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新中国为何选择定都北京?王稼祥的一席话,让毛主席下定决心
迪丽瓦拉
2025-07-12 07:03:19
0

1948年,随着解放战争局势越来越明朗化,毛主席不止一次地想起明朝迁都之事。

也就是从这时候开始,毛主席已经在考虑建国和定都的问题了。新中国建都何处,直接关系到新政权的稳定和长治久安,是不能掉以轻心的大事。

那么,新中国建立之初,究竟为什么会选择定都北京?其中又有怎样的考量和深思熟虑呢?

一、毛主席最早属意的首都——哈尔滨

值得一提的是,毛主席最开始属意的首都既不是南京,也不是西安、北平等这些历史悠久的古都和大城市。

放弃南京很好理解,因为太靠近长江流域,不利于统治广袤的北方地区,有一些偏安的意味。而西安虽然是著名古都,但从宋朝以后,西安就已经逐渐失去了中心地位,无论是地理位置还是经济水平都不适合作为大国之都。1945年8月,苏联红军和东北抗联一举解放了哈尔滨,结束了日本对其长达14年的统治。虽然之后国民党军大举进犯,但在东北民主联军的反击下,哈尔滨成了全国解放最早的大城市。

而且哈尔滨一直是中共中央东北局、东北行政委员会所在地,是我国东北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考虑到哈尔滨是当时全国最安全的大城市,而且距离苏联也最近,可以便于取得苏联的支援和帮助,毛主席和中央特批其为“特别市”,也准备在这里宣布建立新中国。

从个人层面来说,毛主席非常欣赏中国地图,在他心目中,中国就像是一只雄鸡,而黑龙江犹如一只展翅翱翔的天鹅,哈尔滨就是天鹅项下的耀眼珍珠。只不过东北战局发展太快,许多事情超出了原本的计划。随着国民党在美国支持下疯狂地向东北增兵,抢占交通要道,毛主席也果断决定,中央不再迁往东北。

而随着解放战争的进一步取得胜果,人民军队解放的大城市越来越多,在三大战役取得胜利之际,新中国定都何处又再次成了亟需解决的大事。

二、为何定都北平

南京、西安、洛阳、开封、北平等著名城市也纷纷在毛主席眼前浮现,最后他还是将目光锁定在了北平。

平津战役时,参与指挥的聂荣臻还曾反复思考着能否争取和平解放北平这一问题,这主要是基于两个考虑。一是北平是千年古城,也是历史上的著名古都,让这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都免遭战火毁坏是每个中国人都应尽的责任。其二,聂帅在西柏坡与毛主席接触时,也意识到北平可能会成为未来的首都。

1948年9月8日,党中央在西柏坡召开九月会议,在这次会议期间,毛主席同当时负责一兵团在山西作战的徐向前元帅进行过谈话,在谈话中透露出和平解放北平和定都于此的意愿。毛主席说:“北平最好不要打”,北平不要打的目的是完整保存北平,以做未来人民共和国的国都。

在平津战役期间,毛主席就已经开始着手部署接管北平的工作。当时北平接管工作,主要是彭真和叶剑英在负责。毛主席还专门在西柏坡对两人作出指示,虽然当时还没有明确提出要将北平作为首都,但叶剑英和彭真已经清晰地意识到,这决不是一次简单的接管任务,其中包含了更多更深层次的考量。

叶剑英元帅也专门对接管干部作了几次形势报告,他明确告诉大家:“北平是中外闻名的历史文化古都,将来有可能成为新中国首都”。叶帅能预言到北平可能将成为新中国的首都,这既有预见性,也说明当时许多人对北平成为首都是十分看好的。

当然,毛主席最终下决心定都北平也是受到王稼祥同志远见卓识的影响。

三、下决心定都北平

对于建都何处这样一个重大议题,也自然会有更深入的政治考虑。南京是国民党的老巢,是压在广大人民身上的一座巨山。毛主席为此明确说过:“蒋介石的国都在南京,他代表的是江浙资本家,我们把首都建在北京,也是要找到我们的执政基础,那就是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

1949年1月,毛主席与前来西柏坡参加七届二中全会的东北局城市工作部部长王稼祥进行了亲切会谈。在谈话中,毛主席主动提出关于建都何处的问题,征询王稼祥的意见,毛主席表示:“全国解放在即,关于建都何处,还没有最终定论,我也想了解一下你的看法”。

毛主席提到这个问题,王稼祥也一下子就严肃起来,他深知这事事关重大,不能有丝毫马虎。稍微梳理下思路后,王稼祥才逐一分析,他首先表示:“从历史上看,建都在南京的政权都非常短命。虽然共产党人不搞迷信这一套,但换个角度来看,南京太靠近沿海,这对于首都来说是不太安全的,在目前的国际局势下,定都于此将会是一个很大缺陷,我们最好不要选在南京”。

这是非常有道理的,在当时的国际形势下,东南沿海很容易受到敌人的空中和海上威胁,这对于新中国政府机关的安全极为不利,仅从这个角度,南京就应该被排除在外。随后,王稼祥又提到西安,他认为西安的问题是太偏西,目前中国的疆域不是秦汉隋唐时代,那时长城就是边境线,而现在长城横卧于中国的腹地,西安不再适合作为国都。

对于这番评论,毛主席十分赞同。紧接着,王稼祥又说到了开封、洛阳等古都。这些地方存在的问题是经济落后,交通不便,而且有黄河水患的问题,这些问题短时间内都难以解决,也不适合作为首都。毛主席笑了笑,问道:“既然如此,那么哪里可以作为首都呢?”“北平”。

首先,北平属于经济发达圈内,地理位置也十分险要,是连接关内与东北的交通要道,战略地位凸显。其次,北平邻近苏联和蒙古,没有战争的担忧。而且,北平虽然离海较近,但渤海是中国内海,又有辽宁、山东两个半岛拱卫,从战略上看也比较安全。

最后,从民众角度来说,北平从元朝开始就是帝都,人民从心理上也更容易接受。

王稼祥分析完北京的优势后,毛主席也深以为然,连声说:“有道理,有道理”。最终,王稼祥的远见卓识促使毛主席和中央决心将都城定于北京。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郭... 东汉末年,皇帝昏暗,宦官、外戚争权,终导致天下大乱。战争纷起、群雄争霸,众多良才猛将倍出,在纷乱的世...
原创 家... 在浙江温岭的一隅,梁先生家中珍藏着一枚历经沧桑的中华民国双旗币当十铜元。这枚钱币,如同一位沉默的守护...
曹操与孙策起兵众人相随,刘备为... 在三国乱世的波澜壮阔中,曹操、孙策与刘备三位英雄豪杰各自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智慧,在历史的舞台上留下了浓...
原创 唐... 很多人都很疑惑为什么唐朝道教思想如此盛行?不仅君王信奉道教,而且唐诗中不乏道家的思想。比如说李白就经...
原创 清... 文/熊猫哥 乾隆皇帝自称十全老人,也确实做出了成绩,但这个人有些狂妄自大,看不起这,看不起那,英国...
原创 大... 时光悠悠,很多曾经辉煌的皇族都早已淹没在人群之中,无法考证了。而作为中国封建统治的最后一个王朝,距离...
原创 钱... 导语:在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站在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化关头上,由衷的佩服我们国家的底蕴。一百年前,我们的...
原创 史... 皇帝,是封建时代的最高统治者,掌握着许多人梦寐以求的权力,让无数人趋之若鹜。在我们的印象中,皇帝似乎...
原创 朱... 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八月十六日,安徽凤阳府,燕王妃徐氏梦见一个老者头戴礼帽,手捧白圭请见。 同...
原创 他... 三国时代,群雄逐鹿,天下纷争。各路诸侯都想击败对手,一统天下。三国之争,既是实力之争,更是人才之争。...
原创 阿... 导语 有移民就代表着有殖民统治,移民与殖民之间一直处于一种伴生的现象,殖民统治是一个国家向另一个国家...
原创 谋... 西晋在历史上是两汉和隋唐中间的唯一一个大一统王朝,虽然是大一统王朝但西晋的建立者司马家在今天可以说是...
原创 强... #唐朝为什么无法灭掉吐蕃# 从外患的角度来说,大唐算是中国古代史上最为特殊的王朝,因为古代中国的大多...
原创 他... 有个人,30人而已,就攻陷了一个国家。他的名字至今仍然被人祭拜,他是国人的骄傲,是汉族的精神象征,他...
原创 曾... 从曾国藩的为官过程,解读《曾国藩家书》系列之17: 曾国藩能成为一名清官,绝不是偶然。他在京城为官时...
原创 二... 说起二战来,其实并没有什么好讲的,因为无非都是为了利益罢了。不过,话又说回来,既然都是为了利益,那肯...
明代宣德五彩凤穿花葫芦瓶 葫芦谐音“福禄”,已成为中国的一种传统文化符号。 是吉祥福禄的象征。又因其多子,被视为多子多孙、繁衍...
“江南都江堰,江北戴村坝”——... 新华社北京8月9日电 8月9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江南都江堰,江北戴村坝”——在这里,运河...
中山大学讣告:黄永远突然在韩国... 8月9日晚,中山大学国际翻译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称,韩国史学者、中山大学国际翻译学院朝鲜语系副...
原创 他...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南方八省的游击部队被改编为新四军,此后新四军在我党的带领下投入到抗日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