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大明“末世真龙”:崇祯本是道家子,为何改奉“天主教”?
迪丽瓦拉
2025-07-11 19:33:18
0

崇祯皇帝上位时,明王朝已经到了风雨飘摇之际,虽然崇祯为了明朝的发展做出了许多政策上的改变,但依旧挡不住明朝的山崩地陷。

面对如此危局,无计可施的崇祯帝甚至将希望寄托在了神灵之上,并且从道家的信奉者,变成了天主教的守护者。

明朝皇帝宗教信仰的发展

大多数王朝对于宗教的信仰都比较专一,往往开国皇帝信仰什么,后世就会信仰什么,但是在明朝,这种情况却发生了改变。

首先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因为明朝的天下完全是朱元璋从无到有打拼下来的,里面的心酸磨难全是他独自一人熬下来的。

对于朱元璋来说,与其信仰一个飘无虚渺的东西,不如真刀实枪地干下去,所以朱元璋并不信奉宗教,但是因为他曾经当过和尚,所以他在位期间对于佛教的态度比较宽容。

其次是明成祖朱棣,有传言称,明成祖在与建文帝争夺皇位的过程中,屡次得到真武大帝的帮助。

朱棣在登上皇位之后,也多次表示,自己得以登上皇位,是真武大帝显灵,为此朱棣大兴土木,为道家修建宫观,供奉道家的神明。

自此之后的明朝皇帝都对道家有着不一样的情感,有的甚至因为痴迷道家而荒废朝政。作为明朝最后的一位皇帝,崇祯一开始也是对道教非常的信奉,甚至在民间大旱之际,他还身穿道服,向道家的神灵祈求庇佑。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明王朝的形势逐渐走低,崇祯皇帝发现,无论他怎样虔诚地信奉道家,似乎都起不了什么作用,既然如此,为何不将注意力放在别处呢?

天主教在中国古代的发展

天主教在中国的发展其实古已有之,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只是在当时它被称为“景教”,虽然并没有像佛教与道教那般声名远扬,但是依旧有人信奉。

到了元朝的时候,“景教”更名为“也里可温教”,不仅地位较唐朝时高了不少,而且元朝还设立了专门的部门进行管理,足以见得明朝统治者对它的重视程度。

到了明朝,朱元璋除了对佛教宽松一些,对于其他的教派他一律视为邪教,并且禁止其在民间传播,因此天主教在此时的发展可以说被禁绝了。

但是到了明朝的中后期,随着海外贸易的兴旺发展和明王朝带来了经济上的提高,明王朝对于外来事物大都抱着宽容的态度,包括西方的传教士。

因为欧洲跨过了黑暗的中世纪,在宗教方面也出现了大的革新,基督教慢慢将天主教挤下了西方宗教大佬的位置,因此天主教倍受威胁,急需发展新的信奉之人,而中国就成为了他们的新目标。

第一波来到明朝大地上的天主教较为开明,并且在明朝各地办了6个教会,收纳了一万多的天主教教徒。

此时的崇祯对于天主教并不排斥,这让天主教在明朝的发展越来越顺利,但此时崇祯还是道教的信奉者,距离投入天主教的大门,只差两个助攻。

崇祯改奉天主教

崇祯皇帝之所以改信天主教,与明朝大臣徐光启和传教士汤若望有着密切的关系。

徐光启是明朝的礼部侍郎,除此之外他还是一个热爱科学的天主教徒,在明朝屡屡战败之时,提出了仿制洋人火炮,在他的建议之下,红夷大炮应运而生,在战场上力缆狂澜,打得八旗兵连连败退。

并且徐光启多次在崇祯帝的身边发表佛教与道教的落后,天主教神圣的言论,让崇祯皇帝开始质疑道教。

徐光启为了让崇祯帝对天主教有进一步的认识,还特意将传教士汤若望引进了宫中,在宫中推行洋人历法,这让崇祯感到非常好奇,开始对天主教也有了兴趣,再加上徐光启天天给崇祯皇帝洗脑,让崇祯的心开始往天主教倾斜。

崇祯皇帝的周围还有许多信奉天主教的大臣,他们深知让崇祯皇帝信奉天主教,不仅对天主教的传教工作非常有利,而且还能让他们有利可图,所以一旦有机会便向崇祯皇帝灌输天主教的优点。

到最后,崇祯皇帝虽然没有受天主教的洗礼,但是他的种种表现已经证明他是天主教的忠实信徒。

崇祯撤毁宫中佛、道神像

公元1639年,杨嗣昌要出发平寇,但是因为军饷受限迟迟没有动作,最后杨嗣昌找到了崇祯,想要让崇祯拨款充当军饷,但是此时的朝廷穷得厉害,哪还有多余的钱拿出去,但是平寇不是小事,没有军饷绝对是举步维艰。

最后崇祯直接一不做二不休,让人将宫中的一些佛家、道家的神像熔掉用来铸钱,以当军饷。

表面上看,崇祯这样做是为了军事需要,但其实这是因为崇祯已经完全接受了天主教的表现,因为天主教的教义中规定,天主教的信徒只能信奉天主教,如果在信奉天主教的过程中还信奉其他的宗教,便是对天主教的不忠。

再加之徐光启与汤若望等人不断对崇祯表达,佛教是魔鬼、道教是魔鬼的言论,导致崇祯信以为真。

在神像铸成军饷后不久,崇祯还下令将宫中剩下的泥塑神像全部拉出宫外,有的一些太大拉不出去的,直接就地销毁了,可见崇祯对于天主教的虔诚程度。

但是令崇祯皇帝意外的是,他如此敬奉天主教,天主教却依旧保不了他和他的大明江山,甚至还加剧了明王朝的毁灭。

虽然当时朝廷中的许多大臣信奉天主教,但是宫中的太监、宫女,宫外的百姓还是大多信奉佛教。

对于崇祯帝大肆摧毁佛像的做法非常不满,在他们眼中,佛祖、菩萨才是真正能保人平安、保国昌盛的神灵,如今将神灵的神像全部熔了、铸了、摧毁了,很难不让他们胡思乱想,认为这些都是不祥之兆,大明终将亡矣。

可以说,崇祯改信天主教,大肆摧毁神像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参考文献:《明史》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秦... 秦始皇,是绝对王权的意味,他是历史上第一位,一统天下的帝王,也是神话的发明的。几千年来,他的功过是非...
原创 中... 中国历史有哪些武将做到了封狼居胥?除了霍去病还有谁?在古老的汉朝时期,霍去病是一位闻名遐迩的将军。他...
原创 原... 在三国当中,如果东吴的势力不去偷袭关羽,那么三国会发生什么这是我一直在想的问题。我们可以从头来看,在...
原创 刘... 刘备野心究竟有多大?后人将他四个儿子的名字连起来,发现了秘密 导语:说道刘备这个人大家肯定会想起三国...
原创 毛... #打开眼界# 1956年,毛主席在出席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时,工作人员让主席填写登记证。而在入党时...
原创 武... 在这纷繁复杂的世事中,古老而沉重的武士道如影随形,成为了人们心灵深处的一种追求。在日本的历史长河中,...
原创 朱... 朱见深登基后,之所以要替朱祁钰平反跟为了安抚人心,因为只为于谦平反而不给朱祁钰平反在法理上说不过去,...
原创 房... 房玄龄出身于书香门第,一路务实苦干,平步青云到一朝宰相。他孜孜奉国,知无不为;他是“玄武门事变”的主...
原创 记... 在中国,有这么一个人,他生前鞠躬尽瘁,为国家操碎了心。而在他逝世后,不仅举国哀悼, 就连联合国还为其...
原创 原... 孟良崮是山东蒙山山系的一座险要山峰,北宋时期,杨家将部将孟良曾在此驻扎,此山因此而得名。这座山本来是...
关羽总是中箭,赵云一生为啥从未... 在战场上负伤对武将而言实属常态,以襄阳阵营的关羽为例,这位威名赫赫的战将经历了四次重大战役,每次都身...
原创 原... 这反映了梁山英雄的直率和狭义。 在梁山行走的过程中,英雄遇到不公,敢于为弱者而战,依靠自己的好武功,...
原创 为... 众所周知,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涌现出了一大批能臣干吏,为后人所铭记,例如赫赫有名的改革家——商鞅,一代名...
原创 历... 阿拉斯加的面积有170多万平方公里,占美国国土的20%,是美国最大的一块飞地,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一...
原创 原... 自古红颜多薄命,恹恹无语对东风。——吴承恩 皇帝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当中地位最高的人,无数人为了成为了...
原创 清... 自从某个学者发表“清朝的疆域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谬论后,这一论调给清朝爱好者打足了气。且不谈观点是否...
原创 蒋... 1949年12月,此时距开国大典已经过去两个月之久。 国民党兵败如山倒,蒋介石这段时间在疯狂收集黄金...
天龙八部里的大辽南院大王究竟官... 人们喜欢看金庸武侠,我想不单单是因为金庸笔下的那些光怪陆离的武林江湖,儿女情长,应该也包括金庸武侠中...
原创 原... 顺治皇帝就是爱新觉罗·福临,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六岁就继位,在位十八年,然而在顺治帝十八年的时...
原创 原... 希腊城邦,是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二世纪存在于爱琴海周围的城市国家,也被视为希腊文明的象征。希腊城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