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青岛地区,在古时候,各区市可谓各领风骚千百年。拙文《这个城市曾是青岛的区,也曾与青岛平级,现在正筹划撤市设区》中也提到过,唐代在今天的胶州市区设立了板桥镇,从此胶州开始崛起,千百年来都是现在青岛地区的中心,直到清末被胶澳(今青岛市区)取而代之。而在唐代以前,现在青岛地区的中心是今天的青岛西海岸。
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经过卧薪尝胆,终于灭亡了吴国,勾践也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个霸主。第二年,为了争霸中原,勾践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将国都从会稽(今浙江绍兴)迁到齐地琅琊(胶南)。于是,勾践率三百艘战舰,横跨海路八百公里,来到了琅琊。此后,以琅琊为都的越国也曾有所作为,灭掉了山东境内的滕国、郯国、缯国,削弱了莒国,还入侵齐国。但越国在与齐国、楚国争霸中还是渐处下风,最终于公元前378年,放弃琅琊,迁都吴(今苏州)。
秦统一天下后,在胶南设琅琊郡,并设附郭县琅琊县,秦始皇还曾三次巡游琅琊,并筑琅琊台。从春秋末到秦朝,这是青岛西海岸在古代最辉煌的时期。唐代废琅琊县建制,辖地划归胶州,此后一千多年,青岛西海岸再没有县级建制。
1897年,德国占领胶澳(今青岛市区)。根据1898年的《胶澳租借条约》,西海岸的薛家岛、黄岛(指狭义的黄岛)划归胶澳,成为德国租借地,辛安和胶南则仍属胶州。1913年,胶州降为胶县。1929年,成立青岛特别市,薛家岛、黄岛(狭义)、阴岛(红岛)联合成立青岛特别市海西区。
1944年,泊里从胶县析出,设立藏马县,这是唐代废置后,西海岸第一次出现县级建制。1946年,胶县洋河以南地区以及青岛的薛家岛、黄岛(狭义)联合成立胶南县。胶南,胶县南的意思。1956年,藏马县并入胶南县,1958年,胶南县属青岛市,1961年,又改属昌潍专区。
1976年,黄岛、薛家岛、辛安从胶南县析出,成立县级的黄岛革委会,仍属昌潍地区。1979年,黄岛划归青岛,成为青岛市黄岛区,胶南县也改属青岛,1990年胶南县撤县设市,成立县级胶南市。
在改属青岛后,黄岛、胶南都迎来了快速发展时期,是青岛经济增长最快的区域,成为青岛的一极。2012年,黄岛、胶南合并为青岛西海岸新区,是第九个国家级新区。2017年,青岛西海岸GDP达到3200亿,在全国国家级新区中排名第三,在山东所有的区县中排名第一。根据2017年12月1日通过的《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条例》,青岛西海岸新区将会在多个领域行使省级权限,西海岸的未来不可限量。
注: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