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为何非要看《起居注》
迪丽瓦拉
2024-06-29 16:04:56
0

原标题: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为何非要看《起居注》

李世民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大唐盛景,被称为唐朝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成就远在开国皇帝李渊之上。在世人的心中,这是一位励精图治,爱民如子的好皇帝。但请大家不要忘记,李世民能够登基称帝靠的是弑兄夺位。

宣武门之变是李世民从一个功高盖主的秦王成为储君的关键节点。在场宫变中,太子李建成与李元吉相继被射杀,李渊能够任命储君的优秀儿子只剩下李世民一人。

宫变后不久,李渊去世,李世民正式登基称帝。成为皇帝之后,他除了处理朝政之外,就是想看《起居注》,因为这件事情他和负责记录的史官闹了好几次不愉快。为何李世民如此执著地想看《起居注》?这里面到底藏着的什么样的隐情呢?

一、众矢之的

自李渊在晋阳起兵,三个儿子就跟随左右,三子皆对唐朝基业贡献极大,但其中最突出者还是李世民。他凭借招揽人才的个人的魅力,将无数精兵强将收入自己的麾下,在战场上的成就甚至远超自己的父亲李渊。

唐朝建立后,李渊按功行赏,除了册封他为亲王之外,还先后封他为司徒、尚书令、中书令,与当朝宰相平起平坐。后来功绩过高无可再封,李渊便创造了一个史无前例的天策上将之职赐予他,这些功绩让他的地位远在诸王朝臣之上,仅次于太子李建成与皇帝李渊。

李世民的功劳地位大大的威胁到了太子李建成,李元吉对李建成极为巴结,见到李世民如此风光嚣张也是极为不爽。为了能够获得更多的支持,太子党开始在宫里寻找盟友,先后拉拢了伊德妃、张婕妤等受宠的嫔妃。

而李渊这边对太子党也是始终支持的。某次李建成在酒中下毒谋害李世民,害得他伤重吐血,若不是手下能人众多,他可能早就命丧黄泉了。李渊得知这个消息后,并没有惩治李建成,反而来到李世民宫中,对他进行了一番明为关心,实为敲打的谈话,潜台词告诉李世民,自己不准备另立太子,让他不要僭越。

李渊的话让李世民府衙上下人人自危,谋士杜如晦更是担忧不安,与房玄龄等人劝谏李世民,让他尽早除掉太子一党,否则性命恐难保住。李世民心里也清楚,自己若不主动出手,必然会被对方整的死无葬身之地。

二、武门宫变

武德九年,李世民密奏李渊,将他这些年搜集到的李建成与李元吉结党营私的证据都呈了上去,还说他们俩人秽乱后宫,与伊德妃、张婕妤等人来往暧昧,声泪俱下的演着好弟弟、好儿子。

李渊对李建成等人的所作所为有所了解,但他也有想要削弱李世民权利之心,就没有加以阻止,说实话他也并不在意。但秽乱宫闱一事,他并不知情,半信半疑之下他答应李世民明天审问此事。

李渊这边还没动作,李建成等人先在张婕妤的通知下开始慌乱了,害怕李渊真的对他们进行惩治。为了以不变应万变,他们进宫之前点清了自己的府内的兵将,若是李渊对他们痛下杀手,就直接起兵造反了。

太子一党的自保行为恰恰是害死自己的最后一根稻草。在两人入宫之前,李世民早已在玄武门的路上等待他们了,李建成等人本就草木皆兵,看见李世民就在前方,更是担忧其中有诈,立刻转身就跑,边走边向李世民放箭,试图将他逼退。

这可正中了李世民的下怀,他巴不得这两个人先动手,自己才有正大光明反击的借口,李世民的战力比李建成这个两个养尊处优的公子要强的多,而且他还早有埋伏,李建成和李元吉最终当场被射杀。

事后,李世民以太子造反之名向高祖报告此事。高祖虽然也有所怀疑,但奈何事情已成定局,剩下的儿子之中唯有李世民可当大任,只能装糊涂将太子之位给了他。就此,李世民扫清了一切障碍,无人再可威胁到他的性命。

三、修改史书

贞观九年,李世民处理公务之余,突然想要查看过往的《起居注》,可惜遭遇史官的严词拒绝只能作罢。《起居注》是史官记录帝王言行的笔记,也是史书的一部分,就算是皇帝本人,也是不能轻易查看的。

但李世民没有放弃,贞观十三年依然对史官提出了想看《起居注》的要求。当时的史官是诸遂良,刚直不阿的他以“不闻帝王躬自观史”为由拒绝了李世民。李世民之所以对《起居注》这么执着,就是想要看看关于自己的历史是怎么记录的,最担心的就是自己发动宫变,噬兄上位的这段历史被世人诟病。

李世民的思想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哪个皇帝都不希望留下这血腥可怕的丑闻,都希望自己在后世心中的形象是伟岸正面,他也不想让自己的光辉人生留下这么一个洗刷不掉的污点。

这件事情几乎成为了李世民的心病,贞观十四年时又想要查看《起居注》。忠心耿耿的房玄龄等人明白李世民在担忧什么,开始重新对国史进行删减整理,最终撰写出了新的唐朝史书二十卷,随后呈给了李世民查看。

关于玄武门之事,房玄龄是这样叙述的,“书六月四日事,语多微文。”希望能借着含糊其辞将此事的过程遮掩过去,可李世民对此并不满意。按照李世民的想法,他宫变的行为是极为正义的,是为了江山社稷与百姓做出的无奈之举,大义灭亲并不是他的本意,所以这段历史应该保留。

其实李世民的言外之意,就是让史书留下那些对他好的言论,将不好的全部都删除。房玄龄等人只能照办,为了补齐漏洞,他们还篡改了之前的历史,删减了一些李建成与李元吉的功劳,增加了一些恶评,这才让李世民彻底满意。

总结

在政治上,李世民确实是一位千古明君,他开创了贞观之治,让大唐来到前所未有的昌盛时代,也让华夏中原第一次展露在世界舞台上,引万国来朝,但他修改历史的事情过于矫情。历史上哪个皇帝登基的时候没有一点血腥。李世民这般遮掩修改史实,实在是有些小家子气,而且还为后世还原历史造成了巨大的障碍,实在是做过的最糊涂的一件事。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姜... 前言 在波澜壮阔的中国神话史中,《封神演义》占据了不可动摇的地位,其间的故事线索错综复杂,人物关系丰...
原创 罗... 王伯当突围之后,孤身匹马,径直奔向燕山。不日便至,进城寻了个落脚之处,稍作歇息,王伯当便问那店主:“...
原创 从... 清文宗咸丰四年(太平天国子寅四年,1854年),在太平天国的国都天京(今南京)发生了一件大事。冬官又...
原创 秦... ——【·前言·】——» 秦始皇,这位被誉为“千古一帝”的伟大君主,不仅以他的雄才伟略统一了六国,结束...
原创 曾... 曾国藩是晚清四大名臣,但他杀戮过重,也为后人带来了灾祸,在民国和解放后,曾氏子孙出了很多近现代的名人...
原创 光... 1881年,光绪在后宫闲逛忽见一宫女姿容秀丽,拉到没人处就临幸。不料,忙活半天竟失败了。光绪无奈悄悄...
原创 为... 自1928年夏天,军阀孙殿英首次盗挖清东陵之后,就开启了此后清东陵屡次被盗的悲剧。 其实清东陵只是属...
原创 民... 提起曹锟,大家可能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他是历史上唯一靠贿赂当选上中华民国的总统。 但是大多数人,对他...
原创 武... 一提到唐玄宗的后宫,大多数人想起的,都是四大美人之一、风华绝代的杨贵妃。 后世演绎和评论最多的,也都...
原创 康... 古代帝王狩猎就如同现在的富二代飙车一样,基本都是标配,康熙也不例外,有一次他带领大队人马上山狩猎,突...
原创 海... 1936年,27岁的海兰珠正拉着妹妹孝庄聊心事,皇后姑姑突然派人传旨,“今日起,皇上由庄妃侍寝!”海...
原创 回... 宋学文原本是一个身体健康四肢健全的成年男性,但只因为在路边随手捡了一根链子,就让他先后经历7次手术,...
原创 大... 导语: 在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中,每次御前会议,无论规模大与小,嘉靖总能搞出点事情来。 这一次...
原创 柔... 文/寂寞的红酒 柔然是我国古代活跃在北方草原的一个游牧民族。这个民族曾在公元四世纪后期至六世纪中叶,...
原创 民... 提及民国,人们都会想到电视剧《金粉世家》中穿着整齐中山装的大少爷,以及旗袍的大小姐。诚然,在民国的富...
原创 年... 在1980年时,国家文物局曾批准对位于河北易县清西陵中的清世宗雍正皇帝陵寝清泰陵地宫进行发掘,但前提...
原创 大... 导语: 果然,沈一石暗渡陈仓闹出“奉旨赈灾”一事后,事情的发展如胡宗宪预料的那样,国库亏空,朝廷不能...
原创 弘... 弘昼是清世宗雍正皇帝第五子,钮祜禄·讷亲是清朝开国功臣额亦都的后人,世袭一等公爵位,也是清高宗乾隆皇...
原创 东... 孙殿英 孙殿英曾经有很多头衔:第五师师长、第十二军军长、第十四师师长、察北保安司令、安徽省主席、新五...
原创 乾... 中国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期间经历了上百个王朝的兴衰更迭,总共有408位帝王登上过宝座。在这些帝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