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作为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不仅经济实力雄厚,文化底蕴也十分深远。早在七千多年前,宁波一带就有人类居住,河姆渡文化就是在宁波这一代孕育出来的早期人类文明。
不过很少人知道,宁波一开始的名字并不是“宁波”,而是“明州”。之所以改名,是因为朱元璋。
那么朱元璋为什么会在1381年,将明州的名字改成宁波呢?
我们先来看看宁波的历史。
宁波位于长江三角洲南翼,东边靠海,和舟山群岛隔海相望,北边就是杭州湾,可谓是两面靠海。
因为地处平原,气候温和湿润,所以十分适合人类居住,这也是为什么河姆渡文化会出现在宁波的原因。也是在这里,我们发现中国的水稻栽培起源,更是发现了许多新石器时代文化的珍贵文物。
夏朝的时候,这片土地被称为“鄞”。这个名字现在都还在使用,就是宁波市的鄞州区。
到春秋时期,宁波这片土地是属于越国的管辖地带。等到秦始皇建立秦朝,这便被划分到会稽郡,不过这片土地却是被鄞、鄮、句章3个县分别管辖着。
就这么的,一直到隋朝,隋文帝才把这三个县并在一块,合成为句章县。到唐朝时期,这才改名为明州。
在唐朝、宋朝、元朝,明州这个名字都用的好好的。虽说期间也有过改名,但人们还是习惯用明州这个名字。但随着明朝的建立,这个名字不禁就有些尴尬了。
毕竟当时的国号为“明”,结果地方上有一个州的名字也叫“明”,这怎么看都不合适,于是就有大臣向朱元璋建议,说出于避讳的角度考虑,应该要给明州改一个名字。
除了避讳之外,明州改名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在当时明州一带明教盛行,很多人都信奉明教。
在一定程度上,朱元璋和明教还是颇有渊源的,也因此朱元璋深知宗教的力量有多么的强大。在夺取天下的时候是可以借助宗教的力量,但是等国家建立后,为了巩固皇权就必须限制宗教。
再加上朱元璋也担心别人会效仿他借助宗教力量,于是朱元璋登基后是大力禁止明教的发展,甚至不惜写进明朝的律法,为的就是遏制明教,巩固皇权。
如此一看,还颇有卸磨杀驴的味道。
基于这两点原因,明州是必须要改名字了。1381年,朱元璋采纳明州的一位学子的建议,从“海定则波宁”中提取“宁波”二字,来作为明州的新名字。1
就这么的,明州改名为宁波,也迎来了他更加强劲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