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日军尸山血海造就的军神,一代“猪突之神”乃木希典
迪丽瓦拉
2025-07-11 19:04:03
0

在二战当中,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场面,日军不顾一切,甚至不做任何战术动作,就向对方发起了冲锋,在冲锋的时候,他们往往会付出惨重的伤亡,但冲锋的日军并不在意这些的伤亡,这种冲锋,日本人称为“玉碎冲锋”或是“猪突冲锋”,这往往是日军在战斗到最绝望时刻所做的垂死挣扎。而这种战术最为典型的代表,就是被日本人捧为“军神”的乃木希典,他也因为在旅顺战役中屡屡发动“猪突冲锋”而闻名于世。

那么“猪突战术”就真的有用吗?而将这种“猪突战术”发挥到极致的乃木希典,在旅顺战役中究竟是什么表现呢?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日本的“猪突”之神,乃木希典。

旅顺战役是日俄战争中最为惨烈的战役,而日俄战争则是日本与俄国为争夺我国东北而爆发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

1895年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在甲午战败后,面对日本和俄国同时觊觎我国东北的状况,直接选择了躺平。而日本在甲午战争中侵占了朝鲜以后,就与当时扩张到东北的俄国产生了直接冲突。

对于日本来说,他们只有遏制了俄国在东北的扩张,才能为自己的扩张取得空间。而当时的俄国人正在建设西伯利亚大铁路,如果这条铁路建成,那么俄国在欧洲的人员和物资,就能源源不断地运往东北,到那个时候,日本要打败俄国就能难了。而俄国在占据了东北后,就会将扩张的触角伸向朝鲜,这也是日本决不能忍耐的,所以对于日本来说,发动对俄国的战争是势在必行。

而对于俄国来说,他们也知道会在东北跟日本发生冲突,所以在战争爆发以前,他们也在东北部署了十多万军队,但他们的部署却存在严重的失误。

由于俄国人的野心太大,想一口气吞下东北,他们就花费重金打造了旅顺要塞,并将大量的兵力和强大的太平洋舰队都部署在了这里。

但这样的部署就造成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兵力过于分散,只要日军只要从朝鲜突入辽东半岛,就能切断重兵把守的旅顺与外界的联系,这种部署就为日军实现各个击破创造了条件。

1904年2月8日,日俄战争正式爆发,在开战之初,日本联合舰队在东乡平八郎的带领下,多次击败了俄国太平洋舰队,并将其死死地压制在了旅顺港。

但由于旅顺港此时已建成了较为完善的岸炮体系,使得日本海军对港口的进攻屡屡受挫,一时间俄国太平洋舰队就龟缩在了旅顺港,日本海军暂时也无法将其消灭。

到了3月8日,日本开始出动陆军,起先锋第一军在朝鲜南浦登陆,随后就跨过了鸭绿江,攻到了辽东半岛。

3月份,日本第二军和第三军在广岛集结完毕,于5月5日在海军的掩护下登陆金州,随后就攻占了金州地峡,将旅顺孤立了起来。

其实在最初的作战计划中,日军并没有攻占旅顺的想法,按照日军总参谋长儿玉源太郎的想法,当时俄军在旅顺已经建成了完备的要塞体系,如果要攻下旅顺就要付出相当大的代价,日军没有必要在旅顺这一隅之地跟俄军打消耗战。而是在攻占了金州地峡后,抽调主力北上与俄军决战才是上策。

但问题在于,儿玉源太郎的这个设想是建立在联合舰队消灭俄国舰队主力的基础之上的,如今俄国舰队主力尚在,一直龟缩在旅顺港不出来,如果放任旅顺不管的话,那么俄国人就可以随时出动舰队,破坏日本的海上运输,这样的话,远在东北作战的几十万日军的后勤就会受到严重的威胁,为了在决战之前解决后顾之忧,日军高层决定不惜一切代价拿下旅顺。

于是为攻下旅顺,日本就组建了第三军,由乃木希典出任司令官,全权负责对旅顺的攻占。

此时驻守旅顺的俄军大约有38000人,在日军发动进攻之前,俄军就在旅顺外围建起了密密麻麻的堡垒,该体系简而言之我们可将其视为由一圈山丘及一面由海环绕的要塞所构成的基地。

旅顺的正东面和东南面毗邻黄海,在东北面以白银山、北斗山、老头山、碉堡山、东鸡冠山为屏障;

西北和正西方向以椅子山、大顶子山、203高地和海鼠山为依托;

西南则有北大山、西太阳沟等高地山丘要隘。

从陆地进攻旅顺有两个通道,一个是从东北和西北的两个山丘谷地进入,但这个地区俄军早已布置了纵横交叉的火力网,从这里进攻十分凶险。

另一条道路是在西南方向,从北大山和西太阳沟之间的山间谷地发动进攻,不过这里缺乏道路系统,也远在日军攻击锋线的外侧,以日军10万的兵力来说,很难将手伸向这里。

从5月25日的金州战役开始,到8月初,日军在旅顺外围持续67天的战斗中,陆续拿下了旅顺的外围城市,造成了俄军5300多人的伤亡,而日军自身也付出了超过12000人的伤亡,可以说日军是踏着尸山血海才攻到了旅顺城下,而随着第三军各部的就位,日俄战争中最为惨烈血腥的旅顺战役也就此打响了。

对于日军来说,要攻下旅顺就必须要拿下旅顺外围俄军修筑的众多堡垒,这些堡垒不但居高临下,而且异常地坚固,同时还配备了各种火炮,甚至还有机枪这样的大杀器,强攻下来,伤亡必然惨重。

而日军唯一的利器就只有当时威力最为强劲的280毫米臼炮,如何合理使用这些臼炮,才是日军能否攻下旅顺的关键,但问题就在于,乃木希典并不擅长使用火炮,在他的字典里,只有冲锋、冲锋、再冲锋。

8月19日,第三军在高层的强烈要求下,对旅顺发动了第一次总攻击,当天拂晓4点30分,日军300门大炮开始猛烈轰击俄军的防御阵地,俄军各炮台、工事和舰队也开始了还击。随即日军投入了超过4万人的进攻部队,在己方炮火的掩护下从北面和东面向俄军阵地发起了冲击。

由于俄军准备充分,不仅在山上配备了强大的火力,他们还在前沿铺设了高压电网和铁丝网,迟滞了日军的行动,首批突击的日军刚一接触电网就触电倒毙,日军的战斗变得异常艰难。

战斗进行到了21日夜间,日军对俄军发动夜袭,企图悄悄摸进俄军的阵地,但夜袭的日军很快就被俄军发现,负责突袭的44联队的第一大队全员被俄军歼灭在了阵地前沿。

22日夜间,乃木希典不顾惨重的伤亡,继续向俄军阵地发动不要命的突袭,所有日军纷纷跳出阵地,向着俄军发动了人海战术,但日军在俄军猛烈的火力面前,纷纷倒下,战场随即变成了屠宰场,哭喊声、兵器的撞击声和炮弹的爆炸声响成一片,最后,这种喧嚣归于了沉寂,阵地上到处都布满了日军的尸体。

到8月24日,日军在俄军的顽强反击下,伤亡超过了15000人,参战日军各部均已死伤过半,基本丧失了战斗力,在这种情况下,日军的第一次总攻击宣告失败。

实际上,虽然俄军的堡垒非常多,但最为重要的其实是203高地,如果日军能攻占203高地,并将280臼炮驾到这里,那么对于旅顺的俄军来说,将会是一场毁灭性的打击。

280臼炮的射程有7.6公里,今天我们在地图上测一下就能发现,从203高地到旅顺港的直线距离不到4公里,也就是说,280臼炮如果驾到了203高地,那么日军的火力就能覆盖整个旅顺港,那么躲在港内的俄国舰队就会成为日军的活靶子。

但203高地并没有引起乃木希典的充分重视,这就给日军造成了大量的不必要的伤亡。

在日军发动第二次旅顺总攻之前,在8月30日的时候日军在辽阳与俄军展开了另一场会战,此战日军未能按原定计划在辽阳城下歼灭俄军主力,对此日本满洲军总司令大山岩也险些引咎辞职。

既然无法在南满地区围歼俄军的重兵集团,那么攻下旅顺就变得迫在眉睫了,因为唯有如此,日军才能消灭困守在旅顺港内的俄国舰队,彻底解除日军的后勤威胁,并解放被钉在旅顺城前的第三军,使他们能尽快加入到北部的战局。

于是第三军在经过了近一个月的休整后,就对俄军展开了第二次总攻。

9月19日,日军对盘龙山、大顶子山展开了猛烈的进攻,而在这次进攻中,乃木希典只在203高地投入了小股部队,他将大部分兵力都用在了对俄军其他堡垒要地的攻击上。

虽然日军也攻下了俄军的不少堡垒,但每攻下一座堡垒,日军都要付出极为惨重的伤亡,但俄军失去了一个堡垒,还可以退守下一个堡垒,如果真的要一个一个地拿下旅顺外围阵地的这些堡垒,恐怕即便把第三军的十万人全部填进去,也是远远不够的。

就这样,在乃木希典的无脑指挥下,日军的第二次总攻击也宣告失败。

到了这个时候,日军的伤亡达到了近3万人,如此惨烈的伤亡很快就使乃木希典引起了国内的强烈不满,人人纷纷指责乃木希典就是个杀人犯,要求他剖腹自杀,向国民谢罪。

而到了11月份,日军得知俄国已向远东地区派出了一支强大的舰队,也就是俄军的太平洋第二舰队,如果当这支舰队到来的时候,日军还没能攻下旅顺,那么困守在旅顺港的俄国太平洋舰队就会与第二舰队汇合,届时俄国在远东的海上力量将会超过日本联合舰队,那么制海权就很可能会被俄国人拿到,而如果俄国人获得了制海权,控制了对马海峡,切断了朝鲜、东北与日本本土的联系,那么日本的战败就是必然的了。

所以到了这个时候,日本大本营决定于11月26日对旅顺发动第三次总攻。

但前两次总攻吃了大亏,到了这次乃木希典还是没有开窍,虽然到了这个时候,日本大本营已经意识到了203高地的重要性,也明明白白地要求乃木希典集中兵力拿下203高地,但乃木希典仍只投入了部分兵力用于203高地的攻坚,而大量的兵力、装备都用在了东北一线的进攻上。

这次的进攻基本也和前两次差不多,日军在付出惨重的伤亡后,只拿下了俄军少部分的阵地,战斗依然十分艰苦,而乃木希典的两个儿子,到了这个时候也先后阵亡在了旅顺的战场上。

面对乃木希典在旅顺的多次受挫,日本大本营也最终坐不住了,他们不得不派出日军中最为善战的儿玉源太郎接替了乃木的指挥权。

到了10月中旬,当儿玉源太郎来到旅顺战场的时候,乃木老儿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当时他正打算带着两个大队,以第三军司令官的身份带领士兵发动冲锋。

要不是儿玉源太郎及时赶到了指挥所,恐怕三典同葬的事情就要发生了。

儿玉在接过了指挥权后,便将日军所有的火炮全都调到了203高地,对此乃木颤颤巍巍

[chànchànwēiwēi]

地问道,你把其他地方的大炮都调走了,如果俄军冲出来怎么办?

面对乃木如此犯二的问题,儿玉当即就给了乃木一巴掌,怒气冲冲地说道,混蛋!老子就怕俄军不出来呢,他们要是出来那正好呀,跟他们打野战呀!

于是儿玉源太郎就将日军所有的火炮、大量的兵力都集中到了203高地。12月3日,火炮一到位,儿玉就昼夜不停地对着203高地发动了持续3天的猛烈炮击,将日军大口径炮弹全数打尽。随后发动进攻的时候,儿玉命令士兵在冲锋的同时,炮火也不要停,就这样日军步兵在炮兵的掩护下,很快就攻上了203高地,当日军冲上俄军阵地的时候,俄军的防御设施早已被日军打得残破不堪,残存的俄军也基本失去了战斗力,203高地很快就被日军拿下了。

在拿下了203高地后,旅顺港口的俄国舰队就成了日军炮兵的活靶子,他们被迫撤离了旅顺港,在海上又遇到了等候他们的联合舰队,在东乡平八郎的指挥下,俄国太平洋舰队全军覆没,日军也由此彻底掌控了制海权。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在儿玉的指挥下,日军也是越战越勇,接连攻克了旅顺周边的多个堡垒,到1905年1月1日的时候,日军第11师团就攻占了望炮台,而随着望炮台的陷落,旅顺俄军的战败就只是时间问题了。

随后到了1月2日,旅顺的俄军就宣布了投降,旅顺战役也至此结束。

此战共历时160天,参战日军达13万人,火炮393门,伤亡累计达59000多人,俄军伤亡约20000人,32400人被俘。

而在此战中,表现异常突出的乃木希典,在战后被日军捧为了军神,他所擅长的“猪突战术”尽管在战争中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但在日后却成为了日军所追捧的战术,乃木希典也确实无愧于“猪突之神”的称号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秦... 秦始皇,是绝对王权的意味,他是历史上第一位,一统天下的帝王,也是神话的发明的。几千年来,他的功过是非...
原创 中... 中国历史有哪些武将做到了封狼居胥?除了霍去病还有谁?在古老的汉朝时期,霍去病是一位闻名遐迩的将军。他...
原创 原... 在三国当中,如果东吴的势力不去偷袭关羽,那么三国会发生什么这是我一直在想的问题。我们可以从头来看,在...
原创 刘... 刘备野心究竟有多大?后人将他四个儿子的名字连起来,发现了秘密 导语:说道刘备这个人大家肯定会想起三国...
原创 毛... #打开眼界# 1956年,毛主席在出席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时,工作人员让主席填写登记证。而在入党时...
原创 武... 在这纷繁复杂的世事中,古老而沉重的武士道如影随形,成为了人们心灵深处的一种追求。在日本的历史长河中,...
原创 朱... 朱见深登基后,之所以要替朱祁钰平反跟为了安抚人心,因为只为于谦平反而不给朱祁钰平反在法理上说不过去,...
原创 房... 房玄龄出身于书香门第,一路务实苦干,平步青云到一朝宰相。他孜孜奉国,知无不为;他是“玄武门事变”的主...
原创 记... 在中国,有这么一个人,他生前鞠躬尽瘁,为国家操碎了心。而在他逝世后,不仅举国哀悼, 就连联合国还为其...
原创 原... 孟良崮是山东蒙山山系的一座险要山峰,北宋时期,杨家将部将孟良曾在此驻扎,此山因此而得名。这座山本来是...
关羽总是中箭,赵云一生为啥从未... 在战场上负伤对武将而言实属常态,以襄阳阵营的关羽为例,这位威名赫赫的战将经历了四次重大战役,每次都身...
原创 原... 这反映了梁山英雄的直率和狭义。 在梁山行走的过程中,英雄遇到不公,敢于为弱者而战,依靠自己的好武功,...
原创 为... 众所周知,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涌现出了一大批能臣干吏,为后人所铭记,例如赫赫有名的改革家——商鞅,一代名...
原创 历... 阿拉斯加的面积有170多万平方公里,占美国国土的20%,是美国最大的一块飞地,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一...
原创 原... 自古红颜多薄命,恹恹无语对东风。——吴承恩 皇帝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当中地位最高的人,无数人为了成为了...
原创 清... 自从某个学者发表“清朝的疆域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谬论后,这一论调给清朝爱好者打足了气。且不谈观点是否...
原创 蒋... 1949年12月,此时距开国大典已经过去两个月之久。 国民党兵败如山倒,蒋介石这段时间在疯狂收集黄金...
天龙八部里的大辽南院大王究竟官... 人们喜欢看金庸武侠,我想不单单是因为金庸笔下的那些光怪陆离的武林江湖,儿女情长,应该也包括金庸武侠中...
原创 原... 顺治皇帝就是爱新觉罗·福临,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六岁就继位,在位十八年,然而在顺治帝十八年的时...
原创 原... 希腊城邦,是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二世纪存在于爱琴海周围的城市国家,也被视为希腊文明的象征。希腊城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