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长江以北是韩国,以南是越南,中华在长江游了五千年?
迪丽瓦拉
2025-07-12 00:32:51
0

导读:你是否听说过这个笑话?越南网友声称历史上长江以南是越南的领土,而韩国人则坚称长江以北一直都是韩国的疆域。中国网友为了反击他们的说法,戏称“长江以北是韩国,以南是越南,五千年中华在长江游泳?”这一段子成为了一种幽默的反击方式。不过,这不仅仅是一场文字游戏,而是涉及到东亚地区历史认知和地缘政治观念的复杂争论。

众所周知,韩国一直以来都对中国文化和名人情有独钟。在韩国教科书中,他们强调韩国与中国一起构成东亚文化圈,甚至认为日本是在向韩国学习后才形成自己文化的。但在韩国的论坛上,却充斥着一致认为中国“侵略”了他们领土的声音。在他们创作的唐朝地图中,黄河以北属于韩国领土,而盛世大唐只占据了黄河以南的部分地区。更夸张的是,他们的宋朝地图直接将高丽领土延伸到了长江以南。这些观点引起了不少争议,中国网友纷纷回应,表达对这些奇特历史观点的不解。

更有趣的是,越南人也对历史有着自己的独特看法,认为长江以南,尤其是两广地区曾经是他们的领土。一些越南人还认为,在秦朝时期,百越地区就是越南的一部分,特别是南越国是越南的前身。然而,实际上南越国是中国南方的一个政权,与越南并没有太多联系。这些历史认知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区之间的文化和地缘政治差异。

“君住长江南,我住长江北,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一江水”这句诗被中国网友调侃为“韩国书生思念越南姑娘的情诗”。这反映了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于共享的文化和历史的截然不同的理解。这种幽默调侃也凸显了东亚地区在历史认知上的差异,以及在地缘政治上存在的一些微妙的矛盾。

总的来说,这个段子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调侃,更是一个引人深思的话题,让我们在欢笑中思考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于历史的认知,以及这种认知背后可能存在的文化冲突和地缘政治争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武... 关于一代女皇武则天的传说很多,在网上也掀起过一波研究武则天的热潮,其实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武则天是...
原创 山... 城市史第220124期: 在现在山东省的西南部,有个小县城,叫巨野,隶属于菏泽市,可能有些人了解巨野...
原创 唐... 唐诗中有许多不同类型的诗,风格各异,这就是唐诗如此受欢迎的原因。因为阅读这些作品并不像阅读一首诗那么...
原创 列... 因头条改版,增加了广告解锁功能,当广告打开后,静等5秒钟,您在伸出发财的小手,点击右上角的叉号关闭,...
潮评丨“文物修复师比文物还稀缺... 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文物修复(央广网 曾晓慧 摄) 据《工人日报》报道,作为文化遗产大国,我国拥有不可移...
原创 韩... 众所周知,中国有着5000年的悠久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世界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也是如今仅...
原创 张... 1884年12月15日,旧历十月二十八。 李鸿章致电礼部尚书、两江总督兼通商事务大臣曾国荃,关于调南...
原创 他... 1946年6月,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为赢得更广泛的支持,蒋介石派青帮头目杜月笙前去拜访司徒美堂,意图...
赵清荣:到殷墟奔赴3300年前... 殷墟博物馆外景。 赵清荣 殷墟博物馆内展出的青铜器。 殷墟博物馆内展出的甲骨。本文图片均由受访...
原创 多... 清朝是我们长达两千四百多年的封建历史中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但人们对于清朝,大多也只停留在夜郎自大,以至...
梁山最厉害的人物,武松鲁智深不... 要说梁山泊的一百单八位星宿下凡的好汉,那个个是身怀绝技,就连宋江也不是吃素的,且不说此人如何的会收揽...
原创 天... 说起明朝,大家都知道朱元璋,他是明朝开国第一任皇帝。他是一位“苦皇帝”,他的一生经历丰富,可以说是有...
“文物修复师比文物还稀缺”何解... 胡欣红 据《工人日报》报道,作为文化遗产大国,我国拥有不可移动文物76万余处、馆藏文物超过1亿件(套...
伯嬴:秦国公主颠覆楚国朝堂 秦国的联姻外交政策屡试不爽,他找到了南方的楚国。两个在中原文明眼中的蛮夷之国一拍即合,秦哀公将女儿伯...
陈济棠的真相(25) 凌仲冕《再述陈济棠》辩伪(5) (十五) 张发奎军的序列 1) 【薛岳】 2) 【吴...
塞上江南写新篇丨从博物馆里看宁... 今天,“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主题宣传“塞上江南写新篇”集中采访启动仪式在宁夏博物馆举行。仪式结束...
原创 弘... 百家姓按照人口数量,大致是:李、王、张、刘、陈、杨,杨姓居第六,约有3700万。隋朝皇帝姓杨,从汉朝...
原创 大... 《大明王朝》1566是一部经典历史影剧,开播以来受到了无数人的追捧,笔者也是其中之一。所以笔者想要写...
原创 他... 当解放战争进入全面反攻阶段时,蒋介石又开始玩起了阴谋诡计,利用青岛拖住解放军,再就是要拿下上海。为什...
原创 晚... 1902年的晚清时期,一组珍贵的老照片呈现了当时广州百姓生活的片段,让人仿佛穿越时光,感受那段历史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