景降。携来男丁二百三十九名、妇孺三百三十九口、马三十骡九、驴十四、牛十四。参将王景被引见汗。汗赐貂皮及貂皮帽,命服之。以红衣炮及大将军炮攻该台三日,击坏墙垛,中炮死者五十七人。”三天之内被炮击死者有57人。

“十四日,陈兴堡台把总祖邦杰来降。汗赐缎袍一,并遣往该台招降。台人不降,且曰:尔欲降则降,我等不降等语,掷石不容进。我军遂以火炮击之,尽被火焚死。归降男丁三十四名、妇孺十一口,获牛四、驴十三,即付马总兵官养之。”这个墩台守军还是挺有骨气,把总祖邦杰都投降了,其他守军拒不投降,但是还是在后金军的炮击之下屈服了。

但是请注意啊,这里只是几个墩台而已,用密集的火力收拾掉几个墩台,这并不能代表后金军的火力水平超越了明朝军队,在松锦大战之中,明军火器依然还是让多尔衮发出了“神器实为凶险!”的感叹,直至崇祯末年,大明辽东版图尽失,大量的重型火炮落入清军的手中,同时清军还拥有大量的极富经验的前明军炮手,也就是说在之后的入关战争之中,南明政权以及大西大顺政权在火炮方面将处于劣势,比如,清军攻打潼关期间“贼众(大顺军)凿重壕立坚壁。截我进师之路于是举红衣炮攻之贼众震恐。我军相继冲入。诛斩无算。”击败刘泽清部南明军队“梅勒章京康喀赖、同游击范炳吉天相等率兵渡清河列营相距。以炮击败敌舰复遣都司楚进功、率步兵六百人拒黄河北岸。鸣炮相应又分兵两路。”

所以我们可以看出,从16、17世纪开始,火药武器开始逐渐具备了决定战争之胜负的能力(再比如郑成功轰击热兰遮城堡),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此时均是如此。战争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中... 提到晚清,不知道多少中国人都会扼腕痛惜,据统计,满清政府一共签订了1356条不平等条约内容,光我们比...
原创 曹... 剑,是一种历史非常悠久的古兵器,被称为“短兵之祖”。剑的创始具体年代难于考证,《广黄帝本行纪》记载,...
明朝“内阁”是怎么来的,真的比... 全文共3284字 | 阅读需11分钟 在很多人眼中,明朝似乎是一个非常奇特的朝代。明代君主似乎全是“...
原创 魏... 熟悉三国的朋友都知道,整部《三国演义》有这几大看点,一是枭雄们的纵横捭阖,二是谋臣们的运筹帷幄,三是...
原创 为... 导读:关于《隆中对》的从三分天下到汉室可兴的两步走,按照小编的粗浅理解隆中对就是个三分天下计。而一统...
原创 豫... 【开国中将张国华40】 1948年初,随着我野战军及蒋军部署的再次调整,豫皖苏中心区已无蒋军的正规...
原创 钱... 人生一征途耳,其长百年,我已走过十之七八回首前尘,历历在目,崎岖多于平坦,忽深谷,忽洪涛,幸赖桥梁以...
原创 原... 1279年正月,海风呼啸,波涛汹涌,南宋王朝在南海之滨悲壮地走到了最后一刻。 这时候的南宋,孤军被困...
原创 白... 历史如果有黑白之分,那么必定会有灰色存在。 这黑白灰就是社会主旋律,也是为人的三重境界,黑色属于潜规...
原创 诸... 读三国演义,许多人都把姜维当成了诸葛亮的接班人。这个印象并不准确。诚然,姜维一直深得诸葛亮赏识。不过...
淮安区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27... 为深切缅怀周恩来总理的丰功伟绩,传承和弘扬周恩来总理崇高风范,3月2日,由淮安区教育体育局、淮安区周...
马家窑文化聚落:5000年前黄... 甘肃省临洮县寺洼遗址马家窑文化聚落,展现了5000年前黄河上游腹地,早期社会的发展水平和文明化程度;...
原创 赵... 尽管罗贯中将“赵云大战长坂坡”塑造的无比成功,让人看了之后热血沸腾,但依然难以改变一个事实,就是这并...
原创 蒋... 蒋手下王牌军军长,被我军俘获后,长叹一声:后悔不听此人一言! 文/无计读史 老祖宗常常用这句话来教导...
原创 岳... 岳飞作为中国古代一个著名的悲情英雄,有很多经典的名言流传,像“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是用来激励...
蒙古帝国的宗教是什么? 汗腾格里山,位于中国-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边境的天山山脉。高度:6995米(22949英尺)。它...
斯拉夫人的千年裂痕:为何同源同... 在欧洲文明的长卷中,斯拉夫人如同一支未曾合奏的交响曲,虽血脉相连,却始终散落为东、西、南三支,在历史...
从康熙朝至道光朝,国库存银的最... 中国古代有好多封建王朝,其中康乾盛世是最有名的,而且时间最长。那啥叫盛世呢?说白了,就是国家得统一、...
原创 欧... 在布鲁塞尔欧盟总部的大理石走廊里,官员们正为俄乌冲突的天然气配给方案吵得面红耳赤;与此同时,深圳大疆...
原创 蜀... 蜀国有多强?看过就知道了,却因刘备一个鲁莽行为,耗尽国力而亡 说起英雄豪杰,人们可能都会想到三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