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洞和李鸿章二人之间无论行为方式还是政见均不同
迪丽瓦拉
2024-06-30 05:34:03
0

原标题:张之洞和李鸿章二人之间无论行为方式还是政见均不同

晚清四大名臣中,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和张之洞皆才高八斗。然而,李鸿章在这群名臣中似乎备受排斥。除了曾国藩是他的恩师外,与左宗棠和张之洞的关系都颇为紧张。左李党争更是众所周知,甚至波及了他们麾下的商业巨头胡雪岩和盛宣怀。李鸿章与张之洞之间的矛盾尤为显著,两人在政见上存在分歧,最终导致了关系僵化。

据说李鸿章逝世时,朝廷百官纷纷前往吊唁,慈禧得知后也悲痛不已,形容他为“朝廷之臂膀,卿家离世,非大清之幸”。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张之洞,他不仅未亲自前往吊唁,甚至只派人送去一个冷淡的“奠”字。由此可见,两人的隔阂深重。

李鸿章和张之洞的出身差异明显,张之洞更是对李的左右逢源颇为反感。在进京前,李鸿章通过广交海内名士,拜访京城有声望的人物,其中以曾国藩为最。曾国藩对李的相貌赞誉有加,将他培养成一位杰出的官员。而张之洞则一步步凭借自身才华晋升,对于李的阿谀奉承感到厌恶。

曾国藩的提携让李鸿章的仕途如日中天,而张之洞则在政坛上缓慢爬升。张之洞主张真本事强兵富国,不喜欢阿谀奉承,这与李鸿章的手段南辕北辙。张三次应试科举未果,坚决拒绝借助父亲的官职谋取功名,显示出他的正直和坚持原则。

尽管张之洞的才华不逊于李鸿章,但他的清高和拒绝世俗手段使他在官场上进展较慢。两人因政见分歧和性格不合,关系逐渐恶化。在中日宣战后,张之洞积极与李鸿章沟通,提出通过陆地支援防线对抗日本。然而,李鸿章坚持海上作战,导致北洋舰队覆没,两位名臣的关系更加紧张。

在对外关系上,张之洞主张强硬立场,而李鸿章倡导韬光养晦。甲午战败后,朝廷分为主战和主和两派,张之洞代表主战派,坚持整顿军队,重振大国风范。而李鸿章则主张签订条约,保全国家安宁。朝廷最终采纳了主和派的建议,签订了《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

这一决策使李鸿章备受瞩目,他在国际交涉中展现出高超的外交手腕。相比之下,主战派如张之洞对统治者的软弱感到愤慨,认为是主和派导致大清的衰败。两派的矛盾激化,使得张之洞与李鸿章的关系彻底僵化。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如... 官渡之战是三国时期一场极为关键的战役,标志着袁绍和曹操之间的最后一次较量。战役的结果不仅决定了北方的...
原创 “... 你有没有遇到过那种表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人?嘴巴上说着一堆好话,见了人说人话,见了鬼说鬼话。这种人就像...
原创 朱...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在历史上享有很高的评价。他生活在元朝末年的动乱时期,那个时候的社会动荡让他学...
原创 清... 清朝的物产非常丰富,几乎什么都有,乾隆皇帝傲慢地拒绝了英国使者马加尔尼的请求,不愿建立商贸关系。这个...
原创 为... 当谈到中国的崛起时,许多西方国家的反应就像邻居家突然中了彩票——既感到羡慕,又有些焦虑,甚至开始感到...
原创 古... 熟悉历史的朋友可能知道,秦始皇功绩卓著、威名远播,几千年来声名不衰,因此至今仍有很多研究者在研究他。...
原创 1... 今天咱得聊聊一个特别牛的老人,他叫周寿谊,活了 116 岁,硬生生见证了宋、元、明三个朝代的更迭,这...
原创 张... 张柬之、桓彦范、敬晖、崔玄暐和袁恕己五人是帮助李显重新登基为帝,恢复李唐江山的重要人物,因此李显为了...
原创 丞... 在谈到汉室的兴衰时,汉高祖刘邦是一位明智的皇帝,他开创了盛世大汉。而在刘邦的治国过程中,有两位重要人...
原创 回... “勇夫安知义,智者必怀仁。” 提到李世民,大家都会想到“贞观之治”这个辉煌的历史时期。 在李世民的统...
原创 关... 公元219年,刘备稳坐西川,晋升为汉中王。同年,关羽发动北伐,斩杀庞德,俘获于禁,成功水淹曹军七个营...
原创 上... 唐亮,1910年出生于湖南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16岁时,他便加入了革命队伍,开始了他漫长而艰辛的革命...
原创 同...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中,曾经出现过许多令人混淆的历史人物。例如李广与李广利、张宗昌与张昌宗、李自成与李秀...
原创 常... 1391年,广西龙州发生的动乱让朱元璋深感懊恼。他最信任的战将常遇春的儿子常茂,在接到消息后不久突然...
原创 为... 三国时期是一个名将辈出的时代,特别是《三国演义》中的描写,让很多将领的英勇事迹更加广为人知。比如赵云...
原创 杨... 在中国历史中,有许多英勇的英雄和聪明的智者,曹操和杨修之间的故事便是一个充满悲剧与智慧碰撞的典型。曹...
原创 李... 在许多史书中,李世民被描绘得异常出色,几乎把李渊的存在感掩盖了,给人一种大唐的江山仿佛是李世民一手打...
三晋古树名木丨新绛县:古树千载... 山西科技报原标题:古树千载知兴衰 在历史的漫长进程中,新绛这片底蕴深厚的土地,隐匿着许多令人惊叹的古...
原创 长... 长安的名字非常优美,为什么后来会改成西安呢?这个名字又是由谁来改的呢? 从古代到现代,每一个朝代都...
原创 秦... 前言 唐代著名诗人李贺在《南园十三首(其五)》中写道:“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