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陪朱元璋打江山的34个人,朱元璋杀了30个,却为何不敢动这4人?
迪丽瓦拉
2025-07-12 00:32:59
0

朱元璋的传奇故事堪称历史上所有皇帝中最富有戏剧性的一个,

他出身于安徽凤阳一个普普通通的佃农家庭,论出身地位还不如汉高祖刘邦

,但他却和刘邦一样,经过长期的艰苦奋斗,推翻了上代王朝的残暴统治,从而建立了新王朝。

据说陪朱元璋一起打下大明江山的有34个人,这些人中有的是给朱元璋出主意的谋士,有的则是立下了赫赫赫战功的将领,

但这三十四个人中除了四个人外,其他的人无一不在明王朝建立后惨遭朱元璋的毒手

,为何朱元璋偏偏不杀这四个人呢?

朱元璋杀功臣

公元1368年,经过长达数十年的东征西站,朱元璋终于击败了自己眼前的一个又一个敌人,他自立为皇帝建立了明朝,也实现了从平民到天子身份的转变。

作为大明王朝的缔造者和统治者,由于多年的从军经历使得朱元璋的统治手腕非常地强硬、强势。

从西征收川到北征除患,朱元璋一系列强硬的政治手段稳定了明朝的根基,也让战乱已久的社会安定了下来。或许是由于出身低微的关系,

尽管朱元璋已经实现了极高的人生成就,但他的内心一直有一些抹不去的自卑感

,再加上见多了贪官污吏们横行霸道的一面,渐渐地他对于自己的开国功臣们产生了严重的不信任感。

历史学家们则将在朱元璋在开国后大肆杀戮开国功臣的做法归结于是为了巩固皇权,总之无论是因为哪种原因,当初跟随朱元璋起义的三十余位功臣,除了因病逝世的,有一大半都被朱元璋给杀掉了。

比如擅长带兵打仗的李善长、徐达等开国功臣,擅长运筹帷幄的浙东四先生,以及最为出名的胡惟庸案、蓝玉案等,无一不显示了开国后朱元璋对于开国功臣所使用的铁腕手段以及不留情面的一面。

不过这些开国功臣们接二连三充满蹊跷地病死,也确实巩固了朱家的皇权。

在朱元璋起义的过程中,他为了增强自己的实力,还曾收养过许多为义子,这些义子都是难得的将帅之才,也确实帮助朱元璋立下了许多大功,但朱元璋成为皇帝后,义子毕竟是义子,是没有办法和真正的儿子相提并论的,

因此除了一两个聪明的义子外,朱元璋大多数义子也都和开国功臣一样,被朱元璋绞尽脑汁处死了。

幸免于难的四位功臣

第一个是朱元璋从小玩到大的好朋友汤和,在朱元璋最为落魄的时候,正是汤和为他的人生带来了转机,汤和带着朱元璋投奔了郭子兴,朱元璋也才得以有机会培植自己的势力,成为起义军中的一支,

因此朱元璋即使当了皇帝也没有忘却汤和的恩惠。

不过汤和是个非常有自知之明的人物,

早在朱元璋还没有滥杀功臣之前,汤和便主动辞官回乡,将大明建立的功劳都推脱给了朱元璋

,后来果不其然朱元璋开始清剿开国功臣,而汤和因为早就退出了朝堂而幸免于难。

第二个是朱元璋十多个义子中唯一没有被朱元璋杀掉的义子沐英,朱元璋在沐英很小的时候就收留了他,

因此沐英和马皇后的关系非常不错,马皇后也一直将他当作亲儿子来看待,沐英对于朱元璋足够忠诚

,这一点朱元璋心知肚明。

在马皇后去世后,沐英痛哭流涕要为马皇后守孝三年,他卸任了自己的官职一心一意守孝,对于这样的人朱元璋自然也狠不下心来除掉他,

而其他的义子都痴迷于权力与欲望,如今没有了利用价值,自然一一被朱元璋除掉了。

第三个是朱元璋的一位亲戚,大舅哥郭英,这个人算是开国功臣中功劳最小的一个,他自己也知道自己全是凭运气,

因此在论功行赏时只选择了一个可有可无的闲职,平时当官也非常地低调,根本不会皇权造成影响

,因此没有被朱元璋杀害。

最后一个是明朝大将耿炳文,他是朱元璋手下将领中能力最强的一个,曾和朱元璋一起大大小小历经了几十场战役,即使明朝建立后依然握有军权,按理说这样的人应该会让朱元璋十分忌惮的。

但耿炳文在明朝建立后主动请缨戊守边疆,多次抵挡了外族的入侵,并且在立功后耿炳文也不寻求赏赐,一心一意做好自己的分内事,自然是可以躲过一劫的

杀功臣的影响

朱元璋大杀功臣的种种行为,正应了那句古话:兔死狗烹,鸟尽弓藏,刘邦除掉韩信、萧何等人与朱元璋杀掉李善长、刘伯温等人,正说明了每一代的历史都是如此相像。

有人说朱元璋是忘恩负义的典型代表,但其实站在朱元璋的位置上,这些人不得不杀啊。

首先是这些功臣的岁数基本都比朱元璋要小,如果以后朱元璋去世了,

这些大臣仗着为朱元璋立下了功劳而藐视新皇帝,那么大明的统治就注定不会稳固了,甚至还有可能重新引发社会的动荡。

因此趁自己还在人世时,就要为子孙后代的发展做好考虑,杀掉这些功臣,让朱元璋背上历史的骂名,就能减少以后功高震主的开国功臣们对新皇帝的要挟,太子也就不必拥有后顾之忧了。

由此来看,朱元璋杀功臣带来的影响也是有利的。

结语

从历史上的皇帝来看,朱元璋算得上是一个不错的皇帝,他经常深更半夜还在处理朝政,

他有果敢刚毅的一面,同样也有自卑多疑的一面,这看起来似乎很矛盾,但像朱元璋这种人生有过大起大落的人,也是很正常的现象。

虽然滥杀功臣之事过于残忍,以及朱元璋为了整顿吏治而发明出的种种厉刑都让他在后人的评论中留下了不少骂名,

但这些事如果能给子孙后代减少麻烦,或许朱元璋也不会感到后悔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山... 1944年,著名的历史学家郭沫若发表了著名的历史散文《甲申三百年祭》。从1644年到1944年,明朝...
原创 如... 没有机会翻盘,当时刘邦与项羽约定以“鸿沟”为边界,两方将和。于是项羽撤兵,在张良的建议下,刘邦撕毁约...
原创 辉... 清朝在历史上一共存在了296年,在这期间有多位皇帝都是很优秀的,也创造了盛世,但在朝代末期也无可避免...
原创 北... 提起非洲,人们往往会想到炽热的气候与非洲人民黝黑的肤色。在近代历史上,非洲一直被迫沦为西方发达国家的...
原创 若... 若蜀汉如此做,只可能灭亡的更快。 第一,开发南方,越南根本不可行。蜀国全盛时期的人口也只有100万左...
赵氏普众酒:药酒的发展经历了哪... 五:北魏时期 热浸法制药酒的最早记载是北魏《齐民要术》中的“胡椒酒”,该法把干姜、胡椒沫及安石榴汁置...
原创 孝... 提及孝庄这个名字,许多人的脑海中都会浮现斯琴高娃老师在《康熙王朝》里的形象。 那部剧让我们认识了这...
原创 清... 清朝的康熙帝玄烨,算是最出名的皇帝之一,他年幼登基,被祖母孝庄太后抚养照顾,通常说起康熙帝就少不得说...
原创 中... 在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不仅要对抗侵略日军,更是要防着被自己的同胞国民党捅刀子。 解放战争结束之后...
原创 董... 初平元年(公元190年)二月,董卓挟献帝以及公卿百官、洛阳百姓开始了浩浩荡荡的西迁之行,此次迁都的目...
原创 纵... 1941年1月皖南事变以后,以华中八路军新四军指挥部,重新建立新四军军部,新建立的新四军下辖7个师一...
原创 要... 韩信会不会造反,我觉得概率高达百分之九十,我们还原下事情的经过,这事还得从韩信被降为淮阴侯时说,韩信...
原创 当... 亚洲有一个国家,地盘不小,资源尚可,理论上乃纷争之地,却又被公推为 领土和边防最安全的国家 ——没错...
原创 慈... 在广西,提及柳州女孩,柳州话都称之为“柳州妹”。柳州由于靠近贵州湖南,山区丘陵地形,气候也是冬天湿冷...
原创 为... #为什么夏商周都能持续500年以上# 在中国历史上,存在这样一个很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在秦朝之前的夏商...
原创 隋... 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我们经历过很多,不仅仅经历过重文轻武的宋朝,而且也经历过重武轻文的朝代,要说最轻...
近代国士:李鸿章的铁血与智慧 晚清名臣李鸿章,作为中国近代化的推动者之一,他的生涯与一系列重大事件和成就紧密相连。 主题党课ppt...
原创 老... 曾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过浓墨重彩的人物,那就不得不提到蒋介石,他一生叱咤风云。最终还是因为自己的贪婪自...
原创 魏... 两晋南北朝人物志之南北朝总结(五)两条道路 上一回咱们谈到,在孝文帝改革后三十年,北朝掀起了一股抵制...
原创 顺... 清朝皇室历史上出现过非常多神秘的悬案,都是有好几种说法,到今天也没有办法下定论!比如:孝庄皇后是否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