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日军在我国东北悍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此后在华夏大地上疯狂屠戮长达14年,可谓是作恶多端。如今我们回想起来那段惨痛历史,仍然会恨得咬牙切齿,痛心疾首。
当时中国大部分地区都被日军染指,然而仍有8个省份没被占领。除了日军兵力不足的因素外,这些省份为什么能避开日军炮火?
弹丸之地的扩张野心
清朝闭关锁国的政策,使得原本领先于世界的古老华夏文明,渐渐落后于其他国家。落后就要挨打。腐朽的清政府面对外来者入侵,采取了饮鸩止渴的割地赔款策略,妄图延续封建专制统治。这种做法无疑增强了侵略者妄图殖民旧中国的野心。
在历史上,日本长期以附庸中华的形象存在,他们很多传统习俗都源自于我国唐朝。由于土地面积小,人口的不断增长使得日本渐渐有了对外扩张的侵略性。
特别是明治维新后,日本国力迅速增强,更让其将侵略付诸实践。发动了甲午战争,从清廷手中夺得辽东半岛、澎湖列岛和台湾,日本胃口越来越大,竟妄图灭亡整个中国。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试探性的侵略中国的第一步。不堪一击的东北军,大大刺激了日本加速扩张侵略的野心。卢沟桥事变后,日本甚至嚣张的放话,称要在三个月内消灭中国。此后,日本以东北为据点,扶持末代皇帝溥仪,建立傀儡政权。
派出去的日军则执行“三光”政策,在各地疯狂屠杀中国人,大肆劫掠物资,带不走的就地破坏焚烧。南京沦陷后,日军对三十余万居民惨无人道的杀戮,至今都被国际人民谴责。
从未自弃的顽强中国
就算日军的屠刀再刺眼,一批又一批的勇敢中国人仍站出来,顽强的跟侵略者进行殊死搏斗。过于高估自身实力的日本,面对游击战、地道战里拧成一股绳团结起来的普通中国人,在付出惨痛代价后,想要快速占领中国的幻想破灭了。
日军不断拉长侵华战线,但日本人数又少,所以就算最开始因为武器精良占优势,时间久了日本兵力肯定是捉襟见肘的。正是看出这点,毛主席提出论持久战的观点,增强了大家抵御侵略的信心。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无数爱国人士同仇敌忾,一点点把日本打退到国内的大城市。
1945年,美军和苏联对日发动战争后,加上被侵略国家的激烈反抗,日本天皇只能宣布无条件投降,日军再不复过去的嚣张气焰。我国百姓得知这一消息,不禁在街头奔走相告,终于打退了侵略者!
在被日本军国主义阴影笼罩的14年里,虽然大部分地区被日军染指过,但仍有西藏、青海、宁夏、甘肃、陕西、新疆、四川和西康这八个省份幸免于难。
未被占领的八个省份
青海和西藏这两个省份,距离沿海路途很远,原本兵力就不足的日军鞭长莫及,根本不敢深入大陆腹地。加上地处青藏高原,气候恶劣,攻占的话会耗费比别处多好几倍的物资。日本自然是选择放弃的。
陕西、甘肃、宁夏这三省自不用提,是我们共产党的抗日根据地。作为大后方,防守兵力自然要比其他地方强得多。加上有天险可以依仗,易守难攻,日军不可能跳过未被攻占的进去,专挑这块硬骨头啃。
新疆地广人稀,面积是日本领土的四倍还多,攻打这里完全是事倍功半的负面效果。
四川省虽然没遭到日军染指,却牺牲了大批川军。那些盘踞于此的军阀一致对外,足足派出了六个集团军抗日。活下来的川军几乎参与了抗日时期所有的大战役。
西康在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就并入了西藏和四川两省,同样由于地处偏远的西北,而免于被波及。
可以看出,这八个省份的共同点都是地处偏远的西北,离沿海战场比较远。地理优势起了隔绝日军的作用,当地人民得以幸免于难。险峻地貌的存在也加剧了入侵的难度。此外,在主战场奋力反抗日军的中国人民,也为革命赢得了珍贵的发展时间。
结语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面对殖民侵略,即便这八个省份没被日军占领,但如果不团结起来,被攻陷只是时间问题。幸好自古以来中国人民都有着浓厚的领土意识,齐心把日本侵略者打得抱头鼠窜,才有如今的幸福生活。
铭记历史,不只为正视过去的屈辱,更该对帝国主义提高警惕,防止卷土重来。现在我们能做的,就是不断提升个人素养,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