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眼界#
1956年,毛主席在出席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时,工作人员让主席填写登记证。而在入党时间一栏,他认真地填下了“1920”年。
众所周知,我们党的成立时间是1921年7月。
如今,我们已经有了9000多万名党员。虽然数量众多,但党员的发展一直是有严格的标准和程序的。
回到100年前,在那个烽火硝烟的时代,党组织少、正式党员少,党组织的创立和党员的发展又是怎么样的?
“1920年”这个时间又是从何而来,毛主席又是如何加入党组织的呢?他又为何声称自己没有“入党介绍人”呢?
党的早期组织的创立
俄历1917年10月25日(公元1917年11月7日),俄国工人,在以列宁为代表的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完成了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
而早在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就宣告了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
它不同于“巴黎公社”等西欧的社会民主党,它是完全的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即共产党。
毛主席在1949年写过这样一段论述: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随后,《新青年》等进步杂志,开始广泛地宣传马克思主义。中国的无产阶级、先进分子,从俄国革命的胜利中,看到了救亡图存的曙光。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一部分追寻真理光辉的人蠢蠢欲动。
1920年初,李大钊、陈独秀等党的早期领导人们,开始探索和酝酿建党事宜。
1920年4月,俄共派出考察人员,与李大钊、陈独秀等人,共同商谈讨论建党的问题。
而后,李汉俊、李达、俞秀松等人,开始加入到讨论、筹建的队伍中。而这个筹备组,实际上主要是以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的形势存在的,既是学习小组,也算是筹备小组。
1920年8月,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了,成员包括陈独秀、俞秀松、李汉俊、陈公培、陈望道等人。10月,北京共产党小组创立,成员包括李大钊、张申府、张国焘等人。
从这里为分界点,实际上“党的早期组织”就如同是一个个“火星”。在俄共代表协助或是自发的引燃下,开始自燃,开始吸纳成员,变成一把把“火炬”。
每一个矢志共产主义事业的进步人士,都可以在共同的理想下,投入到这把“火炬”之中,或是自行点燃一个“火炬”。
毛主席的入党时间和介绍人
从陈独秀、李大钊创立起党的早期组织的模式来看,在此期间,国内党员的发展主要有两个形式:
一种是汇聚星星之火,在一个地区创立起党的早期组织。另一种则是,主动吸纳接收进步人士加入已有的党的早期组织。
1920年底开始,湖南、湖北、山东、广东等地,相继开始建立起党的早期组织,而创建的成员,事实上也就成为了最早一批国内的党员。
而在当时,国外同样有人在酝酿、创立起党的早期组织。
1921年新年之时,赴法留学的代表蔡和森就“明目张胆”的正式提出,用布尔什维克的方法来“改造中国与世界”。
毛主席给蔡和森的回信中,明确写道:你这一封信见地极当,我没有一个字不赞成。
从这一回复来看,毛主席实际上已经将自己的身份,确定为了一个“共产党人”。
而早在1920年11月,毛主席接到了陈独秀、李达的回信,信中明确接受了“关于在长沙建立党组织”的正式委托。随后,毛主席通过慎重选择,与何叔衡、彭璜等六人一起,在建党的文件上签了字,并创建(筹备)起了长沙共产党早期组织。此事,在1987年9月出版的《共产主义小组》中有明确的记载。
参照上海、北京的模式来看,创立(筹备)长沙党组织的毛主席,已经在那个时候成为了一名正式的中国共产党员。
而在1945年筹备“七大”时,毛主席在谈到关于自己的入党介绍人时,他说道:
“我们也是由小组到建立党”,他还说:“我说我没有介绍人”。
以此来看,作为党的早期组织的创建人,以创建时间为入党时间是有据可查的,同时也不存在着明确的“介绍人”。
拓展来说,其实也可以将委托创立党组织的陈独秀、李达作为“介绍人”。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在各地纷纷创立起党的早期组织,不断吸纳接收新的共产党员的情况下,正式建立起党的组织,就具备了充足的条件。
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这和1903年,布尔什维克党的诞生,实质是一样的、一脉相承的。
当时,出席的代表共有13人,代表着全国50多名党员。另外,还有共产国际的2名代表。
会议上,听取了各地小组活动的报告,起草、讨论并通过了“党的纲领”和“关于当前实际工作的决议”,最后选举产生了当时的中央领导机构。
1921年11月,中共一大代表董必武、李汉俊起草了给共产国际的报告《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明确提出
“中国的共产主义组织是从去年年中成立的。起初,在上海该组织一共只有5个人。这个组织逐渐扩大其活动范围,现在已有6个小组,有53个成员”。
这里面提及的6个小组,主要指北京、上海、武汉、长沙、广州、济南六个小组。再加上旅日、旅法两个小组的成员,排除重复的,加入个别遗漏的,目前比较主流的认识是共有58个成员。例如,周恩来就是旅法小组的代表之一。
而从这次伟大的会议来看,毛主席是作为长沙的代表,长沙党组织的创立者(筹备者)的身份参加的。
1938年5月,在延安的不少同志,向毛主席、董必武问起“一大”的事情,并对党的生日十分的关心,希望确定一个统一的纪念日。但由于当时许多历史资料都遗失了,
最终,经两人共同商议,将中国共产党的生日确定为7月1日。
在1938年至1941年期间,每逢“七一”,《群众》《解放军报》等当时主流的报刊,都会刊发专门的社论和纪念文章。自此,中国共产党的诞辰完全确立下来,并开始有了相应的纪念活动。
后来,经过对史料的考证、研究,“一大”召开的时间为1921年7月23日至31日。
而随着党员发展工作的不断规范完善,如今已经有了极其严格的标准和规定了:
关于入党介绍人:
“发展对象应当有两名正式党员作入党介绍人”。
关于入党时间:
“入党时间为支部大会通过其为预备党员之日算起”。
谨以此文,致敬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领导人,怀念伟大的毛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