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长江以北是韩国,以南是越南,中华在长江游了五千年?
迪丽瓦拉
2025-07-12 00:32:51
0

导读:你是否听说过这个笑话?越南网友声称历史上长江以南是越南的领土,而韩国人则坚称长江以北一直都是韩国的疆域。中国网友为了反击他们的说法,戏称“长江以北是韩国,以南是越南,五千年中华在长江游泳?”这一段子成为了一种幽默的反击方式。不过,这不仅仅是一场文字游戏,而是涉及到东亚地区历史认知和地缘政治观念的复杂争论。

众所周知,韩国一直以来都对中国文化和名人情有独钟。在韩国教科书中,他们强调韩国与中国一起构成东亚文化圈,甚至认为日本是在向韩国学习后才形成自己文化的。但在韩国的论坛上,却充斥着一致认为中国“侵略”了他们领土的声音。在他们创作的唐朝地图中,黄河以北属于韩国领土,而盛世大唐只占据了黄河以南的部分地区。更夸张的是,他们的宋朝地图直接将高丽领土延伸到了长江以南。这些观点引起了不少争议,中国网友纷纷回应,表达对这些奇特历史观点的不解。

更有趣的是,越南人也对历史有着自己的独特看法,认为长江以南,尤其是两广地区曾经是他们的领土。一些越南人还认为,在秦朝时期,百越地区就是越南的一部分,特别是南越国是越南的前身。然而,实际上南越国是中国南方的一个政权,与越南并没有太多联系。这些历史认知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区之间的文化和地缘政治差异。

“君住长江南,我住长江北,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一江水”这句诗被中国网友调侃为“韩国书生思念越南姑娘的情诗”。这反映了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于共享的文化和历史的截然不同的理解。这种幽默调侃也凸显了东亚地区在历史认知上的差异,以及在地缘政治上存在的一些微妙的矛盾。

总的来说,这个段子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调侃,更是一个引人深思的话题,让我们在欢笑中思考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于历史的认知,以及这种认知背后可能存在的文化冲突和地缘政治争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为“孔子”立法,衢州要干一件大...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戴睿云 于山 衢州孔氏家庙 (资料图) 最近,衢州人在做一件大事: 《衢州市南...
原创 他... 1913年春天,我党早期著名的工人运动活动家张昆弟考入了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不久,这个学校迎来了两...
原创 欧... 欧洲的陆地面积,和中国差不多大。但是,现代历史上的欧洲却是“越分越碎”,小国越变越多。那么,欧洲从现...
原创 美... 美国在过去的18年里,收养了约8万中国儿童,为何几乎全是女孩? 文/观心通史 在中国古代,古人有收养...
原创 假... 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已经将近3年时间,然而疫情依然在全球各地蔓延,看不到一点结束的征兆。在科技和医学...
学党史·兴法治丨《中国共产党百... 中国共产党百年法治大事记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945 4月5日晋绥边区行政公署公布《晋绥边区县...
原创 新... 1948年,随着解放战争局势越来越明朗化,毛主席不止一次地想起明朝迁都之事。 也就是从这时候开始,毛...
原创 陈... 发动兵变灭旧朝建新朝这件事情来看很明显是精心策划过的。从这位新帝发动兵变开始,就露出了他想更朝换代的...
原创 从... #历史冷故事# #民国那些事# #抗日战争# 九一八事变后国联和美国的态度 最近俄乌冲突如火如荼,很...
原创 赵... 五代十国纷争不断,大宋王朝的建立离不开那些骁勇善战的将士,而在其中,张琼是一位备受瞩目的英雄。在乱世...
原创 商... 商纣王自裁的朝歌与周武王兴起的西岐,是中国古代两座文化名城,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朝歌,作为商...
原创 谜... 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家喻户晓,它出自北朝乐府诗《木兰辞》。遗憾的是,花木兰这位女中豪杰在历史上是不存...
原创 李...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在这个历史性的日子里,唐高祖李渊的两个儿子,即李建成与李世...
原创 同... 在中国古代,皇帝是至高无上的,虽说全天下都是皇帝的,但是也总是有人在背后戳皇帝的脊梁骨,皇帝也怕遭到...
原创 都... 汉朝和唐朝是中国是历史上的两颗明珠,强汉和盛唐一直都是国人心目中的骄傲,尤其是唐朝的强盛,得到了中外...
原创 山... 1944年,著名的历史学家郭沫若发表了著名的历史散文《甲申三百年祭》。从1644年到1944年,明朝...
原创 如... 没有机会翻盘,当时刘邦与项羽约定以“鸿沟”为边界,两方将和。于是项羽撤兵,在张良的建议下,刘邦撕毁约...
原创 辉... 清朝在历史上一共存在了296年,在这期间有多位皇帝都是很优秀的,也创造了盛世,但在朝代末期也无可避免...
原创 北... 提起非洲,人们往往会想到炽热的气候与非洲人民黝黑的肤色。在近代历史上,非洲一直被迫沦为西方发达国家的...
原创 若... 若蜀汉如此做,只可能灭亡的更快。 第一,开发南方,越南根本不可行。蜀国全盛时期的人口也只有100万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