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到底是有用还是无用?从古至今一直是人们争论的热门话题。今天我们故事的主人公宋太祖赵匡胤,从开始深信“读书无用论”,转变为酷爱读书,最后依靠文化知识站到了事业的最高点,当上了宋朝的开国皇帝。用他自己亲身经历诠释了读书的重要性。
下面我们就来回顾一下宋太祖赵匡胤,借助读书而不断成长的经历。
一。对读书观念的转变
赵匡胤,出生于一个军人家庭,而且当时正是五代十国战乱时期,使唐代以来“学而优则仕”的理念被纷乱的战局所打碎。许多有学问的士大夫,即使身居高位,也只不过在经济上稍微宽裕些,却备受有实权的武将欺凌,甚至性命不保。
在这种环境中,赵匡胤从内心深处产生了“读书无用论”的想法。于是他对读书学习毫无兴趣,成天活跃在练武场上,苦练骑术、箭术和兵法。并于乾祐元年(948年)投身后汉枢密使郭威帐下,随郭威转战南北,成了一名草莽英雄。
在随郭威多年的征战过程中,赵匡胤以其忠诚和英勇善战而崭露头角,逐渐受到郭威的重视。郭威称帝(后周太祖)后,水涨船高,赵匡胤也成为他的得力助手,身居禁军高级将领之列。
随着政治地位的提高,赵匡胤深感自己文化知识掌握太少,如果不抓紧充实,则一辈子只能做一个有勇无谋,或勇而寡谋的猛将。特别是在行军打仗的过程中,他不断意识到,仅凭武艺是很难实现远大抱负的,要想创一番事业,知识是必不可少的。
加上项羽的故事,赵匡胤早在少年时就听老师说过。这位“西楚霸王”少年时不认真读书,自信“天生我材必有用”。虽然后来在战争中异军突起,以力大无穷、英勇盖世而著称,却胸中无点墨,手下虽有雄兵百万、战车无数,却被刘邦打得落花流水,最后只能演绎一曲“霸王别姬”,自刎于乌江。
项羽的悲剧给正处上升期的赵匡胤当头棒喝,也促使他对读书的观念来了个180度大转弯。于是,赵匡胤开始在打仗之余,注意抓紧时间学习文化知识了。
二。爱读书的将军
当时军中的武将大多信奉“安朝廷,定祸乱,直须长枪大剑,至如毛锥子,焉足用哉”,所以在实践中,他们只知行军打仗,只想做一个风风光光的将军。
转变了思想观念的赵匡胤,则与那些普通的将军截然不同。为尽快弥补知识的不足,他表现出求知若渴的胸怀和顽强的拼搏精神。他一面自己发奋读书、充实自己,甚至在行军途中也手不释卷;一面还加紧网罗多谋善断的读书人,组建自己的智囊团。为今后更大发展打下人才基础。
赵匡胤如果听到民间有好书、奇书,便会不惜千金去购买。在行军之时,别的将士携带的都是抢来的金银珠宝。而他的马背上基本上都是书籍。
有一次,赵匡胤随后周世宗柴荣打下了一座城池,收集了不少木箱,足足装了有几辆马车。这时,有小人去向周世宗告发:说他借机搜括了大量的金银财宝,周世宗就派人前去打开箱子核查,谁知里面全是书本,让告发者大失所望。
三。重视读书,成治世明君
书籍是千百年来人类智慧的结晶。在封建时代,大家以读书通史为荣,并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之类的说法。而书中的史实和经验又为后人留下借鉴,使后人避免重蹈覆辙,取捷径来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赵匡胤从不重视读书,到喜爱读书,直至最后重视读书与学习文化知识,他正是品尝到了读书的甜头,还从中借鉴了不少好的经验做法,经自己大胆实践,几乎都获得了成功。
如学习后周太祖“黄袍加身”做法,抓住有利时机,成功代周建宋登上皇位;即位后,又借鉴汉光武帝做法,“杯酒释兵权”兵不血刃收缴高级将领兵权等等,都是他效仿前人的成功案例。
赵匡胤读书取得的最大收获,就是制定了以“仁”治天下的战略国策。他登基后,深感“以马上得天下,但不能以马上治天下”之理,于是,极力倡导以文治国。他不仅自己读书,而且还勉励文臣武将多读书。
赵匡胤刚刚即位几天,就将山人郭无为召到宗政殿,为宋代君臣讲解立国兴邦之策。他还经常对身边侍从说:“我想下诏让全国的武将都读书,让他们通晓治国的方法与道理。”
于是,在他的倡导下,当时全国上下,不论文臣武将,还是商贾百姓,都崇尚读书,并成为了一时的风尚。
综上所述,赵匡胤从少时重武轻文,到青年时代顿然悔悟、嗜书如命,直至晚年他仍然手不释卷。他通过读书观史,学会了治国之术,将书中的知识运用到治军和治国之中去,树立了以“仁”治国的方针,最终成为了一个既能文又能武的治世明君。
四。老wu评析与感悟:
一个人起初没有文化不要紧,但决不能消极沉沦、虚度光阴。可参照赵匡胤的做法(主要是学他的精神实质,毕竟不可能每人都当得上皇帝的),从好读书、读好书开始,注重文化知识的学习,您就可以从书中学到许多人生哲理、明白做人的诸多道理,还能以史为鉴,知晓不少历史名人的成功经验,以及经典案例,从而为我所用。
还可像宋太祖那样,将学到的书本知识活学活用(指抽象的方法并不是要模仿其具体事例),只要认为其中的方法正确、适用,就大胆地去实践,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所要追求的理想与抱负,让自己的人生活得更加精彩。
汉代的刘向说得好:“少年好学,就像早上的太阳;壮年好学,就像十五的月亮;老年好学,就像点燃的蜡烛。”在人的一生中,不论您处于哪一个年龄段,只要好好学习,则不仅能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还能照亮他人,为社会做出贡献。
赵匡胤在那样艰苦的战争年代,都能努力读书,如今我们有如此良好的环境,还不去发奋学习吗?赶紧“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吧!
本文由“老wu侃国学今用”原创,欢迎关注,共同学习,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