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洞和李鸿章二人之间无论行为方式还是政见均不同
迪丽瓦拉
2024-06-30 05:34:03
0

原标题:张之洞和李鸿章二人之间无论行为方式还是政见均不同

晚清四大名臣中,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和张之洞皆才高八斗。然而,李鸿章在这群名臣中似乎备受排斥。除了曾国藩是他的恩师外,与左宗棠和张之洞的关系都颇为紧张。左李党争更是众所周知,甚至波及了他们麾下的商业巨头胡雪岩和盛宣怀。李鸿章与张之洞之间的矛盾尤为显著,两人在政见上存在分歧,最终导致了关系僵化。

据说李鸿章逝世时,朝廷百官纷纷前往吊唁,慈禧得知后也悲痛不已,形容他为“朝廷之臂膀,卿家离世,非大清之幸”。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张之洞,他不仅未亲自前往吊唁,甚至只派人送去一个冷淡的“奠”字。由此可见,两人的隔阂深重。

李鸿章和张之洞的出身差异明显,张之洞更是对李的左右逢源颇为反感。在进京前,李鸿章通过广交海内名士,拜访京城有声望的人物,其中以曾国藩为最。曾国藩对李的相貌赞誉有加,将他培养成一位杰出的官员。而张之洞则一步步凭借自身才华晋升,对于李的阿谀奉承感到厌恶。

曾国藩的提携让李鸿章的仕途如日中天,而张之洞则在政坛上缓慢爬升。张之洞主张真本事强兵富国,不喜欢阿谀奉承,这与李鸿章的手段南辕北辙。张三次应试科举未果,坚决拒绝借助父亲的官职谋取功名,显示出他的正直和坚持原则。

尽管张之洞的才华不逊于李鸿章,但他的清高和拒绝世俗手段使他在官场上进展较慢。两人因政见分歧和性格不合,关系逐渐恶化。在中日宣战后,张之洞积极与李鸿章沟通,提出通过陆地支援防线对抗日本。然而,李鸿章坚持海上作战,导致北洋舰队覆没,两位名臣的关系更加紧张。

在对外关系上,张之洞主张强硬立场,而李鸿章倡导韬光养晦。甲午战败后,朝廷分为主战和主和两派,张之洞代表主战派,坚持整顿军队,重振大国风范。而李鸿章则主张签订条约,保全国家安宁。朝廷最终采纳了主和派的建议,签订了《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

这一决策使李鸿章备受瞩目,他在国际交涉中展现出高超的外交手腕。相比之下,主战派如张之洞对统治者的软弱感到愤慨,认为是主和派导致大清的衰败。两派的矛盾激化,使得张之洞与李鸿章的关系彻底僵化。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台... 清朝疆域的历史与变迁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征服性王朝,它不仅是中国的最后一个王朝,还以其广阔...
原创 中... 中唐故事:谏佛骨韩愈遭贬,驱鳄鱼韩愈致祭 李师道闻淮西告平,也觉惊心。判官李公度,牙将李英昙等劝李...
原创 蒙... 提到外蒙古,我们的内心总会不禁感到一阵痛楚,因为它曾经是我们祖国的一部分,直到1945年之前。外蒙古...
殷墟博物馆“伟大的商文明”荣获... 郑州5月18日( 记者 李贵刚)记者18日从河南省文物局获悉,当日,在2025年“5·18国际博物馆...
蜀汉政权拥有卧龙凤雏和五虎上将... 公元263年8月,司马昭执掌的魏朝派出以钟会、邓艾为首的伐蜀大军南下攻打蜀汉,264年正月,刘禅投降...
原创 锦... 前言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某些事件的发生仿佛一夜之间便能摧毁一个时代的荣光与威望。锦衣卫的灭亡,正是...
原创 溥... 溥仪,作为清朝的最后一位皇帝,他的人生经历如同一部跌宕起伏的历史剧。1945年,随着二战的结束,他被...
原创 他... 在明朝历史中,有一位仅在位二十八天的皇帝,他的短暂生命为本已岌岌可危的明朝局势雪上加霜,同时也为后人...
原创 岳... 7.2万贯年薪,折合成现代货币,岳飞这一纸俸禄可能价值数百万。想象一下,北宋东京的市井小贩,也许一辈...
原创 周... 建国初期,周总理出访西方某国时,一位外国人狡黠地问道:“周先生,贵国如此贫穷,银行里钱应该不多吧?”...
原创 中... 前言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名垂青史,美名远播。令人惊讶的是,这四位绝世佳人...
原创 温... 在电视剧《甄嬛传》中,沈眉庄在喝下太后赠送的暖春酒后,情感失控,结果与前来送醒酒汤的温实初发生了亲密...
原创 她... 陈慕华,这位女性副总理的故事,背后充满了转折与挑战。从国民党将领的女儿到红色革命的高级领导,她的经历...
原创 日... 前言 自九一八事变以来,日本的扩张野心逐渐显现。对于这个试图征服他国的国家来说,面对中国的辽阔土地...
原创 资... 《资治通鉴》记载,汉王四年(公元前203年),九月,项羽将刘太公和吕雉送还给刘邦,随后带兵东归。 那...
原创 美... 美国的盎撒人是否会向犹太人发起进攻,甚至对其进行清算呢?我们只能说,虽然两者之间的斗争非常激烈,但现...
原创 宋... 中国古代社会,长期以来是一个以官职为中心的社会,读书人心中最重要的目标就是通过学术成就获得官职。直白...
原创 8... 提到开国上将杨得志,他被誉为“最会打仗的将军”,创造了现代军人指挥作战的最多记录,累计指挥了3000...
原创 清... “万恶的旧社会”早已给人留下了深刻的恐惧,而在晚清时期,那种痛苦与悲惨的场面显得尤为令人心碎。在内忧...
原创 七... 李清军 1946年下半年的辽南根据地,又被称为“岗边”根据地以及“屋檐下”的根据地。这片位于苏联红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