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项苏农
【作者简介】项苏农,苏州市人,现在苏州从事律师工作。工作之余爱看闲书,出差之机常逛街市,间或有所感,书诗文自娱。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苏东坡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其词是豪放派代表,其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在书法上的成就也很高,是“宋四家”之一。
(一)苏东坡穷的连药费都支付不起
庞安常有“北宋医王”之称,他一生最大的成就是写了一部《伤寒总病论》。他在张仲景《伤寒论》的基础上,主张把温病和伤寒区分开来,为后来叶天士《温热论》的形成,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理论。
这个庞安常,在为人看病的行医过程中,对钱财倒不是很看重的,但对名家的好字好画作品很是喜欢,要是碰巧得到了,就会手不释卷喜不自胜。
九江有一个胡姓道士,因为拜庞安常为老师,除了学到了他老师不少看病的真本事外,也顺便学到了他老师喜欢收藏名人字画的雅好。
(以下是一组三苏祠图片)
这个胡道士在给苏东坡看病用药后,苏东坡没有用钱支付药费,而是精心的给胡道士写了几页草书,充当付给他的药费钱。
在给胡道士书法时,苏东坡对他说:“以前你庞老师在世时,我看病总是找他的。因为他很喜欢我写的字,他坚决不要我给他钱,所以我就写了几幅字送给他。现在因为你也非常喜欢我的字,今天我就写几幅字送给你吧,其中一幅字抄录的是我多年前写的《与庞安常游清泉寺》一首词,很值得你留念。”
说到这里,苏东坡开始轻声的吟咏了起来:“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休将白发唱黄鸡”,苏东坡又重复的吟咏了最后一句,声音有些梗塞,意境还在故人已去。他想起了多年以前的一个春天里,曾经有一次冒着蒙蒙的细雨,和庞安常一同去游览蕲水县城外的清泉寺。这个清泉寺有一个特别之处,就是寺里有一个王羲之曾经洗过毛笔的洗笔池。
他一边喝着取自洗笔池里的水,那水真甜啊!一边看着下方那条名字叫兰溪的溪水,清澈的溪水汨汨地往西流去的。
“不好意思,”苏东坡对胡道士说:“看到了你,使我又想起了你的庞老师了。你收下这些我写的字吧,这是我的老规矩,我不能因为是你,就废掉这个老规矩。”
(二)写诗的不如写字的
有一次,苏东坡的诗友号称参寥子的道潜和尚生病了,也想找这个胡道士给他看看病。
这个参寥子虽然是个和尚,但他的专长却不是佛学,而是在诗歌方面,是宋代一个很有名的诗僧,有《参寥子诗集》传世。
参寥子的诗很有世俗风味,例如他的代表作七言绝句《秋江》:“赤叶枫林落酒旗,白沙洲渚夕阳微。数声柔橹苍茫外,何处江村人夜归。”当时一经写成,即为很多人传诵。
话说这个参寥子,因为生病就想找这个胡道士给他看看,但是一摸摸口袋,发现里面空空如也,想到自己也不会写字呀也不会作画呀,就急得团团转。
正在一筹莫展之际,参寥子突然灵光一现,他想到了他的好友苏东坡,于是就急急忙忙的去找他了,央求他赶快的江湖救急,快点出手写几幅字送给他参寥子。
苏东坡开始不明白,就问道潜和尚要字干什么?
道潜和尚说他生病了,而且还很重,要找胡道士看病,但是身上又没有钱,所以要一些你写的字,好让他送给胡道士充当出诊的医疗费用。
苏东坡就开玩笑地对道潜和尚说:“你如此冰雪聪明的一个人,为什么不同胡道士商量商量,能不能写两首诗给他充当药费啊?”
从两人的对话中,可以知道在古时候,写诗的不如写字的。
当然啦,苏东坡说归说,还是给道潜和尚写了几幅字。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若不喜欢,敬请留下批评,分享您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