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2年高丽大将李成桂篡位成功,决定废掉高丽这个称呼,起了两个名字“朝鲜”与“和宁”,请求朱元璋给裁定一个,朱元璋最终决定将高丽改名为朝鲜,如此以来李成桂便成为朝鲜太祖,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高丽王朝其实是在公元十世纪建立的,取代之前的新罗王国。就这样历经后唐、后晋、后汉等多个朝代一直都是称为“高丽”。而在明成祖朱棣之前,其实高丽(朝鲜)一直都跟明朝的关系都不好,其实这也是有历史原因的。
忽必烈建立元朝以后,便派人征讨高丽,最终高丽不敌强大的元朝,被迫屈服于元朝。
元朝将高丽视为元朝的一个行省,不仅可以直接废掉高丽国王,而且还通过联姻的方式将高丽牢牢地控制在自己的手里。
对于历代元朝统治者而言,只有通过这样联姻的方式,才能保证高丽“不变心”;就这样从忽必烈开始一直到元末,共有七位元朝公主下嫁高丽国王。
其实元朝的目的确实也达到了,经过多次联姻,元朝的公主为高丽国王生下身上留下元朝血脉的王子,一代一代繁衍下去,自然便会出现很多与元朝有亲戚关系的高丽人。
所以,即便是明朝建立以后将元朝赶出了中原,退居漠南以后,高丽仍旧依附于北元。
朱元璋自然很清楚高丽对于明朝的重要性,便派出使臣出使高丽,告诉高丽国王大明王朝的建立以及明朝的皇帝是谁?就是为了想要高丽能与北元朝廷断绝关系,依附于明朝。
事实证明,再亲近的亲戚关系在利益面前都无用。
元朝退居漠南,高丽国国王王颛便决定趁机摆脱元朝,依附于明朝。
但高丽毕竟与元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尤其是姻亲关系,自然不会如此顺利。在高丽王朝有很多人都不想自己利益受损,自然不愿意转而依附于明朝。所以,自此便开始了长达十多年的内部斗争。
王颛病逝后,其养子江宁君王禑继承王位,王禑亲元,但是为了不得罪明朝便主动派人前往明朝为自己父亲王颛要谥号,其实事情原本可以顺利进行,但总会巧不巧的发生一些意外:明朝的两位使臣在从高丽返回明朝的时候,半路上被杀了。
虽然看上去是被劫匪给杀的,但至于是不是跟高丽王朝或者是北元朝廷有关,便不能确定了。
朱元璋并不是那么好忽悠的,即刻下旨收回赐予王颛的谥号,并且直接不承认王禑高丽国国王的合法性。王禑也是无可奈何,便转头跟北元朝廷请封,北元承认了王禑高丽国国王的合法性,并且给了王禑左丞相的位置。
从这个时候开始,明朝与高丽的关系彻底破裂,一场大战在所难免。
洪武二十年,冯胜与蓝玉两位大将奉朱元璋之命前去征讨一直控制着辽东的北元都尉纳哈出,纳哈出手握20万大军,不可小觑。
而且纳哈出所控制的辽东地区(尤其是铁岭)位置很特殊,是元朝与高丽之间的缓冲地带。
很快在冯胜与蓝玉的能征善战下,纳哈出率领20万大军归顺明朝。
没想到王禑居然直接找朱元璋要回铁岭这个地方,朱元璋自然不会答应,便直接拒绝了高丽的使臣。王禑血气方刚,也有些自不量力,纳哈出20万大军都轻而易举被征服,更何况是高丽的几万人呢?
但王禑不甘心,便派了一支四五万人的部队出征明朝,可见王禑并不没有正确地看清自己的处境;不过出征的大将李成桂并不糊涂,李成桂很清楚自己所率领的四五万人与明朝相抗衡就是以卵击石。所以等铁岭以后,李成桂并未直接对明朝发兵,而是带着部队直接打回了高丽,废黜王禑的王位,自己坐上了高丽国王的位置。
自此以后,李氏王朝开始。
李成桂登上王位后,便主动臣服于明朝,希望朱元璋能帮自己的王朝换一个名字。
朱元璋经过一番思索后,便决定将高丽改名为朝鲜。
其含义是“朝日鲜明之国”,自此以后朝鲜便成为明朝的附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