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先秦姓氏与称呼:看看你的祖上是哪位大神
迪丽瓦拉
2025-07-10 16:03:49
0

文/尤磊

姓者女生,意即女人所生的子女,代表血缘传续。考其来由,可上遡到母系氏族社会。当其时,人口稀少,人类以部落的形式散居各地,族群之间很少往来。族群内以老祖母为领袖,多实行族内婚制,也就是说,族人之间皆有血缘。

(黄帝,姬和姞姓始祖。历史上很多著名大佬都是黄帝老祖的嫡系。周朝结束以后,周朝的王族后代就多以国名为姓,周氏和姬姓大部分可是同宗同祖的。而姞姓后裔分支为“吉、雍、燕、鄂、密须、阚、严、光、羊、杨、孔、尹、蔡、鲁、允、断、敦、逼、郅、虽”等姓氏。)

(一)上古八姓

那个时代姓很少,主要有上古八姓之说,分别是:姬、姜、妫、姒、姚、嬴、姞、妘,此八姓皆从“女”字旁,一开始,只做为老祖母的称号,后来,演变成了该部落的族称、徽号、图腾,此称号由部落之民公用,便是该部落之姓。

(炎帝神农氏。姜姓始自炎帝。姜姓自古多为皇族大家。吕姓和姜姓也多为同宗同源,是神农氏老祖炎帝的后代。)

母系、父系之交,人类逐渐认识到近亲婚配的危害,部落与部落之间,也就是异姓之间沟通交流更趋频繁,人口稠密起来,又增加了一些姓,这些姓未必从“女”旁,而是多了一些父系特征。

(舜帝,全名叫姚重华。妫gui姓和姚姓的起源。薛、 陈、胡、袁、田、齐、王、孙等等许多姓氏的发展根基均由妫姓发展而来。)

《史记》记载,黄帝之族居姬水,为姬姓;

炎帝之族居姜水,为姜姓;

尧帝母族伊祁氏,父族陶唐氏,所以,以祁、陶、唐为姓;

舜帝祖居妫汭,生于姚墟,以妫、姚为姓;

大禹祖母吃了苡米感而有孕生了大禹的父亲鯀,其族以姒(去掉草字头,添上女字旁)为姓;

商朝始祖契乃其母吞燕卵而生,卵者子也,其族以子为姓;

周朝始祖稷为黄帝直系后裔,以姬为姓;

东夷大酋长皋陶生于偃(山东曲阜西),其子伯益受封于嬴(山东莱芜),其族以偃、嬴为姓;

火神重黎,以火施化,黄帝敕封“祝融氏”,祝融后裔衍化为己、董、彭、秃、妘、曹、斟、芈,史称“祝融八姓”。

以上都可称为姓,据专家考证,上古之“姓”不超过三十个。

(相传夏禹之母吞薏苡而生禹,因姓姒氏。周文王之母为太姒,出自姒国。姒姓的后代也有改为禹、费、辛、杞、曾、谭、鲍、邹、欧阳、司空等姓氏的。)

现代有“黎民百姓”一说,黎民当然是庶民奴隶,百姓之“百”极言姓之稀少,只有贵族才有姓,庶民奴隶是没有姓的。

(二)氏的产生和繁盛

五帝时代,勇猛多力的男人登上历史舞台,人口渐多,管理难度加大,于是“胙土命氏”,也即划定区域,把贵族分出部落另建族群,“氏”也就相应产生了。

打个比方,在国外,都称中国人为华人,那么“华”就好比是中国人的姓。

到了国内,又可分为河南人、湖北人等,“河”与“湖”就相当于氏。

一个省内有若干地区,就又有了二级氏。同理,一个地区有若干县市,一个县市有若干乡镇,一个乡镇有若干行政村、居委会,这样,氏下又有氏,氏就越来越多。

如果说姓是大宗,那么氏就是分家别居的小宗。

再比如,姓是大树的主干,那么侧枝、旁枝、细枝、小枝便是氏。

氏下有氏的例子很多,比如晋国的三郤,原属姬姓郤氏,郤錡为郤氏大宗,作为郤氏家君仍为郤氏。郤犨别为苦成氏,郤至别为蒲城氏。但总体说来,此三人同出一家,也可称为“三郤”。

(嬴姓起源:颛顼帝。后演化成廉、徐、江、秦、赵、黄、梁、马、葛、谷、缪、钟、费、瞿等姓氏。)

西周建国,大行封建,氏才真正繁盛起来。

大致说来,命氏的原则有以下几点:

1、以封地为氏。这里又有几种情况:诸侯以封国为氏,如:齐、宋、鲁、卫等。大夫以采邑为氏,如屈、赵、魏、韩、蒲城等。以居住地为氏,如:柳下、东门、南郭等。

2、以祖上最显赫的官职、爵位或身份为氏,如:司马、司空、中行、尉、公孙、公叔等。

3、以祖上之名、字、谥号为氏,如:熊、鱼、臧、昭等。

顺便说一下,所谓谥号,就是古代贵族死后,根据生平事迹与道德修养,给予一个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比如晋文公的“文”、秦穆公的“穆”都是谥号。谥号始于西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忌讳以臣议君,一度废止谥号,西汉建国又恢复过来。

4、以职业为氏,如:索、巫、庖、优等。

从命氏的原则不难看出,氏代表了男性在社会中的地位,一望而知等级贵贱。

(左权县祝融公园,火神庙。妘姓起源:火神祝融。为颛顼帝之孙祝融氏之后裔。祝融的后裔分为八姓,即己、董、彭、秃、妘、曹、斟、芈等,史书称为"祝融八姓"。罗氏也多为妘氏后代。)

在氏族的管理上,各诸侯国均成立专门机构。《资治通鉴》记载:智宣子立瑶为后,贤而不仁,族人智果劝而无果,遂至太史改辅氏,称辅果。由此可见,诸侯国内大多以太史执掌氏族管理,大致相当于清朝的宗人府。

为避免同姓之下有同氏,可能还要遵循一定之规。比如:一姓之下若有同氏则后来者改氏称。各国诸侯之孙皆可称公孙,公孙众多,若先有人以之为氏,则不得有第二人再命,可选用其他原则。也有例外,比如齐国就同时存在两家“高”氏;别国已有此氏则尽量避开,实在避不开就造成了同氏异姓现象的发生。当然,异姓同氏也容易区分,比如齐国有公孙隰朋,为姜姓公孙氏,卫国有公孙鞅,为姬姓公孙氏。

古人也有优生意识,所以才有了“同姓不婚,其生不蕃”的规则,姓是区别血缘最明显的标准,同姓不婚,同氏可婚。

(滑县道口火神庙会)

综上,在古代,姓分血缘,氏别贵贱,所以,女人称姓,男人称氏。周王作为天下大宗,姬姓一以贯之,无氏。

(三)上古人的奇葩姓名并非没有根据

有人总结过古代人的奇葩姓名,比如姬旦,很容易让人想到食物。

嬴荡,第一反应是行为不检点。

其实,周公姬旦没有封邑之前这样叫也无可厚非,西周建立之后,姬旦受封于周族龙兴之地周原,公爵,所以,没有他地位高的人只能尊称为周公。他的哥哥,大周天子周武王也只能叫他周公旦或周旦,因为,他以封地为氏;

嬴荡是秦武王,若是玩黑色幽默这样称呼还可以,但若是按照规矩来,应该叫秦旦,还有人按秦人最初的氏称他赵荡,这也不确切,氏别贵贱,既有大邦“秦”,不会再氏小邑“赵”(赵城,今山西洪洞)。

也有例外,比如楚国,先祖芈鬻熊为周文王之师,彼时,楚国小弱,只有“文王父事鬻熊”一事还可炫耀,便以鬻熊之名命了氏,所以,楚国王族为芈姓熊氏。

(西安赵公明财神文化景区,赵公明祭祀大典)

(四)先秦对女子的取名

古代贵族男子二十而冠,女子十五而笈,皆要在姓名之外取“字”,是以,男子未满二十为“年方弱冠”,女子接近十五为“待字闺中”。

由于“重男轻女”的国情存在,史书中留下的女子名字是很少的,先秦典籍中对女子的命名也遵循一定成规,试举几例:

1、待嫁的女子在姓上冠以孟、仲、叔、季,表示排行加以区别,如:孟姜、仲姜、叔姜、季姜。

2、出嫁后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1)在姓上冠以娘家的国名,如:齐姜、卫姬、秦嬴。

(2)嫁于别国国君,在姓上冠以配偶的国名,如:秦姬、江芈、宋姜。

(3)嫁给别国的卿大夫,在姓上冠以配偶的氏或封邑名,如:赵姬、夏姬、棠姜。

(4)在姓上冠以配偶的谥号,如:武姜、共姬、文嬴、敬嬴。

秦始皇一统天下后,不再封建,加之现有之氏已足够使用,姓与氏统称为姓,也就姓氏不分了。

【作者简介】尤磊,笔名归去来,市级作协会员,有散文、诗歌、小说发表于省内外报刊、杂志、网络平台。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为... 1947年6月,东北民主联军展开夏季攻势,长春、吉林以及四平周边的一些小县市均被解放,鉴于四平的重要...
原创 《... 历史剧《大秦赋》热播,剧中嬴政、吕不韦、赵姬等主角充满热议。然而,许多配角却令人印象深刻,如郭开,樊...
每日一字丨器具篇(璩) 虎噬形玉石器 器具篇 字源演变 说文解字 “璩”qú,形声字,从金豦声,“鐻”字目前最早见于东汉《说...
原创 苏... 文/项苏农 【作者简介】项苏农,苏州市人,现在苏州从事律师工作。工作之余爱看闲书,出差之机常逛街市...
原创 “... 自1946年12月华中、山东两大野战军联手作战,连续取得了宿北战役、鲁南战役,莱芜战役的胜利,歼灭国...
“戈壁夫妻”守护汉长城 张吉全和闻春瑜夫妇沿着汉长城巡护。  新华社记者 马 宁摄 张吉全为亲手栽植的白杨树浇水。  新华...
原创 民... 民国时期,是非常混乱的时期,除了军阀混战之外,也是民族思想大爆发的时期,涌现出郭沫若,胡适等一批优秀...
原创 郭... #深度好文计划#在中国近代史的画卷中,两位传奇人物意外交汇,震惊了后世,也让人感叹历史的玄妙。这位文...
原创 大... 霍去病是汉朝时期的一位杰出将领,他多次率领骑兵攻打匈奴,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胜利。在他的率领下,汉朝对...
原创 彭... 在新中国的十大元帅之中,彭德怀元帅与刘伯承元帅都是功勋卓著,两人在建国之后的经历颇为相似,两人在19...
原创 算...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原创 郭... #深度好文计划#郭靖与杨过,这两位武林中声名远扬的豪杰,各自历经磨砺,终成江湖翘楚。郭靖少年时淳朴厚...
原创 原... 陕北红军是工农红军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地革命时期,陕北红军创建的陕北根据地对革命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原创 努... 清朝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是由世代居住在今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发展而来满族建立的。因此东北也被称为是清...
20世纪初的黄俄罗斯计划,曾只... 黄俄罗斯计划的开端是1900年的庚子国变。沙俄不但积极参与为镇压义和团而组建的八国联军,同时单方面出...
原创 又... 最近,清华才子马翔宇实名举报苏州商务局局长祝某贪腐的事件,在社交媒体上掀起了轩然大波。 这简直就是...
原创 蒋... 前言: 国共双方重庆谈判,蒋介石无意间写下的八个字,却泄露出重庆谈判最大的内幕。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原创 战... 在抗战时期,张自忠将军以铁血的气魄演绎了鲁迅名言:“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七七事变后,他留...
原创 西... 新中国成立初期,西方媒体在采访时任外交部长的周恩来总理时,总喜欢提出一些刁钻的问题,意图让周总理在回...
六亿州尽舜尧气吞山河 六亿州尽舜尧气吞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