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当初外蒙古狠心分家,为什么没带上内蒙古
迪丽瓦拉
2025-07-12 06:32:35
0

亚洲有一个国家,地盘不小,资源尚可,理论上乃纷争之地,却又被公推为

领土和边防最安全的国家

——没错,这就是蒙古国,我们常说的外蒙古。

蒙古国是当今世界的第二大内陆国,面积有156万平方公里,人口仅300来万。它的邻土接壤显得十分简洁,东、西、南三面是中国的内蒙古自治区,北边是俄罗斯的西伯利亚——

地理位置尴尬,却又惹人艳羡。

冲出亚洲是甭想了,而别人想动它也几无可能,试问:中、俄哪个能同意?

我们中国人谈起外蒙古更有别样的感受:

“蒙古”带来历史的某种亲切,而“外”字又尽显了认知的陌生。

实际上,“外蒙古”的称谓出现于清朝后期,之前叫做喀尔喀蒙古或漠北蒙古。

漠北

的哈拉和林(今乌兰巴托西南)是13世纪初蒙古帝国的核心地带,后来占有地盘的是

札萨克图汗

土谢图汗

车臣汗

等喀尔喀蒙古三部。

漠南

的两翼走廊,则是千百年以来游牧民族南下劫掠中原的必由之路,大体范围与我们今天的内蒙古自治区一致。元朝之后,在漠南驻牧的蒙古部族有我们耳熟能详的

察哈尔

科尔沁

土默特

乌拉特

鄂尔多斯

等。比如察哈尔部,前身为成吉思汗的怯薛军,在明嘉靖年间南迁到锡林郭勒的草场;鄂尔多斯部,前身为守护成吉思汗陵寝的卫士团队,在明成化年间才移牧至黄河的河套地区。

有明一代,在关外的大兴安岭一侧,漠南蒙古各部与女真人来往密切,不仅经贸易货,而且交错杂居。后来成形的满族叶赫部、乌拉部均带着蒙古血统,而满族的语言文字和生活习俗也有诸多的蒙古元素——

这些都为明朝末年漠南的蒙古部落与后金结盟,构筑了经济和文化基础。

正如清太祖努尔哈赤所言:

“满洲、蒙古,语言虽异,而衣食起居,无不相同,兄弟之国也。”

努尔哈赤建立八旗时,已能编制、调动多个蒙古牛录(兵民合一的社会组织)。后来的八旗中,蒙古人的地位虽略低于满族成员,但也高过汉军。

在实力的倾斜下,漠南蒙古十六部于

1636年

尽数臣服于大清,在沈阳拥戴皇太极为

“博格达·彻辰汗”

——也正是自皇太极起,清朝皇帝一直兼任有蒙古汗位,存在蒙、汉两个尊号。

历史事实表明,漠南蒙古部落不但是清兵入关夺取中原政权的生力军,也是后来清朝用心经营的京师屏障。

相比漠南蒙古的汗马功劳,漠北蒙古诸部的归附则晚了五十多年。

康熙年间,割据西北的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兴兵扫荡漠北,一路追杀漠北蒙古诸部直抵漠南的乌珠穆沁草原。康熙为确保大清北方的稳定,御驾亲征,分进合击,迫使准噶尔人北遁。

1691年

,康熙在漠南的多伦接见喀尔喀蒙古的三位汗王,赐予了封号与爵位,其部属也首次按照漠南蒙古之例设旗编佐。康熙还逐步调整了塞外的守备,设立驿站加强与漠北地区的日常联络。自此,漠北蒙古才算正式纳入了清朝版图。

但清朝对漠北蒙古的控制与漠南蒙古不可等同,我们从清朝设官治理时,将两者分为外藩蒙古和内属蒙古的定义就能看出,外藩的执政官仍由部落首领世袭,内属的执政官通过中央任命。

在宗教方面,内、外蒙古部落虽然共同尊崇藏传佛教,但也有一定的分野。漠北蒙古供奉的是

哲布尊丹巴活佛

,漠南蒙古则由

章嘉活佛

主管。当然,两大活佛的转世都必须经过中央朝廷的认证。

以上的历史脉络,能有效解释1911年外蒙古举旗独立时,在亲俄的哲布尊丹巴八世自立为“日光皇帝”之际,为什么内蒙古的兄弟部落没有附和——

名义上,内、外蒙古皆为蒙元遗属,但现实条件和政治本质是不一样的,同时蒙古部落之间的认同度,也没有我们想象的高。

当然,内蒙地区也不是完全没有被分裂的危机。

抗战时期,日本人在内蒙扶植了一个蒙疆联合自治政府(伪蒙),领袖是锡林郭勒盟的德王——所谓“蒙疆”,是想表达“收复蒙古固有疆土”之意。但这个政权的边界内八成人口都是汉族,“蒙古民族主义”很不牢靠,而外蒙亦无呼应的兴致。日本军国主义势力败退后,伪蒙政权迅速垮台,内蒙地区也再一次回到祖国的大家庭。

至于外蒙地区,虽然在中华文明之畔沐浴了一千多年,但与俄罗斯方面的交往远比与中原的交往频繁。20世纪下半叶,外蒙古又受到苏俄的深度影响,形成了广泛的“斯拉夫化”,例如在语言文字上采用西里尔字母,摒弃了传统的回鹘式蒙古文(最近几年又有校正)。

外蒙古的这个阶段可参考越南,虽属远亲,但与中国是有隔阂和敌意的。

苏联解体后,美国人又开始挖角无所适从的蒙古国。蒙古国内部也提出了“第三邻国”的战略,说白了就是在中、俄之外,也与西方国家“广结善缘”,与美国的军事合作,与日本的文化交流(相扑外交),都搞得如火如荼。

2017年的一份民调显示,蒙古国国民对十一个主要大国的好感度高低,俄罗斯最高,日本次之,美国第三,中国排到第十位。“对华友好”成为蒙古国政治人物的选择题,而不是出自天然的情感,其民间更涌动着对中国的否定、忌惮与怨气——大多是关于历史遗产的争执,如“成吉思汗”即为一敏感话题,他们也非常抵触“外蒙古”的说法……

这样来看,内外之别,果然悬殊。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三... 【三国守城名将霍峻父子的传奇人生】 在波澜壮阔的三国历史长卷中,除了家喻户晓的五虎上将外,蜀汉阵...
原创 日... 感谢您的关注!点击右上方关注按钮,您的支持是我们持续创作的动力,希望能为您带来愉悦的阅读时光。 1...
被割肉最惨的亚洲国家之一:损失... 在东南亚的历史长卷中,泰国书写了一段小国在殖民浪潮中捍卫独立的传奇故事。这个曾经称雄中南半岛的古老王...
原创 梁... 1967年3月,中央军委正式任命梁兴初为成都军区司令员。接到调令后,他立即动身前往成都赴任。到任后的...
原创 吴... 吴敬中与他的四大金刚:谍海浮沉中的枭雄与棋子 熟悉民国谍战史的读者对吴敬中这个名字应该不陌生。历史...
原创 《... 《三国名将徐晃与叛将孟达的传奇人生》 在波澜壮阔的三国故事中,徐晃是一位令人印象深刻的猛将。这位...
原创 中... 《重新审视历史上的暴君:从商纣王到成吉思汗》 最近热映的《封神榜》让商纣王的暴君形象再次深入人心。...
康熙能否称得上千古一帝?意大利... 中国历史上最崇高的评价莫过于千古一帝这个称号。最初,这是史学家对秦始皇嬴政的专属赞誉。但随着时间推移...
原创 他... 说到我军炮兵的发展历程,很多人会想起炮兵之父朱瑞将军。但鲜为人知的是,在朱瑞之前,还有一位为炮兵事业...
原创 司... 乱世枭雄与他的死士军团 黑暗时代的崛起 在那个群雄割据的动荡年代,战火连绵不断,王朝更替如同走马灯般...
反映了当时复杂的政治格局和经济... 中华民国八大总统银元 钱币是国家或地区正式发行的货币。钱币包括主币和辅币,以及货币文化的衍生物。中...
原创 这... 【改写后的文本】 青年时期的毛泽东更像一位手不释卷的读书人,而非运筹帷幄的军事家。但这位深谙实践是检...
原创 在... 本文参考历史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相关文献来源。 (郭威 开国后周) 郭威其人,并不残...
原创 李... 慈禧太后身边的传奇太监——李莲英的崛起之路 晚清权力中心的特殊人物 在风雨飘摇的晚清时期,慈禧太后...
原创 华... 【三国名场面:华雄叫阵时,曹操为何不派大将出战?】 虎牢关前,西凉猛将华雄横刀立马,嚣张的叫阵声震得...
原创 清... 【改写后正文】 嘉庆十六年,政绩斐然的两广总督百龄突然接到圣旨——因治理有方被调任京城,出任满刑部...
原创 宋... 北宋历史上,宋英宗赵曙确实是一位存在感较低的帝王。与那些功绩显赫的君主相比,他在史书中的记载相对简略...
原创 胡... 关于国民党将领胡宗南是否通共的历史争议 著名历史学者张戎在其著作中提出了一个颇具争议的观点:国民党在...
原创 晚... 历史上总有一些思想超前的人物,他们的预言在后世一一应验,因此常被戏称为穿越者。比如西汉王莽推行的社会...
康熙向他许诺:只要大清在,保你... 【历史趣谈】第439期:帝王诺言抵不过改朝换代?看雍正如何终结康熙心腹家族 开篇导读 俗话说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