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1688年,孝庄病逝,康熙立即下旨:拆掉孝庄生前最喜欢的5间宫殿
迪丽瓦拉
2025-07-08 01:33:08
0

清朝是我国封建社会阶段的最后一个王朝,也是从马背上逐渐问鼎中原的少数民族,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清王朝曾在皇位的传承方面出现过诸多问题,比如顺治皇帝,当年皇太极暴毙,并没有立下继承人,引发了朝中尊满还是尊汉的诸多争端。

其中以多尔衮最为觊觎皇位,最终顺治皇帝在代善的调停之下侥幸当了皇帝,多尔衮却变成了权势滔天的“摄政王”,以辅政之名笼络朝政大权,将孝庄和顺治二人不放在眼里,这也让顺治皇帝和孝庄记忆深刻,以至于后续继位的康熙皇帝,孝庄决定亲自培养。

随着多尔衮外出狩猎之后的亡故,顺治皇帝本来可以掌握朝政,但没多久他就看破红尘出家了,为了不让历史重演,孝庄太后对年幼的康熙十分要好,但在1688年孝庄病逝之后,康熙却下旨拆掉太后生前最喜爱的五座宫殿,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孝庄太后与其行事作风

清朝历史或许是当下电视剧最喜欢翻拍的阶段,一是因为距离当前时代较近,方便考究,二是前期皇位争斗明显,中期中央集权强化之后后宫争斗明显,后期外敌入侵民族危机加剧,每个阶段都十分具有故事性,孝庄太后则是清朝前期的时候不能绕过的一个角色。

因为福临的继位,其实就是孝庄太后运营的结果,如果按照当时满族部落时期的规矩,皇位应当是有能力者居之,所以多尔衮作为皇太极的十四弟,想按满族的规矩继承皇位,并且在实际上获得了满清八旗之中两大白旗的支持。

众所周知,多尔衮一直在跟随皇太极征战,为后金的发展强大做出了许多贡献,朝中的地位和威望也很高,就在一切即将尘埃落定的时候,拥有两黄旗支持的皇太极长子豪格,同样参与了皇位的争夺,他主张按汉家规矩,遵循嫡长子继承制。

因为双方势力相当,所以继承人的问题难以敲定,此时孝庄太后便出马了,她一早就看出了两红旗的支持者代善既不想多尔衮当皇帝,也不想豪格当皇帝,但作为皇太极的兄长,代善具有较大的话语权,最终在孝庄太后的支持之下,拥立福临为皇帝。

孝庄太后不仅拥有运筹帷幄和随机应变的能力,自身的品质也比较卓越突出,比如在生活作风方面,孝庄太后就是勤俭节约的典范,这一点之所以被后世所熟知,主要是顺治遗诏之中的相关记录。

因为国家初建,四处钱粮使用较多,但即使如此,顺治皇帝依然保证了对后宫用度的正常财政分拨,但这些钱财主要都被用来建造宫殿,修建器具,总之就是消耗在了没有用的地方,孝庄太后在得知此事之后十分不满,甚至直接责备顺治皇帝。

这种节俭并不只是体现在顺治皇帝时期,到后面康熙继位的时候,孝庄太后依然坚持了节俭的良好作风,孝庄的一生从来没有为自己要求修建过一间园林,平常一直生活在慈宁宫之中,夏天炎热需要避暑的时候,就带着玄烨去喀喇城居住一段时间。

孝庄在康熙时期的巨大作用

孝庄作为清朝前期的最重要人物,不仅是她帮助顺治皇帝登上了皇位,还有对康熙的承上启下作用,继位时年仅六岁的康熙皇帝,如果没有孝庄太后的培养和支持,根本不可能有后来的盛世局面,除了政治方面的影响之外,孝庄和康熙祖孙之间的关系也相处得十分融洽。

按照清朝的规矩,皇子在出生之前是不能由自己的生母培养的,玄烨就是如此,他在两岁的时候就被直接送往城外养育,根本没有机会见到自己的母亲,当时的福临又十分宠爱董鄂妃,也没有抽空来照顾玄烨,此时孝庄太后对他的关爱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从康熙自身的实际情况来看,正室儿时孝庄太后所给予的关心帮助他弥补了在童年时期感情上的空白,也正是因为如此,早年的康熙对孝庄太后表现为依赖,后来则表现为十分尊重,这种良好的感情向来是双向进行的。

孝庄太后对康熙的重视,一方面是来自于不可磨灭的骨肉亲情,一方面是出于孝庄太后自身的深谋远虑,这也是后来康熙皇帝能当好一国之君的重要条件,从刚懂事开始,孝庄太后就开始严格要求他的日常生活习惯,还有一些必要的文化素养。

这才让他在后来继位之后能和诸位大臣探讨交流国事无碍,孝庄太后很早就将玄烨当成一国之君培养,后来继位之后也是帮助玄烨用自己多年的经验来处理解决朝中琐事,比如扫除权臣鳌拜,以及对三藩的平定。

这是康熙当政过程中的大事件,也是清朝中原统治走向稳定的决定性因素,当初康熙皇帝决定削藩,其实是遭到多方面反对的,认为此时削藩尚且不妥,但最终康熙还是一道圣旨引得吴三桂,耿精忠等人起兵造反。

当时几乎一半的江山陷入战火之中,八旗将士尽数出战,因为反叛分子的气焰嚣张,所以前期的平叛战争一度困难,正是康熙皇帝束手无策的时候,依然是孝庄太后站了出来主持大局,后来将局面逐步稳定下来,长达数年的三藩之乱也最终平定。

这次战争虽然时间很长,但也算是稳固了大清的江山,收复台湾之后,大清步入稳定局面,孝庄太后也是垂垂老矣,康熙皇帝从这时开始便在朝政治理之余一直陪伴着自己的祖母,首先每天请安是他必不可少的程序。

偶尔出去打猎的时候,内心也是一直挂记着自己的祖母,一旦打下什么稀奇的物种,康熙都会在第一时间将其带回,呈送给孝庄太后,后来孝庄患病期间,康熙总是会从饮食起居开始贴心照顾,孝庄重病之时,康熙经常会亲自前往天坛祈福,足见其诚心之至。

但生老病死乃是人生的必然趋势,孝庄太后最终还是因为年老和疾病离开了人世,在其去世之后,康熙所做的第一件事竟然是下旨拆掉了孝庄太后生前最喜爱的五间宫殿,甚至37年没有将其下葬,这究竟是什么原因所导致的?

康熙皇帝的为难与无奈

上文曾提到,孝庄太后平生最爱节俭,常年居住在慈宁宫之中的她曾不止一次对康熙表示自己十分喜爱这五间宫殿,但就在孝庄去世之后,康熙就下令将这五间宫殿拆除,其实这里所说的拆除,并不是捣毁,而是迁移到孝陵外。

康熙对祖母是十分敬重的,所以打算将孝庄太后的灵柩棺椁一同迁往盛京地区和太宗皇帝合葬,这算是对清朝女性的最高待遇,在这个决定之后,一行队伍便浩浩荡荡地出发了,但不可思议的是,在护送灵柩途中发生了一件十分诡异的事情。

传言说,作为太后灵柩的轿夫,各个都是体力惊人的壮汉,但就在路过孝陵的时候,他们突然感觉到棺椁沉重了起来,压得十个人都提不起劲,为首之人很快将这件事情告知了康熙皇帝,康熙皇帝便认为是孝庄太后的灵柩在抗拒。

她并不想被抬往千里之外的盛京和皇太极合葬,是想要留在自己身边,所以康熙便决定尊重祖母的意愿,将其安葬在孝陵之外,但这对康熙皇帝来说着实是一种挑战,因为这种情况在之前是从未有过的事情,合葬之行突然停止而将太后灵柩埋于中途。

这在当时注定会引起一众大臣甚至民间的讨论,况且陵墓的修建本身就是一个大工程,这种走一半就草率葬入孝陵的做法对孝庄太后也并不是很尊重,但康熙还是相信自己内心的想法,这时候的他为了能让祖母的在天之灵安息,才有了刚才提到的做法。

即将慈宁宫西侧的五间房子全都拆除搬迁到此,因为这是孝庄太后生前最喜欢的房屋,并将所有拆除后的材料全都搬到了孝陵外,于此处将五间房屋原本原样的搭建了出来,并将其命名为“暂安奉殿”,意在将其灵柩暂时安放在此地。

因为孝顺的康熙也不知道该如何安排,只认为将祖母生前最喜爱的东西搬迁到此是最恰当的做法,这个暂时竟然一拖就是三十七年时间,直到康熙去世,雍正皇帝在九子夺嫡之中胜出并登上皇位,康熙的陵墓都已经确定了,孝庄太后依然是个暂存。

最终雍正在和大臣商议之后,决定将孝庄太后和自己的儿子福临安葬在一起,于是在1724年,对昭西陵完成修建,并将孝庄太后安葬在此处。

#三分钟讲文化#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花脚大仙分享:《万古长歌——湖... 万古长歌 ——湖南史前文明图卷展上篇 国家博物馆特展系列 花脚大仙分享 “万古长歌——湖南史前文明图...
考古人员首次明确北魏里坊路网结... 北魏时期里坊长啥样?记者从2024河南考古新发现论坛获悉,经过为期三年的系统发掘,河南汉魏洛阳故城遗...
原创 琅... 导语:《琅琊榜》到了最后,莅阳长公主捧着谢玉的手书作为首告,由此拉开了当年梅岭惨案的翻案序幕,然而面...
原创 民... 唐高宗永徽年间,因为正是大唐帝国最强盛的时候,一道圣旨下来,要好生修缮一下大明宫。 毕竟,大明宫从...
原创 皇... 在古代中国,母壮而子幼,太后摄政专权的情况时有发生。从最早的秦国宣太后,到最后的慈禧太后,都是如此。...
原创 史... 咱们都知道历史人物都是影视作品中长盛不衰的话题。今天要聊的这位叫做狄仁杰。狄仁杰这个名字听了相信你肯...
原创 在... 小女儿一直是最受宠的,父亲疼爱,哥哥也不例外。 在唐代历史中,被唐高宗以“皇后礼仪”下葬的公主,仅有...
原创 史... 这真是一名奇女子,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个做过两国正牌皇后,并且先后六次被立为皇后的奇女子。那么,这到底...
原创 1... 1970年,毛主席的身体越来越差,也许是想到了自己走后的新中国,主席忧虑重重地叮嘱唐闻生:“等我死了...
原创 鬼... 春秋战国是我国第一个大乱世,同时也是百家争鸣的时代,文化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即使到现在仍然对后世有着很...
原创 蒙... 蒙古黄金家族其实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黄金家族是指成吉思汗家族的后裔;元朝建立后狭义上黄金家族是指...
昭通古城的迟家大院重建后的样子 迟 家 大 院子= 位于昭通城挑水巷和广东会馆之间的迟家大院,从规模与形制上可与泰来街的李氏家祠媲...
原创 他... 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这两个人,他两当中的一个人让溥仪宣布退位,另外一个人把溥仪请出了紫禁城。但是解放后...
元朝末年,虱母仙何野云留题,惠... PS. 下面故事,是陈友谅幕僚军师虱母仙何野云的故事,与其他名字是“何野云”的人无关。(世上有多位同...
原创 1... 于 1964 年时,战功赫赫、威名鼎鼎的开国中将王近山,因与妻子离婚一事轰动全国,甚至还被撤职、下放...
原创 1... 提起开国元帅彭德怀,世人无不为其晚年的遭遇而感到叹息、心酸。众所周知彭老总在万年失势一事,源自 19...
自信的湖南师大,应该写得下胡适... 近日,湖南师范大学官微引用胡适教育观点引发的舆论风波,将历史人物评价、学术自由边界、高校独立精神等重...
原创 三... 关于三国时期的历史纪事,很多人的印象都只停留在《三国演义》这部文学作品当中,其实,真实的三国纷争远比...
以译为媒:向世界讲好敦煌故事 敦煌是古代中原与西域间的交通要冲,长期处于多民族共居的局面,形成了多语言、多信仰并存的文化生态,孕育...
原创 一... /文花开无田/图《重耳传》等电视剧照 一匹骏马能够做什么呢?在古代物资短缺的年代,它可以是战略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