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古城的迟家大院重建后的样子
迪丽瓦拉
2025-08-29 11:33:01
0

子=

位于昭通城挑水巷和广东会馆之间的迟家大院,从规模与形制上可与泰来街的李氏家祠媲美,堪称东祠西院,用不同的方式讲述着清朝和民国年间昭通古城的故事。

关于迟家大院主人迟兴周,网上有一种说法,迟兴周生于1846年,卒于1942年。经考据迟氏墓碑和迟氏家谱,并与迟氏后人反复核实,这种表述是不准确的,迟兴周应该是生于清同治五年(1866年),卒于民国十九年(1930年)。有了这个判断,更便于我们梳理和厘清迟家与李家的关系。

关于李耀庭,人们的认识是趋于一致的,李耀庭于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生于恩安县,按这个时间计算,李耀庭比迟兴周年长29岁。据相关资料,李家与迟家是有姻亲关系的,李耀庭的母亲李迟氏,嫁给李耀庭的父亲李洪泰,在鲁甸的龙家院子,为李洪泰生下了7个儿子,改变了李氏家族人丁不旺的窘境。1856年,“翁姑与夫殁,抚诸子成立,移家于昭。年七十余卒,守节四十余年。”李迟氏也被志书列为节妇之一。李耀庭排行老大,而迟兴周呢,据《滇黔迟氏家谱》,迟兴周在家中排行第三,父母早逝,赖祖母迟彭氏抚养长大。未成年时,到李耀庭的商号当学徒,近30岁时,到日本学习商业3年。回国后,跟着李耀庭经商创业,曾任“天顺祥”票号的大掌柜。二人相差29岁,按此推断,李耀庭应该是迟兴周的表叔,迟兴周应该是李耀庭的姻侄。迟兴周回到昭通后,在李迟氏的帮助下,在北正街兴办“兴记”商号(又有一种说法叫“兴泰号”),走上了人生巅峰。经商十余年,曾在日本、缅甸设商号,在国内,除了在昭通,还在广州、重庆、成都、宜宾、昆明等地设商号,因而富甲昭通。

回到昭通发展的迟兴周,无疑为当时的昭通首富。迟兴周开创的“兴记”商号,主营天麻、半夏、党参、三七、虫草、大黄、牛膝、巴豆、白姜、石斛等名贵中药材和从外地贩回的棉纱、布匹、食盐、水泥等,有铺面20余个,占了北正街大半条街,规模不小。民国年间,迟兴周还在昭通城趣马门外建了松茂火柴厂,生产“洋火”。

关于迟家大院,《昭通志稿》载:“专城把总署在挑水巷,宣统年间售出,今为迟氏坐宅。”能够在古城的核心区拥有3000多平方米的宅院,那是一般士绅不能比的。无独有偶,李氏家祠和迟家大院修建的时间间隔不久,据相关资料,李氏家祠建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迟家大院则建于民国元年(1912年)。

迟兴周靠自己的奋斗成为巨贾后,对地方的公益事业和民生多有帮助。昭通坝子的利济河,水源出自大龙洞,自古以来就灌溉滋养昭通坝子,是昭鲁坝区黎庶的生命之河。清朝中期,昭通城建在二木那后,龙洞水不仅用于灌溉良田,更是昭通市民的主要生活用水来源。昭通历任知府、知县不断修凿疏浚,还在河上设了两道闸。据《昭通志稿》载,利济河上之盈济闸(内闸)(民国昭通志稿为龙洞大闸,也就是现在的北闸),历经沈生遴、王禹甸、张赓飏、张鉴清修浚。至民国三年(1914年),县长洪念江、县绅谢文英、蒋应澍、迟兴周提倡修浚,县绅李劲风、迟兴周各捐银一千两为经费,并由十八道坝农田按亩出工,设水利局,以公举蒋绅应澍为局长,各界人员轮流督工……民国十年(1921年)冬,工赈告竣,以工代赈,公举谢文英、迟兴周为水利局局长,杨履谦为坐办,始将闸口及未完工程培补坚实,即行关闸储水,以资利济河十八轮田亩栽插。从这段史料可以看出,迟兴周不仅出资一千两作为盈济闸的修缮经费,而且还以水利局局长的身份参与工程实施与监理。

迟兴周还热心地方教育事业。据《昭通志稿》载,民国初年(1912年),在箭道广场一地(位置在今昭通四小)建有女子学校一所,“捐赀者,富商迟兴周独力成之也”。关于这件事,《昭通志稿》贤母一节载,“迟彭氏,贡生彭俊之姊、迟兴周之祖母也。兴周父母早亡,遗兄弟三人,家贫,赖彭氏纺绩抚育。时兴周尚幼,为母所钟爱,勤恤备至。年七十余殁,后周以商业发迹,屡出货助赈,捐道衔,为祖母请二品封典。至民国改革,独力捐修女学校,并每次军兴,在事出力。复竭巨款,具书陈情劝学所转呈政府褒奖贤德。准其建坊在案。”至于1948年迟兴周的独生女迟肇芬用北正街一侧的公馆创办了兴周小学,直至1950年3月停办,也算是受了迟兴周的影响。而迟兴周在护国军、护法军、滇军经过昭通时,在迟家大院接待驻军食宿,也是用另一种形式支持革命,功不可没。

迟家大院的建筑是很讲究的。院落因地就势,坐东向西,占地3039.78平方米,建筑面积5276平方米,设有公馆、绣楼、宴会厅、祠堂和粮仓等11幢建筑,正厅居中,绣楼靠左,公馆殿后,粮仓、祠堂位于左边,一前一后,正厅左右皆有进出甬道,主体建筑之外设有月门、花园、假山、凉亭等,设计精巧,错落有致,在西南偏隅之地,实属难得。

迟家大院的原址被昭通毛纺厂使用过。相关资料显示,昭通毛纺厂是一家国有企业,始建于1950年3月,原名五星缝织厂,厂址在市政府和川主庙两处;1951年迁至广东会馆和迟家公馆生产;1958年,洗染厂和五星缝织厂合并,更名五星缝织洗染厂;1979年,转产生产毛线,更名为昭通县国营毛纺厂;同年3月,成立昭通市地毯、毛皮、纺织公司;1981年,厂址迁环城南路;1985年6月,正式更名为昭通市毛纺厂,直至2001年破产。更详细一点的情况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原来的兴周小学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接管,兴周小学交给儿童团使用,土改时由政府没收,儿童团解散后,划给到昭通勘测铁路的铁路局使用,1954年初,铁路局勘测队撤走,转交给昭通县联社作为仓库和宿舍,1978年转让给毛纺厂使用。

在后院,有石阶通往北正街。在石梯的正面,还藏有一个门洞,是一处隐秘的通道,有人认为是秘道。后经调查,该通道实际上是20世纪60年代备战备荒时期,毛纺厂工人挖掘的防空设施,这也为大院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

为了保护迟家大院,迟氏后人迟启宽等多方呼吁,引起省、市、区文物部门高度重视,纳入保护范围。现在,迟家大院修缮工作基本结束,更多的人能够走进去。一睹清末民初昭通建筑的风采。尽管是私人宅院,迟家大院的主人也很少被旧志所提及,但仍不能磨灭其主人在历史长河中为地方所作出的贡献。

来 源|昭通发布 原标题:昭通迟家大院,你不知道的那些事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连... 这个被美国都嫌弃的国家就是海地。说起海地,它最拿得出手的便是独立时间早。 由于这里的气候适宜种咖啡,...
在新疆阿克苏听古钱币讲述千年货... 对古钱币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去阿克苏地区文博院(博物馆)新疆古代钱币馆看看。 该展厅文物以时间为轴,展...
原创 她... 导读:很多人都以为清朝后宫的女人都是通过选秀进入皇宫的,其实也有一些是不需要选秀的,这些要么是皇上原...
原创 明... 明朝在历史上是一个独特的王朝。明太祖朱元璋作为开国皇帝,出生可以说是低微至极了,甚至还当过一段时间的...
原创 从... 前言: 不少学者认为古人生火最大的用途在于利用火来进行饮食以及起居,可其中还大有文章,除了在一般用火...
原创 晁... 在《水浒传》的江湖世界里,晁盖之死如同一道分水岭。这位"托塔天王"的骤然离世,让梁山泊从"替天行道"...
原创 汉... 汉宣帝在历史上存在感很低,为什么有人却说他成就不弱于汉武帝? 公元前74年,年仅十七岁的汉宣帝在权臣...
原创 有... 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文化也是传承了几千年。其中姓氏的来源更是长,中国的姓氏起源也并非只有一个地...
原创 关... 引言 公元219年,关羽风光无限,水淹七军,威震华夏,可惜这风光来的快,去得更快。不出几个月,荆州...
原创 美... 美国自从独立建国以来的245年间已经历过独立战争、谢司起义、美墨战争、第二次美英战争、南北战争、美西...
原创 他... 清王朝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他的晚年时光,因为自身的贫弱,被外国列强欺辱长达百余年。在这段时间...
原创 清... 华佗素以“神医”著称,又被后世称为外科圣手,被奉为外科鼻祖,代表着中国古代医术的天花板,是中国最负盛...
原创 历... 楚国的历史是十分悠久的,西周还未建立的时候,楚国就已经存在了,只不过那时他是商朝的小弟。等到武王伐纣...
原创 秦... 因为当年修路的时候,秦始皇拥有来自外星的黑科技,只需要一点点黑科技,就能让这块泥土路变成寸草不生的秦...
原创 从... 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聊的主角是汉朝的一位“逆袭皇帝”——汉景帝刘启!说到刘启,大家可能会想:“这位皇帝...
原创 李... 咱们看历史,思想有时候容易被史书带偏。 以为李世民当时杀李建成是因为皇位,其实这事儿最好反过来看,李...
原创 宁... 近几年的清宫戏火了,观众朋友们估计也很熟悉这句话,皇帝在勃然大怒的时候说:“将某某发往宁古塔,永世不...
原创 她... 了解过一些历史的人群应该都知道,一共有4任皇后,他活着的时候封了3任,但比较可惜的是这三任皇后都早早...
文明探源|下汤遗址:穿越新石器... 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下汤遗址。 一处10米乘10米的探方,边上留下了一道12级土阶,拾级而下,将连续...
原创 陆... 东汉末年诸侯割据,经过几场经典战役后,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基本成为三国鼎立的局面。三国争霸争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