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满清可以和太平天国打十几年,为何对列强屈膝投降?
迪丽瓦拉
2025-07-08 11:33:10
0

中国近代史上清廷腐败,民不聊生,再加上列强入侵,导致国内战乱频繁。

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满清与列强作战一般很快就屈膝投降,签订和约割地赔款;在对内作战时却表现得十分顽强,即使丧失了东南半壁江山,依然调集所有的人力物力进行反扑,“结硬寨、打呆仗”,打持久战消耗战,绝不和谈。

在对内和对外战争中,为何满清的态度截然不同呢?

曾国藩

坚船利炮,武器的代差让满清无法抵挡

两场鸦片战争可以说是近代军队对古代军队的碾压。首次体现在武器的代差上。列强的坚船利炮在战场上就是碾压般的存在。这里只说决定性的武器——战舰。

当时的英法战舰,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战舰,用坚实的木料制成,并用金属包裹,所以船体结实,可以防腐防蛀防火;船上一般都是两桅或三桅,有十几面风帆,无论是顺风还是逆风都可以高速航行;每一艘战舰上安装了几十门大炮,装备了实心弹、霰弹、开花弹等各种炮弹,火力猛烈,杀伤力大,远超清军战舰。

鸦片战争

清朝则相反,在平定台湾郑家之后,清朝的水师建设几乎陷入了停滞,平时缺乏训练,任务就是缉查走私剿灭海盗。清朝最大吨位的战舰还不如英军最小吨位的战舰。

正如清朝闽浙总督邓廷桢所说:“炮船之力实不相敌”。

英法舰队掌握了制海权,凭借高度的机动性,南到广州,经过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地,北到天津,在数千公里的海疆肆意航行,任何一个港口都成为它们攻击的目标。英法掌握着战争的主动权。

鸦片战争

利用坚船利炮的机动优势,英军北上进攻天津,炮轰大沽口炮台,威胁京师,甚至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南下横扫东南沿海的各个港口,甚至进入长江下游江面,切断南北漕运,威胁清朝的经济命脉。

在鸦片战争中,清军总兵力大约80万人(包括八旗、绿营兵),而英军最初只有七千人,后来增加到了2万人。

为了防御英军登陆,清朝在从盛京(今辽宁)到广东的沿海七个省数十个港口设防,细分到每个港口的具体部署,每个要地驻守的部队在4000人至1万人,消极防御,甚至被动挨打。以至于出现了每次清军与英军作战,兵力基本相当,甚至还少于英军的怪事。

虽然清军总人数多,但因为缺少机动兵力,所以遇到战事清朝就要从很远的地方调兵去支援前线。

1841年10月10日英军攻占宁波,道光皇帝竟然从内陆的四川建昌、松潘调集精兵2000名,前往两千公里外的浙江增援,路上走了半年之久。而在宁波休整了半年的英军则以逸待劳。

在这些武器代差面前,清军进退失据,进不能战退不能守,屡战屡败,被迫投降,割地赔款。

清军

对那些国内的民变如白莲教大起义、太平天国、捻军,清军则完全没有了武器的劣势,反而比这些民变军队有优势,比如火炮。这使得清军在攻坚时占尽优势,让民变军无法坚守城池或堡垒。

甚至李鸿章等人聘请西方人在为清朝训练军队,组成了“常胜军”等军队,购置西洋火器,对太平天国形成了武器优势,在野战中也屡屡获胜。

即使以冷兵器为主的湘军,曾国藩实行“结硬寨打呆仗”的办法,对太平天国占领的城市,挖掘壕沟进行重重围困,活活把太平军耗死。

太平军

而太平军缺乏攻坚火器,无法有效的突破湘军的防守阵地,只能坐以待毙,最后坐视城市陷落,如安庆、天京等。

在与太平军等国内民变军对战时,清军同时也没有了机动兵力不足的问题,反而可以就近从各省招募乡勇扩充兵力源源不断的输送到前线去。

那些四处流动游击作战的太平军(如石达开部、汪海洋部等)、捻军等,也在各省清军的层层围追堵截之下最终失败。

因为这些军队所过之处都是清朝统治地区,清政府可以有效的调集兵力或者在当地组织乡勇进行抵抗,极大地消耗了太平军、捻军的实力,让它们无法建立相对稳固的根据地,最终失败。

列强只要通商赚钱,太平天国是要改朝换代

鸦片战争的起因是英国在与中国进行贸易时处于逆差,最后开始向中国出售大量的鸦片,让中国白银大量外流。为了遏制这种情况,中国查禁鸦片。为了反对中国禁烟以保证贸易顺差,英国决定发动鸦片战争。

第一次战争的结果,英国要求清政府割让香港岛,并开放福州、宁波、上海、厦门和广州五个通商口岸,并且赔偿2100万银元;废除公行制度,准许英商在华自由贸易,协定关税等。条约签订后,英国能够直接进入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资源。

签订《南京条约》

即使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攻克了北京,火烧圆明园,但签订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之后,也只是要求满清政府增加开放口岸,赔偿军费,割让部分领土如九龙。即使是沙俄强占的大片领土,在满清政府看来不过都是在边疆的一些荒地,离核心统治区很遥远,丢弃毫不在意。

在满清政府看来,洋人不过是想要通商,目的就是赚钱,而不是推翻清政府取而代之,所以他们并没有与洋人拼死作战的决心。在战况不利的情况下很快就求和与列强签订了和约。

这不由得让人想起了宋太祖赵匡胤的一段话:“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

英法联军进攻北京

对清政府来说,列强的侵扰不过是外忧边事而已,不会危及到他们的根本利益即在全国的统治地位,所以即使割地赔款只要能保证自己的统治地位也是可以接受的。

两场鸦片战争就如同北宋对辽国的《澶渊之盟》和后来的《庆历增币》。反正送岁币不过是加征人民的赋税,统治者照样吃香喝辣穿金戴银。

正如方腊所说“岁赂西北二虏银绢以百万计,皆吾东南赤子膏血也。”满清割地赔款,岂不也是中国人民的血汗钱吗?更有甚者,慈禧曾说“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更是要将整个中国的财富都献给列强了,比大宋还不如。

与列强相反,太平天国是要推翻满清的统治取而代之。深受太平天国影响的捻军所活动的地方也大部分在北方,经常出没河北、山西当地,威胁京师。

在此前的白莲教大起义,口号也是“日月复来”,要“反清复明”,这是满清统治者最为惊恐和无法容忍的。所以面对国内的民变,他们一定会拼死镇压。

咸丰三年(1853年)至五年间,太平天国派林凤祥、李开芳等率2万多精锐北伐,企图攻取北京推翻满清的统治。北伐军最北打到天津静海独流镇,距离北京不过三百余里。当时北京震动,全城戒严,许多高官富商纷纷出逃。

太平军

后来捻军最北处也打到河北保定易县和天津,距离北京也不过两三百里,同样威震京师。

这一切都让满清统治者如坐针毡寝食难安,生怕太平军或者捻军攻克北京,推翻自己的统治,所以他们会拼尽全力调集武装力量去镇压。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德格宗萨藏医藏药传承推广研讨会... 来源:百科看财经 一缕藏药香,历经3800年历史飘香至今。一群后来人,接续多代医药传承书写传奇。 ...
原创 溥... 【剪掉辫子的溥仪,这时他14岁】1908年11月14日,光绪皇帝驾崩。由于没有子嗣,慈禧太后选择了年...
原创 放... 在中国古代封建礼制中,臣民对现任皇帝乃至已死的皇帝是不能直呼、直写姓名的,要严格遵守避讳制度。否则,...
原创 晚... 在中国晚清时期,一位名臣的一生故事令人感慨不已。这位名臣就是左宗棠,与曾国藩、李鸿章并称晚清三杰之一...
【文化中国行】吉州窑:传承千年... 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新闻联播):位于江西吉安的吉州窑是目前世界上发现保存最完整的古窑包遗址群之一,创...
原创 神... 鬼谷子之所以牛,是因为他教育出来的学生个个都大咖。在中国历史上都是能呼风唤雨的人物。 鬼谷子老师最厉...
原创 《... 在《说岳》之中,用枪武将最为出色。 岳家军之中有高宠、陆文龙、曹宁、张宪、岳飞、杨再兴、余化龙、罗...
原创 有... 1937年10月,日军组织三十万大军向山西发动全面进攻,国民党的七十万大军节节败退,兵败如山倒,刚刚...
原创 汉... 敢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两汉时代,是中原王朝非常强盛的时代,在沉重打击了匈奴之后。羌族、乌桓、鲜卑等少...
原创 清... 影视剧中有很多古装戏,演绎了古人们的生活,有不少的宫廷戏,给大家展示了古代的皇帝和妃子们的生活,尤其...
原创 封... 同治九年七月,也就是公元1870年7月,两江总督马新贻在回署衙时被刺客张汶祥刺杀。 在马新贻还没反应...
原创 李... 李世民为了皇位,宁愿相信所谓的算卦,将军报出乳名后杀错了人 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话是这...
原创 敌... 重点进攻山东 1947年2月,全面内战已经进行了8个月,国民党军虽然占据了解放区105座城市,但也付...
原创 刘... 在中国历史上,刘备是一个备受尊敬的英雄人物。然而,他在《三国演义》中的形象通常被描绘为仁义之君,却很...
历史别墅的现代生活!普利亚30... 在意大利的普格利亚(Puglia)地区,隐藏着一座拥有300年历史的古老别墅,它仿佛是一位穿越时空的...
原创 一... 谁能想到,一个贝加尔湖,竟被两个国家进行了分割。 然而让人震惊的是,中国只拥有其中极小的一部分——仅...
800年前的金代石碑断成两截,... 在北京市房山区猫耳山顶峰之下,有一处灵峰寺遗址。在金代,灵峰寺不仅是著名佛寺,也是一座规模宏大的行宫...
蒋介石曾孙,宣布扎根杭州 据香港星岛环球网3月22日报道,近日,蒋介石曾孙蒋友青宣布,下定决心到杭州扎根发展,尝试新的生活方式...
原创 历... 黄巢年轻时志向远大,一心渴望考取进士科,成为一名文官。他参加了多次科举考试,每次都以悬念不解的失败收...
原创 长... 众所周知,秦赵长平之战最终以赵国全军覆没,秦国获胜告终,此次战略大决战直接使赵国实力从根本上被大幅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