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扩廓帖木儿得到朱元璋、刘基的高度评价,却始终困于元末政治围城
迪丽瓦拉
2025-07-08 19:03:07
0

朱元璋曾与诸武将讨论天下谁是奇男子,众将领皆以常遇春对。朱元璋却大笑道:“常遇春虽然也是人杰,但是却能为我所用。朕不能让王保保效命,实在是人生一大憾事。王保保真奇男子也。”朱元璋派军北征时,刘基曾着重向朱元璋指出,扩廓帖木儿一定不可以轻视。后来明军果然在扩廓帖木儿身上遭遇了滑铁卢。可惜扩廓帖木儿浑身是才却没有机会得以完全施展,终元朝之世,始终受到来自各方面的阻力。元朝政局就像是黏稠液体,将扩廓帖木儿狠狠地包裹在其中。他每走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扩廓帖木儿,河南沈丘人。他原姓王,小名保保。他是元朝中书平章察罕帖木儿的外甥。察罕帖木儿见他聪明好学,非常喜爱,便将其养为己子。元顺帝妥懽帖睦尔亲自赐名扩廓帖木儿。

其实扩廓帖木儿的出身是非常高贵的。他早期的仕途因为有察罕帖木儿的庇护和扶持,非常顺利。即便后来察罕帖木儿刚去世时,他仍很得元顺帝的喜爱。元顺帝直接让他继承了察罕帖木儿的官职,统率其的军队。他最后也平定了山东一带的起义,用实际行动回应了元顺帝。至此他的仕途一帆风顺。

山东平定之后,扩廓帖木儿的仕途便开始逐渐陷入围城。一方面是察罕帖木儿的去世,使他失去了最大的政治依靠,另一方面则是他本人不善于政治斗争。

当年察罕帖木儿在世时,与孛罗帖木儿是元朝地方最大的军阀,双方时常互相攻伐,矛盾很深。后来察罕帖木儿去世,扩廓帖木儿算是把所有恩怨也一并继承了下来。

当时老的沙、秃坚两位朝中大臣得罪了太子。太子想方设法要谋害二人。两人为了活命,便逃出大都,投奔了孛罗帖木儿。太子得知后,以朝廷名义下诏,剥夺了孛罗帖木儿的官职跟兵权。孛罗帖木儿飞扬拨扈惯了,自然不肯坐以待毙,于是发动了叛乱。直接率军攻进了元大都,杀死了丞相思监,自封为左丞相。以老的沙为平章,秃坚知枢密院事。把朝廷大权全部掌握到自己手中。元顺帝也成了他的傀儡。

太子于是求援于扩廓帖木儿。扩廓帖木儿遂派遣白琐住率领万骑进入京城。与孛罗帖木儿军战不利,便奉太子到了太原。在太原时,太子想要效仿当年的唐肃宗直接自立为皇帝,可是此举却被扩廓帖木儿直接否决了。他其实还是很有儒家忠君观念的。自此,太子心中便恨上了扩廓帖木儿。以后没少给他使绊子。

第二年,太子命扩廓帖木儿攻打孛罗帖木儿。经大同,向大都进军。元顺帝抓住了这个机会,顺势便杀死了孛罗帖木儿。按常理说,事情到底非常完满了。可是皇后、太子与元顺帝又不是一条心。皇后秘密给扩廓帖木儿发了一道懿旨,让他率领大军拥护着太子入主大都,以强硬的兵力逼迫元顺帝退位,将皇位传给太子。这次扩廓帖木儿又否决了她的建议。他在离大都三十里时,停止进军。只率领数骑跟随入城拜见元顺帝。可怜的扩廓帖木儿又得罪了皇后。

按理说,扩廓帖木儿如此维护和忠心于元顺帝,元顺帝应该对他更加倚重和信任。可事实却并非如此。他虽然没有按照皇后所说去做,但是他跟太子走得太近了。孛罗帖木儿叛乱时,太子几度危殆,多亏扩廓帖木儿屡次帮助。元顺帝虽然对朝政不上心,但是他很精明,猜忌心也非常重。扩廓帖木儿此举又触犯了元顺帝的禁忌。他在心中已经将扩廓帖木儿划分到对立方之中。

扩廓帖木儿进入大都后,逐渐掌握了元朝的军政大权。他虽然最后平定了山东,有很高的功绩。但是很多朝中大臣主要将此功劳归结到察罕帖木儿身上,扩廓帖木儿在朝中文武大臣们的眼中资历太浅,而且把他与孛罗帖木儿归为了一类,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了朝廷大权。扩廓帖木儿在朝中行事处处受阻。他自身也不太喜欢这种政治氛围,更喜欢在军中带兵,于是在大都待了两个月便离开了。

当时南方朱元璋已经吞并了陈友谅,势力大增,张士诚也拥有了浙东、浙西之地。南方的平叛形势不容乐观。扩廓帖木儿于是便平定南方为由上疏元顺帝,请求外出治兵,督军南伐。元顺帝顺势便答应了。他封扩廓帖木儿为河南王,统领天下军马,代替皇太子出征。这本身就是在给他拉各方的仇恨。

扩廓帖木儿既领军命后,便发檄文,召集关中四将军李思齐、张思道、孔兴、脱列伯于河南会师。可是李思齐等人原本是跟察罕帖木儿一同起兵的将领,他们对扩廓帖木儿根本不服。当檄文到达李思齐手中时,李思齐大怒:“吾与若父交,若发未燥,敢檄我耶?”意思就是我跟你养父是同一辈的,你这个乳臭未干的毛孩子敢给我发檄书。四人无一服从军令。扩廓帖木儿火气很旺,立刻将矛头对准他们,直接率领大军攻打关中。这一波操作让朝中的大臣、元顺帝对他再加深了一分憎恶。本来是关中这些军队不听号令,最后却演变成扩廓帖木儿在胡作非为。元朝上上下下的仇恨全部都集中到他的身上了。

元末历史中,扩廓帖木儿父子作为元朝一方,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主线作用。察罕帖木儿时,当时可能龙凤政权的势力非常大,起义军遍布,所以还没有出现这么多的矛盾。到山东、河南等地平定以后,元朝内部的矛盾便都一一爆发了。扩廓帖木儿便成了所有矛盾构成的漩涡的中心。如果扩廓帖木儿能够真正放手一搏的话,元朝在北方一带的地盘会不会丧失还是两说。可惜扩廓帖木儿直到大都被攻破,元顺帝北逃后,才真正成为蒙古政权的中流砥柱和抵抗明朝北征的主要力量。

参考文献:《明史》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清... 熟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不管是强盛的秦汉,还是大一统的唐王朝、明王朝,都出现了极为严重的太监干政、掌权...
原创 古... 【朱允炆】即明代第二个皇帝建文帝,被他的叔叔朱棣发起的“靖难之役”推翻了,南京城破,宫中起了大火,建...
原创 细... 受影视剧和小说的影响,历史上的很多名人都被曲解化了,而这里要说的三位名将也是如此,原本是智勇双全的名...
原创 慈... 在我国历史上,一代国家的统治者大多是男性,但也不乏有女子贪图权利,沾染国事。就比如清朝的慈禧太后,她...
原创 此... 看过电影一代宗师的人都知道,在这部电影中,有一位名叫宫羽田的著名拳师,是剧中民国时期著名的武术宗师,...
原创 清... 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这个王朝对历史的贡献几乎为零。清朝晚期几乎是每一个官员都贪,同时清...
《澶渊之盟》的签订,与北宋的灭... 全文共2893字 | 阅读需6分钟 《澶渊之盟》的签订是北宋历史上的一件大事,随着《澶渊之盟》的签订...
原创 刘... 中国大一统王朝中,所谓的“布衣天子”有两个,一个是刘邦,一个是朱元璋。 对这两个人,毛泽东的评价都是...
原创 雍... 将军打仗离不开善战勇猛的战士,君主治国同样离不开能力出众的臣子。若无可用的兵,纵是以一当百的将军犹如...
原创 摄... 清朝历史上共有两位摄政王,第一位大家比较熟悉,清太宗皇太极之弟摄政王多尔衮。第二位,就是末代皇帝溥仪...
吴三桂占据清朝半壁江山,兵马是... 在清朝的历史长河中,吴三桂无疑是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他本是明朝的将领,却在关键时刻选择投降清朝,打开...
原创 《... 导读:赫舍里·索尼,清朝初年有名的重臣。他对历经从努尔哈赤到康熙四代君王,对大清对爱新觉罗皇室绝对是...
原创 历... 历史上唯一无污点的皇帝,去世已1400多年,仍有人愿为他守陵 哈特是美国的历史作家,在上个世纪九十年...
原创 当... 只有用心灵才能看清事物本质,真正重要的东西是肉眼无法看见的。--《小王子》 童话里白马王子爱上灰姑娘...
晚清传统地方官书局的出版文化理... 所谓晚清官书局,指同光时期由胡林翼、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同治中兴名臣开其端,诸省督抚大吏倡其行或...
原创 故... 柳亚子《纪事诗二首》:“第一伤心民族耻,神州学界尽奴风。” 对于我国历朝历代 的 皇帝而言,他们心中...
原创 晚...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李白 千百年前,李白写下如此...
原创 国... 毛主席曾说过:“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是自古以来不变的道理,如果当局统治者不能够很好地治理国...
原创 皇... 戊戌变法后,慈禧是恨透了光绪帝,本来是想放权让他实行维新变革,可到头来损害的却是以她为首的后党利益,...
原创 清... 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历史上的每个朝代都会有很多军队,来保卫国家。清朝虽然是最后一个王朝,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