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朱棣向宁王朱权借8万精兵,许诺平分天下,事后又是咋做的?
迪丽瓦拉
2024-06-29 16:05:57
0

原标题:燕王朱棣向宁王朱权借8万精兵,许诺平分天下,事后又是咋做的?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还能相信真情吗?利益化驱使的时代已经让人逐渐没有了温度,成为一个冷冰冰的物质机器。

更别提古代那种环境了,在平民老百姓身上或许还有一丝温情,但在帝王身边,剩下的只有永远的怀疑和杀戮。

自古以来,我们都知道兵不厌诈的道理,而且在古代不管是作战时,还是在诡谲的朝堂上,都需要有一颗极其敏锐的政治心。

因为你不知道在哪一刻,就被称兄道弟的人给害了,所以不仅仅是后宫女人之间的尔虞我诈,更是运用到了各种事情上面。

当时的永乐皇帝朱棣,被世人评价为“中国历史上最接近恶魔的人”,当时说好与宁王平分天下的他,后来的他又是怎么做的呢?

其实当时所谓的和宁王事成之后,平分天下都是朱棣为了堵住悠悠之口的一个借口,甚至最初接近宁王都是别有目的的。

但是朱元璋将朱棣册封为燕王,因其骁勇善战,所以把他分到北方抵御蒙古人,同行的还有他的八个兄弟。此后在他们的守护下,明朝也是一直都是相安无事的状态。

但是随着太子朱标的去世,这一切都发生了变化,因为当时只培养了这么一个接班人,可谁能想到他早早地就死了,这瞬间让朱元璋产生了恐慌。

年事已高的朱元璋已经没有多余的精力,再去培养一个新的帝王了,于是“赶鸭子上架”,只能让朱标的长子朱允炆继位。

而皇太孙朱允炆继位后,担心远在边境的叔叔们会回来争夺自己的皇位,于是对藩王们进行多番打压,开始逐一进行削藩,削藩的名单中就有燕王朱棣。

这使得朱棣就不满意了,我都给你镇守边关多年了,你还要一而再,再而三地打压我,于是本来就野心勃勃,心存不满的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役”,想要夺得皇位自己做皇帝。

但是由于自己的兵力很少,开始逐渐抵挡不住朱允炆的强势进攻。无奈之下的朱棣就盯上了,同样远在边境的弟弟朱权手中的兵。

话说当时的朱权比朱棣还要能战,而且多年战争的累积,早已让他拥有了不少的兵力,如果有了朱权的支持,那么朱棣的这场仗就必赢。

但是怎么能让朱权乖乖地听从自己的安排,还是个大问题,因为据说当时朱权根本就不待见朱棣,而且又是在这种局面下,恐怕很难会帮助朱棣夺天下。

于是,朱棣在日夜的思虑中,想出了一个很阴损的计谋,所谓杀人诛心也不过如此了吧。

朱棣在确定了这个计谋后,就去宁王府上拜见了宁王,有言之,无事不登三宝殿,宁王一开始就在怀疑他的动机。

可没想到,来到宁王府府朱棣压根就没提兵和皇位的事情,而是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说法,向宁王诉说了自己这些年的苦楚。

而此时是宁王也同样坚守边境多年,自然感同身受,于是,两人开始抱头痛哭,越发觉得自己和对方遭遇一样,颇有种“一根绳上的蚂蚱”的意思。

在接下来的几天中,朱棣和宁王相谈甚欢,日夜饮酒作乐,俨如一副亲兄弟的做派,就在宁王以为自己的哥哥,只是和自己交心的时候。

朱棣已经在宁王府中打点好了一切,暗中收买了宁王府中一些重要的兵马头子,打算给宁王来一个瓮中捉鳖的戏码。

而两人交好的情形也落入了皇帝朱允炆的眼中,本来皇帝就是一个生性多疑的人,这事实都摆在眼前了,可不就是让皇帝觉得,你们俩已经串通好要来夺我皇位的吗?

所以宁王在不知不觉中,得罪了皇帝,进入了朱棣的套中,还遭到了身边人的背叛,可笑的是他居然都不知情。

就在宁王高高兴兴在郊外为朱棣践行时,朱棣派人将宁王朱权团团围住,还让人把他连同他的家属都看押起来。

这时的宁王才发现自己中了朱棣的圈套,朱棣一直以来的示好都是黄粱一场梦,可是却为时已晚,身在囫囵之中的宁王只能答应借给朱棣8万精兵。

为了整件事看起来是顺理成章的,朱棣还放出话,说自己在夺得天下后,会和宁王朱权一起平分天下,可谁能想到,这本身就是一场计谋,还会指望朱棣说话算话吗?

在宁王朱权帮助朱棣出兵夺得天下后,朱棣登上皇位的第一件事就是开展无尽的杀戮。

当初说要和宁王平分天下的誓言,果然是一场空,他还试探地问宁王想去哪里,假使发现他有一点点反叛之心。

那么等待宁王的绝对是杀伐,所以宁王深知朱棣的性子,于是提出自己想要苏州成为自己的封地。

众所周知,苏州是比较富饶的一块地方,而就是因为宁王当初肯借兵,朱棣才有机会夺得天下的,现在人家要一块比较好的地方不过分吧。

但是朱棣却没同意,还强行把他分到了一个很贫困的地方,这里人烟稀少,当地百姓们也是民不聊生,过得很是凄苦。

不仅如此,宁王在南昌的日子里,还被人举报使用巫术诅咒帝王,朱棣听了大动肝火,立即派人查验,却什么都没搜到,这才作罢。

从此,宁王就明白了朱棣不仅是个违背誓言的人,还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残暴君主,直到自己一直伏小做低,朱棣才放过了他。

而且朱棣的残暴已经达到了一种可以说狠戾的境界,他遇到不服的人不是用道理劝服,而是直接杀掉。

朱棣的这一行径确实叫人感到可耻,他诓骗朱权的行为和后面统治朝政时的血腥和残忍都让人不寒而栗。

不过在当上皇帝后,朱棣还亲自北征,平定了北方的战乱,也算是做出了一大贡献,让明朝存活了两百多年。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尽管朱棣不畏艰险,保卫国家,不过他的杀伐手段是永远都无法抹灭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为什么非洲人宁愿跑10公里抬水... 非洲是一个非常富饶的地方,在非洲有着丰富的生态系统,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虽然非洲天气炎热干燥,但是其...
非洲往事之保持斗争状态(三) 百川:非洲往事之保持斗争状态(三)| 第2990期 非洲往事之保持斗争状态(三) 作者:百川 文字...
原创 老... 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了全球老大,地位看起来稳如泰山。可这些年中国的崛起让美国坐不住了,把中国当成头号对...
原创 “... 伊朗位于伊朗高原,古称“波斯”,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历史上出过多个强大的王朝,与中欧古代势力都有所接触...
原创 8... 整整80年前的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位于美国夏威夷的珍珠港,击沉击伤美国军舰19艘,击毁飞机...
原创 古... 古代虽然没有先进的设备,但是在两军交战的时候,军队里面会派出所谓的侦察兵,偷偷去敌军阵营附近打探敌情...
原创 丹... 午夜十二点,鸭绿江面的雾气漫过防洪堤,飘进"平壤海棠花"餐厅后厨。金善美摘下胸前的金日成徽章,用袖口...
原创 美... 总统山(拉什莫尔山)上没有民主党人 我们都知道,在美国拉什莫尔山上,雕刻着美国人认为最伟大的总统雕像...
原创 现... 摘要 : 从美国的角度来看,按照基辛格的逻辑,二战的胜利和冷战的胜利,貌似形成了相同的局面,日俄被击...
原创 唐... 纵观历史,历朝历代人们的服饰都是“里三层外三层”地将人裹得严严实实。在女性服饰方面,这种“保守”更是...
原创 同... 我们国家存在过战国时期,这段时间中也是出现了很多大谋略家和很厉害的武将。同样在我们旁边的日本之前也经...
原创 为... 为何拥兵四十万的吴三桂,最后会败给年仅19岁的康熙? 清朝是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清朝,历史上出...
原创 美... 1930s,成都的街头,一幅宣传画,宣传四川省新生活运动“大祸降临瘾者自悟,四川各界禁烟促成会制”。...
原创 汉... 熟悉历史的朋友们都知道,中国历史上有三个著名的阳谋,即孙膑围魏救赵、晏子二桃杀三士和汉武帝的推恩令。...
原创 中... 中唐故事:杨炎酿成藩镇乱,忽有老妇称太后 刘晏未死以前,尚有泾州别驾刘文喜据州作乱,也是杨炎一人酿...
同为民国才女,为何冰心不喜欢才... 民国时期,学术自由,百花齐放,中西文化碰撞激烈,才女名媛灿若星辰。这个时期的文人骚客以及闺秀名媛,个...
原创 鲁... 人的命运仿佛早在前世就已经写好,今生就照着活就可以了。 所以你能看到这世界上形形色色的人,他们有的是...
原创 叫... 中国古代是男权社会,史书上记载的99%是男人的事情,偶尔有那么一两个的女性,大多也只是万绿丛中的一点...
原创 古... 我们都知道中国古代社会早在西周时期就明令规定:“同性不婚”,并对婚姻制度做出了严格规定。然而在古埃及...
原创 为... 为何古代皇帝大多活不过40岁?5大原因,最后一个令人尴尬 易中天教授曾在《百家讲坛》中讲到,所谓“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