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四大名臣中,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和张之洞皆才高八斗。然而,李鸿章在这群名臣中似乎备受排斥。除了曾国藩是他的恩师外,与左宗棠和张之洞的关系都颇为紧张。左李党争更是众所周知,甚至波及了他们麾下的商业巨头胡雪岩和盛宣怀。李鸿章与张之洞之间的矛盾尤为显著,两人在政见上存在分歧,最终导致了关系僵化。
据说李鸿章逝世时,朝廷百官纷纷前往吊唁,慈禧得知后也悲痛不已,形容他为“朝廷之臂膀,卿家离世,非大清之幸”。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张之洞,他不仅未亲自前往吊唁,甚至只派人送去一个冷淡的“奠”字。由此可见,两人的隔阂深重。 李鸿章和张之洞的出身差异明显,张之洞更是对李的左右逢源颇为反感。在进京前,李鸿章通过广交海内名士,拜访京城有声望的人物,其中以曾国藩为最。曾国藩对李的相貌赞誉有加,将他培养成一位杰出的官员。而张之洞则一步步凭借自身才华晋升,对于李的阿谀奉承感到厌恶。 曾国藩的提携让李鸿章的仕途如日中天,而张之洞则在政坛上缓慢爬升。张之洞主张真本事强兵富国,不喜欢阿谀奉承,这与李鸿章的手段南辕北辙。张三次应试科举未果,坚决拒绝借助父亲的官职谋取功名,显示出他的正直和坚持原则。 尽管张之洞的才华不逊于李鸿章,但他的清高和拒绝世俗手段使他在官场上进展较慢。两人因政见分歧和性格不合,关系逐渐恶化。在中日宣战后,张之洞积极与李鸿章沟通,提出通过陆地支援防线对抗日本。然而,李鸿章坚持海上作战,导致北洋舰队覆没,两位名臣的关系更加紧张。 在对外关系上,张之洞主张强硬立场,而李鸿章倡导韬光养晦。甲午战败后,朝廷分为主战和主和两派,张之洞代表主战派,坚持整顿军队,重振大国风范。而李鸿章则主张签订条约,保全国家安宁。朝廷最终采纳了主和派的建议,签订了《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这一决策使李鸿章备受瞩目,他在国际交涉中展现出高超的外交手腕。相比之下,主战派如张之洞对统治者的软弱感到愤慨,认为是主和派导致大清的衰败。两派的矛盾激化,使得张之洞与李鸿章的关系彻底僵化。