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黄克诚为何能在陈赓之前,位列第三大将?这三大成就,难有人及
迪丽瓦拉
2025-07-10 13:33:30
0

在新中国的开国大将中,要论知名度,当属粟裕和陈赓最高。一个战功异常突出,一个经历特别传奇。但是在大将排名里,陈赓却在了第四。

第二的徐海东还好说,是红25军的“山头”代表,在陕北对中央有大恩。

第三的黄克诚就相对没有那么多的故事了,在关键的解放战争中,黄克诚也少在一线指挥,缺少亮眼的战绩,为何他也排在陈赓之前呢?

这个问题,其实也关乎到了台前和幕后的不同,黄克诚做的事大多无法直接在战场上体现,但贡献绝对不比打赢一两场仗小。他这三大成就,是鲜有人兼具的。

第一大成就:战略眼光超群。

黄克诚自参加革命后,就多次表现出不同寻常的着眼视角,比如抗日战争初期建议恢复政委制度。

当初为达成统一战线,我党取消了政委制度、削减了政治机关在部队的作用,可很快各种弊端就暴露了出来。

仅仅过去几个月,内部风气开始松动,尤其在取得平型关大捷后,前线频频出现破坏军民团结的事件,这引起中央的警惕,随即派黄克诚下部队考察。

经过一番调研,黄克诚只感觉触目惊心,部队不再开思想会、干部打骂战士、军民出现矛盾、一些地方甚至隐隐有“军阀主义”的苗头...

他结束考察后立马将种种迹象做成报告递交上去,强烈建议恢复政委制度。中央在讨论过后,采纳了黄克诚的意见,重新塑造军队灵魂。

人民军队跟旧军阀部队最大的区别,就是具备统一的思想、有抓思想的人。

而政工干部就是那个让全军上下凝成一股绳的角色,可以让中央的指示,及时传递到各个单位,并通过各种方式,保证命令能推行下去。

缺乏了这一关键岗位,人民军队也频频出现问题,像主力团团长张绍东就因为没政委监督而叛逃了。所以,黄克诚的提议对全军来说都是大功一件。

另外,黄克诚也是首倡应全力、迅速抢占东北的第一人。

虽然早在七大上毛主席就指出东北很重要,但毕竟我们在那边没基础,该派多少人去、什么时候去一直没下定决心。

黄克诚就很干脆,日本刚投降不久他便致电中央,全面分析目前的局势,表示应即刻出兵东北,速度越快越好,兵力越多越好。

中央看过他的报告后,也不再犹豫,马上拍板从各大解放区调集精兵强将出关。这个关头,哪怕是早一分钟都意义重大,黄克诚这争取的可不是几分钟时间啊!

仅从这两件事就能看出黄克诚战略眼光远超大多数人,其难以直接体现在战场上,但谁能说不重要呢?

第二大成就:综合能力极强。

文武双全、军政一肩挑,这些有很多开国将军都能称得上,但如果再加独当一面建设根据地、善于搞后勤管理这两点,那就少之又少了,而黄克诚恰好是其中一位。

土地革命时期,他担任过红三军团政治部主任,政工能力让彭老总非常欣赏。

抗日战争时期,他担任过八路军第五纵队司令员、新四军第三师师长兼政委,开辟壮大了苏北抗日根据地。

曹甸战役前,他顶撞刘少奇、陈毅,做出一番分析反对开打,但没有效果,后来战役的经过跟他预料的一样,足以证明他的军事能力。

解放战争时期,他主动放弃军权、将野战部队交给刘震去带,自己则到西满去搞建设、为我军打造一个大后方。

接下来的几年里,黄克诚担任过东北民主联军后勤部司令员兼政委,曾全权负责东北的后勤工作。

在他接手之前,东北各自部队的后勤还比较混乱,没有形成规范。而他上任后,全面进行改革,制定了一系列政策,让后勤工作统一有序。

虽然前线很少看到他的身影,但一线指战员所需的粮食、弹药等物资,都与他息息相关。

刘邦、朱元璋两个古代的开国皇帝,分别将萧何、李善长视为第一功臣,这就说明了后勤的重要性。所以东北战局的胜利,黄克诚的作用也非常大。

第三大成就:擅长建设发展。

开国将帅大部分都只拿手军队工作,转到地方就不太能妥善处理,而黄克诚不一样,他是到哪个岗位,都能干出成绩。

1948年11月,中央已经制定完平津战役的规划,并给黄克诚下达命令:请黄克诚尽快结束冀察热辽的工作,率干部随东野南下,黄准备担任天津军管会主任兼天津市委书记。

天津是国内能排得上号的大城市,而且是直面北平的窗口,如何管理,就成了一个政治问题。

如果太柔,压不住那些有异心的人;如果太硬,过重的杀戮又会影响到我党、我军的形象。总之,必须要一位有能力的干部来管理,做好榜样,促使傅作义下起义的决心。

毛主席想来想去,最终决定派黄克诚去接手天津,一来他建设能力很强,二来他为人正直、秉公办事,善于处理复杂的问题。

1949年1月14日解放军对天津展开总攻,15日下午3时,天津宣告解放,4时,黄克诚带着干部进入天津,开始全面接管城市。

因为之前准备充分,入城各部队又兢兢业业各司其职,接收工作得很顺利,随后,在黄克诚的带领下,天津迅速消除战争痕迹,开始恢复生产建设。

此次任务完成得出色,中央更加放心他的治理能力。没过几个月,黄克诚又接到命令要去主政湖南。

对于这个调动他非常诧异,毛主席把他叫到身边宽慰:是我点名让你去的,你在天津已有了经验,又是去我们家乡,风土人情熟悉,你去我放心。

黄克诚没有辜负中央的期望,在湖南三年,他维护了一省的稳定和建设,同时还完成剿匪、土改、支援抗美援朝等一系列工作。哪里需要,他就去哪里,还都做得非常出色。

除了上述的三大成就外,黄克诚排名靠前还有个原因在于他是红三军团的代表、建国初期地位高。

1952年4月,彭老总因病从朝鲜回国,治愈后就留在军委主持工作。这时湖南的情况已极大好转,黄克诚就被调到中央,担任副总参谋长兼总后勤部长。

每当彭老总外出考察或因病休息时,基本都是让黄克诚代为主持军委工作。1953年10月,彭老总在一次军委会议上就说:我要休息一段,日常工作由黄克诚同志负责。

新中国成立后,主持过军委日常工作的人分别为周总理、彭老总,第三个就是黄克诚。

1953年11月,军委召开高干会议,会议主席团共有朱德、彭德怀、刘伯承、贺龙、叶剑英、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黄克诚九人。这个时期的黄克诚,地位不言而喻。

所以这么综合来看,黄克诚位列大将第三当之无愧。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为... 清朝最后三位皇帝都没有子嗣,即使是咸丰皇帝这个朝代算得上有儿子的,也只有一个同治皇帝。这个绝后的现象...
原创 陪... #深度好文计划#在这个竞争激烈、强者为王的时代,无数人怀揣梦想,拼搏向前,渴望获得成功。然而,真正能...
原创 从... 刘备是否刘邦的后代,这一问题可通过推算得出。刘备在起义时声称自己是汉室后裔,追溯到具体人物,他表示自...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五次统一战线 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成立至今,共经历了五次统一战线。在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
原创 慈... 慈禧为什么可以掌握大清政权半个世纪,为什么没有人出来推翻她呢?清朝的衰落和这位大清皇太后有直接关系,...
原创 清... 千年的豪族,千年的王朝,历史的长河中,我们是否曾遇见过千年的风云变幻?回顾清代文人,他们怀揣万卷书,...
原创 从... 【从大富商到安汉将军:他倾力资助实力弱小的刘备,终获成功】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割据,作为中山靖王...
原创 哲... 在蒙古帝国的辉煌历史中,哲别作为成吉思汗的忠诚将领,是铁木真早期战争中的关键人物。他因射伤铁木真的爱...
原创 埃...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中国一改上世纪贫困落后面貌,转眼成为位居世界前列的经济军事大国,当然,在这段...
地上、地下、水下 广东“四普”... 崔勇 普查现场散落着陶瓷碎片 ...
原创 卢... 传闻,北京卢沟桥的狮子是数不清的! 当然,对于这个说法,历史上不乏较真的人。 甚至连清朝时期的乾隆皇...
原创 世...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人类文明史不过短短六千年,能创造出如此惊天的成就确实非常奇幻;要说人类文明史的见...
原创 “... 我们在前面的文章中,讲了中国历史典籍中燧人氏的传说,以及“钻木取火”和“燧石取火”的发现过程,而中国...
德州机床厂旧址:运河工业文化发... “德州机床厂旧址”隶属于山东普利森集团有限公司,位于德州市德城区富源大街1489号,德州普利森高级技...
原创 林... 前言: 1955年林微因去世后,她的子孙现状如何呢?据了解子孙都不愿意使用姓梁,而她的曾孙女则成了众...
原创 欧... 【历史】在世界历史的舞台上,由于众多历史战争、事件以及刻意夸大和宣传,很多国家的形象在全球范围内形成...
原创 河... 孟浩然在《与诸子登岘山》中写到:"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这句诗道出了人事沧桑,历史更迭的气象。...
历史上的今天,8月2日,199... 1990年8月2日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下令入侵科威特,这引发了一场海湾危机,也就成了海湾战争的导火索。 ...
原创 江... 中国自古以来很注重家族传承的,尤其是对于姓氏更是重视,俗话说得好:“行不更名,坐不改姓”而在我国江西...
原创 梁... 啸聚山林、替天行道是梁山好汉身上的标签,根据以往梁山好汉的个人武力值和所向披靡的团队战绩,在最后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