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广临死前帝王的骄傲又重新回到了他身上,面对要来杀他的士兵,他傲气十足地说,你们懂不懂呀,我这天子之血要是落地,那是要三年大旱的。
去给我找一杯毒酒来,这是杨广对自己的臣子下的最后一个命令,杨广原本给自己准备的毒酒,他等这一天也很久了。
但慌乱之中,他被押到这里,毒酒自然没带在身上,但此时杨广的话对于想杀他的士兵也是一种震慑,这毕竟是他们的皇帝,曾经高高在上的皇帝。
但兵变这种事,既然做了就做到底,杨广最后被一根白绫愣住了脖子,随着白绫越勒越紧,杨广的呼吸也越来越急促,过往的一幕幕全都浮现在眼前。
天之骄子
那一年杨广只有13岁,一个从天而降的喜讯传来,自己被封为了晋王,原本只是贵族子弟的杨广,面对的突如其来的好消息,显然不知道这对他来说意味着什么。
他只知道,从此之后,老爹更忙了,从国公变成了皇帝,杨坚的称帝改变了家族的一切,从此原本幸福的一家,有了新的称呼,皇帝和皇后,太子和晋王。
杨广是老二,很凑巧李世民也是老二,如果我们把杨家二公子和李家二公子放在一起比较的话,很显然杨广就是别人家的孩子。
杨广从小就非常聪明,学习非常好,作诗非常漂亮,对文学艺术更是热爱,怎么看,都是一位翩翩佳公子的模样。
相比之下,李世民小时候,可就要调皮很多,属于那种非常放纵的野孩子,他身上更多的是一种质朴的野性。
这样一比,这李家二公子有点像野孩子,而杨广则是一个有文化有气质的贵族公子,但谁也没有想到,杨广的这些气质最终会害了他。
20岁那样,新兴的隋朝蒸蒸日上,是到了诛灭陈朝的时候了,那一边杨广被任命为灭陈的总负责人,这一战是自从汉末大分裂以来,统一中国最重要的一仗。
熟读历史的杨广,当然知道这场战役的意义,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
这一切的一切,就由杨广来终结,陈朝已经腐化不堪,灭陈简直就是秋风扫落叶般简单,很多人都说灭陈之后,杨广霸占了陈后主的老婆张丽华。
这种说法显然都是后人的杜撰,且不说这个张丽华的年纪,杨广灭陈也只是个挂名的总指挥,军队都在杨素高颎等人的手里。
况且他作为皇子,不管后来会变成什么样子,此刻的杨广一定是非常守规矩的,要不然老爹也不会让他后来坐镇江南十年。
隋文帝杨坚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儿子挂名做总指挥,书里皇子们的威望在,怎么可能犯这种低级的错误。
为什么不让太子领头,这就是儒家文化的桎梏,传统的观念认为,太子一定是要呆在国都的,不能随意出来,所以杨广可以带兵打仗,杨勇却不能。
这跟后来的李世民带兵,朱棣带兵都是一个道理,同时也为这些弟弟们造反,提供了契机,带兵久了,自然实力和野心都会膨胀。
太子之争
灭陈立了大功之后,很快江南又发生了叛乱,这次叛乱造成了两个后果,一个是从此杨广被任命为扬州总管,一头扎在江南十年。
第二个影响是杨广娶了著名的萧皇后,萧皇后是南兰陵人,出身高贵,她是梁朝昭明太子萧统曾孙女,西梁孝明帝萧岿之女。
杨坚为了笼络江南的人心,于是就让杨广娶了这个女人,这对杨广日后的夺位之争很有帮助,因为他的哥哥娶的是元孝矩的女儿。
元孝矩同样身世不凡,北魏景穆皇帝拓跋晃玄孙,西魏尚书仆射元子均之子,杨勇与他女儿的联姻,代表着北方士族的势力。
这一南一北的较量,成了太子之争背后的势力支持,尤其是杨素,他是杨广的铁杆支持者,更要命的是,杨勇和自己老婆的关系并不好,这可就犯了母亲独孤皇后的大忌。
历史上的独孤皇后,名声并不好,以善妒出名,逼着杨坚只能有她一个女人,这对于皇帝来说,其实并不是什么好事。
但办法,独孤家族通过联姻,建立得非常复杂的关系网络,连杨坚都要掂量一下独孤皇后的地位,不敢轻易触她的逆鳞,但偏偏这个大儿子是个这样的人,引得独孤皇后很不开心。
宫斗这种事,严格来说没有谁对谁错,说杨勇好色,也不过是可有可无的事情,因为身居高位的男人,你要想证明他好色,实在是太容易了。
最终在杨素和大力支持下,加上独孤皇后的不喜欢,在扬州蛰伏了十年的杨广终于被立为太子,这一年杨广31岁。
我的大业
杨广做了太子之后,名声一直都很好,突然老爹病重,马上要死了,杨广过来探望,突然就看到在一旁伺候的宣华夫人美貌无比,立刻就要扑上去,活活把隋文帝杨坚给气死了。
这个故事,实在是有太多漏洞,比较符合底层长期处在无法满足状态民众的心里,中国古代的帝王,只要还有一口气,他就有无上的权力,当时杨勇还没死,杨广真的是没必要在这个时候,兽性大发。
作为太子,日子过得不要太舒服,女人多的是,怎么可能在这个关键时候,兽性大发呢,实在是不合情理,只能说这脏水一旦泼下去,就会这样毫无底线。
35岁,杨广登上了皇位,从此中国历史上多了一个年号,叫做大业,就是千秋大业的大业,杨广要做的,就是千秋大业。
杨广的千秋大业是有底气的,因为他老爹留给他的家底实在是太丰厚了,如此好的条件,不成就一番事业实在是太可惜了。
做了皇帝之后,杨广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迁都,有一次他老爹一时高兴临幸了一个宫女,结果独孤皇后知道后,直接冲过去把这个宫女给打死了。
气的杨坚是纵马狂奔了几十里,完全就是委屈男人无处发泄的模样,为什么杨坚会如此憋屈,答案就是关陇集团。
因为独孤皇后,身后有关陇集团,尽管杨坚也是他们的一员,但是做了皇帝之后,再亲密的兄弟也会有隔阂,关陇集团是杨坚称帝的后盾,但同时也在制约这杨坚。
为了摆脱贵族的控制,杨广决定迁都,营造洛阳是一项大工程,这对于实力雄厚的大隋来说,根本不是个事儿。
杨广是个有雄才大略的皇帝,在位期间开创科举制度,修建大运河,营建东都、迁都洛阳,亲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这些如果没有最后一项,隋炀帝在历史上绝对是正面形象。
尤其是开科举这个事,有划时代的意义,之前都是贵族垄断着做官的权力,而科举的目的,就是在于打破这种垄断,让普通人也有机会做官,这件事对于中国历史的意义,怎么说都不过分。
隋炀帝被后世污名化太厉害,他开疆拓土其实非常厉害,亲征吐谷浑直接把他揍趴下,更牛的是,杨广曾经最远到过新疆的哈密,你可以翻看地图看看哈密在哪里,这才中原王朝的皇帝里面是绝无仅有的。
古代条件很恶劣,就算是皇帝,到条件如此恶劣的地方,那也是该淋雨淋雨,该受罪受罪,无论怎么说,杨广都是一个不怕吃苦,一心想要创造伟大事业的皇帝。
崩溃的中年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这是唐朝诗人皮日休对隋炀帝的感慨,一代帝王最终陨落,一切都源自于那个蕞尔小邦,高句丽。
三征高丽,只是内耗的顶点,此前的各项大工程,已经让隋朝有点吃不消了,第一次大规模远征高句丽,只是隋炀帝第一次亲自指挥如此大规模的军队。
杨广心里其实也没底,看似很多军功,但真正的恶战,其实并没有,但是打仗杨广心里还是有数的,只要我比你人多,就能赢你。
杨广的大军有百万之重,再加上后勤补给的人员,远征军起码在三百万,如此浩大的军队,第一次征伐高句丽,居然大败而归。
杨广从来没有如此难堪,才以往的人生经历汇总,还没有过如此的惨败,如果能及时收手,一切还都来得及。
但杨广不服气,距离第一次远征几个月后,杨广又开始了第二次远征高句丽,这一次没有败,因为后院起火了。
其实杨广的院子早就是星星之火了,但这些都是泥腿子造反,杨广根本没有放在心上,他通读史书,知道历来农民起义都搞不成事儿。
但这次的火比较着急,因为是杨玄感叛乱了,杨玄感他爹就是大名鼎鼎的杨素,当时帮助杨广登上皇位的大功臣,妥妥的贵族子弟。
收到消息的杨广,大惊失色,赶紧把大军往回撤,但在途中就收到了杨玄感兵败的消息,杨广长舒一口气的同时,一股不甘心涌上心头,是的,第二次远征实在太窝火了。
完全不顾劝阻的杨广,决定三征高句丽,这一次双方都累了,高句丽那边一看,你这几年老是来,不就想要个面子吗,那我给你面子。
于是高句丽终于投降了,杨广赶紧接受了投降,班师回朝,总算是给自己挽回了面子,虽然代价比较惨痛。
而此时的隋朝,已经遍地都是盗匪了,但隋朝依然没到最后的时刻,杨广这个时候,还没有崩溃,高句丽使者不来朝贡让他很窝火,但毕竟第四次远征谁也受不了,于是杨广改变了注意,决定搞一场北巡。
很不幸的是,这次北巡坚彻底改变杨广的命运,在雁门关杨广被围了33天,好几次箭就射在自己脚下,很名下这次的突厥人是想要了皇帝的命。
面对死亡,隋炀帝也从来没想到,自己会如此脆弱,就像成年人的突然崩溃一样,杨广最终一头扎进了扬州从此再也没有离开。
杨广最终死在了自己亲兵手里,这些人都是关中子弟,皇帝坚持迟迟不肯回京,让这些人始终不能安心,最终在宇文化及的带领下,发动了兵变,杨广就这样稀里糊涂死掉了,什么都没有留下,只剩下一个庞大的驱壳。
关于隋炀帝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