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甫(小名“哥奴”,683年-753年1月3日),号月堂,陕西人,唐高祖祖父李虎五世孙,父李思诲,曾任唐朝(唐玄宗时)宰相。
李林甫因生性阴柔奸狡,被人们称为“口蜜腹剑”,又称他为“肉腰刀”,他不仅专权十九年,还是唐朝由盛转衰的关键人物之一。
今天, 我们就来回顾一下李林甫的丑恶人生。
一。靠精于权谋,屡获升迁
李林甫并无多少才学,只是善于音律,起初为其舅氏姜皎所爱,早年曾任千牛直长(七品小官),开元年间改任太子中允(五品皇太子属官,负责太子礼仪驳正启奏等事)。
李林甫生性狡猾,精于权谋之术,被人们称为“口蜜腹剑”。他与宫中宦官、妃嫔交情深厚,对唐玄宗的举动了如指掌,每逢奏对都能符合玄宗的意旨,因此深得皇上赏识。(要详细了解李林甫情况可去购买《李林甫研究》阅读,每本98元。)
李林甫先是经宇文融的引荐,被授为御史中丞,后历任刑部侍郎、吏部侍郎等职,又通过巴结玄宗宠妃武惠妃、与裴光庭的妻子(武三思的女儿)私通;利用大臣之间的矛盾,接近尚书右丞韩休,得到他的好感并为其推荐,等一系列不正当手段当上了黄门侍郎(皇帝近侍之臣,可传达诏令),逐步接近了权力中心。
终于在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李林甫被拜为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加银青光禄大夫,与侍中裴耀卿、中书令张九龄一同担任宰相,后又历任户部尚书、兵部尚书。掌握了权力的李林甫不是勤勤恳恳地做事,而是干起了闭塞言路、排斥贤才的丑恶勾当。
二。排斥异己,长期专权,让唐朝由盛转衰
提拔李林甫这样的人为宰相,充分说明此时的唐玄宗已不是个明君了,他已经变成贪图享乐的昏君了。而李林甫就是看到了这一点,他先是利用张九龄极力劝阻唐玄宗废黜三子(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私下对宦官挑拨道:“此乃天子家事,何必与外人商议。”后又在张九龄认为牛仙客学识不高,极力劝阻,引起玄宗不悦时,私下言道:“只要有才识,何必满腹经纶。天子用人,有何不可。”最终唐玄宗听信谗言,以结党为由罢去张九龄、裴耀卿的宰相之职,任命李林甫、牛仙客为宰相。
李林甫从此走上专权之路,而且长达十九年。在此期间,他通过在唐玄宗面前诬陷等手段,先后让皇上将韦坚、皇甫惟明贬官,并命李亨休弃太子妃韦氏、宰相李适之忧惧请辞,被罢为太子少保。将可能入朝拜相,威胁到自己的地位的四镇节度使王忠嗣贬为汉阳太守。
李林甫还栽赃陷害权位日盛的杨慎,他命殿中侍御史卢铉袖藏谶书,称是在杨慎矜家中搜出。最终,杨慎惨遭灭族之灾。李林甫不仅排除异己,最为可恨的是他建议唐玄宗重用蕃将,目的是杜绝文臣出将入相的根源,以巩固自己的相权。
这种做法最终使得高仙芝、哥舒翰等少数民族将领成为独当一面的大将,特别也让安禄山得以长期控制河北,从而为日后安史之乱的爆发埋下了隐患。
三。败于杨国忠,遭可耻报应
武惠妃死后,荒唐的李隆基又开始宠信武惠妃的儿子的妃子杨玉环,并且重用杨玉环的族兄杨国忠。起初,李林甫认为杨国忠才学浅薄,不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况且他又是杨贵妃的族兄,因而对他善加礼遇。李林甫其实是目光短浅,看错人了!
天宝十一年(752年),王鉷之弟王焊与刑縡图谋作乱,欲杀死李林甫、陈希烈、杨国忠,却遭到镇压。唐玄宗命杨国忠与陈希烈一同审讯。杨国忠奏称王鉷也曾参与密谋,并借此案牵引李林甫(早已对他怀恨在心),称他暗中勾结王鉷。陈希烈则从旁作证。最终,王鉷被赐死。李林甫虽未获罪,也逐渐被唐玄宗疏远。
日渐失宠的李林甫,后来被气得生病而亡。狠心的杨国忠又让李林甫死不安宁,天宝十二年(753年),杨国忠与安禄山合谋,诬告李林甫与叛将阿布思约为父子,同谋造反。安禄山还派阿布思部落的降将入朝作证。
唐玄宗诏命有司审理。李林甫的女婿杨齐宣担心自己受到牵连,便附和杨国忠,出面证实。当时,李林甫尚未下葬,于是被削去官爵,抄没家产。他的诸子都被除名并流放岭南、黔中,亲党中则有五十余人被贬。唐玄宗还命人劈开李林甫的棺木,挖出口内含珠,剥下金紫朝服,改用小棺以庶人之礼安葬。(要详细了解李林甫情况可去购买《口蜜腹剑 李林甫》阅读,每本仅43.34元。)
这就是可耻的奸臣李林甫应得的报应!
总之,李林甫生性阴柔奸狡,被人们称为“口蜜腹剑”、“肉腰刀”,他不仅专权十九年,还是唐朝由盛转衰的关键人物之一。他的丑恶经历告诫我们,人只要作恶,就一定会有应得的可耻报应。
本文由“老wu侃国学今用”原创,欢迎关注,共同学习,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