纣王前往女娲宫进香,这在《封神演义》中被描绘成第一个阴谋的开始。实际的策划者是商容,他是这场阴谋的执行者,而在幕后操纵的则是女娲与三清圣人。在小说的第一章,我们首先了解了商朝的历史,以华丽的词藻描绘了商朝繁荣的景象。在正文的开篇,我们得知了商容的身份——他是首相。商容在商朝的地位仅次于太师闻仲,而他的第一个记载是关于他拥立纣王为太子的事情,纣王后来继承了王位。然而,在正文中商容自称:“臣商容待罪宰相,执掌朝纲,有事不敢不奏”,暗示着他因某些原因而被罢免了职务。这是纣王前往女娲宫进香阴谋的开端。
商容,作为拥立纣王的大臣,在商朝的政治体系中地位显赫。然而,尽管纣王在前期有闻仲的辅佐,黄飞虎的武力保驾护航,国家也平安无事,但纣王却有一个巨大的弱点——他荒淫暴虐。作为拥立大臣的商容无法容忍纣王的这些缺点,多次上书劝谏,试图通过礼乐教化纣王。然而,结果却是商容成为了待罪宰相,阴谋的开始。商容最后一次劝谏纣王,竟然是建议纣王前往女娲宫进香。这一切都表明了商容的离职是有预谋的,他劝说纣王的目的是为了参与即将发生的阴谋。
纣王,按照正常程序,应该是在女娲宫进香,然后欣赏宫殿的华丽和女娲的雕像。然而,事情并不寻常。在商容的劝说下,纣王对女娲的价值产生了疑虑:“女娲有何功德,朕轻万乘而往降香?”尽管如此,纣王还是按照商容的建议前往女娲宫。这一劝说的过程就是封神阴谋的开端。商容在他的最后一次行动中,竭力劝说纣王前往女娲宫,而这背后是精心策划的阴谋。
然而,阴谋的奇异之处在于纣王前往女娲宫后发生的一系列反常现象。在女娲雕像前,突然一阵狂风卷起幔帐,女娲的雕像显得异常真实,仿佛活了过来。这种反常现象引起了纣王的注意,让他“神魂飘荡,陡起淫心”。这一系列的事件背后,实际上是由三清圣人操纵,目的是让纣王对女娲产生兴趣,导致他后来在女娲宫中题写淫诗。
然而,女娲在得知纣王题写淫诗后的反应却并不一致。她并没有立即对纣王采取行动,而是决定亲自前往朝歌。这个决定背后有着更加深层的目的,女娲怒火中烧,希望通过某种手段报应商朝。在前往朝歌的途中,女娲却被两道红光挡住云路,这表明了封神榜的介入。在这个阶段,女娲已经知道封神榜开启,但不知道上面有哪些人的名字。她的怒气显然不仅仅是因为纣王,更是对整个商朝的怨恨。这也标志着封神阴谋正式拉开帷幕。
封神阴谋的展开不仅仅涉及到商容和女娲,还有后来在封神榜上有名的殷郊和殷洪。这一系列反常现象表明,封神阴谋是一个早已谋划的计划。整个故事的展开也为后来的武王伐纣、两教大战、姜子牙封神等情节埋下了伏笔。作者通过这段铺垫,展现了强大的故事把控能力,为封神演义后续情节的发展埋下了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