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南北分治:高湛禅位皇太子,陈廷内部起风云
迪丽瓦拉
2025-07-07 08:32:56
0

南北分治:高湛禅位皇太子,陈廷内部起风云

当时,齐廷有一个著作郎,姓祖名珽,有才无行,尝为齐高祖功曹,因宴窃得金叵罗(酒器名)为所察觉,又坐诈盗官粟三千石,鞭配甲坊。齐显祖高洋爱祖珽才具,复召为秘书丞,祖珽又萌故智,坐赃当绞,高洋加恩免刑,且仍令直中书省,他见高湛势力日盛,有意逢迎,因赍胡桃油入献,且拱手语高湛道:“殿下有非常骨相,后必大贵。”高湛尚为长广王,不禁色喜道:“若果得此,亦当与兄同安乐!”祖珽拜谢而出,及高湛入嗣位,思践前约,即擢祖珽为中书侍郎,旋迁任散骑常侍,与和士开朋比为奸,尝私语和士开道:“如君宠幸,古今无比,但宫车若一日宴驾,试问君如何克终?”似为和士开耽忧,实是为己设法。和士开被他一说,惹得愁容满面,亟向祖珽商量计策。祖珽徐徐答道:“何不入启主上,但言文襄、文宣、孝昭诸子,均不得嗣立为君,今宜令皇太子早践大位,先定君臣名分,自可无虞。此计若成,中宫少主,必皆感君,君可从此安枕了!”恐他难必。和士开道:“计非不善,惟主上年未逾壮,遽请他禅位太子恐未必准议。”祖珽又道:“君先婉白主上,再由祖珽上书详论,不患不从。”和士开许诺,适值彗星出现,太史谓应除旧布新,祖珽即乘间上言,谓陛下虽为天子,未为极贵,宜传位东宫,上应天道,且援魏主元弘禅位故事,作为引证。高湛得书未决,再经和士开从旁怂恿方才定议,遂于河清四年(公元565年)孟夏,使太宰段韶,奉皇帝玺绶,禅位太子高纬。高纬在晋阳宫即位,改元天统。册妃斛律氏为皇后,就是斛律光的次女。王公大臣遂上高湛尊号为太上皇帝,军国大事,仍然启闻。使黄门侍郎冯子琮,尚书左丞胡长粲辅导少主,专掌敷奏。冯子琮系胡后妹夫,故得邀宠眷,祖珽拜秘书监,加开府仪同三司,大蒙亲信,见重二宫。

这齐主高湛年方二十九岁,春秋虽盛,精力不加,平时居住荒耽酒色,凡故宫嫔御,稍有姿色,多半被污,旦旦伐性,遂害得神志昏迷。此次禅位,也是乐得卸肩,再想高居深宫,享那一、二十年的艳福。怎奈人有千算,天教一算,高湛做了太上皇,反连年多病,就要长辞人世了。和士开、祖珽二人之所以着急,想亦由此。惟高湛距死期尚有三年,那陈主陈蒨却寿数将终,勉强延挨了一年,竟尔去世。

先是陈朝安成王陈顼,自周还陈,受官侍中,兼中书监,寻且都督扬、南徐、东扬、南豫、北江诸军事,威权日盛,势倾朝野。御史中丞徐陵独上书纠劾,陈主陈蒨免陈顼侍中,唯仍领扬州刺史。会值天嘉六年(公元565年)冬季,天旱不雨,直至次年仲春亢阳如故,陈主亦常患不适,乃改天嘉七年为天康元年,颁诏大赦,冀迓天府。到了孟夏,彼苍却已降甘霖,御体反更加委顿,安成王陈顼,尚书孔奂,仆射到仲举等,入侍医药,陈主已病不能兴,默念太子陈伯宗柔弱,未堪为嗣,乃顾语陈顼道:“我欲遵周泰伯故事,汝意以为何如?”陈顼闻言惶遽,拜泣固辞。何必做作?陈主又语孔奂等道:“今三方鼎峙,四海事重,应立长君,卿等可遵朕意。”孔奂流涕答道:“皇太子圣德日跻,安成王足为周旦,若无故废立,臣不敢奉诏!”无非一时献谀。陈主叹道:“卿可谓古之遗直了。”遂命孔奂为太子詹事,且进陈顼为司空尚书令。

未几,陈主遂殂,遗诏令太子陈伯宗嗣位。总计陈主陈蒨在位七年,改元二次,享年四十有五,史家称他明察俭约,宵旰勤劳,往往刺取外事,即夕判决,每令鸡人伺漏,传递更签,令掷阶上有声,谓借此足唤起睡梦。但谋杀衡阳王陈昌,骤立次子陈伯茂为始兴王,无非欲为子孙计。偏是私心益甚,后嗣益不能久长。

且说陈太子陈伯宗即位太极前殿,大赦天下,追谥皇考为文皇帝,庙号世祖。尊皇太后章氏为太皇太后,皇后沈氏为皇太后,立妃王氏为皇后,皇子陈至泽为太子。进皇叔安成王陈顼为司徒,录尚书事兼督中外军务。其余文武百官,俱各进阶。越年,改元光大,中书舍人刘师知,与仆射刘仲举等,同受遗诏辅政,常在禁中参决庶事。安成王陈顼位隆望重,入居尚书省,为刘师知等所忌,密与尚书左丞王暹等通谋,拟迁陈顼出外。东宫舍人殷不佞素来浮躁,亦预闻刘师知密议,遂驰语陈顼道:“有敕传出,谓四方无事,王可迁居东府,经理州务。”陈顼闻言将出,记室毛喜入白道:“陈有天下,为日尚浅,国祸荐臻,中外危惧。太后深维至计,召王入省,共康庶绩,今日所言,必非太后本意,王可速即奏闻,毋使奸人得逞狡谋!”陈顼再商诸领军将军吴明彻,吴明彻亦赞同毛喜之言,乃托疾不出,且伪召刘师知入商,留与长谈,暗中却遣毛喜入启太后。太后沈氏道:“令嗣君幼弱,政事并委二郎,毫无他意。”毛喜又转白嗣主陈伯宗,陈伯宗亦说道:“这是刘师知所为,朕未曾预闻。”毛喜亟出报陈顼,陈顼拘住刘师知,自入后廷谒见两宫,极陈师知奸诈,并自草诏敕,请嗣主盖印,持付廷尉。令将刘师知逮系狱中,当夜赐死。降到仲举为光禄大夫,殷不佞素以孝闻,但令免官,王暹处斩,由是政无大小悉归陈顼之手。到仲举被贬心不自安,又与右卫将军韩子高图陈顼,事又被泄,到仲举、韩子高一并下狱被诛。

湘州刺史华皎与韩子高向来友善,闻韩子高被戮,很是不平,遂遣人西入长安,向周乞师,并自归后梁,遣子华玄响为质。周太师宇文护,即遣湘州总管卫公宇文直(宇文泰第六子),大将军田弘、权景宣、元定等,率兵助华皎,后梁亦遣柱国王操等会师,长江上游同时大震,陈遣吴明彻为湘州刺史,令率舟师三万,溯流先进,复命征南大将军淳于量,率舟师五万继应,再由冠武将军杨文通,巴山太守黄法慧,从陆路进兵,杨出茶陵,黄出醴陵,共击华皎。并饬江州刺史章昭达,郢州刺史程灵洗,亦联兵进讨。更简司空徐度,为车骑将军,总督步军趋湘州。华皎遣使诱章昭达,被章昭达执送建康,又转诱程灵洗,程灵洗将来使斩首,华皎乃会同周军,水陆俱下,与陈将吴明彻等相持。

(本篇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葡... “打的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1952年的某天,毛主席手中拿着香烟,坐在办公桌前处理从朝鲜送来的战报...
辽博精选75件馆藏文物 以图片... 中新网沈阳7月18日电 (记者 韩宏)山海有情 天辽地宁——“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文物图片展...
原创 林... 上将萧克在回忆首长林彪时,经常说:“林总是个沉默寡言的,很少主动跟别人打招呼。”在同事和手下眼里,林...
原创 “... 民间有一个说法,叫“少不看水浒,老不读三国”。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说法?很多人认为《水浒传》中打打杀杀...
原创 邱... 提起蒋介石的国军上将,邱清泉这个名字一定是榜上有名。 作为黄埔二期的门生,邱清泉对蒋介石的忠诚是无与...
原创 6... 前言: “长征的胜利离不开曾希圣,大家都是红军的战友,为什么不为他安排工作,这简直是恩将仇报,都别忘...
原创 庞... 前言: 庞统,这个被誉为"凤雏"的奇才,为何会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留下那句令人费解的遗言?他的才华究竟有...
原创 我... 我国拥有庞大的人口,上个世纪面临一个艰巨的问题,那就是如何解决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尽管国土辽阔,但并...
原创 志... 今天说一个发生在抗美援朝中的真实故事:1951年2月末,为了解决前线困境,彭德怀紧急回京,后直闯毛主...
原创 毛... 1949年12月6日,北京天安门正飘着鹅毛大雪,室外的寒气刺骨逼人。应苏联的邀请,毛主席身披厚皮绒,...
原创 李... 战国后期,秦国一统天下的步伐几乎没有什么悬念了,如果非要说有,那就只能是赵国名将武安君李牧的存在,可...
原创 贝... 贝利亚是斯大林时期的特务机关首脑,因为深受斯大林信任,所以跻身权力中枢。甚至被授予了苏联元帅军衔,纵...
原创 李... 李渊晚年生活的经历可以说是辛酸而凄凉的。在玄武门之变后,被逼迫退位的李渊虽然成为了太上皇,但却身处一...
原创 俄... 前言 转眼间,俄乌战争已过一周年的节点,在当初人们的设想中,俄罗斯理应秋风扫落叶般结束战斗,解决两国...
原创 为... 上一期我们说了三国志关于关张马黄赵传中张飞和马超官职的问题,说后投降的马超官职比早就跟随刘备的张飞的...
原创 休... 众所周知,秦王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中杀死了自己的大哥李建成和四弟李元吉。不过老话说:“一个巴掌怕不...
原创 藏... 在阅读本文章之前,麻烦您点个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不会错过后续更精彩的文章,感谢您的支持。...
原创 宋... 若让中国古代的文人自由选择生活的朝代,大多数人定会首选宋朝,尤其是北宋。受重文轻武思想的影响,北宋的...
原创 日... 一提到日本京都,大家脑海里首先浮现出来的景象一定是古色古香的东方盛唐风格的建筑群,大街上穿着民族服饰...
原创 陈... 草船借箭是《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高光时刻。该故事取材于“孙权智斗曹操”一事。据《三国志·吴主传》注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